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Pebble’

品味 / 大師兄回來了,Pebble 推出 Pebble Time,兩天刷新自己的募資記錄

February 27th, 2015

Pebble Time

歡迎來到每週五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看到的種種美好。

新年快樂!

還記得三年前在 Kickstarter 上寫下 1,026 萬美金最高募資紀錄,直到去年中才被 Coolest Cooler 打破的 Pebble 嗎?在創辦人 Eric Migicovsky 的帶領下,他們回來了。這次在 Kickstarter 上發表新一代產品 Pebble Time,馬上獲得社群瘋狂支持,僅僅兩天,已然狂掃 1,062 萬美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且很快應該會拉下 Coolest Cooler,重新回到衛冕者寶座。

接著請欣賞 Eric Migicovsky 親自介紹這支冠軍錶的影片:

Pebble Time – Awesome Smartwatch, No Compromises

從影片中可以看到,這支錶與上代 Pebble、Apple 的 Apple Watch,或是 Google 陣營的 Android Watches 最大的不同,是它選用了彩色電子紙 (E-Paper) 作為顯示器。這代表 Pebble Time 必須犧牲一些反應速度 (從影片看來似乎還好) 與色階 (E-Paper 目前應該只做到 4,096 色),但換回來的,是兩個非常重要的特色:永遠顯示的螢幕,與大幅度提昇的電池壽命。

這兩個功能,我認為,對於智慧錶來說,非常、非常的關鍵。我自己配戴 Moto 360 一個月,目前最大的抱怨就是要看時間時,必須要刻意的旋轉手臂,或是用右手去觸碰螢幕,才能夠達到目的。這設計與身為一只手錶的基本功能 ─ 永遠顯示時間,是背道而馳的,也經常造成困擾。另一方面,目前 Apple 與 Google 陣營的智慧錶,基本上都必須每天充電。有好幾次我都都因為忘記充電 Moto 360,而無法把它帶出門,出國時又多了一個充電器必須要裝箱,也是一個麻煩事。所以從這個角度看,Eric 選擇 E-Ink,我認為是相當有設計思考的。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特色,是 Pebble Time 的介面設計。承襲當年 Nokia、Blackberry 等非觸碰、小螢幕手機的介面思考,Pebble Time 採用的是按鈕式、Y 軸 (上下) 滾動的人機互動邏輯。但在那之上,Pebble Time 打破了一直以來用「類別」去分組功能的基本思維,而改用「時間」作為 Y 軸的座標。於是,往上捲動是查看過去的未接來電、未讀訊息,而往下則可以看到即將發生的行事曆。這樣的設計看起來非常合理,也相當令人耳目一新,但真的是否實用,得要到時候拿到錶時才能知道。

無論如何,Pebble Time 的這些設計,看來是正中了市場的胃口,因此一登場就開出誇張的紅盤。它將創下多高的眾募資新紀錄,29 天後我們就會知道。更重要的,我認為,Pebble Time 應該已經改寫智慧錶的設計者邏輯,12-18 個月後,我相信,我們將會看到一海票的 E-Paper  錶,被推到市場上。

___

想用你的設計思考能力,幫助 190 家 AppWorks Startups 更上一層樓嗎?AppWorks 正在禮聘一位 Design Specialist,歡迎你來加入。

更多生活中的美景,我收錄在 Instagram

品味:冰桶挑戰吸金 3.4 億

August 29th, 2014

Coolest Cooler

歡迎來到每週五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看到的種種美好

當 Ice Bucket Challenge 在台灣逐漸降溫,在美國卻有人用冰桶挑戰網路吸金,目前為止有高達 5 萬 4 千用戶上鉤,累計吸得資金超過新台幣  3.4 億。但這吸金不僅完全合法,也創下 Kickstarter 募資記錄,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個新科冠軍 Coolest Cooler 的介紹影片。

Coolest Cooler

回顧 Coolest Cooler 之所以能夠在短短的時間獲得如此大的迴響,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幾個重點:

  • 大眾 ─ 冰桶幾乎是美國家家戶戶都有的產品
  • 外型 ─ 打破「冰桶是方的」這個概念,並且用模仿 RV 車的造型,給人戶外與休閒的聯想
  • 用色 ─ 冰桶也不需要是藍的,橘色讓人聯想到沙灘與烤肉,萊姆色讓人感到清涼,都是很好的改變
  • 恰到好處的核心附加功能 ─ 音響、備用電池、照明、拖車、餐盤,這些都是野餐、戶外活動經常會需用到的設備,把它們與冰桶結合,是相當合理的設計
  • 一個亮點 ─ 夏日炎炎,大家都會想要來杯冰沙,但去海邊的時候,你往往不會想帶著打冰沙需要的果汁機一起行動,因為非常麻煩。Coolest Cooler 把果汁機與冰桶結合,當場成為令人驚艷的亮點。

無論如何,Pebble 創下 2 年多的 Kickstarter 紀錄,終於被 Coolest Cooler 打破了。下一個冠軍又會是什麼?哪時候會出現?我相當期待。

___

生活中的美好風景,我分享在 Instagram

新硬硬整合時代

July 16th, 2013

Pebble Music Control

前陣子在一個晚餐聚會上,認識了矽谷創業者 Eric Migicovsky,也就是「Pebble」的發明人。Pebble 是什麼?它是一個用「電子紙」做成的智慧手錶,但這個產品厲害的不是它的規格,而是它在還沒有量產前,就已經在群眾募資網站上破紀錄預售出近十萬套,募得了上千萬美元的創業資金。

Pebble Kickstarter

(Pebble 募得金額高到弄破了 Kickstarter 的 Template)

我問 Eric 人們為什麼瘋狂的想要一支電子紙做成的智慧手錶?難道只是酷炫?他說當然不是,一邊把手伸出來演示,Eric 一邊回答我:「Pebble 這麼吸引人們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可以連結上你的手機,成為一個『延伸的顯示器』。在晚餐這樣社交的場合,當一個 Whatsapp 訊息傳來,你眼睛瞄一下手腕,就可以決定這個訊息重不重要,省去很多『拿出手機 → 解鎖 → 看訊息 → 發現不重要』這樣的做白工,讓你更專注在與朋友的交談之上。」

的確,如果只是 E-Ink 手錶的獨立 Pebble,大概很難有這麼大的吸引力。但變成了智慧手機配件的 Pebble,就有能力協助人們做到很多之前做不到的事情,也難怪未演先轟動,得到這麼多消費者的實際「金援」。但 Pebble 其實不是特例,近兩年的矽谷,出現了好多這樣的新硬體。

擁有了智慧手機、平板這些「行動電腦」的人們,除了下載 Apps 去客製化軟體體驗外,合理的下一步當然就是購買各種周邊,去得到更個人化的硬體體驗。

舉例來說,小朋友們喜歡買 Beats 耳機去搭配手機,除了更棒的音質外,同時也向朋友們宣告他的品牌偏好。相對的,很多業務人員則戴著藍牙耳機來方便隨時接聽電話,各種琳琅滿目的手機套更是人們保護外殼順便表達個性的重要管道。

而自從 iOS 與 Android 陸續支援了低功率藍牙,並且開放許多與周邊溝通的 API 後,又激發了更多周邊的可能性。蘋果前任執行長 John Sculley 就帶領團隊製作了銅板大小的 Misfit Shine 計步器,所有計步的結果則用手機來呈現。智慧燈泡、健康手環、腳踏車輪 LED 燈智慧電視機上盒等各種以智慧手機為中心,省去傳統繁瑣的螢幕、按鈕的電子裝置在過去兩年,更是像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這是一個「新硬硬整合」時代,而 Apps 則扮演了硬體與硬體中間的橋樑角色,以及硬體與消費者中間重要的體驗提供者角色。身在硬體設計、製造能力很強的台灣,在這波新運動中,創業者們其實有非常好的機會。

鼓勵大家多去想像什麼樣的智慧延伸,能夠幫人們解決痛苦的問題,帶來更美好的生活,然後,把它真正重新發明出來。

___

一些新奇有趣的發現,我常分享在 Google+,歡迎追蹤

(本文編輯後刊登於《APP 情報誌》; Photo via Pebbl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