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SaaS’

創業 CEO:辦公軟體雲端化的好處

February 17th, 2014

Google Apps for Business

歡迎來到每週一刊出的「創業 CEO」系列,在這裡,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自從寬頻連線與現代化瀏覽器自 2005 年左右開始普及,企業用的生產力軟體就開始一波波的「雲化」浪潮。

首當其衝的是 Email。時至今日,基於網頁的 Gmail、Yahoo! Mail 與 Outlook.com (Hotmail) 等三大 Webmail 總和,在全球早已突破 10 億的用戶。根據調研機構 The Radicati Group 近期出版的報告指出,企業的郵件伺服器也已有超過 27% 是基於雲端提供者。

而緊接著在郵件後面,行事曆、文件、試算表、投影片,甚至是員工間的聊天軟體等生產力工具,也陸續開始往雲裡面遷徙。根據 Gartner 的調查,在 2013 年,全球 6.3 億辦公室軟體企業用戶裡面,已經有高達 5,000 萬是以 Google Apps for Business 與微軟的 Office 365 等雲端軟體,也就是所謂的 SaaS (Software-as-a-Service) 的方式,透過瀏覽器在進行主要的日常文件處理工作。Gartner 同時預期到了 2022 年,全球企業辦公室軟體用戶將成長至 12 億的,而其中 6.95 億將是 SaaS 的用戶。換句話說,從現在開始的 8 年裡面,新增的辦公室工作者,大概都會是雲端優先。

在我自己的工作生涯中,前面 10 年是以單機版的 Office 軟體為主。在上一個公司 Sosauce,也就是 2006 年開始的那次創業,我們初期仍是採用傳統辦公室套件。到了 2008 年左右,看到 Google Docs 日趨成熟,我們終於決定把文件工作轉換其上。感受到了雲端的好處,2009 年我創辦 AppWorks 時,雲端為主就成了非常容易的決定。

根據這 6 年下來的使用經驗,對於現代的工作者與管理者,我認為線上辦公室的工作方式,有以下幾個關鍵的好處:

再也不用煩惱安裝、更新、備份

由於 SaaS 軟體是安裝在伺服器上,使用者再透過瀏覽器去開啟,因此對於用戶端的電腦而言,得到的好處就是不用再煩惱軟體的安裝與更新。此外,由於資料也是儲存在雲端,因此連檔案的備份也不用傷腦筋。這對於經常換新電腦、升級智慧手機、開始採用平板裝置,與經常在外移動的現代工作者,是非常重要優點。

告別 Email 夾檔、編檔案版號

過去當幾個同事需要共同編輯一份文件,就是頭痛的開始。大家必須各自為檔名加上日期、版本編號、姓名等等識別參數,避免混淆,接著再依賴 Email 與網路硬碟交換檔案。這樣的工作模式不僅把壓力都放在最後整合者身上,而且過程中只要一個人不小心,就有可能打壞大家辛苦完成的進度。這個狀況來到內建強大即時協作功能現代的 SaaS 辦公室環境,幾乎完全被解決。在這些網路平台上,一個專案裡的人員可以全部同時編輯某個文件,各自進行自己負責的區塊。如此一來,不僅不會再有檔案版本的問題,大家也可以同時展開工作,再也不需要等待其他人的進度。

強大的搜尋功能

過去由於文件主要儲存在本機,當我們需要找某個舊檔案,往往必須依賴自己電腦的運算效能以及作業系統內建的搜尋引擎,那往往不是太好的體驗。因此勤勞的人會建立完整的目錄系統,把檔案一一的分類收藏,需要時再瀏覽取用。但我想多數人跟我一樣,等到用要檔案時,往往發現早已忘記自己的分類邏輯,結果還花費更多時間在目錄裡左翻又找。這個問題到了雲端辦公環境得到了非常好的解決,尤其像是 Google Drive 內建的是 Google 強大的搜尋引擎,無論是檔案名稱、內文,只要知道關鍵字,都可以準確的找到,於是我們也省去許多整理與回溯的煩惱。

行動裝置的支援

最後,現代的 SaaS 辦公室解決方案,通常都有非常好的智慧手機與平板裝置支援。只要下載他們推出的 Apps,就能夠同步、開啟、閱讀甚至編輯你的文件。這些原生的行動 Apps 往往針對觸碰情境開發,能體貼各種螢幕大小的需求,有效的運用智慧手機有限的儲存空間,還可以讓你把檔案下載到沒有網路連線的地方離線使用。與傳統 Office 軟體需要依賴第三方應用才能在 iPhone 與 Android 上開啟的狀況,又是另一個大進步。

當然,截至目前為止,Google Apps for Business、Micrsoft Office 365 等雲端辦公室套件,在功能上與傳統的本機式 Office 軟體還有些微的差距。但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在 99% 的使用情境中,這些差距並不造成任何困擾。至於那 1% 的時間,我會使用單機版 Office 軟體來編輯檔案,再上傳至 Google Drive 轉換成 Google Apps for Business 檔案格式,還是可以解決。而隨著 SaaS 的持續演進,這些差距在不斷縮小,我需要這樣轉換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更重要的是,上述幾個採用雲端的重大好處,遠遠覆蓋了些微功能差距所帶來的小小麻煩。因此,我認為 Gartner 的預測不是大話,雲端會是接下來的主流辦公情境,也是所有現代知識工作者必須精通的生產方式。

___

2014 冬季 AppWorks Startups 聯合大徵才,27 家新創企業 64 個機會等你加入

歡迎訂閱我的每日創業精選 Flipboard 雜誌

(本文編輯後刊登於《30 雜誌》)

從今天起,開始學寫程式吧,每個人!

January 6th, 2012

那天在 WIRED 台灣的發表會上,總編輯 Tai (戴季全) 說了一個小故事:

二十年前,我在台大誠品找書,也在誠品買書。十年前,我在誠品看書,然後回家上博客去買。現在,我去誠品翻書,然後直接在誠品用手機上網,去博客來買。店員常常跑來警告我:『先生,這裡不准拍照。』我都回答:『我沒有在拍照,我在買書。』

這雖然只是一個典型的「Tai 式寓言」,卻也是這 20 年來消費行為巨幅轉變的精準寫照。更重要的是,我發現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不,網路已經不再是科技業的延伸,我們正在目睹的是它「重新發明」各行各業的過程。消費者正在把他們取得知識、服務和商品的通路,從實體移到網路,再從網路移到智慧型手機 (移動裝置)。

說得更簡單一些,未來的 10 年內,過半的人類交易行為,都將被網路取代。還記得工業革命重新發明了各行各業嗎?沒錯,你們正在目睹的是更大規模的網路革命。因為它不只改革了製造,還改革了媒體、通路、售前、售後服務,因此產生的轉變將遠比工業革命巨大。

而背後驅動這個革命的,就是軟體。但這個軟體不是你在學校學的那種軟體。它不是一種終端商品,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生物。你不只要把它設計、開發出來,還要學會如何依據消費者的使用情況來更新、改進、維護它,你也要學會不同硬體、平台的不同特性,針對這些特性去提供使用者更棒的服務。

說穿了,這些軟體不是產品,而是一個個直達消費者的特快車,讓你可以透過它們來提供知識、商品,和更貼心的服務。不,「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 不是一種收費方式,SaaS 是一種經營的態度,從今天開始,所有的行業都變成了服務業,而軟體,就是你提供服務的通路。

也就是說,就像工業革命把大多數人帶入工廠去上班一樣,從今天開始,我們將會需要巨量的軟體人才。而且這些人不能只會寫程式,他們還必須要懂得如何把品牌精神、知識傳遞、貼心服務、商品價值等元素通通揉入到軟體之中。很抱歉,這種人目前非常的稀有,這也難怪在網路業最發達的美國,全國的失業率高達 10%,但矽谷的網路公司卻通通找不到員工。

我預期這樣的人力供需不對稱狀況,在三年內也會來到亞洲。所以如果能夠的話,你應該現在開始學寫程式。如果你沒有任何經驗,Ruby on Rails 是個不錯的開始。如果你先前學過 C++/Java,那可以考慮學學 Python

而如果你是創業者,我認為這裡面有巨大的機會。在美國,已經有人開始推出像是一個星期一堂課,一年內學會寫程式的這類型服務給消費者。我相信在中文市場,也可以有許多類似的服務被推出。

這場網路革命來得很慢,但相信我,它已經在發生,而且非常、非常的巨大。

(Photo via louish, CC License)

出版或是不出版,這是一個 iPad 上的大問題

February 23rd, 2011

自從 Apple 上星期宣布推出訂閱服務 (In-App Subscription) 以來,網路上討論聲從來沒間斷過。一個原因是蘋果收的的 30% 服務費太高,這讓原先計畫要採用「訂閱折扣」這類商業模式的出版商,一下子得回去重新精算價格和成本的關係。另一方面是蘋果聲明所有「出版商」必須要在六月底前束手就擒,強制加入這個服務,否則就視為違反 App Store 規定,直接掃地出門。問題是在這個年頭「出版」和「軟體服務」(SaaS/Software-as-a-Service) 的界線非常模糊,這也讓很多應用開發商無所適從。

首先發難的是 Readability,一個小有名氣的閱讀平台,他們採用的是「月費制」的商業模式,每個月向各個使用者收取固定的費用,再將 70% 的營收分給他們用 Readability 閱讀的網誌。Readability 的 iPad 應用剛剛被 Apple 拒絕,因為蘋果認定這是一種訂閱服務,所以必須要提供 In-App Subscription 的付費選項,否則恕難放行。

這就讓小開發商疑惑了,怎麼看 Readability 都不像是一個出版商,他們雖然收取月費,但是使用者得到的是一種服務 — 每個人依據自己的興趣去找內容閱讀,而且是網路上的任何內容,種類、多寡不拘。這怎麼看都不像出版,而像是一種標準的 SaaS。於是就有人鼓起勇氣寫信給正在養病的賈伯,想不到他還真的回信了:

We created subscriptions for publishing apps, not SaaS apps. 我們創造的訂閱服務,是給「出版商」的,不是針對 SaaS 應用。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做的是 SaaS 應用,那蘋果應該不會找你的碴。現在問題來了,出版和 SaaS 之間,這條界線要怎麼畫。於是這又變成了網路上各方揣測的話題,TechCrunch 寫了一篇落落長的分析,但講了跟沒講一樣。因為這條線根本就很難畫。

Apple 目前給的「官方」定義是 “apps that are serving up content” (提供內容的應用),問題是哪有軟體裡面沒有內容的。大家說 Dropbox 應該沒事,但是打開你的 Dropbox,裡面當然不是空盒子,有你自己的檔案,甚至還可以連到其他人的 Public Folders,然後呢?這些資料夾裡面應有盡有,照片、文字、電子書、電子雜誌、音樂,點開之後你就可以直接欣賞,現在,你能說 Dropbox 沒有 serving up content 嗎?

所以到最後這是看蘋果自己高興,如果他要讓你過,那你就過了。如果今天賈伯老子不爽,那你只好乖乖認賠。問題是這樣的黑箱作業,不僅讓人不知如何定價,甚至是無所適從,久而久之也只會把出版商和開發商都趨向 Android 大軍的懷抱 — 畢竟人家只收 10%。況且,有人跟你說 iPad 2 將會延遲上市嗎?今年的平板大戰,似乎會很精采呢!

網路的世界瞬息萬變,何不讓 appWorks 當你最可靠的後盾?第三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已經開放申請,詳情請見 appWorks 網站,或是線上申請書。期待看到你們的加入!

(Image via benchau@flickr under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