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創業機會」文章

每一個創意 都應該有機會被嘗試

September 1st, 2010

最近北美創投圈討論的話題,都圍繞在所謂的「種子投資潮 (seed fund boom)」。有些人說種子資金大幅增加,創投基金總額卻在衰減,這樣的不平衡,終究很有可能會導致泡沫化。但也有人主張,隨著創業環境變得更成熟、更有效率,團隊需要的資金大幅減少,因此創投圈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

如果你問我,我認為雙方的觀點都有其正確性,只是角度的差異。從整體產業來說,過多的種子資金,的確有可能創造出過量的早期創業團隊,卻苦無創投基金接手投資。另一方面,隨著像 appWorks 育成計畫等的「創業加速器」、以及 Facebook, iOS, Android 等各種平台、再加上眾多開放原始碼套件的出現,每個創業團隊從展開到獲利所需要的金錢、時間的確也大幅的降低,所以很有可能就像這一波的幾家成功案例一樣,他們最後根本也不需要創投的接手。

不過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不願承認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創投業者」預測團隊會不會成功的能力,其實往往沒有比其他人高。有一個說法是,創投產業的前頭 25% 基金,產生了 80% 的總體報酬。而創投產業的中間報酬,卻常常是低於整體市場的。這個現象,從去 (2009) 年底哈佛管理學院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研究創投產業的大師,喬許‧雷納 (Josh Lerner) 教授所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可以略窺一二。

既然如此,傳統的創投模式,也就是讓創投業者來決定一個產品是不是該被開發出來,就不是一個最有效率的解方,因為他會錯殺無辜,白白損失了許多本來會成功的創業機會。相對的,從這個角度去看,最近的這一波種子潮,卻是比較有效率的方案。

也就是說,同樣有 1 億元的基金,傳統的創投會拿來投資 3 個「精選出來的」新創團隊,但是新的種子投資法則是把他拿來分給 100 個團隊,讓大家的產品都有機會接受市場考驗,由市場來告訴我們誰才是真正的贏家。這個方式確保了每一個創意,都有機會被嘗試,都有機會讓消費者來投票。因為他們的喜好,是沒有人能夠真正預測的,唯有真的讓消費者掏出錢包來買單了,某個產品才算是真的成功。

更重要的是,我們都知道,創新是創造價值最重要的動力。如果你看美國兩百多年的歷史,他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冒險、不斷創造、不斷用新產業去推翻舊產業的過程。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價值創造,他們的生活水準持續的提升,國力也久居世界之冠。所以,如果有一個模式能夠讓更多創新出現,相信我,美國人就算不是第一個想到,也會是第一個採用。而這一波的種子投資潮再度從矽谷出發,然後才蔓延到世界各地,我想並沒有人會意外。

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故事下,我們創造了 appWorks 育成計畫。當然一開始我們的資源有限,無法真的讓每一個團隊都有機會嘗試,所以我們從每半年培育 10 個團隊的目標開始。今年 6/1 開始的第一屆,我們最後收了 11 個團隊,他們 11 月畢業之後,我們又會再收 11、12 個團隊,明年再收 20-25 個團隊,就這樣一直持續下去。到了三、四年以後,我們希望能夠累積到將近 100 個團隊,那背後代表的,就是有 100 個創新,真的被帶到了市場上,真的接受了市場的考驗。

這樣的模式會帶來幾個成功,我不敢保證,我希望至少是 5-10 個,但他也有可能是 3 個,或許是 20 個。不過更重要的是,做到同樣的成績,我將只會用掉傳統創投 10-20% 的資源。而就算是嘗試失敗的團隊,他們也等於在 6-12 個月的時間內,接受了最密集的創業洗禮,學到了所有的教訓,未來無論是繼續嘗試,或是加入工作市場,我認為他們都會是社會的更優秀的中堅。

也就是說,既然創新才能夠創造價值,那 appWorks 堅決相信,每一個創意都應該有機會被嘗試。有興趣創業嗎?歡迎你們九月時中報名加入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

(Pic via lawrence_evil@flickr under CC license)

Web 3.0 有什麼不同?

August 24th, 2010

最近越來越多人會問我一些關於 Web 3.0 較深入問題,似乎大家開始意識到我們正處在一個網路創新的世代交替,舊的方式將會逐漸被淘汰,而新的方式則會讓你的服務更好用、更有趣、更能受到使用者的青睞。第一次解釋 Web 3.0 已經是超過半年以前的事情了 — 在網路的世界,半年的變化是很大的,足以讓 Facebook 在台灣從默默無名,變成一個 500 萬會員的超級大站 — 既然如此,就讓我們再回頭看看 Web 3.0 的發展,有什麼新突破、有什麼新發現,Web 的第三代,到底有什麼不同?

真實社會的寫照

Facebook 以前,網路多半是一個匿名的場所,你在 Web 2.0 網站上的「朋友」,也多半是一些 abeilasai 這種奇奇怪怪的代號 (想想無名小站)。匿名的背後,藏著的是使用者對於網路的不信任感,所以帶起面具,不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到了 Web 3.0 的時代,隨著 Facebook 的興起,讓大家開始習慣把真實身分、真實內容、真實人際放上網路,伴隨著種種個人品牌運動,Web 3.0 的網路將越來越像真實社會,越來越沒有虛擬色彩。

忘掉註冊這件事吧

過去我們每到一個新網站,就要開一個新帳號,然後過一陣子不要說密碼,連帳號是什麼都忘記了。但到了 Web 3.0 時代,註冊這件事情將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直接用你的 Facebook 帳號登入。有些網站會再跟你要一些其他的資料,但基本上你看到那個惱人註冊表格的機率將會越來越小,說不定有一天,我們會開始想念那個東西呢。

忘掉加朋友這件事吧

既然都可以用 Facebook 登入了,Web 3.0 網站當然也可以幫你跟 Facebook 同步「交友圈 (social graph)」。也就是說,到了一個新地方,他們不但認識你,還知道你的朋友是誰。你不用再跟他解釋我和誰誰誰是朋友,請把他的相關內容跟我說,也不用在那邊匯入地址簿、寄送邀請函什麼的。在 Web 3.0 時代,你的朋友是可以打包帶著走的。

優質精選個人化的內容

Web 2.0 講求的是使用者產生的內容 (user generated content),隨之而來的,就是網路資訊的爆炸,更慘的是資訊品質的低落。所以 Web 3.0 講求的是篩選 (curation),並且把內容依據使用者的喜好和社交行為來呈現。Facebook 新版的首頁就是一個好例子,他把你的朋友動態中最重要的、不能錯過的幫你精選出來,讓你可以一目了然,又不用浪費時間過濾那些無用的遊戲、心理測驗資訊。

社群化的服務

既然知道了你的朋友是誰,有什麼喜好,接下來 Web 3.0 就可以提供社群化的服務,透過你的人際關係來加值,讓你得到更好用、更有趣的使用經驗。之前提到的 Amazon Kindle 的社群閱讀、Gap 的社群購物等等,都是這中間最好的例子,其他還有像是社群投資、社群新聞等等。而透過社群來提供更好的服務,也將會是我們看到 Web 3.0 創新的最重要來源。

雙向的分享

Web 2.0 的「分享」,是單方向的。從噗浪把內容轉貼到 Facebook 上後,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到了 Web 3.0 時代,內容是跨平台同步的。你的文章在各大網站的留言、讚等回饋,將會被匯集在一起,方便你觀看、回覆,在這方面 Yahoo 圈圈是一個好例子。

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裝置

隨著 Web 3.0 在 2009 年興起的,是上網經驗絕佳的超級智慧手機,也就是 iPhone 和 Android。而再過來我們還會看到的,是 iPad 和 Android Pad 等行動裝置的普及。所以 Web 3.0 時代的網路服務,將不再只是從電腦使用。他將會是無處不在的 (ubiquitous) — 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任何裝置,得到類似的使用經驗。不但如此,他還會運用裝置的特色,例如 iPhone 上的多點觸碰,來變得更方便好用。舉例來說,Facebook 和 Gmail,就是無所不在的最好代表。

回歸基本面的商業模式

網路在歷經了 15 年各種「窮則變」的商業模式後,終於將在 Web 3.0 回歸基本面。隨著電子商務的發達 (台灣即將達到每年 3,000 億的規模),消費者習慣的建立,交易機制的成熟,Web 3.0 的商業模式將會簡單化,就是做生意,或是幫人家介紹生意。已經累積了 100 萬會員嗎?何不開始賣東西給他們呢?

成交才算的廣告模式

既然有了發達的電子商務機制,那廣告就不用先買,可以用「成交後抽成」的方式計算,也就是所謂的「Cost per Action 模式」。這讓小網路服務可以擠身電子商務的供應練,不用再去和大網站搶永遠搶不到的網路廣告。這也讓廣告主可以安心,因為只有成交之後,才需要付出行銷費用,完全符合成本的效益。

以上,就是我幫大家整理出來的 Web 3.0 主要特色。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將在 9 月中開始收件,如果你有興趣和其他頂尖團隊一起試著創造更新、更有趣的 Web 3.0 網路應用,歡迎報名加入我們。

PS. 八月份的 Startup Mixer 將在 8/26 (四) 6:30 舉行,這次換到更大、更舒服的 Marquee,一定要讓大家玩得更開心,趕快去報名吧!

為什麼你只需要注意 Android 和 iPhone?

August 3rd, 2010

自從 2008 年 10 月 Google 推出 Android 以來,很多人 (包括我) 就一直在猜這個陣營的開放策略,是不是有一天會把通路、平台都封閉的 iPhone 拉下馬來。不過這樣的巨大改變當然不可能一夜發生,所以就連預測常常很激進的 Gartner,也都說要到 2012 年才會出現

市佔率

而事實證明 Gartner 又錯了 (依照慣例),不過難得他們這次不是大膽,而是太太保守。今天 (8/3) 凌晨,市調公司尼爾森 (The Nielen Company) 公布最新的北美智慧型手機市佔率報告,結果 Android 在一年內成長了將近 9 倍,來到 27%,竟然已經一舉超越 iPhone 的 23%,正式奪下「超級手機 (Superphones) 一哥」的寶座。

使用者滿意度

而雖然 RIM 的黑莓機 (Blackberry),還是「智慧手機」市佔率第一,但是這個寶座恐怕坐不久。根據同一份報告顯示,只有不到一半 (42%) 的「莓主」,下次還會再買  (這些大概都是手機被鎖死,根本不能買 apps 的企業用戶)。而有高達 3 成的人,下次將改投 iPhone 陣營的懷抱,另外也有 2 成會換用 Android。

應用市集規模

如果你把尼爾斯調查的結果,參照 Distimo 最新的智慧手機平台的 apps 數量比較,你就知道為什麼大多數手機應用開發商,都只針對 iPhone 和 Android 這兩個平台了。尤其是 Android Market,由於手機熱銷的結果,近來更是呈現一天 1,000 個應用的驚人成長。照這個速度推估,Google 於 7/16 時宣布突破 7 萬個應用,那現在應該已經要逼近 9 萬了。

Android First, World Later

所以,基於以上種種因素,我建議創業團隊在短期之內,只需要關注 Android 和 iPhone 兩個平台。其中又以沒有審核機制、優質應用數量還較少的 Android,最適合當作第一步的試金石。等到確認了消費者的喜好,再把應用拿到 iPhone 上去產生更多的營收,加油。

(Pics via engadget.com, gigaom.com, Distimo)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