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的文章

創業,你需要的是「密度」

October 6th, 2011

很久沒有寫文章的 Paul Graham 今天早上發了一篇「Why Startup Hubs Work」,嘗試著解釋為什麼在北美有少數城市成為「創業聚落」,但大多數的城市卻好像是「死亡沙漠」一樣。

PG 的理論是「環境」與「機率」,他認為矽谷的環境讓創業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相反的在其他地方,「創業者」被和「失業者」劃上等號,這往往會扼殺了許多剛萌芽的創業種子。他也認為在矽谷,你碰到其他關心創業,願意也能夠幫你的人的機率大很多,這讓創業成功的機率也大了很多。

我相當認同 PG 說的,甚至認為可以更簡化他的理論,因為結論就是一個「密度」– 關心創業和創過業的「人」的密度。由於很多人創過業、待過新創公司,所以「了解創業是件偉大事情的人」的密度高了許多,於是創業者遇到的藐視和挫折就少了許多。因為創過業的人多,「想要並且能夠幫助創業者的人」的密度就高了許多,所以創業者能夠碰到這些人的機率就大了多許。

不要懷疑,就像前幾天來台灣的人人/美團網創辦人王興在 30 雜誌辦的兩岸創新論壇上說得一樣,單次創業的失敗機率是遠高過於成功機率的,而投入創業的期望值也是小於去大公司上班的。因此在不了解創業本質的環境,大家不僅不會想要幫助創業者,甚至還會懷疑他們是不是笨蛋

但創業者之所以是創業者,正是因為他們明知道這是一個超高個人風險的舉動,還是願意去嘗試,因為他們想的是實踐理想、改變世界、改善人們的生活。光這個精神,就是值得我們鼓勵、幫助、和投資的。更重要的是,雖然一次創業失敗機率是遠大過成功機率的,但沒有人規定一個人一輩子只能創業一次。所以,如果我們能有一個不懲罰失敗環境和文化,那到最後,我們就會有更多成功的創業者。

而這,就是為什麼我當初會以 Paul Graham 的 Y-Combinator 為借鏡,在台灣推動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出發點 — 密度,我們需要一個高密度的創業聚落。已經累積了 50 個創業團隊,110 個創業者的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歡迎你加入我們。

(image via cless, cc license)

iPhone 4S — Apple 的「My Pace」

October 5th, 2011

大家期待已久的 iPhone “5” 終於出現了,只不過它不叫 iPhone 5,它叫 iPhone 4S。它跟 iPhone 4 基本上沒什麼不同,除了 CPU 從 A4 升級成 A5,加入 GSM/CDMA 雙模支援,和主相機的光學元件稍許更新之外。

你失望嗎?這個網誌的讀者,大多是科技的「早期採用者」,看到這麼「沒力」的更新,大概會失望 — 尤其如果你又是昨天晚上熬夜看影片的話。但那又怎樣,Apple 並不在意我們,當它把 Computer 從它的名字去掉的那一天,蘋果就已經確定了他們從一家做很棒的電腦給用 geeks 用的公司,變成了一家做 3C 產品給大眾使用的「消費電子產品」公司。

而大眾,並不需要一年一個大改版的。事實上,無論是美國還是台灣的電信業者,給消費者綁的合約都是兩年一簽。所以兩年一個大改版,是比較符合客觀環境需要,也比較符合「市場脈搏」的。

但有這麼多人期待你改版,讓他們失望好嗎?事實上,對 Apple 來說,現在大改版,風險更高。除了很有可能再次爆發 iPhone 4 上市時的天線門事件,也將面對「備料」的風險 — 新的模具、新的製程,都有供應鏈跟不上需求的風險。而這樣的風險,是完全不必要的。事實上,最新的 Berkeley Haas School 研究也證明,身為領先者,最怕犯的錯就是為了維持領先,去挑戰過多的風險

所以到最後,蘋果選擇了走 My Pace,不管科技媒體、geeks 的期望,也不怕讓他們失望。畢竟全世界還有超過 95% 的消費者,都尚未擁有過 iPhone,而 iPhone 4S 對他們而言,已經是一支超級棒的手機了。

而如果你的目標客戶也是消費者的話,Apple 的這個精神很值得你學習 — 堅持走自己的步伐,重點是搞清楚消費者「想要」的到底是什麼,而不隨著媒體、資本市場起舞。

想在 Consumer Internet 好好建立起一番事業?第四屆育成計畫,歡迎你加入我們。

(image via apple.com)

精實的光譜

October 4th, 2011

前兩天讀到了一篇「選擇 (或批評) 精實前,先想想網路效應」的文章,基本上針對前陣子不少網誌參與討論,創業的「Lean vs. Fat」,做了一些延伸思考,特別是從「網路效應」與「第一印象」的角度出發。

這是一篇很不錯的文章,我覺得大家都應該去讀一讀,尤其是文章的結尾,作者 Raincole 說:

就像網路效應、就像我們很少是極右/極左派一樣,精實不精實是一條光譜線而非開關,只要是面對消費者的軟體,大概都有點精實的味道。

事實上,即使Joel似乎不喜歡精實創業,他的方法和精實創業卻仍有相近之處。他並不是轉到精實的反面(瀑布開發),而是用封測的方式測試可用性(別忘了走廊可用性測試)。用內部人員或親朋好友去模擬真實使用會有誤差,但也是非做不可的功課。畢竟把菜端給客人以前,至少你自己要嚥得下吧!

所以,「精實與否」這個議題討論到最後,其實是一句簡單的問題:

你願不願意破壞少數人的第一印象,來換取一些真實世界的回饋?

這段話說得真的很好,而且如果我告訴你 Raincole 今天剛滿 19 歲 (生日快樂!),你應該會跟我一樣覺得台灣的未來很有希望。

沒錯,拿一些真實使用者來測試,或許會犧牲掉他們 (的第一印象),的確是做 MVP 的其中一個出發點 — 尤其一般沒有 Joel 號召力的創業者,由於要找到一群「對的」好朋友人來封測,是困難的,不得以只好拿出來給大家測。

但除此之外,「開放式 MVP 測試」,其實也還有其他考量,例如:

  • 早期採用者 — 許多早期採用者是特別會給「對的」回饋,也對產品的設計、臭蟲不會太計較,甚至是像 Joel 一樣具有影響其他人的能力。所以早一點用 MVP 來吸引他們,讓他們一開始就參與你的產品的設計,產生感情,有時候還會帶來周邊效應。
  • 預測需求 — 大多創業團隊,如果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金錢,都是有能力花九個月時間「刻」一個「好」產品的。但為什麼這些產品大多數是失敗,因為創業團隊往往是沒有預測消費者需求能力的。所以除非你是像 Joel 這樣已經在業界打滾幾十年,深知需求在哪裡的人,早一點拿出來聽聽市場的反饋,在大多情況下是好事。
  • Pivot — 當你已經花很多精力在一個產品上,如果發現沒市場,這時候不要說是 pivot,連叫你刪一個大功能可能都很難。你會開始陷入「找洞給產品填」,而不是「做產品去填洞」的模式,這往往會大大降低成功機率。
  • 真實反饋 — 很多使用者的真實反饋,是要在你看過他親自用你的產品,才會得到的。如果一個產品沒有不斷經歷這個過程,往往很難達到超棒的使用經驗。
  • 複雜的毛病 — 當你花九個月做一個產品,往往難免會加很多功能,最後便犯了複雜的毛病。複雜不只難以行銷,也難以維護。

簡而言之,精實到完整,真的就是一個連續的光譜。每個創業團隊都會座落在其中的某一個點,沒有人說哪個點就是最好,哪個點就是最差。但從實務經驗上來說,越是沒有經驗的團隊,如果選擇越往精實靠,那最後失敗的機率會比較低,因為你會給自己多幾次嘗試的機會。

而追根究柢,精實創業,也不過就只是要減少你失敗的機率,如此而已。

想要研究、實踐精實創業?第四屆育成計畫,歡迎你加入我們。

(image via andrea_r,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