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總體市場」文章

如何寫出黏死人不償命的社交應用?

January 26th, 2010

2007 年 3 月啟用的 Facebook 平台,在經過短短不到三年的經營,就已經在今年初宣布突破 50 萬個應用的關卡,這還不包括另外 8 萬個支援 Facebook 聯外通 (Facebook Connect) 的外部網站。多樣化的應用和遊戲,除了吸引來高達 2.5 億的平均月使用者 (MAU),更帶來高達 5 億美金的可觀產值 (2009)。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經濟圈才三歲大,就已經產生了許多成功的創業故事。在英文市場,Playfish 賣了 4 億美金的高價,Zynga 則很有可能在今年以高於 10 億美金的評價掛牌。中文市場起步雖然較晚,但近來也飛速跟上潮流,除了有 6 Waves 募得 1,750 萬美金的消息,近日也傳出經營神來也麻將的慧邦科技,營收快速破億的壯舉。

這樣的繁榮景象,也造成了去年底以來,眾多中文創業團隊紛紛前仆後繼的加入開發,不但讓社群應用一夕間成為網路新顯學,也讓這個市場的競爭日益高漲,新應用出線的難度也跟著上升。因此要突破重圍,開發出大受歡迎的社交應用,創業團隊的應該要開始用科學的方法,去剖析成功的應用,有什麼樣的特性,讓他們會黏人,讓使用者忍不住想要重複的使用,甚至把腰包掏出來付錢。

為此,我的好友 Scobleizer 整理出了一個九點清單,大家可以參考。

而我的 Web 3.0 應用設計重點,基本上與他大方向類似,切入角度上有些不同,整理如下,希望給大家一些激盪,也歡迎留言討論:

1. 點數鼓勵生產

“點數”是社群遊戲最基本的元素,也是使用者最原始的成就感來源。無論是以分數或是經驗值的形式給予,他都非常適合用來鼓勵使用者,去完成一些很小的任務。而這些任務的規劃,則要以產生出”內容”或是”遊戲進度”為目標,以讓使用者本身或是他的朋友,帶來更好的遊戲經驗最終目的。以開心農場為例,使用者每種一個菜,就可以獲得一些經驗值,而看著這些菜長大,又得到更多成就感,最後成熟了朋友可以來偷,也增加了每個人的趣味。而噗浪的 Karma 值,也是同樣的效果,鼓勵使用者產出好噗,來讓朋友欣賞。

2. 社會地位鼓勵競爭

社群應用的一個設計重點,是可以鼓勵每個”努力”的使用者,提升他在朋友間的地位。無論是等級、徽章、大片田地、特殊功能等形式給予,重點是要讓這樣的地位,非常明顯的呈現在他的朋友面前,讓該使用者可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也可以刺激其他使用者想要”見賢思齊焉”的慾望。這點可以參考噗浪的徽章和 Karma 值,餐廳城市的房子大小,或是各類討論區上的等級制度,都是很好的例子。

3. 愛現心態鼓勵病毒傳播

病毒傳播是社群應用最佳的宣傳管道,他不但幾乎免費,而且如果設計得當,往往有非常高轉換率 (讓收到訊息的朋友變成應用的新使用者)。而這裡的重點,就是利用人的愛現心態,傳播的內容,偏重於使用者的成就,而不是應用的內容。例如: 神來也麻將,讓你可以愛現胡牌,或是 FarmVille 可以愛現升級,都可以促使使用者更想把這樣的訊息,分享給他的朋友。而在幫助他們愛現的過程中,就會為你的應用帶來流量,吸引來新的使用者。

4. 怕丟臉心態減少擺爛

每個團體都會有人擺爛,社群應用也不例外。或許是不填寫基本資料,不種菜讓人偷,總而言之,這些人的存在,會讓應用的網路效應減弱。而解決的方法是用同儕的壓力,例如: 醜醜的預設大頭照,往往是讓使用者想要上傳照片的動力。或是餐廳城市的等級排行榜,也是讓使用者想要更努力去玩的動力。

5. 互動、互動、互動

一個好的社群應用,最後的價值,是在他可以造成使用者間,如何的互動。如果這樣的互動可以增進人際關係,那保證使用者不但會常常回來玩,而且還會努力的玩。所以無論是偷菜、免費禮物、留言、評分、還是交換食材,開發者要用心的去設計互動的過程,讓他不但有趣,而且有成就感,讓老朋友可以更親近,還可以認識新朋友。抓住了這些重點,那應用的黏度絕對只會提升,不會降低。

6. 過濾垃圾資訊

一個應用一旦開始受歡迎,使用者大增,自然而然就會出現搭便車的廣告商。這時候,過濾資訊,確保使用經驗,就變得重要。Facebook 前陣子大張旗鼓的把首頁改成以”動態匯總”,就是這個原因。FB 也減少單一使用者可以大量發送訊息的能力,也是這個原因。但也要注意,在過程中不能讓重量級的”意見領袖”,因此失去舞台,否則會造成使用者大批出走的情況。

7. 開放 API

最後一個重點,也是大部分小型社群應用比較少注意的,就是開放 API。API 雖然有管理上的成本,但是也有非常多好處。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因此凝聚一個虛擬的開發團隊,讓他們來幫助你的應用,變得更好用,手機也可以上,甚至是幫你分析你的資料 (例如: Twitter 的 TwitterCounter 等等),或是達成上述的某些功能。所以一旦使用者到達某個關鍵數量,要積極的思考 API 策略,透過這樣的工具,去創造出一個共榮圈,來讓產品更快速的成長,讓使用者得到更好的經驗。

以上,就是 7 個我認為社群應用開發的重點,希望對你在做的 Web 3.0 應用有幫助,有什麼意見,也歡迎你留言討論。

另外,本周四 (1/28) 晚上 6:30-8:30,我們將舉行 Jamie’s Startup Mixer 創業人同樂會,歡迎大家來參加。

從 Google 中國事件 看創辦人的價值

January 21st, 2010


(上圖:Google 共同創辦人瑟給‧布林)

自從上周 Google 為了抗議中國政府不合理的網路內容過濾,以及可能涉及透過駭客和內賊,對其網站上的使用者資料和原始碼,進行竊取的行為,而爆發退出中國的事件以來,市場上又傳出了許多新內情。其中讓我覺得感想最深的,莫過是各家媒體,對於 Google 共同創辦人瑟給‧布林 (Sergey Brin),在 Google 這番”壯舉”背後所扮演的角色,所作得描寫

原來,布林是個出生於蘇聯鐵幕下的孩子,他身為數學家的父親出自猶太血統,在求學與工作的過程,受盡不平等的待遇,為了讓布林有更好的機會和教育,他帶著全家出走到美國。這樣的生長過程,造就了布林對於人權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而就是在他的主張下,衍生出了 Google 的”不為惡 (Don’t be evil.)”企業精神。

所以自始至終,布林都反對 Google 進中國這件事情,認為向中國政府不合理的一言堂制度屈服,是一件違反 Google 精神的作法。但是在另一位創辦人賴瑞‧佩吉 (Larry Page – 著名的 Page Rank 就是用他命名的) 和 Google 執行長艾瑞克‧舒密 (Eric Schmidt),以進中國可以從內部刺激改革為由,不斷遊說之下,布林終於點頭,而 Google 也就在 06 年半推半就的進了中國。

可惜三年之後,Google 在中國非但沒有帶來言論自由的開放,反而還變成標靶,於是在布林的主導之下,Google 決定攤牌。

從這個事件如此的演進過程,我們看到了一個創辦人對於組織的影響力。換作是一個專業經理人,由於績效評估多半著重短期表現,是絕不可能冒著放棄中國大餅的風險,來執行這樣的策略。相對的,由於公司就像自己的孩子,創辦人會有較多的興趣,放在公司的長期發展上,因此會有不一樣的視野,也才會去推動這樣的一個策略

當然不是每個策略都一定會成功,也沒有人能保證 Google 退出中國,對他們長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但是我的重點在於,當一個組織擁有有力的創辦人,可以給公司在策略思考上,帶來另一個面向的刺激,和長線短線間的平衡。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也就是為什麼像鴻海、廣達、台積這些公司,都能夠在開國元老的帶領之下,頻頻渡過低潮。反觀聯電、微軟,在曹老和比爾‧蓋茲走後,就好像失去了靈魂一樣。

所以創辦人這個角色,對於組織長期的興衰,絕對是非常重要的,這點,希望與各位創業的朋友共同勉勵。

智慧手機應用市場 比你我想像中的還大 成長還快

January 19th, 2010

這兩天最驚人的新聞,就是由科技市場調研機構 Gartner, 所公布的最新智慧手機應用市場研究報告。原來,2009 年 Mobile Apps 市場,不是先前 GigaOM 預測的 24 億美金,而是比這個數字還要大上將近一倍的 42 億美金

更嚇人的是,根據 Gartner 的推算,這個市場在未來的四年,將以非常誇張的 76% 複合成長率,飛速暴增到 2013 年的 295 億美金的規模。這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創造出 Google 這樣龐然巨物的北美線上廣告市場,2008 和 2009 的年產值也才是 200 億左右的規模

更重要的是,在網路廣告的主流 CPC 市場,主要通路 Google 拿的是 100% 的費用。相對的,在行動應用市場,iPhone App Store 與 Android Market 的手續費都在 30%。也就是說,四年以後,這個 295 億美金裡面,將有 206 億可以讓應用開發商賺取,足夠創造出好幾個上兆市值的公司。

而隨著這些”隨身小軟體”的普及,對於週邊開發工具的需求也將越來越大,越來越多樣化,這也將是另外一塊值得關注的領域。

就像之前提到的一樣,行動應用是 2010 年我看好的四個領域之一,我鼓勵中文創業團隊多多思考你們的行動策略,如果你有好的商業計畫 (Business Plan),也歡迎寫 email 到 mr.jamie.blog [at] gmail.com 跟我聯絡。

PS. 之前提到的小型創業家聚會,時間目前訂在下周四 (1/28) 晚上 6:30-8:30,大家請先把日曆劃起來,地點正在接洽中,稍後會在此公布。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