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總體市場」文章

創業,別錯過 O2O 巨浪

April 22nd, 2015

iPhone, Online & Offline

O2O (Online To Offline) 模式,又稱離線商務模式,是指線上行銷和線上購買帶動線下經營和線下消費。O2O 通過促銷、打折、提供資訊、服務預訂等方式,把線下商店的訊息推播給網際網路用戶,從而將他們轉換為自己的線下客戶,這就特別適合必須到店消費的商品和服務,比如餐飲、健身、電影和演出、美容美髮、攝影及百貨商店等。

Wikipedia

跟很多運動一樣,O2O 並不是它所代表的 Paradigm Shift 最好的命名,但我想與其拘泥於名稱,我們更應該探討這運動背後,有什麼值得創業者注意的顛覆機會。

O2O = 服務的電子商務

如果我們把從 1995 (註一) 發展至今的主流電子商務,定義為「透過網路購買實體商品」,那麼所謂的 O2O,其實就是「透過網路購買服務」,如此的消費行為 ─ 因此我比較喜歡稱它為 Service EC (S-EC)。

透過網路購買之後,實體商品主要透過物流傳遞到消費者的手上。相對的,透過網路購買之後,服務往往沒辦法被遞送到消費者面前,因此通常要由她親自蒞臨該餐廳、髮廊、SPA、健身房、瑜伽教室,才可以享受到訂購的服務 ─ 也因此才會有 Online to Offline,也就是把消費者從線上帶到線下,之稱。

智慧手機 = 服務電商化的聖杯

這樣的消費方式其實從有網路以來就可以被提供,也一直有人試著提供,但礙於傳統電腦的限制,一直很難把體驗做到極致 ─ 消費者往往需要列印出單據,然後再去店裡使用,這樣的步驟不僅麻煩,也會大大降低轉換率。

而自從智慧手機普及以來,消費者不僅隨時隨地可以上網,也隨時隨地可以透過手機來提供身分認證,因此大大改善了環境的限制。

服務提供者的上網化

另一方面,如果網路平台本身不是最終的服務提供者,而必須要和所謂「本地店家」合作,那麼在過去整合上也非常困難。除了必須要求店家安裝電腦、網路連線,還必須教育每個店員使用店家端的軟體。現在,每個店員也都有智慧手機了,只要把店家端的 App 設計好,讓店員能夠透過網路與消費者溝通、現場認證,都變得容易許多。

13.3 兆的機會

如果說傳統商品電商顛覆的是實體零售業,那麼光在台灣這個市場,它的上檔機會是年 3.8 兆的總體零售年產值。以目前傳統 B2C 與 C2C 電商約 4,000 – 5,000 億的總年營業規模估計,目前的商品電商的穿透進度約 12%,也就是說未來還有 8 倍的成長空間。(註二)

另一方面,O2O 電商顛覆的服務業,光在台灣這個市場,它的上檔機會是高達 13.3 兆的泛服務業年產值。目前服務電商的總年營業額恐怕不到 1,000 億,因此穿透進度不到 1%,還有 100 倍以上的成長空間。

O2O 有哪些機會

所以所謂的泛服務業,到底有哪些子類別,可以供 O2O 創業者嘗試?我根據統計處的資料,整理出了這個表格。

O2O Verticals

如果根據年營業額排序,會是這樣的樣貌:

O2O Verticals, sorted by annual gross revenues

由表中可見,泛服務業中有相當多垂直,數位化程度都還很低,可以預見在未來的 5-10 年,都有機會被網路所顛覆。當然,這些產業許多非常傳統,因此要顛覆它們,不僅需要了解網路的技術,也要深入各行業的 Know-How。但不諱言的,我認為現在要創業的話,O2O 服務電商中,還有相當多的機會可以追逐嘗試。

___

O2O 創業者,歡迎加入 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11,讓我們陪你蓋出屬於新時代的服務電商模式

註一:瀏覽器開始普及

註二:如果你相信在未來,我們消費實體商品的資訊流、金流,都將透過網路完成的話

(Photo via reinergirsch, CC License)

做不出市價大於成本的產品,才是新創夭折的真正原因

January 22nd, 2015

Dead Trooper

《天下》昨天在網站上刊出一篇新創企業為何活不下去?文章,整理了來自 GEM、主計處等機構的創業統計數據,點出台灣「受創業失敗影響員工數」較世界主要國家相對偏高:

美、台、英、新、韓、日任職新創,與受新創歇業影響的勞動人口比例比較

以及「存活企業」的資本額普遍較「失敗企業」高,且差距不斷拉大:

台灣存活公司平均資本額不斷上升

等現狀。因此歸結台灣的創業失敗率較世界各國偏高,並引用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宗弘的解讀,認為這與新創企業資本額有極大關係:

現在存活下來的企業都是資本額比較大的企業,新創企業就是倒的那一批

首先,像《天下》這樣台灣執牛耳的媒體,願意從報導募資、掛牌上市等新聞性、票房性較高的成功故事,更進一步來深入探討創業的現況,乃至於成功與失敗的內涵,這是非常令人高興,也值得鼓掌叫好的事情。因為它代表了媒體,甚至是社會,對於創業的重視,又往上進了一層樓。

但另一方面,我也想補充這篇文章沒有點到的一些關鍵。

創業成功機率極低,全世界都一樣

首先,無論在任何國家,創業失敗的機率都遠高過成功。

當然創業成功很難定義,但如果以 IPO 作為差強人意的衡量,那麼美國創投每年投資 2,500-3,500 家新創公司,佔所有新創公司的 1%。這些公司裡面,最後能夠成功掛牌的,只有 20-40 家。所以在美國,創業成功的概率是 0.01%,即使得到創投投資,成功的概率還是只有 1%。

相對的,台灣每年約有 10 萬家企業被創辦,500-600 家得到創投的支持,最後成功 IPO 的有 40-70 家。也就是說,台灣創業成功的概率是 0.5%,而得到創投投資後,成功的概率約是 10% 左右。

從這樣的數據裡面,你可以得到台灣從創業到 IPO 的成功機率較高,這是事實,但背後的原因不是台灣創業環境比較好,而是台灣的 IPO 門檻比較低。在北美,絕大多數 IPO 企業的市值必須遠高過 10 億美金。但在台灣,只要有 3-5 億美金市值以上就是相當有規模的掛牌案件了。

另一方面,被創投投資後的成功機率,台灣似乎遠遠高過美國。但背後真正的原因,不是台灣的創投比較厲害,而是美國創投的早期 (種子到A 輪) 投資案件比率,遠遠超過台灣。早期案件金額低、數量大,高風險、高報酬,因此造成美國創投的總體失敗率遠高過台灣創投,但不代表他們的投資報酬率低於台灣的創投。

把這些結構要素考慮進去後,你基本上可以歸納,美國與台灣的創業成功總體概率是非常接近的。

這個邏輯很容易解釋,如果某個地區的創業成功概率大幅高於其他地區,那麼會鼓勵很多人去該地區創業,則長期而言,那會把該地的創業成功概率拉低,達到與其他地區相當的水準。這是總體經濟學上最基本的概念。

如何解讀「受創業失敗影響員工數」差異

這麼一來,我們又該如何解讀各國之間「受創業失敗影響員工數」的差異呢?

美、台、英、新、韓、日任職新創,與受新創歇業影響的勞動人口比例比較

首先,單純用「受創業失敗影響員工數」佔「總勞動人口數」比率去衡量創業失敗機率,其實缺乏一致的比較基礎。如果一個國家「參與創業員工比率」本來就比較高,在總體失敗機率類似的前提下,當然它的「受創業失敗影響員工比率」也會較高。

所以較合理的比較方式,是用「受創業失敗影響員工數 (比率)」,除以「參與創業員工數 (比率)」,也就是「參與創業失敗員工率」去比較,如此常態化 (Normalize) 後,比較能有一致的比較基準。

由上圖的數字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六個國家的「參與創業失敗員工率」是:

  • 新加坡:79%
  • 韓國:62%
  • 台灣:61.7%
  • 日本:40%
  • 美國:30%
  • 英國:28.6%

從這樣的結果裡面,我們發現新、韓、台的「參與創業失敗員工率」偏高,美、日、英等國的則偏低。但這個數字說明了什麼?其實非常難解讀,因為分母與分子都是移動的目標。

有可能是歐美國家的員工比較務實,看到公司狀況不好早早就跳槽,而亞洲員工比較忠誠,常常一直待到公司倒閉。也有可能是美、英等國較成功新創,在創投資金的支持下,規模化的步伐較快,因此很快雇用了大量的員工。

但無論如何,用這些數字,是很難去證明任何一個國家的創業失敗率是較高或較低的。

新創夭折的真正原因

最後,文中所提「法規僵化,限縮資金彈性」、「國際視野不足,開拓市場難」、「台灣家庭不鼓勵冒險」等「病因」的確都是台灣亟需改進的創業相關課題。但如果要討論新創夭折的原因,這些卻都不是關鍵。

新創公司要能真正「生存」,最終必須要在財務上獨立,也就是能夠從市場中產生正向現金流。如果這個條件無法成立,那麼再多的資金投資、再多的國際市場,再鼓勵創業的家庭,還是無法讓該新創逃脫倒閉的命運。

因此,無法建構一個可重複 (且可規模化) 的商業模式,產生正向現金流,或是更簡單的說,產品的市場願付價格 (也就是市價) 低於產品的平均總生產成本,才是新創夭折的真正原因。

所以,各位台灣創業者,我們的所處的環境一點都沒有比較差。當然,我們可以繼續去爭取,讓它更好。但更重要的,是面對終端市場,做出顧客真正熱愛的產品,建構健全、有規模優勢的商業模式,那才是新創公司要長期成功,最重要的關鍵。

___

2015 冬季 AppWorks Startups 聯合大徵才 熱烈進行中,35 家明日之星網路企業、110 個職缺等你加入

歡迎在 Facebook 上收聽更多我的創業分享

(Graph via CW; Photo via legofenris, CC License)

馬雲、雷軍爭投資台灣創業家,背後圖什麼?答案:免費品牌行銷

January 15th, 2015

雷軍、劉德華

這幾天雷軍、傅盛旋風席捲台灣科技、創業媒體圈。

除了透過他們共同創辦的獵豹移動在台舉辦大型「兩岸移動互聯網年會」外,傅盛也宣布將成立一億元台幣基金要投資台灣創業者。在媒體的訪問中,也傅盛也大讚台灣人才國際化、能力強。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中國網路公司創辦人突然之間對台灣人才、創業者這麼好,這不禁讓一些媒體開始質問,他們到底圖的是什麼

小米的商業模式

要了解這點,得先從小米的商業模式講起。

小米是智慧手機產業的價格破壞者,它用幾乎等於成本的售價賣手機,以確保最高的性價比與面對消費者的競爭力。

由於手機售價與成本間缺乏毛利空間供通路抽成,因此它無法走透過傳統的電信零售管道,只能透過官方網站直售。官方網站需要流量來源,但由於手機沒有毛利,於是透過免費行銷方式來吸引流量。

因此,雷軍辦大型發表會、大量接受媒體採訪、創造供不應求、小米模式等議題,並且適當的使用飢渴行銷,一波又一波的把小米的品牌知名度、好感度與流量,帶到官網上去購買手機。

有了眾多的用戶,小米本身接著就成了入口。在那之上,便可扶植遊戲、聊天、工具軟體等應用服務,而獵豹就是這個策略之下的產物。

出口小米

2012-13 年在中國快速崛起,2014 年成為一方之霸後,小米接著要積極往海外擴張。

但小米模式來到海外,出現了一個極大的問題,那就是雷軍在中國以外的媒體號召力,大大不如國內。也因此,他們需要按部就班,先經營雷軍、傅盛等人的個人品牌,接著才能拉抬小米,讓這個模式成功在海外順暢運行。

「國際灘頭堡」

也因此,他們來到了台灣,因為台灣是海外市場中,雷軍在中國積累的個人品牌,最容易有溢出效應的地方。他們看見了台灣的問題,高青年失業率、「苦逼」創業者,因此拋出了雇用人才、天使投資等議題,自然吸引了大量的免費媒體,免費的個人品牌行銷。

所以,事實上,雷軍、傅盛等人,圖的沒有什麼,只是要透過台灣媒體的擴散力、影響力,讓他們的個人品牌,以及未來的小米模式,可以較容易的擴展到更多國際市場。

我想,與其緊張兮兮、故步自封,最後被邊緣化,台灣不如勇敢的當國際企業互相接軌時的重要軸心,身為小市場者,這尤其是必須有的領悟。況且,這過程中,我認為,台灣整體所獲得的收穫將遠大於失去。

所以,別怕,各位。他們願意來接軌台灣人才、創業者、媒體、市場,這大體上都是好事。

___

2015 冬季 AppWorks Startups 聯合大徵才 熱烈進行中,35 家明日之星網路企業、110 個職缺,就等你加入。

歡迎在 Facebook 上追蹤我的更多想法

(Photo via Baidu)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