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本網誌: Facebook, Google+, 電子報, RSS

AppWorks 的秘密 (I) 最初的選擇,決定了 80% 的結果

February 16th, 2021

2020 年,AppWorks 滿十歲了。天公作美,剛好在十週年時,達到幾個重要的里程碑,包括生態系新創總價值突破 100 億美金,創投基金開始獲利,公司也因此展開長期獲利、弭平累虧,終於可以發績效獎金給夥伴們,因此初步將同事們薪水拉齊國際投資機構水準,未來能招募更厲害的夥伴加入,一起耕耘、茁壯台灣、東南亞的新創生態。

回想十年前草創時,台灣軟體新創生態爹不疼娘不愛,對比今日企業搶著合作,心中百感交集。雖然 AppWorks 存在的目的是服務新創,但本身也是一家新創,如今成功規模化、獲利,且在自身領域有領先性與高度可防禦性,客觀來說,可以歸類為一個「創業成功」的案例。(參考天下報導)

因此,我決定整理這系列「AppWorks 的秘密」文章,為大家回顧十年來我與 AppWorks 自身的創業心得,所有做對、做錯的地方,好做為所有創業者的養分。

在閱讀此系列文章前,請先瀏覽 AppWorks 十年回顧網頁,理解 AppWorks 一路走來的歷史與重要里程碑,才能認識這個案例的全局,更精準的吸收其中精華。

第一篇 AppWorks 的秘密,我要帶各位回到創辦 AppWorks 的起點,當初的選擇對後續 AppWorks 發展所帶來的影響。

我在 2009 年初離開我在紐約的新創,接下來幾個月都在思考下一步。那時 iOS、Android、Facebook、Twitter、AWS 等新興平台在美相繼崛起,基於這些巨型典範轉移,Zynga、Uber、Airbnb、Square、WhatsApp、Slack 等新一批網路新創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不少開始呈現驚人成長。

回頭看看台灣新創圈,似乎相對安靜,對於這些新興平台,以及它們帶來的巨大機會與顛覆,沒有很大的關注。

於是在 2009 年 6 月,我決定無論下一步要做什麼,先開一個網誌,把這些發展用台灣朋友熟悉的繁體中文,一篇、一篇的講給大家聽,希望能幫助一些創業者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時機。因此,MR JAMIE 誕生了

到了夏天,在開心農場等社群遊戲的助攻下,Facebook 在台灣開始爆紅,我寫的相關分析文也吸引越來越多創業者的關注,讓我能透過與他們交流,更了解台灣新創圈的真正問題。

到了秋天,我下定決心搬回台灣創辦 AppWorks,全力協助新一代創業者崛起。那年 11 月,我回台一趟,與幾位 Web 2.0 創業者辦了一場新創聚會,跟大家宣布了這個計畫。

這就是我當時用的投影片,在裡面你可以看到,對於台灣新創圈問題的診斷,以及 AppWorks 接下來十年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講了這麼多我只是想要解釋一個道理,那就是最初的選擇,決定了 80% 的結果。回頭看,AppWorks 之所以能如此健康茁壯,大多種子,在一開始就埋下了。

所以,AppWorks 的最初,到底做了哪些正確的選擇?我想主要有以下幾項:

1. 貢獻台灣

在選擇創辦 AppWorks 之前,我先選擇了我要貢獻台灣。上海兩年、紐約六年,我體會到台灣才是我的祖國,我真正想長期居住的地方。既然想要長期居住,就必須對她做出最大貢獻。另一方面,有了小孩後,我更是真心希望,他們長大時不管旅行到哪,都能驕傲的說:「I’m from Taiwan 哇係台灣人」,國際友人聽到時會豎起大拇指,說出台灣為世界做出的貢獻,而不是分不清楚跟 Thailand (泰國) 間的差別。

所以 AppWorks 在台北創辦,而不是在紐約、舊金山、新加坡、北京,或是上海。所以,從創辦那一天起,「貢獻台灣」就是 AppWorks 的北極星。過去 10 年,AppWorks 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航向北極星,也就是對台灣有重要 Impact。這個選擇,大大影響了後續 AppWorks 吸引來的夥伴、基金投資人,以及做與不做的事情。因此,今天的結果,決定這個北極星時就決定了絕大多數。

2. 幫助創業者

在美國六年,我深深體悟這國家長期強盛的核心,是從 Bill Hewlett & David Packard (HP)、Gordon Moore (Intel)、Bill Gates、Steve Jobs 到 Jeff Bezos Larry Page、Mark Zuckerberg、Elon Musk、Jack Dorsey,這些美國最優秀的年輕人,都會選擇去創造下一代偉大的公司,而不是往已經偉大的公司裡面擠。

當優秀的新創公司生生不息的發芽茁壯,企業界因此加快新陳代謝,產業高速疊代,促進國家與時俱進發展、乃至於領先群雄。另一方面,每家偉大公司成功的過程,會帶來財富的重新分配、大量的優質就業,以及年輕世代上進的機會。

因此,幫助一波又一波的創業者,我認為,也可以用來加速台灣進步與繁榮,給下一代希望,解決許多 2009 年時台灣社會出現的結構問題。在那之前,我已經創業十年,經歷兩家新創公司、四個商業模式,在美國充分運用了 Social、Mobile、Cloud、3D 等那時的新興平台創業,有了不少領悟。雖然我當時不夠「成功」,換言之,共同創辦的兩家公司都尚未有 IPO 或被併購的出場經驗,但至少早期創業者能犯的錯誤、該繳的學費,我都親身經歷過了。在沒有更成功的創業者願意跳出來幫助後輩之前,我覺得這是我的天命,該回來台灣開始推動這個飛輪,即使是拋磚引玉也好。

另一方面,觀察美國優秀的創業者,可以發現許多在其創業生涯中,會創辦多個新創,一個比一個對社會的影響還要大,幾乎是呈現數量級的成長。Elon Musk 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他的 Tesla 與 SpaceX 影響遠遠大過 PayPal,而 PayPal 的影響又遠遠大過他的第一家新創 Zip2。

歸結前面創業的種種經驗,尤其是失敗經驗,都是後續創造更大成功的養分。因此,我認為,要幫助創業者,創造對台灣最大的長期貢獻,不應該著眼於他們當下的新創公司,而該著眼於加速、加深各式成功失敗經驗的積累,讓他們將來實現最大潛力,成為最優秀的自己。

因此,AppWorks 從第一天就定義自身是「By founders, for founders. 由創業者,為創業者」的機構,任務就是幫助每一位創業者長期、持續的成長,而不強調單一次創業的成功與否,這又進一步限縮了我們後續做與不做的事情,影響了吸引及留下的夥伴,同時也限制了我們的商業模式,這點在 4. 我會展開。

3. 持續發表文章

決定搬回台灣、專注長期幫助創業者後,我也決定持續以他們為 TA 筆耕 [1],在 MR JAMIE 以每天一篇的速度發表文章,後來也接受雜誌邀請,開闢專欄,長期把我認為創業者最該關心的資訊、最該理解的知識、領悟的道理,一篇、一篇的分享給大家。

AppWorks 對多數創業者來說,是一個新的服務體系,好在藉著持續發表文章,得以綿密的與創業者社群溝通,創辦 AppWorks 的理念,為什麼創業者應該考慮加入 AppWorks,AppWorks 與我可以幫助大家什麼。

另一方面,當這些文章被分享,關鍵的大門有時會被開啟,帶來關鍵的新夥伴。在 AppWorks 的十年歷史中,發生了許多經典案例,在後續 AppWorks 的秘密文章,我會拿出來幫大家分析。

此外,持續寫作讓我可以不斷整理思緒、增加對文字的理解與運用,提升論述與溝通的能力。這些基本功的日積月累,到 AppWorks 中後期,乃至於今日同時擔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職位,都非常受用。

所以,持續發表文章,讓 AppWorks 得以吸引來理念相似的創業者、同仁,以及投資人,回頭看,是另一個當初的關鍵選擇。

4. 建立社群

定義要長期幫助創業者,透過發表文章匯聚大家後,接著要最大化 AppWorks 為他們創造的價值。如果是 AppWorks 與創業者間的一對多關係,那顯然無法規模化,AppWorks 也很難全知全能,方方面面幫助大家。

我想到自己在 NYU Stern 的 MBA 經驗,每個同學加入前都有 5-10 年工作經驗,都有許多心得讓我學習。歸結商業領域博大精深、變化迅速,創業者在 AppWorks 如能向同學、學長姊、學弟妹學習,那麼就能大大增加他們獲得的價值。

這個 N 對 N 互相學習的關係,聽起來很理想,但自己是創業者我清楚,我們往往自視很高,直覺的瞧不起彼此,不要說不恥下問,有時連開口聊天都不屑。因此,AppWorks 真要建立創業者間 N x N 的互助體系,那麼從一開始就得打破屁孩間的隔閡,建立互助的社群文化。理解了這點,我們花了很多心思去設計 AppWorks 的內涵,去打破這些門戶之見,真的建造緊密的社群,實際做了什麼,什麼有效什麼無效,在未來的文章我會幫大家分析。

同一時間,創辦 AppWorks 當時,我個人積蓄有限,後續也不確定能募到資金,或是創投基金,在啟動時,我認為 AppWorks 這家新創,有相當高的機率會在兩、三年後因缺乏商業模式斷炊。但我想,如真能建立一個互助合作的創業社群,即使 AppWorks 之後倒閉,社群裡的創業者以及他們後續的新創,幾乎能一輩子獲益。換言之,只要能把社群做好,即使 AppWorks 這家公司失敗了,貢獻台灣、幫助創業者的任務還是可以成功。對我而言,這便是穩贏的投資,可以大膽把積蓄放入,虧完再賺就是。

有了這些領悟,我設定 AppWorks Accelerator 不以幫助創業者此刻的新創為目的,而是以幫助他們透過結識彼此,向彼此學習,做彼此一輩子的後盾,成為更優秀的創業者為目的。第一年,我先拿出 10 萬美金積蓄,做了兩屆 AppWorks Accelerator,確定真的可以有效建立創業者社群後,又把剩下的 40 萬美金積蓄投入,2 年後,再向家裡借了 50 萬美金,一路支持 AppWorks 到 2015 年募得第二支 15 億基金,產生的管理費得以支持日常營業為止。

因為從第一天就設定,AppWorks 的任務是建立緊密的創業社群,大大影響了後續我們做的事情,並且,在大夥的努力下,讓 AppWorks Ecosystem 在過程中真的成形、茁壯,達到今日如此巨大規模。

5. 以管理創投基金為唯一獲利模式

最後,我從一開始就設定,AppWorks 要以管理創投基金做為唯一的獲利模式,因此公司從註冊就是「之初創投」,而不是「之初加速器」,或是「之初育成」。背後的思維是,要培養像 PayPal、Facebook、Uber 等影響一整個世代、創造大量上進機會的新創,那麼必定是長期的工作。

如果 AppWorks 著眼於短期利益,以跟新創收租金、育成費用,或是拿免費股權做為獲利模式,那麼會鼓勵 AppWorks 同仁著重短打與新創的量,而不是專注在長期、新創的質上面。因此從起點,我就決定創投模式才能把 AppWorks 同仁的努力方向,跟我們的北極星與任務對焦在一起。

另一方面,當時創投已在台發展超過二十載,雖然時序進到 2010 年,不如先前活躍,但其發展期間,已建立起相對成熟的產業秩序,也有壽險、國發基金等充足且優質的上游資金供給結構。

只要 AppWorks 能解決下游,也就是優質投資案源開發的問題,那麼,接軌既有資本生態,基於其上建構健康的創投商業模式,是要確保長期經營,能持續幫助創業者,貢獻台灣的較合理選擇。事實上,創辦 AppWorks 前在兩家創投機構服務的經驗,讓我體悟到創投開發案源的真正癥結,其實是優異的案子往往粥多僧少,反而是創業者在挑創投。因此,AppWorks 必須把加速器、創業者社群經營到絕佳程度,讓優異的創業者,都能把 AppWorks 視為首選投資人,那不僅是對創業者的服務成功,也是商業模式的成功,如此,AppWorks 與創業者間的利益又更趨一致。我非常相信,一個商業模式的設計,要讓利害關係人 (Stakeholders) 的利益,尤其是長期利益,越趨一致,也就是多贏的結果,那麼它能持續成功的基礎就越好。

最後,如果創投進入正循環,它能產生的收益,將遠遠大過加速器收費、共同工作空間分租等其他 AppWorks 可能的變現模式。因此,我決定 AppWorks 採用最單純的模式,只有創投負責獲利,加速器、共同工作空間、Master Team、募資輔導等其他產品,都是服務,完全沒有獲利壓力。如此一來,不但簡化營運、提升效率,又可以最大化為創業者帶來的價值。

所以,以創投基金為唯一獲利模式這個選擇,決定了我們後續同仁的努力方向,造就了 AppWorks 今日的財務成果,也是當初的重大決定。

結論

很多人會說,創業要莫忘初衷,意思是迷失了北極星,你的 Pivots 加總可能帶你原地打轉。但回頭看,我的體會是創業過程的煎熬,反過來在考驗你對北極星的信仰。

AppWorks 能走到今日,貢獻台灣、幫助創業者、透過發表文章分享知識、建立緊密互助的創業者社群,以及一個新世代創投,都是我堅決信仰的事情。因此,一路走來,即使過程中充滿失敗、艱辛、痛苦,要面對包括家人、尊敬的前輩等許多人的不看好、對我們失誤的嚴厲批判,這些苦,都無法動搖我們長期、持續的二十哩行軍

所以,AppWorks 的第一個秘密,是最初的選擇,決定了 80% 的結果,創業者應該充分了解自己,選擇去創造你真正信仰的改變。

以上,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我們下回見。

[1] TA = Target Audience 目標受眾

走出片場的楚門,必須學會的 12 個思維 — 盧希鵬老師《為什麼員工都是哈士奇,狼呢?》推薦序

October 5th, 2020

現代教育制度的母親是工業革命,父親是二次大戰,因此從最初,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訓練服從國家機器與資本家指揮的個體,以最大化軍隊與企業的整體作戰力。

當今社會、職場上充滿哈士奇,正是這個教育制度成功貫徹的驗證。

這對多數人是好事。在楚門的世界裡,他們可以循規蹈矩,相對無憂無慮的生活著,享受一個有效協作社會所帶來的各種好處 — 乾淨、方便又便宜的自來水,就是最好的例子,你還能想像每天跋涉去打水,回來後自己想辦法過濾嗎?

但演化的奧妙,就是在每一刻,都會有小比例的個體,無法滿足於既有世界。這些走出片場的楚門,認為他們必須嘗試突破,必須建立更好的體系。

在政治的範疇,他們是挑戰者、是革命者;在藝術的領域,他們是新流派的創始人;在信仰的世界,他們是新宗義的啟思者、教導者;而在商業的時空,我們稱這些人是創業者、創新者。

在盧大師這本《為什麼員工都是哈士奇,狼呢?》中,他們都是變身為狼的哈士奇。

可想而知,要當狼,思維上與哈士奇是截然不同,乃至於完全相反的。所以盧教授幫大家歸納出 12 個「新狼」最該重新建立的價值觀,輔以 10 個資深「前狼」的故事,作為需要歸零再出發,或是在路途中感到迷惑的楚門們,可以用來參考的指北針。

對照自己二十多年的「老狼」經驗,我可以證實這 12 種思考模型,幾乎就是狼族的新生活守則。

其中,不把失敗當失敗,而當作實驗結果,以及磨練與領悟的機會,對新狼來說,尤其是普遍最難、但卻絕對必須養成的一種心態。

哈士奇必須忠誠的完成組織需要的任務,因此,我們從小被無數的迴圈訓練:追求成功,成功等於開心;避免失敗,因為失敗等於痛苦。

但,在創新的世界,失敗是常態,是通往新體系必經的道路;同時間,失敗也是鍛造組織文化與領導者人格,必要的過程。

所以,能認清實驗與失敗的本質,並在對的時間點運用它,是狼族必須擁有的本事。

預告就到這,否則變成劇透了。接下來,就讓盧老師與他流暢洗鍊的文字,好好洗滌你的身心靈。

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 成功,就是要快速砍掉重練

December 4th, 2018

在台灣的電商業界,創業家兄弟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

他們創業四年半就成功 IPO,擠身上市櫃電商三雄,營收即將突破 50 億,年成長維持在近 40%,較大哥、二哥快上許多,去年的蝦皮之亂他們不但沒有受傷,還在同一時間成功孵出松果購物小金雞,日前也啟動 IPO 計畫。

雖然繳出這樣斐然的成績,但如果你問電商業界,多數人卻講不出創業家成功的秘訣到底是什麼。因為他們的成功,沒有一個原因,而是由 55 個原因組合而成。

近期,這組兄弟妯娌,終於把他們的這套模式整理出來,供大家學習、參考,我覺得非常無私,對提升台灣電商,乃至於整個網路業界的競爭力,將有非常大的長期貢獻。因此,當他們邀請我為這本《成功,就是要快速砍掉重練》寫序,我非常開心的答應了。

以下,就跟大家分享這個序文,同時在此鼓勵所有創業者,都該好好研讀這本精闢的好書,跟名副其實的創業家學習。

✂︎ 12/12 前於博客來購買《成功,就是要快速打掉重練》輸入 @kuo 可以立即現折 20 

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平心而論,創業家兄弟可說是台灣電商業界近 10 年來的一個奇蹟,因為與他們同期的成功平台業者,某種程度上都是靠母集團的關鍵資源挹注,才能在這個已進入成熟期的行業中,打下一片江山 — momo 靠富邦集團的系統台崛起、博客來受益於 7-Eleven 到店取貨、蝦皮靠 Sea 集團資源補貼運費,而 udn 買東西、售票網則是基於聯合報系的媒體、活動實力。

整合集團資源打造次世代商業模式,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台灣電商市場每年成長上千億,大家各憑本事搶餅也沒有對錯。

但如果你問業界朋友,沒有集團資源的創業家兄弟,之所以能殺出這條血路的關鍵在哪裡,其實沒有太多人說得出來。事實上,即使在創業家已經躋身 IPO 電商三雄,營收成長持續領先大哥、二哥,還展現出穩健獲利的今日,仍有不少人會懷疑他們規模不夠大、SKU (商品) 數太少、到貨較慢、沒有倉庫等等「缺點」,長期會有瓶頸。

理解創業家的人,就知道這些外表的「短處」,其實都是他們刻意選擇下的「短期處理」,為了在超競爭的電商市場先存活、求成長,所採用的減法思維。未來隨著規模放大,會再按部就班、在對的時機加回去。

所以看創業家,要看他們在從 0 到 1,再從 1 到 100 這條路上,每個時間點選擇做什麼、不做什麼,以及更重要的,在各別階段,從商品、價格、行銷到客服等,商業模式的各環節上,如何依據當時情境,採用最適切,又最和諧的設計。

其中和諧尤其重要,但很容易被忽略,即使有注意到,也很往往顧此失彼,甚至挖東牆補西牆而不自知。這點是我佩服創業家的,他們每個當下的模式,各個元件單看沒什麼了不起,但組合起來一定是完全沒有縫隙。

這樣一個故事是複雜、不容易講的,所以天下文化願意支持本書作者傅瑋瓊,花大量心思去採訪、收集資料,把 Jerry (郭書齊) 他們四人從地圖日記開始的這 11 年歷史,從各個面向去紀錄下來,整理成册,的確貢獻給台灣創業者,以及網路、電商等數位產業經營者,一個非常重要的案例。

這個案例不只幫我們理解創業家兄弟這個團隊,為什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運用這麼少的資源,就突破巨頭盤據的電商市場,盤據自己一片高地。更為我們證明,商業模式、減法思維、從嘗試中學習,不是只存在商業教科書上的方法論,而是能在競爭激烈的真實世界,幫創業者、經營者化劣勢為優勢,用槓桿橇開空間的有效武器。

換句話說,創業家的成功,不是奇蹟,而是累積。把這條路上發生點點滴滴,不斷內化,不斷用來修煉自己的觀念、方向、拿捏、執行,於是實力越來越強,外部的勝率自然也就跟著提升。

我從這本詳實紀錄 Jerry 他們四人創業故事的好書中,再次領悟了這些道理,希望你也會。

___

歡迎追蹤我的 Facebook 專頁,收聽我分享的各種創業訊息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