January, 2017的文章

聰明的換工作,恐怕比聰明的工作重要

January 26th, 2017

Cargo Ship Flips

Choose work smart, that’s more important than work smart.

–Jamie

上禮拜一位記者朋友來採訪,訪問結束後,換我關心她的工作狀況。她說,公司今年收入不好,恐怕沒有年終獎金,事實上,已經連續三年不好了,現在的營收比高點幾乎是腰斬,開銷也得跟著縮減,很多員工福利早已消失,遇缺不補下,每個人的工作量都增加,只有薪水卻沒有增加。

我這位記者朋友非常認真優秀,來採訪前往往做足功課,總能直指問題的核心,對我不夠周全的論述提出質疑,挖出我更深的想法,而她最後寫出來的故事,也往往非常精闢動人。

看著這麼有才的朋友死守一家陷入負向循環的公司,相當不捨,於是我決定把事情說破:

很明顯鐵達尼號正在沉船,你為什麼不提早跳船、轉職呢?

她無奈的回說:

也不知道要轉去哪,我懂的就是採訪、寫文章,因此除了其他新聞媒體外,也沒地方可以去,但媒體是整個行業都不好,所以換家公司也不會比較好。

於是我好奇的問她:

為何不考慮網路媒體?

她苦笑著說:

網路媒體多半好像也找不到獲利模式。

這時我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因此解釋給她聽:

當年報紙雜誌,多半也找不到獲利模式,只有少數公司賺錢,網路媒體只是贏者通拿的現象更明顯而已。所以重點是略過那些載浮載沉的公司,加入有健康成長、成功中的網路媒體。再說,網路媒體也可以是跳板,幫你開啟數位的大門,進去之後,你還可以轉去其他公司做公關、行銷、活動,甚至內部媒體等工作,所以它是不是能長期成功,對你而言也不一定那麼重要。

這時她終於豁然開朗,興致勃勃的回我:

對耶,你完全突破盲腸,下禮拜過年,我要好好來研究一下轉職。

其實我這位記者朋友並不是特例,回來台灣六年,我觀察到許多好人才都有一樣的通病,他們可以很聰明的工作,但對於很聰明的換工作,卻往往懷抱著鄉愿、念舊、不願面對的態度。

其實,一家公司好不好,幾乎不是一個人可以控制。所以即便你再聰明認真工作,選錯公司還是白搭。

因此,聰明的換工作,重要性遠大過聰明的工作。所以,如果我們用 1 倍的努力在工作,那麼就應該花 10 倍的勇氣跟智慧,去面對選工作、換工作這個任務。

聰明的選工作

此外,關於聰明的選工作,我認為,還有以下幾個思考點可以分享給大家:

1. 成長比規模重要

一家快速成長的公司,可以創造很多新舞台、新學習給同仁,也可以讓你的收穫越來越大。相對的,在一家規模很大卻沒有成長的公司,所有人都在搶有限的資源、排隊等高層退休,年輕同仁能分到的空間,當然相對侷促。

2. 主管比制度重要

好主管會幫助制度配合你,爛主管會創造更多不合理的制度,所以挑主管當然比挑制度重要。

3. 工作內容比職稱重要

當你透過實際操作,熟悉了重要的觀念技能,認識了有價值的夥伴,這些資產會讓你在人才市場更搶手。另一方面,如果只有亮麗的職稱,卻沒積累到真正實力,兩三下就會被人看穿手腳。

4. 機會比福利重要

比起 10 天還是 13 天特休,更重要的是公司能不能提供源源不絕的新機會,讓你不斷磨練、成長、發光發熱。

5. 謹慎上船,果斷下船

最後,由於換工作的機會成本很高,我會建議大家在過程中,用最高的規格去研究、調查、喝咖啡、詢問,以做出當下最聰明的選擇,把上錯船的機率壓到最低。上船之後,萬一還是發現公司、工作的實情遠差於預期,那麼還是要及早果斷下船。

新年新希望,在此鼓勵所有身陷負向循環公司、被惡質老闆欺壓、做著看不到未來工作的大家,都能鼓起勇氣,聰明的換工作,為自己爭取更好的 2017。
___

2017 冬季 AppWorks 聯合大徵才進行中,85 家優質 Internet 公司,787 熱門職缺,歡迎你 #2017轉戰網路

(Photo via Core77)

你也應該 DD 你的潛在投資人

January 13th, 2017

Check Money

DD 是 Due Diligence 的縮寫,中文多翻為「盡職調查」,但我認為翻為「核實」更好,也就是實際查核對方真如商談中所呈現的狀態。在創業的世界,這行為通常發生在被投資前,投資方會派員進入新創公司,查證該公司的實際營運狀態、訪問重要幹部與員工、檢視帳冊、合約、產品原始碼、庫存等等,以確認該公司各種有形、無形資產的真實價值,以及各種負債的狀態。

近期一位創業者來找我 Office Hour,說他的公司正在進行 B 輪增資,運氣不錯,找到一個小有名氣的國際 VC 領投,Term Sheet 也已經簽妥 [1],但一位 A 輪原始 VC 股東這時才突然告知,由於基金當初沒有規劃後續跟投的預算,因此不參與本輪增資,要創業者另找投資人認購他們的 Pro-Rata 額度 [2]。

既有股東臨時說不跟投,這個訊號讓國際創投非常感冒,怕是更熟悉團隊的原股東發現了團隊什麼問題,於是要求暫緩簽約撥款,要深入了解確認後,再重新決定是否投資,並且不排除重談投資條件。

這讓創業者非常沮喪,所有箭在弦上的成長策略都得暫停,只能坐看競爭對手蠶食市場,損失成長的最佳時機,如果一拖拖太久,還可能讓公司陷入財務風險。他不知道創投有所謂後續跟投預算規劃這檔事,更驚訝它居然可以阻礙下一輪增資的進行。

「這種狀況要怎麼解決?」他問我。

解鈴還需繫鈴人,我建議他安排一些會議、交流,幫助國際創投充分理解 A 輪股東們對他的高度信心,投資案應該就會繼續往前推進。

但更重要的,我覺得應該寫一篇文章,提醒所有創業者別掉到與他類似的坑。換言之,在接受投資前,就要對每一個潛在 VC 投資人的偏好與模式充分理解,簡而言之,除了創投 DD 你,你也該好好 DD 你的創投。

創投對創業者的 DD

有募資經驗的創業者都知道,在你接受了創投的 Term Sheet 之後,到真正簽約撥款之前,雙方除了會針對投資合約的內容持續往返磋商,創投還會跟你約定時間,實際派人到你的公司進行 DD,以確認你的企業體質真如募資簡報描述一樣。

對於創投而言,DD 的主要目的除了驗證資產、負債,更重要的是確認風險品質。

創投的本質是高風險高報酬投資。換言之,我們不怕 10 家投資組合中有 7 家最後賠本,只要剩下 3 家能產生平均 10 倍的報酬,那麼整個投資組合就能有 3 倍回收。所以創投不怕你把我們投入的資金拿去冒險,怕的是你拿去冒不該冒的風險,換言之,投入在風險與報酬對比錯置的事物上。[3]

所以 DD 的過程,除了確認各種有形無形的資產與債務,我們更希望了解你過去的資源運用方式與風險承擔狀態,以確認你的新創企業的確具有挑戰高潛在報酬潛力。

創業者也該對創投 DD

另一方面,雖然創投會對新創企業相當確實的查核,但在我們的經驗裡面,創業者卻往往不會對創投做充分的 DD。當然,創投工作有保密特性,因此我們恐怕無法拿出所有投資合約來讓潛在被投資人檢查。但如果把範圍限縮雙方關係上,VC 們能不能說到做到,照承諾扮演一個優質股東,還是很多可以核實的。

舉例來說,透過直接詢問,以及間接向他們的投資組合查核,你應該要確認以下這些重要事項:

  1. 負責你的合夥人 (總經理、副總) 是哪一位
  2. 負責你的合夥人對公司的決策影響力有多大
  3. 負責你的合夥人有什麼投資、創業、營運經歷
  4. 負責你的合夥人還負責哪些投資組合
  5. 負責你的合夥人有多少時間可以分配給你
  6. 負責你的合夥人的投資後協助是什麼樣的風格
  7. 負責你的合夥人可以調動多少投資同仁
  8. 負責你的投資部同事是哪一位
  9. 負責你的投資部同事有什麼投資、創業、營運經歷
  10. 負責你的投資部同事還負責哪些投資組合
  11. 負責你的投資部同事有多少時間可以分配給你
  12. 負責你的投資部同事的投資後協助是什麼樣的風格
  13. 負責你的投資部同事有多少同組、不同組的夥伴互相支援
  14. 投資你的基金,開始年度、總規模、壽命年限
  15. 該基金投資組合預計會有多少家公司,你將會是第幾家
  16. 基金還有多少可動用資金 (Dry Powder)
  17. 基金是否會後續跟投,會為你的案子預留多少額度
  18. 在執行結果不如預期時,什麼狀況基金會繼續支持、什麼狀況會停損
  19. 基金投審會、董事會對退場與回收時間、倍數的預期
  20. 這家創投對於被併購與 IPO 的看法
  21. 這家創投如何促進投資組合間的合作
  22. 這家創投如何處理投資組合間演變出直接競爭的情況
  23. 除了投資外,這家創投提供哪些加值服務

確認了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會幫助你更了解每個潛在股東能提供你哪些關鍵幫助,以及帶來哪些或有負債,更清楚該如何預期與對方的關係,甚至重新思考是否接受他的投資。

別擔心創投會不會不喜歡人家問這些問題,事實是,多數創投應該會尊重把募資當一件重要的事、謹慎處理的創業者。

大家加油,希望創投、創業圈能一起努力,把創業者 DD 創投推動成一個慣例,那麼我們的創投活動,又會更成熟、更能為大家創造好的長期價值。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收聽更多我的分享

[1] Term Sheet 一般中文翻為「投資意向書」,類似合作備忘錄,主要用來記載投資雙方對於主要投資條件的共識

[2] Pro-Rata 是「等比例」的意思,在投資領域,既有股東在新一輪增資等比投入資金,以維持原持股比例,簡稱為 Pro-Rata

[3] 舉例來說,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很樂見電商、SaaS 等付費型服務的早期創業者,把資金用在取得 100 倍、1,000 倍有效會員之上,即便取得成本較高,且會員的回購頻率、生命週期,換言之,他們的終身貢獻值事前無法精準預測,因此風險很高。雖然這個投入有相當可能會失敗,但一旦成功,可以大幅推升公司的規模優勢與價值,因此我們的潛在收益也會跟著大增,符合創投的風險期望。另一方面,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並不樂見這些早期創業者僅僅把資金用在取得 2、3 倍有效會員之上,即便取得成本很低,且會員的終身貢獻值在事前可以精準預測。因為這個投入的成功機會雖高,但成功後對於公司的規模與長期優勢並沒有明顯的貢獻,因此對我們投資的潛在收益貢獻不大,並不是創投在追求的風險機會。

(Photo via camsinlux, CC License)

別再上課學創業了,直接跳入新創吧!

January 5th, 2017

U.S. Army World Class Athlete Program bobsledder

「我們想要送台灣年輕人們去矽谷上創業課程,半年、一年後回來,希望他們會更有勇氣跨出這一步」某熱心的政府官員跟我說。

「我想去商學院修財務、會計、行銷、管理課,為將來的創業做好準備」某熱血的學生跟我說。

「我們大學的創業學程非常完整,從敏捷開發、數據分析、廣告投放,到商業計劃書撰寫、如何跟創投募資的課程都有,總共 36 學分,讓學生們一次學到所有創業需要的知識」某熱忱的校長跟我說。

「我們這個創業課程非常重視實作,讓學員們在一個月過程中實際體驗用戶需求訪談、產品開發、推廣、數據收集,經過這個培訓,創業的能力會大大增加」某熱情的私人培訓機構主任跟我說。

何必捨近求遠?

聽到這些論述,我的直覺反應往往是,為什麼要繞遠路?如果想學創業前緣的真正精髓,為什麼不直接去一家優秀、真正在第一線打仗的新創公司裡學習?無論是實習、上班都好。為什麼要在離實際戰場那麼遠的地方玩模擬遊戲?

真的去打仗一不小心就會死傷,但真的去加入一家新創公司,風險其實跟去加入一家一般公司,沒有太大的不同。無論是新創或是一般公司,如果不幸失敗了,負責人可能傾家蕩產、身敗名裂 [1],但身為實習生、員工的人,頂多就是最後一、兩個月薪水沒拿到,損失一些收入而已。聰明人甚至會在公司狀況開始變差時,就先行離開,連這樣的損失都不會發生。就算第一次碰上不懂得判斷、沒有先走,用一、兩個月薪水學到一個重要的教訓,還是非常划算的社會大學學分。

風險同樣很低,在新創公司實習、上班,得到的創業相關學習,卻會遠遠大過上課。在新創公司,你每天從早到晚都在真實商業世界中,跟真正的創業者一起奮鬥。相比之下,在學校、創業補習班,老師與教練自己多半沒創過業、沒經營過公司,上課過程中,也往往無法感受到真實世界的競爭與複雜。

所以,如果真心想學創業的精髓,實在沒道理把時間浪費在上課。[2]

沒有既定模式可以複製的 0 到 1

這裡所謂的創業精髓,簡單來說就是 0 到 1 的思維與做事方法。

0 到 1 是在極度缺乏資源下,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借力使力、無中生有的過程。這個過程沒有既定模式可以抄襲 (否則創業豈不保證成功?)、有效的方法很快就會半衰、還得跟許多優秀的創業同儕比快。因此,創業者要學的不是公式,而是提高成功率的觀念與能力。

舉例來說,洞察市場板塊位移 (Paradigm Shifts) 與新興需求,定義目標客群,與目標客群訪談,挖掘他們真實面對的問題,形成解決方案的構想,定義最小可行產品 (MVP) 以測試解決方案有效性,精準推廣產品給早期目標客群,收集、分析數據,基於數據決定修正、擴大,或是放棄該目標客群,共同創辦人間的分工與關係、新創招聘、向早期投資人募資、現金流管理、乃至於選擇創業加速器等,都是 0 到 1 過程中重要的能力。但這些領域的相關知識,卻都有相當的模糊特性。

找好師父的重要

2011 FIL Luge World Cup

因此,就跟音樂、作畫、電影等其他創造性、有模糊知識性的工作一樣,要學習 0 到 1 的心法,跟著一位好師父,近身觀察他,從與他協作的過程去磨練自己,反而才是更有效果的學習方式。

換言之,如果你未來想當一位獨當一面的創業家,那麼今天應該做的事情,不是去上課,而是該挑一家優秀新創公司、一位優秀的創業家,以實習、員工的身分加入,然後在過程中去吸取日月精華。

哪種老闆可以教你最多創業心法?

至於要如何挑一位值得追隨的創業家、值得加入的 Good Startup,之前的文章已經寫過,就請大家自行點擊回去參考。除了這兩篇文章提的重點之外,基於今天「加入創業學創業」主題我想補充的,是追隨哪種創業者,才能讓你學會更多、更好的創業心法。

1. 經常 Start with Why 的老闆

學習創業是學習事物背後的道理,因此,老闆再厲害,如果與你的溝通停留在 What 的層次,換言之,只是交代你做事,卻沒有讓你充分理解這麼做的原因,那麼對你理解創業世界的幫助當然較小。相反的,經常 Start with Why 的老闆,會讓你領悟到很多道理。

2. 質問你到底的老闆

優秀的創業導師老闆不只自己 Start with Why,也會要求團隊成員都要如此。因此,當你跟他溝通,他會不斷的質問你,直到所有道理都明確為止。而他的這些質問,會敦促你更努力去理解這個世界。

3. 喜歡被你質問的老闆

除了 Start with Why 與質問同仁,這些教學相長的老闆還會非常喜歡你的 Respond with Asking Why,換言之,他們不但不會像一般老闆一樣因為你的質問而動怒,反而會很喜歡跟你一起,把事情弄得更清楚。

4. 讓你參與核心決策、事務的老闆

要學習創業的精髓,當然必須要接近公司的核心事務與決策。尤其 30 人以下的新創,都不該因為會議室太小,而造成同仁無法參與。所以,選擇偏好扁平、透明的老闆,會讓你能更貼身觀察。

5. 給你舞台與空間的老闆

能夠幫助你學習的老闆,當然必須給你舞台與空間。一些風險較小的專案,他們會願意授權給新人、實習生,讓你自己去發揮,當個小小內部創業家,從過程中去磨練、學習。

6. 鼓勵你主動爭取的老闆

另一方面,對於一些較核心的專案,雖然沒辦法讓你自己去主導,但只要你主動爭取,好導師老闆多半會願意讓你參與、貢獻,在過程中得到珍貴的學習。

7. 希望你變強、有一天自己出去闖的老闆

最後,這些好導師老闆,不會認為同仁是公司的固定資產。相反的,他們會用更開放的態度面對雙方關係,心理上準備好,在公司磨練兩、三年後,你可能會想自己出去闖。當那一天到來,他們不但不會阻止你,甚至還會投資你。

以上,就是在我心目中,會讓你學到最多創業道理的老闆。這些特質應該不難確認,只要在面試過程中聰明的問問題即可。

年關將至,今天的文章送給所有年後想有一番新氣象的你和妳,祝 好運。

___

想加入新創學習的朋友,2017 冬季 AppWorks 聯合大徵才熱烈進行中,85 家優質 Internet 公司、787 個職缺供您挑選

[1] 有些負責人在公司財務陷入負向循環後,會去動用房貸、信貸,甚至是高利貸來支應資金需求,因此造成自己在公司破產後,也陷入債務深淵。另外,也有負責人在過程中會挪用公款、挖東補西、人謀不臧,甚至進行內線交易,最終在公司倒閉後,造成自己的信譽破產,甚至必須逃亡海外,或是受牢獄之災。

[2] 商學院的課程不是沒有價值,只是對於創業的初學者效益較小。商學院的真正價值,我認為,在於歸納商業世界運作的模型,以及經理人應有的對策。但就像是籃球的戰術一樣,對於有相當經驗的球員非常重要,但對於剛開始打籃球的菜鳥則沒有太大意義。菜鳥還不如先開始打球、看球,透過這些經驗去理解籃球的基本概念,比較有價值。

(Photos via familymwr and adamtaber,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