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Ask Jamie」文章

Ask Jamie #15:年輕人都該學 Code?

March 19th, 2014

Jamie Lin 林之晨

Ask Jamie: 你提出問題,我整理成文章,與所有讀者分享

大家都知道 AppWorks 每半年會辦一次大型 Demo Day,讓當屆我們輔導的創業者有一個舞台可以發表創業成果,並且取得重要夥伴、投資人、媒體等的合作機會。但很多人不知道,為了讓創業者們能夠在台上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從每一屆開學到 Demo Day 之間的四個月,有很多前置工作必須發生。

其中一個重要的工作是 Insider Day,也就是俗稱的期中考。在這個小型 Demo Day 中,我們邀請到所有 AppWorks 長期合作的 Mentors 與近百位 AppWorks 校友作為貴賓,到場聆聽當屆創業者的計畫,給予他們重要的回饋,以作為他們接下來 2 個月修正的參考。另一方面,我們也讓到場的貴賓們有機會認養團隊,自願成為他們欣賞的創業者的 Mentor,給創業者們好的諮詢管道。

而每次只要是 Insider Day 或是 Demo Day 的前兩週,AppWorks 就會進入魔鬼訓練營模式。我們花很多時間陪創業者們檢視他們的 Vision、策略、商業模式、市場、Traction、團隊,不斷演練並且完善所有人的 Pitch,務求最終在貴賓前有近乎完美的呈現。

AW#8 在二月初開學,很快下週五就是他們的 Insider Day。因此本週的工作重心就是緊鑼密鼓的輔導,努力創造脫胎換骨的表現。

Ching Asked: 年輕人都該學寫 Code?

Hi Jamie,

在青年影響力論壇中,您建議所有年輕人都應該學會寫 Code。然而我有些疑問,為什麼寫程式對於我們這輩是那麼必須呢?何不找個精通 Code 的夥伴一起創業?

I really appreciated your kindness and patience on the backstage of the forum 🙂 Thanks for your every useful suggestion!

Ching

Dear Ching,

謝謝你的鼓勵。每次去這些活動,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留下來回答年輕人的問題。除了比較能夠真的幫上一些人,第一手聽到大家的心聲也會幫助日漸年長的我不要與年輕人脫節。

讓我們回到你的問題。首先,學 Code  不一定是要創業。一個社會裡面創業者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如果只是為了創業,不應該鼓勵年輕人通通都要學 Code。

所以學 Code 是遠大過於創業的一件事情。背後的邏輯請容我這樣解釋 ── 過去人類的商業活動,是在馬路上完成的,因此多數的行業需要雇用店頭人員,由他們來服務顧客,以提昇銷售、完成交易。在「馬路業」裡面,店長與店員、店員與顧客之間,都是用中、英文等人類語言來溝通的,因此在過去的世界,人才必須精通這些語言。

但未來人類的商業活動,絕大多數將移動到網路上完成。在網路業裡面,人類店員幾乎是不需要的,取而代之的是軟體,由軟體來服務顧客、提昇銷售、完成交易。而當我們需要告訴這些「軟體店員」如何把客人服務的更好,講一般的中、英文他們是聽不懂的,因此未來的人才必須要會講程式語言,才能夠驅動軟體去完成需要的業務。

所以當所有的企業都必須成為電子商務,這個社會將需要非常非常多懂得如何驅動電腦與軟體的人類。一個企業裡的人才越懂軟體,越能設計出頂尖的網路服務、電子商務體驗,那麼它就會成為越成功的企業。Apple、Google、Facebook、Amazon、小米、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都是最好的例子。這些企業裡面絕大多數的人才都是懂軟體的人才,也因此他們透過網路與電子商務成為了全球頂尖的企業。

過去 30 年,台灣靠著培養出數量龐大且優質的電機工程師族群,搭上了的個人電腦這場巨大革命。未來 30 年,台灣必須靠著培養出數量龐大且優質的軟體服務人才 (懂軟體又懂服務的人才),才能夠搭上網路帶來的巨大通路革命。

因此,學軟體不是只在創業而已,它根本是個人、企業,以及國家未來競爭力的所在。

而回到你的創業問題,假設你要開一家店,店員都講俄文,但你只會講中文,所以必須找一個夥伴來當中間的翻譯。請問這樣的結構比較有效率,還是如果你自己也會講一些俄文,能夠更清楚的掌握這家店的營運與脈動?我想應該是後者。那麼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團隊是前者的組成,很容易就會被後者的組成超越。

再考慮到創業的世界,尤其是網路與電子商務,往往是贏者全拿的結構,那麼當你有能力學 Code,可以降低效率不彰帶來的劣勢時,你當然應該要把它學起來。

加油!

Jamie

___

歡迎在 Google+ 上追蹤我

Ask Jamie #14:外國學生如何加入台灣新創公司?

March 12th, 2014

Jamie Lin 林之晨

Ask Jamie: 你提出問題,我整理成文章,與所有讀者分享

從 AW#6 開始,每屆 AppWorks Accelerator 開學不久,我們都會舉辦為期 10 天的 Top Sales 活動。這個活動的目的是把 AppWorks 創業者們推到門外去與消費者互動,嘗試用各種方法把產品賣出去,第一手體驗與市場交換價值這個重要的商業行為。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把活動設計成一個競賽,所有人賣同一個產品,最後可以比出獲利王與營收王,用競爭來刺激大家的積極參與。又因為剛開學,為了促進團隊們互相了解與互相幫助、學習,我們同時把所有人分為 8 組,並且要求每一組選出一位 CEO,由 CEO 去分配工作,管理這個臨時的團隊。最後,為了增加刺激性,我們精心製作了兩個「傳家獎杯」,每一屆獲勝的人可以把名字刻在上面永世流傳。除了「虛榮」之外,我們也提供實質的獎勵,包括所有人都可以把賺得的利潤作為創業基金,並且讓贏得獲利王的人可以優先挑選 Demo Day 的上台順序。

Apa Hung, Top Sales, AW#6

這些設計讓本屆 (AW#8) 的 Top Sales的競賽相當熱鬧激烈,最後在上週五的頒獎典禮的高潮中順利落幕。這兩週裡許多團隊發揮了有趣的創意,有人甚至吸引到了電視台的採訪。最終結算,第一名的營業額有 29 萬元,獲利則是 6 萬多,短短 10 天內有這樣表現,其實相當厲害。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在過程中都贏得了新夥伴,也體會了行銷與業務的真諦,非常值得。

Corrie Asked:  外國學生怎麼打入台灣新創社群?

Dear Jamie,

你好!我是外國的學生,我對 startups 跟 entrepreneurship 很有興趣。我很久以前想要參加 startups 的團隊,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參加。我知道在台灣很多這樣,但是他們都 incubator 或者是 VCs 。你覺得我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I am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in Taiwan and very interested in startups and entrepreneurship. I have been wanting to join a startup myself, or even a group. I know here in Taiwan there are several existing organizations, but they are mostly incubators or VCs. How do you suggest a foreigner living in Taiwan like me could start?

Corrie

Dear Corrie,

Thanks for reaching out and for the good question.  To make it easier for my other readers, please allow me to provide my following answers in Chinese.  If you have any problem understanding my writing, feel free to drop me a line.  I shall explain it to you in English again.

台灣的確有非常多的 Startups。根據政府公布的資料,每年新設立的公司就有 10 萬家。就算用比較狹義的 Internet Startups 來說,保守估計也有 500 家以上可以供你挑選。

所以重點不是有沒有,而是去哪裡找,以及找到之後又如何辨別適合的 Startup,並且說服他們讓你參與。

首先,要找到這些 Startups 的確需要花一點時間,畢竟他們都是小公司,常常在雷達以下飛行,不容易被發現。你說你知道有不少 Incubators & VCs, 他們雖然不是你在找的對象,但手上都有一些 Startups 的名單可以讓你參考。 以我自己服務的公司 AppWorks 為例,它是一個 Accelerator 也是一家 VC,Accelerator 校友有 150 家 Startups,投資的新創公司則有 20 家AppWorks Blog上常常會有這些公司的動態,就是一個可以得到資料的地方。

此外,媒體也是另一個你可以找到資料的地方,像是 TechOrangeInsidePunNode、以及數位時代等,他們常常都會訪問台灣的 Startups。

當你開始了解這些 Startups 後,更重要的是挑選適合你的 Startups。要加入一家 Startup,我認為最基本的,你必須要對他們在做的產品有高度的熱忱,最好自己就是這個產品的用戶。你也可以多讀讀這家公司創辦人的理念,確定那是你可以認同的。

最後,就是要如何說服他們讓你加入了。首先,記住 Startups 通常都是非常有彈性的,所以對待他們不需要像對待大公司那樣一板一眼。先看看他們網站上的求才區塊,如果你本身的技能就是他們在找的,那麼當然可以直接應徵。尤其你又是外國人,如果這家公司正好想要拓展國際市場,你的能力或許馬上可以派上用場。

如果不是,那也不要氣餒,你可以寫信告訴他們為什麼他們需要你的加入 ── 相信我,好的創辦人都喜歡積極主動的人才。如果你是他們產品的用戶,這就是發揮功力的時候了,請大方的告訴他們從用戶的角度,他們的產品可以如何改善,才能更貼近市場的需求。你會驚訝,其實很少人主動與 Startups 聯絡,裡面更少人是做了完整的功課才來的。因此光光展現出對他們的了解與熱忱,基本上你已經一支腳在門內了。

以上,希望能幫上你一些忙,還有什麼問題,歡迎隨時來再來 Ask Jamie。

Jamie

___

歡迎在 Google+ 上追蹤我

Ask Jamie #13:大學畢業生創業,該做什麼事前準備?

March 5th, 2014

Jamie Lin 林之晨

Ask Jamie: 你提出問題,我整理成文章,與所有讀者分享

很多人問我 Jamie 你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答案很其實很簡單,除了 5 點到 8 點讀文章與寫網誌外,9 點進到公司後幾乎是連續開會到晚上 7、8 點,最誇張的時候一天可能有近 20 個會。接著偶爾有晚餐活動,否則通常是收工回家。

這麼多會是在開什麼?最常做的是與 AppWorks Accelerator 正在輔導的創業者們 Office Hour,協助解決他們的各種疑難雜症。另外也常常要與其他創投、AWS、Facebook 等平台提供者,以及電信商、通路、媒體等各種掌握策略資源的夥伴們交流,用「團購」的優勢幫我們這 150 家嗷嗷待哺的新創企業取得各種營養大補帖。

另外就是每一季季中開始的一個月 (以第一季為例就是二月中到三月中),會是董事會的旺季。我們投資的企業們首先要先開會,檢討上一季的執行成果,並且擬定下一季的策略方向。接著我們負責管理的基金也要召開董事會,由我們彙整後向投資人們報告,他們的資金被投資到哪些潛力新創企業,這些企業近期又有如何優秀的表現。

當然這些會議都是有必要的,而且與創業者開會往往相當有效率,討論的內容也相當有實質意義,不過開太多我還是會渾身不舒服。大概天性是一個工程師,我還是比較享受安靜坐在電腦前面工作的時刻。

Pegster Asked: 大學畢業生創業,該做什麼事前準備?

Hi Jamie!

你好,我是一位香港大學生,主修市場學,今年停學一年到外地工作,希望能在這一年找到未來的方向。我就讀的大學可算是香港中最優秀的,可是我一直都沒打算畢業後留在香港工作。香港的商業氣氛過份濃,很多畢業生都加入大企業工作,一輩子為別人工作。

我在這個稍稍落後的國家裹找到更多發展的機會, 而我看到自己在這邊的 impact 會更大。2 個月之前我認識了一位好朋友,他年紀輕輕已擁有自己的公司,他也曾表示過想我加入他的團隊,幫他引入外地投資人及 expand 他的公司。這裹的人英語說得不太好,國際視野也不廣,但近來很多外地人注資,經濟發展迅速,而我能夠在國際關係方面助他一把,所以在這裹工作對我非常吸引!

然而我對這邊的了解並不夠深,在這裏開創自己的事業並非容易。我是 marketing major,對引入 foreign investment 的事一竅不通。如果能在畢業後工作一兩年後再加入他的團隊會比較釨嗎?但我肯定自己不想在香港工作…

你能分享一下大學畢業生在創業 / run a business 前應作什麼準備嗎?

謝謝!

Pegster

Dear Pegster,

恭喜你跨出了勇敢的一步,光是敢自己一個人去異鄉闖趟,你已經勝過許多留在舒適圈裡的人了。

創業很難完全準備好再出發,但如果能先練些基本功,對成功機率的確有很大幫助的。商業畢竟是一個極度競爭的世界,數千年運行下來早已形成了許多明規則、淺規則,而且仍在不斷的變化當中。在這個複雜的體系裡與大家合作、競爭,需要熟稔溝通、協商、領導、策略、管理、行銷、業務、營運、財務、法務等等各種重要的觀念與技能。這些知識與能力都是需要繳不少「學費」,也就是時間、練習與機會成本,才能真正精通的。所以如果自己頂著鋼盔就出來闖,一開始不但會因為技不如人而使成功機率渺茫,在學習的過程中所有成本也得自己負擔,其實是不太划算的。

所以我常常建議年輕人先到別人的 Startup 去練功,尤其是要越級挑戰,才能在最低機會成本的情況下快速、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創業相關知識與技能,加速成為一個有實力的創業者。

不過實務上,事情也沒有這麼單純。首先,如果你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 Paradigm Shift,像是你所處在的快速成長經濟體,那麼時間可能是不等人的。等你花個三、五年準備好,浪頭大概早就跑遠了。所以你要在抓住機會與累積實力之間,找到自己的平衡。一個好方法是找到比你強許多的人一起來抓這個浪,那麼你不但可以在過程中學習,也不會錯過一個大好機會。

另一方面,我也看過不少人懷著創業的心去企業上班練功,結果很快結了婚、生了小孩,又買了房子,當場陷入了無法抽身的窘境。不過話說回來,這不代表他沒有得到屬於自己人生的財富,創業畢竟不是幸福的唯一途徑。

以上,希望對你有些幫助。

Jamie

PS. 本來聽你說「稍稍落後的國家」且「英語說得不太好,國際視野也不廣」以為是在講台灣,後來又說「近來很多外地人注資,經濟發展迅速」那肯定不是台灣了,哈哈哈!

___

歡迎在 Google+ 上追蹤我的創業分享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