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本網誌: Facebook, Google+, 電子報, RSS

創業 CEO / 限制的藝術是冰桶挑戰的最大啟示

September 30th, 2014 by Jamie

Jamie Taking Ice Bucket Challenge

歡迎來到「創業 CEO」系列,在這裡,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8 月中的週六晚上,剛與家人用完晚餐,正悠悠往沙發移動,準備繼續沉入 Michael Lewis 新作 Flash Boys 的精采故事中,手機突然傳來一則 Facebook 推播,iCook 創辦人 Fox (蕭上農) 在某個影片上標籤了我。

打開影片一看,Fox 往自己頭上澆了一大桶冰水,接著指名了我、數位時代社長陳素蘭以及繆思媒體蔡牧民導演接受同樣的考驗。啊!在美國朋友圈流行好一陣子的 ALS Ice Bucket Challenge,終於傳來台灣。

還不知道這個運動的朋友,ALS Ice Bucket Challenge 是一個純網路、純社群的連結活動,目的是為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疾病,也就是俗稱的「漸凍人症」患者募款。遊戲規則很簡單,每個被挑戰者有 24 小時可以回應,選擇被整桶冰水潑身,體驗一下「凍人」的感受,否則就要捐款 100 美金。當然,很多人兩個都做。完成挑戰的人,可以再指名三個朋友,把善心一棒接著一棒的傳出去。

如此好玩又有意義的活動,當然一定要參與。第二天正在思考該如何張羅時,手機又傳來素蘭的訊息:「今天下午會一起在研華的 TiC100 當評審,要不直接在那裡把事情解決?」兩個人有伴也不錯,於是抓了毛巾與衣物便出門去。

炎炎夏日,一桶冰水潑身我其實沒什麼問題。重點是潑了以後,我該再把棒子傳遞給誰。選擇身邊的朋友當然是最簡單的,但我心想應該要玩大一點,趁著這個機會把一直與網路格格不入的台灣政治圈拉進來,讓他們體會一下 Internet 平行擴散的力量。如果成功了,ALS Ice Bucket Challenge 運動也有機會在台灣更上一層樓。

最瘋狂的當然是去拉總統或是行政院長來參與,那麼得到效果應該是最好的。不過我一介莽夫,他們應該不願意理會。跟我近一點,又比較有理由回應的,大概就是戰局緊張的市長候選人。於是,當天晚上,我挑戰了冰桶,並且在影片中指名了連勝文、柯文哲,管中閔三位先生。

第二天一早,我把影片與說明文在網誌上貼出,剩下的就是大家熟知的歷史了,三位先生很快在半天內完成了他們的挑戰,接著火苗開始延燒,冰桶風潮在幾天內迅速席捲台灣,政、商、影劇名人一棒棒接力,讓台灣的漸凍人社群得到了史無前例的關注與善款。

當然這是有心插柳,不過如果不是靠著網路的力量,這柳也很難如此迅速的形成巨蔭。不只如此,細細回想起來,這桶子裡面其實還隱含了不少新時代的管理啟示。

限制的藝術

冰桶挑戰限制被點名者要在 24 小時內回應,只有被潑水或是捐款兩個選項,也只能指定三位朋友接棒。遊戲規則的簡單,讓參與變得容易。時間的限制則讓參與者來不及精心張羅畫面,因此拍出來的影片往往不修邊幅。但在當今的社群媒體時代,越是這樣真誠的畫面,反而越能打動朋友,贏得更大的認同與分享。與此同時,24 小時限制也把病毒的世代壓縮在一天,大大加速了繁衍。另一方面,只能指名三個朋友也是巧妙的設計,它讓參賽者更珍惜手中的選票,推使你更偏向投給有傳遞力的下線。

公然出糗的體驗

挑戰 Ice Bucket Challenge,不但等於要在人前表演,也幾乎是註定要出糗,這對於很多人,尤其是企業的主管來說,大概是少有的體驗,極富有學習謙卑的意涵。而由於冰桶淋身為的是喚醒弱勢關注,當老闆願意身先士卒挑戰,也多半可以贏得同仁們的尊敬。

利他的力量

最後,冰桶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席捲,還得歸功於它大體上所代表的「犧牲自己、照亮別人」意涵。在社群媒體普及的今日,利他的力量遠比過往龐大。自古利他、多贏本就是王道。來到網路世界,這門學問對管理者而言,恐怕是加倍重要。

___

歡迎來 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10 跟我們一起研究行銷的藝術

(本文編輯後刊於《30》雜誌)

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讓新文章自動寄到你的信箱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