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e-book’

雜誌、iPad 與定價策略

January 18th, 2011

自從雜誌們紛紛趕著上 iPad 以來,我一直有一個很大的疑惑 — 為什麼賣那麼貴?《天下雜誌》紙本一本定價新台幣 180 元,iPad 版一期美金 5.99,等於新台幣 173 元,只少了 7 元 — 要是美金今天不小心漲破了 30 元,這樣的定價等於沒打折。《商業週刊》iPad 版 (透過 Zinio 販售) 一本 99 元,結果比在博客來買紙本還貴 5 元。

請尊重消費者

奇怪,iPad 版雜誌不是「電子書」?少了紙張、印刷、運送… 這麼多成本,結果你的定價還是一樣。這情況不只中文市場有,美國也差不多,所以《紐約時報》這個周末刊登了一篇報導,直接引述讀者的話,大罵雜誌社這樣的舉動叫做「當街搶劫」 (Highway Robbery)。

消費者,尤其是亞洲地區的消費者,是非常精明的。大家都知道你不用印刷,可以省下很多成本。如果你省下來的錢不能反應在售價上,他們當然會直接認定你沒誠意,怎麼可能願意花錢當凱子,買你的 iPad 雜誌?

定價策略

我不知道雜誌社們採用這樣的定價策略,背後的動機是什麼。也許是不想打壞品牌價值,也許是想要驅使讀者去訂「比較便宜」的紙本雜誌,還是看著美國的同業都這樣定價,想也沒想就跟著做了。無論如何,我認為這是非常錯誤的決策,等於從一開始就宣告了 iPad 版本的失敗,更是電子雜誌遲遲無法獲得市場認同的最主要因素。

學學電子書吧

如果你轉頭看看電子雜誌的姊妹 — 電子書市場,在 Amazon 的主導之下,從一開始就確定走比紙本便宜至少 30% 的定價策略,很多時候甚至是紙本的 5 折。經營了短短三年之後,E-books 已經飛速成長,佔據整體書籍的 9% 市場。在亞馬遜的十大暢銷書排行榜上,電子版的銷量甚至是紙本的兩倍。不,大多的電子書是黑白的,沒有互動功能,也沒有絢麗的動畫,甚至沒有紙本豐富的圖片。但它為什麼能夠這麼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說穿了,就是成功的定價策略。

親愛的雜誌社們,我知道這對你們來說很不容易,畢竟出版業已經 500 多年沒什麼大變動了。但,就像你們當年靠著印刷術,改革了手抄書籍產業,讓中產階級都能夠買得起知識一樣,這一波的數位革命,背後代表得是資訊權更徹底的下放。所以,請容晚輩在這裡直言一句,請你們勇敢的用拿出更低的價格,向電子書、GQ/Vogue 學習,大膽的吃掉自己的午餐,我相信廣大消費者,會給你們正面的回應。也只有那時候,你才真正的擁抱了網路。

(Image via willowm@flickr under CC license)

雜誌的問題

September 3rd, 2010

因為協助撰寫文章的關係,Vista 非常客氣的寄贈了一本熱騰騰的九月號《數位時代》給我。昨天中午一時興起,便帶著一起去頂呱呱吃午餐。我必須先要承認我有一陣子沒買數位時代了,想當 (1999) 年創辦碩網的時候,我可是從第一期就開始珍藏,每一本的內容都反複咀嚼,奉為圭臬。或許是 02 年搬到上海,或許是 04 年又搬去紐約,曾幾何時,我跟這本雜誌居然已經變得如此陌生。

到了頂呱呱,點了兩支炸雞腿、一塊辣雞塊、大杯紅茶雪泥,還有最重要的呱呱包,找了個地方坐下來,接著開始非常不熟練的左手翻雜誌,右手吃炸雞 — 我也必須承認我很久沒有一邊翻雜誌一邊吃飯了,通常都是一邊用手機上網。

這麼大一本雜誌,我又吃的很快,應該可以陪我啃完這些東西吧?我心想…

結果不然,20 分鐘過去,呱呱包我還有半個,雜誌卻只剩最後一頁廣告了。我有點驚訝,並不是說期待一本雜誌可以讓我消磨 2 個小時,但是一本數位時代,理論上裡面滿滿的都是我有興趣的東西,居然比一本壹週刊還沒有「棟逃」。

我趕緊回頭去翻翻我到底看了什麼,沒看了什麼,這本雜誌為什麼只有 20 分鐘的壽命,更重要的是,我得到了什麼,下次還會想再看嗎?

我看了什麼?沒看了什麼?

我數了數,在這本共 178 頁的雜誌中,扣除約 50 頁的廣告,也就是 130 頁的內容中,我大概只看了約 30 頁 — 包括「編者的話」、何先生的「幕光之城的啟示」、「吉恩立縱橫線上遊戲市場」、「eGov Insides 系列座談會」(因為我有列席)、「介面光電搶搭觸碰熱潮」、「Flipboard 引爆社群媒體熱潮」(因為我有被採訪)、「開店平台經營模式分析」、「盧希鵬 x 林坤正」、「陽光陳建銘」和「不畏失敗陳一舟」,共十篇。

回頭看看這些內容,我發現大多是數位時代「獨有」的,非新聞性質的,偏採訪、評論、對談類別的。也就是說,我有興趣的資訊,是先前沒看過的新東西、新觀點。至於其他許多所謂的「新聞資訊」,當一本月刊出來的時候,對我們這些每天在網路上吸收資訊的人來說,都是舊聞了。而另外的一些主題,則可以簡單的歸類在我沒有興趣的東西裡面。

雜誌的問題

也就是說,在這本 180 頁的雜誌中,只有 1/6 是對我有意義的內容。其他的 150 頁,不但是浪費紙張、浪費墨水、浪費運輸成本、也浪費了廠商的廣告預算 (沒錯,我略過了每一則廣告,也沒有對任何曝光留下印象)。現在問題來了,如果下個月 Vista 沒有送我雜誌,我還會願意花 $150 買這本書嗎?答案大概是不願意。雖然我選讀的這些內容有些新意,但說穿了只是讓我更了解ㄧ些人物的管道,其實並沒有給我非常多啟發。而要多認識這些人,其實也不一定要透過某本雜誌。

但是,如果數位時代把這些內容通通都放到網路上,你問我願意花 $25 買這些內容嗎?我給你的答案絕對是肯定的。而且如此一來,我可以不用特地走到 7-11 去買雜誌,不用多花 $125 的冤枉錢。更重要的是,對數位時代來說,不但可以省去多印一本雜誌、多運一本雜誌、多回收一本雜誌的成本,還可以多出了 $25 元的利潤,這很有可能是高過賣一本實體雜誌的利潤。

所以,雜誌有什麼問題?答案是他是死的、僵化的、齊頭式平等的,而數位閱讀則是恰恰相反,他是自由的、奔放的、可以隨著個人喜好變化的。親愛的出版社,你們發現了嗎?

(Pic via st3f4n@flickr under CC license)

關於出版業與電子書的討論

March 5th, 2010

這兩天忙得不可開交,appWorks 育成計畫又陸續收到許多申請書,更多團隊在跟我 Q&A,加上天下雜誌又剛好跟我邀稿,雖然想寫一篇關於天使和創投的分析,實在沒有時間,只好延到下禮拜。

不過剛好這兩天在我的 FB 頁上,有一個關於出版業和電子書不錯的討論,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你們也可以在下面留言加入你們的見解。

話說我三天前貼了這一篇短文:

紐約時報 (NYTimes) 今天刊登了一則關於電子書與傳統出版的商業模式比較的文章,結論是電子書讓出版業和作者都獲利減少,所以沒有好處。並且引用某為“出版顧問”的話,說電子書應該要賣貴一點,免得害死大家。

Mr. Jamie 說:簡直就是謬論!1) 既然是電子書,為什麼還要”出版社”?為什麼還要讓出版社抽那麼多?2) 降低售價後,銷量會上升,最後作者的總收入還是會上升。3) 出版顧問,當然要護著出版業者。

然後在這個短文的下面,大家也如慣例相當踴躍的討論了起來 — 這是我喜歡你們的地方,我強烈認為只有在不斷的討論,深度的交換意見中,我們才能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成長。

而最後是 Shiongle 提出了一些跟我相當不同的見解,我非常欣賞:

創作不是開一條生產線,書本並非用紙張厚度計價。並不是把出版社、書店消滅,作者才得到應有的奉籌。最可悲的是第二點,降低售價會使銷量上升,我不知道這句話是根據哪?但是,我絕對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在出版界,那是短期效果,反而,會害作者….

出版商也會受傷。台灣的書賣得比日本、韓國、香港便宜,請問我國讀書人口比例有日本高嗎?前陣子,某週刊數據,本國人民平均購買新書比例連香港都不如(或許有人提出國民所得問題),但我只是強調,書便宜不代表有人會買

最後,我相信文章中的出版顧問,絕對是以專業的角度評估過整個出版產業,就如同Jamie評估網路產業,如果,有人認為網路信箱應回歸使用者付費,明明沒錯理論沒錯,但是,Jamie一定是跳出來反對…

而我給他的回答則是:

完全同意書本用紙張厚度計價是錯誤的,可惜市面上的書多少有這樣的傾向 (如果你拿售價和紙張厚度去做回歸,你會發現是高度正相關)。而這就是因為實體有印刷成本,使得書本的定價不能完全反應”內容”的水準,或是”作者”的價值。

而售價降低銷售量會提升,是經濟學需求曲線的基本原則。iTunes 和 Kindle E-Books 的快速起飛,就是最好的實證。這個模型是針對單一市場,香港、日本、台灣各有物價水準,不能混合比較。

我相信”出版顧問”,絕對是非常關心出版業的興衰,所以他提出的意見,對”出版業”一定是非常正面的。問題是身為”作者”和”讀者”,我們顧慮的是作者有沒有賺到更多錢,讓他們能夠持續創做。讀者能不能夠以更好的價錢,更有效率的方式,取得內容。這些需求,在過去或許得靠出版業來幫忙。但在數位時代,卻跟出版業的興衰,沒有多大的關係 — 網誌興起,成為主流文字內容來源,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出版業者如果還一心只想繼續擋在作者和讀者間,收取買路財,我們強烈質疑為什麼我們還要關心他們的死活?

和大家分享,也期待更多人加入我們的討論,你們的參與就是讓我每天繼續努力的動力。

另外,appWorks 求才版這個星期還沒有新工作,我預計週六會發通知文,如果有職缺想要我幫忙宣傳的,記得在那之前把資料填上。

(Image via gestev@flickr)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