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本網誌: Facebook, Google+, 電子報, RSS

創業 CEO / 生生不息的商品力,網路零售的核心引擎

July 13th, 2016

Pokemon Go

在「創業 CEO」系列,我們探討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網路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最近一位 AppWorks 電商創業者約了我的 Office Hour,主要問題是他的業績已經卡關半年,都沒有成長。[1]

我問他,這半年來都做了什麼嘗試?

他說做了非常、非常多,包括聘請更專業的商品攝影、雇用更厲害的文案、推出各式各樣的行銷活動、優化購物車、提供更多付費方式、加大數據收集、深入分析、A/B 測試、跟顧問公司合作優化舊顧客關係、找口碑好的數位廣告公司代操。但問題是無論他們怎麼做,網站的回購率就是無法提高,首購轉換率甚至還一直下滑,現在做到同樣營收所需花費的行銷成本,比半年前多出近一倍。

聽起來行銷推廣面能做的事情,幾乎都做了,剩下的就是商品。於是我接著問他,那麼在商品開發方面,你們又做了什麼?他說,跟半年前一樣,主要依賴供應商的推薦。

再追問下去,我們找到了問題的癥結。他說,供應商發現東西在他這裡好賣,會四處拿去推薦給網路與實體通路。這當然無可厚非,對方也想最大化自己的營收,但顯然同樣商品在很多通路可以看到、買到,讓這位 AppWorks 創業者的通路商品獨特性大打折扣。許多線上通路一起用廣告競爭會買這些商品的 TA,當然也會讓廣告成本不斷提昇。[2]

簡而言之,他的相對商品力,過去半年來逐漸下滑,因此雖然做了很多周邊的優化,但還是無法彌補核心競爭力的衰退。

所以,結論是要回頭去鞏固商品力,且僅僅鞏固還不夠,他必須在公司內部創造一個體系、一種文化,藉以不斷維持、提昇商品這個核心競爭力。接著我們聊到這個體系打造的其中一些重點,以下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從根本重視強商品開發

很多早期電商創業者側重推廣,只要寫對文案、拍好照片、抓中 TA 下廣告,什麼商品都賣得出去。但事實是,推廣工作還是有「事半功倍」與「事倍功半」的差異。強商品可以打擊的 TA 範圍廣、轉換率高,因此銷量大、平均訂單取得成本低。 換言之,每花一分力氣所產生的效果,往往是弱商品的十倍、百倍。考慮到電商團隊最珍貴的資源往往是人與時間,花力氣在弱商品上,其實是稀有資源最罪惡的浪費。因此,無論是品牌型或是通路型的電商業者,花多少力氣在推廣,就應該花同等、甚至多於的力氣,在強商品的開發上。

有系統的提昇命中率

商品開發當然不可能百發百中,所以管理工作的目標應該是提昇命中率,亦即所謂「對組」的比例。這一定是一個疊代 (Iterative) 的過程,換言之,就是不斷追蹤每個時期的命中率,分析影響命中率的因子,然後鼓勵組織重複有效的作法,減少沒效的努力。這裡最難的是分辨一個手段到底是低命中率,還是沒有命中。很多時候,領導者必須活用對供應鏈、產業、市場、通路、消費心理的理解,去做判斷。

讓商品開發者真的理解顧客

其中,我認為了解顧客尤其重要。從某種角度來看,商品開發人員其實就是顧客的消費代理人,預先幫他們做購買決策。因此,商品開發越能與顧客將心比心,甚至兩心合一,越能提高他們選品的成功機率。這裡,我認為電商團隊可以向國際消費品牌借鏡,他們的產品行銷人員,往往花非常多力氣去研究消費者行為、探究顧客的心理,不管是透過深入訪談,或是從側面觀察用戶行為等等。電商團隊往往習慣躲在電腦後面,從 Google Analytics 數據去猜測用戶的行為,但很多時候,讓商品開發者站到第一線,反而更能大大提昇他們對用戶樣貌的掌握,進而增加選貨決策的正確率。

挑品也會累積品牌力

最後,無論你經營的是商品品牌還是通路品牌,做產品決策時,最終還是要顧及品牌的一致性。不能只因某個東西熱門、好賣,就一股腦兒往平台上架。當顧客長期與你的品牌互動,每個他看到的商品加總,就會形成對你品牌的印象。因此,要塑造長期的品牌力,還是要從挑品做起。

___

想加入電商,磨練商品眼光與市場敏銳度的人,歡迎來 2016 夏季 AppWorks Ecosystem 聯合大徵才逛逛,共有 28 家電商企業提供 132 個職缺供你選擇

[1] 在 AppWorks,我每週都有 Office Hour,提供我們輔導的創業者預約,一起思考如何解決各式疑難雜症

[2] TA = Target Audience 目標族群

(Photo via lawrahh, CC License)

要成功搭上火箭,先學會觀察船長

July 6th, 2016

Mark Zuckerberg at Techcrunch Disrupt SF 2013. Photo by Max Morse for Techrunch.

有興趣加入明天的 Facebook、追隨未來的 Mark Zuckerberg?

2016 夏季 AppWorks Ecosystem 聯合大徵才正在舉行,共集結 105 家精選 Internet 公司、857 個職缺,歡迎你來精挑細選

前陣子參加了一場由政大學生舉辦的「與業界人士交流」活動,大概是感受到數位經濟蒸蒸日上,這群即將踏入社會的青年學子,都非常好奇如何選擇一家最具潛力的網路、電商公司加入,又如何能讓自己成為這個領域炙手可熱的人才。

這個網誌讀者,多半已在業界服務。但如果你服務的公司業務青黃不接,產業前景堪慮,正在思考是否該跳槽網路,我與他們分享的觀念與方法,還是可以供你參考。

網路:1 家成功、99 家失敗

傳統產業成熟後,往往自然形成多頭鼎立的格局 ─ 電信有三強、電子有五哥、百貨零售則是群雄並駕。相較之下,網路的各個次領域,早期或許百花齊放,但 5-10 年後常收縮到近乎贏者通拿的局面 ─ Google 霸佔搜尋、Facebook 雄據社交,而 Amazon 則是長期穩居電商龍頭。相對於獨領風騷者的欣欣向榮,落後者除了少數苟延殘喘,多數早在過程中被迫放棄。換言之,要加入一家節節高升的企業,在網路的世界,難度比傳產高上許多。

搭上火箭才能真的升空

加入一家日益蓬勃的公司,有太多好處。除了參與組織的不斷升級、獲得非常寶貴的經驗,還有日益放大的舞台、對個人品牌的加分,以及未來公司股票上市、被併購時所產生的可觀財務報酬。相對的,加入一家失敗的網路公司,除了獲取未來可能有用,但也可能沒用的實作經驗,其他好處相對十分有限。因此,如果要加入網路公司,就該花相當功夫,去確保自己搭乘的火箭,是最有潛力升空的那艘。

創辦人、創辦人、創辦人

一家網路公司未來有多少機會成功,當然很難判斷。否則不會連全球最成熟的北美創投業,都只有 20% 基金能產生超額利潤。[1] 有趣的是,網路公司成功機率雖然極難預測,但真正有影響力的主要因子,卻非常單純。其實,一家網路公司成功的機率,基本上控制在它的創辦人 (或是執行長) 身上。

你或許會問,不都說成功是一個團隊的成就?的確,達到成功的過程,必須仰賴一支精良團隊的執行。但這種團隊的組成,仍舊是領導人意志貫徹的結果。因此,即便要挑選一家未來會有優秀團隊的網路公司,今天還是要看它的創辦人。

創辦人有怎樣的氣質,未來才有較高的成功機率?根據我這些年的觀察,他必須有非常堅強的意志,極高的學習能力、相當的聰明才智、不錯的溝通能力,以及高人一等的執行力與拼勁。另一方面,孤芳自賞、短視近利、眼高手低、喜歡怨天尤人的網路公司領導者,失敗機率則遠高於平均。

縮小範圍、深入追蹤

所以要選擇一家網路公司加入,你必須對它創辦人的個性、價值觀、人格特質有相當的掌握。但實務上,網路公司何其多,每家都有領導者,如果要一一深入研究,時間恐怕難以允許。因此,你得先縮小範圍。舉例來說,可以限縮在自己真的有興趣、有優勢的垂直領域,或是已經獲得創投支持,換言之,跨越某種門檻的網路公司開始。

縮小範圍後,你接著該花時間好好深讀這些創辦人的網誌、Facebook 文章、媒體採訪,還應該去聽他們演講、趁機提問,與他們身邊的團隊、合作夥伴、投資人聊聊,透過這些資訊去了解他們真正的為人。這些研究需要相當的時間與精力,但最後,你應該可以挑出一兩家,自己真的喜歡,而且有優秀創辦人的網路公司。

主動出擊

目標設定後,接著就是主動出擊。幸運的是,前一階段所累積的基礎,在這一階段通通能派上用場。由於已經非常了解這些公司,你應該很清楚自己可以為它們扮演什麼角色;由於你深入研究其創辦人,與他溝通、讓他感受到你的熱情,並且理解你將如何幫助他實現理想,也會變得容易許多。而因為這是經過你精挑細選後,真心喜歡、且真心相信最具潛力的公司,加入之後,你也有更能如魚得水。甚至,你在過程中對同業的研究,也會成為未來新公司的養分。

當然,這是非常大費周章的過程,且即便如此,也無法保證你加入的就是明日獨角巨獸。不過,職業生涯本就沒有絕對,如果想跳槽網路,我想我有義務提醒你,慎選公司、慎選領導人,比過去重要非常非常多,且應該用系統性方法去實踐。

___

準備好跳槽網路了?歡迎來 2016 夏季 AppWorks Ecosystem 聯合大徵才瞧瞧

[1] 請參考 Kauffman Foundation 報告

(本文編輯後刊登於《30》; Photo via TechCrunch, CC License)

創業 CEO / 別等營收下滑才啟動轉型

June 30th, 2016

Pneus sur le Mékong

在「創業 CEO」系列,我們探討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網路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近一年來由於大環境惡化,不少傳統企業被迫轉型,我也因此當了其中好幾位 CEO 的顧問。但我發現我可以協助他們思考網路與數位的世界有哪些機會,卻無法解決他們組織內部根本的問題。

簡而言之,這些公司都已陷入惡性循環。

營收衰退帶來的極惡循環

一旦營收開始下滑,董事會對經營團隊的信任就開始動搖,對資本的運用也趨向保守,再加上現金流入開始大幅縮水,甚至變成流出,結果 CEO 根本沒有建造一個新事業所需的資本。

一旦現金流入開始縮水,公司勢必要縮減對應的成本,因此往往會決定要清算賠錢事業、裁撤多餘人員,這時 CEO 會被這些工作苦惱,根本很難有心在新事業上。加上裁撤的過程常會錯殺有潛力的新事業、好人才,又讓公司體質更弱。

一旦公司開始進入負向循環,不必等裁員,有潛力的一流人才早開始跳槽 [1]。不只這樣,優質的供應商、通路夥伴,甚至是股東,也都會提前把他們的籌碼轉壓到下一支火箭,又讓想轉型的 CEO 在內、外關鍵資源調度上,陷入苦戰。

一旦組織開始洗牌,會留下來的人才,否則就是沒有選擇,否則就是相對守舊,更不利於轉型。事實上,在營收下滑前一、兩年,公司內部往往早已感受到成長引擎的減速,也通常已經開始使用短期戰術、殺雞取卵的去強撐營收,像是逆勢增加同仁的 KPI、要求同仁去欺壓供應商等等,因此,留下來的人才不僅在觀念、能力上不適合轉型,往往對於公司也存在一股怨念,很難對 CEO 想做的任何事情無條件支持。

最後,一旦好人才、好夥伴開始轉移,流言會漸漸傳開,公司在業界的形象與信用也會開始減損,這時無論 CEO 要再找優秀新人才帶領數位事業,或是找好的新股東、新供應商,也都會變得困難。

因此,談到最後往往發現機會,但 CEO 卻被這些強大的地心引力與地縛靈困住,無法跳過去抓住新的成長曲線。

所以,提醒大家,別等到營收下滑,公司已深陷負向循環,才啟動轉型。

當你在想轉型時,已經輸了

事實上,身為領導者,當你在想轉型時,公司已經輸了,因為你已經在這變動快速的世界,喪失了先機,要再追趕,往往太遲。

你應該想的是,怎麼在公司業務還在蒸蒸日上時,就利用多餘現金流中的一小部分,去支持新世界、新引擎的探索。

城邦集團的何飛鵬社長曾經跟我分享,在 10 年前,當公司傳統出版業務還在快速成長時,就堅持每年要拿出獲利的 20%,也就是 8,000 萬台幣,去探索新的數位事業。前面 4 年,他支持傳統出版人去挑戰數位,通通失敗。繳了三億多學費後,他發現這樣不行,於是轉而投資數位原生的團隊,因此有了痞客邦、T 客邦、POPO 原創這些生意。而在台灣出版業產值大幅縮水的今日,這些當年用 20% 獲利支持的數位團隊,成了城邦的中流砥柱。

換言之,身為公司領導人,想的應該是如何長保公司在正向循環,因此在生意好時,小幅犧牲短期獲利,去探索中、長期的機會,絕對是必要的工作。

以上,希望這些案例能對您有些啟發。

___

想轉換跑道,搭上下一班火箭的朋友,歡迎到 2016 夏季 AppWorks Ecosystem 聯合大徵才看看

[1] 投資股票的朋友,可以把優秀人才大量外流作為長期空頭的關鍵訊號,3、4 年前的 HTC 就是最好例子

(Photo via gamut22,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