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本網誌: Facebook, Google+, 電子報, RSS

App 不是 EDM,更不是出版品

December 11th, 2012

每次認識新朋友,大家一看到我名片上公司的名字是 appWorks,幾乎立刻就會問:「所以你們公司是做 A-P-P 的哦?」接著,其中的很多人就會說:「我們最近也想做一個 A-P-P,可以請你們幫我做嗎?」

當然,首先 appWorks 不是一家做 App 的公司,appWorks 是一家創業投資公司,管理 3.2 億的「本善基金」,並且經營「appWorks 育成計畫」,專門輔導、投資「消費者網路」以及「行動網路」產業裡面的新創公司。

但更重要的是,即使 appWorks 真的是一家製作 App 的公司,其實這些想「做 A-P-P」的朋友,很多也誤會了 App 的真正本質。傳統的行銷工具,多是「一次性」的產品,傳單、優惠券、DM/EDM、電視廣告、戶外看板、街頭海報、活動網站,這些東西對於消費者的意義,往往在看過一次之後就消失了。

因為消費者只會給你一次的機會,所以在運用這些行銷工具時,大家養成了講求「酷炫」、「趕流行」的習慣,否則就會被淹沒在充斥著行銷訊息的世界,根本不會被人們注意到。但也因為過分重視酷炫、趕流行、一次性,久而久之,讓行銷人的思維越來越朝向「引起注意」,而不是「提供價值」。

但那樣的邏輯,在 App 的世界是行不通的。首先,App 不是一個一次性的東西。當使用者把你的 App 安裝到她的桌面之後,你就在她的生活中占據了一個位置,直到她把你的 App 刪除掉為止。而你的 App 什麼時候會被刪除掉?沒錯,當你只是佔空間,卻不能為她帶來價值的時候。

再來,App 的製作成本高昂,但推廣成本則更高昂。以目前的行情,無論你是用廣告、合作案、社群媒體等等手法去推廣,平均一個下載的取得總成本大約要新台幣 30-120 元。所以如果你的 app 不能提供價值,讓使用者看過即丟,你不只是白白浪費了製作成本,還要外加上高額的下載取得成本。

除此之外,App 不是一個死的產品,不僅裡面的內容可以動態從遠端抓取,甚至連一個 App 本身的功能都可以透過 App Store 去自動升級。所以如果它只是被拿來當做一次性的用途,那也大大浪費了 App 的潛力

最後,App 不是一個單向性的廣播頻道,而是一個雙向、甚至是多向性的溝通管道。所以一個 App 不應該只是被拿來向使用者宣傳你的產品,它更應該拿來被聆聽顧客的反饋,甚至是藉由創造網路效應,讓每個顧客都更愛上你的品牌、產品。

所以 App 不是 EDM,也不是出版品。它的邏輯與過去的這些行銷工具有很大的不同,這是所有人在做「App 行銷」之前,必須要先認清的事情。

___

一天一錠,效果一定,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本文編輯後刊登於《APP 情報誌》; photo via superadmit, CC License)

創業 CEO:如何管理「大明星」

December 10th, 2012

歡迎來到「創業 CEO」系列的第四篇文章,在這個系列中,我們討論一個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一位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業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上一篇我們聊到「雇用比你更強的夥伴」與相關的注意事項。當然,把這些強者雇用進來還不夠,接著身為船長的你還必須能夠領導他們,讓這些「明星大副」協助你沿著設定好的航道,把船往終極的目標開去。而除此之外,一個新創公司裡往往還有另一群甚至更難管理的明星 — 你的共同創辦人們。他們習慣了游擊隊作戰時大家自己說了算的工作方式,當這些人發現公司慢慢變成正規軍,而自己漸漸失去決策權時,那是非常辛苦的一個適應過程。

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一個創業 CEO 要如何處理與這些 Stars 間細膩的關係。

從 Vision 開始

我以前覺得 Vision 只是管理書上的屁話,因為當你去讀很多公司的 Vision,根本都只是一群無意義詞彙的排列組合。但後來我才發現,錯的不是 Vision 本身,而是使用的人。就像一條船開在海上,必須要有一個目標一樣,一個公司被創造出來,當然也必須要有它要帶大家去的地方。但很多公司沒辦法有明確的 Vision,因為它的創辦人/CEO 自己也沒有明確的目標 — 或者說很多時候,他們心裡想的就只有「賺錢」與「活下去」而已。因此這些人寫出來的 Vision 當然含糊不清,也不值得你參考。

好的 Vision 很重要,它讓公司存在的意義明確,也會成為所有決策的衡量基準。Vision 不是不能更改的,事實上,我們的經驗是當你是一個小小新創企業,目標其實可以不要那麼遠大,立定一個三、五年可以達到的地方,等到你發現自己快要到達了,再來設定更遠大的目標。最後,公司的 Vision 一定要是一個全體都認同的目標,因為那會讓接下來的工作單純很多。

策略與職責

有了目標,接下來就是達到那個目標的方法,所謂的「策略」, 以及過程中大家的分工,所謂的「職責」。這也是新創團隊常常掉入的陷阱,為了維持彈性與和平,大家一直沒把權利與義務講清楚,到最後事件與衝突爆發,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的 — 這沒辦法怪任何人,因為當初就沒講好誰該負責什麼。所以解決的方式就是大家先坐下來把策略講清楚,接著再把因此產生的工作與分工確認清楚。

CEO 必須是所有決策的最終拍板人,也是最終負責人。

而身為船長,除了要為公司的所有決策負責之外,記得也要在成長的過程中設定大家的期望值,越是早期的公司,這些策略與職責一定越常變動,因此你必須要提醒大家很多事情可能只是暫時的安排。

對大多數的早期公司來說,至少一季開一次策略與職責的檢討會議,是必要的。

董事會

尤其當你拿了投資人的錢,開始有了外部董事,你必須要學會如何召開董事會,以及讓董事們成為協助公司達到目標的另一個動力。就公司治理而言,一個企業的大型決策, 都應該經由董事會同意,然而在實務上,往往其實是由 CEO 來決定什麼叫「大型決策」。很多狀況下,讓同仁們知道 CEO 還必須對董事會負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為這會讓 CEO 少扮很多黑臉的角色,而讓他日常決策的推行更為容易。

聆聽、學習與分析

另外,如果你從其他大公司挖角來了明星,那他們一定常常會說「我們在 Google 都是怎麼怎麼做」。那不一定是壞事,因為這會成為你向其他一流領導者學習的管道。但你必須要知道 Google 與你公司客觀條件的差別,例如 Google 很賺錢,所以他們可以做很多其他不賺錢公司不能做的事情。所以一旦確定大家擁有一致的目標,並且對於策略與職責是清楚的,然後在客觀條件也類似的狀況下,其實這些有經驗的夥伴人提出方法,很有可能是非常值得採用的。

所以以上,就是關於身為一個創業 CEO,要帶領共同創辦人與明星新夥伴,必須要了解的觀念與執行的工作,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___

除了網誌,我每天會在 Facebook 上分享許多實用資訊,歡迎追蹤

(Inspired by FastCompany; Photo via expressmonorail, CC License)

品味:幾個值得分享的設計

December 7th, 2012

歡迎來到「品味」系列的第二篇文章,在這個每週一次的系列,我試著跟大家分享我所看到、聽到的種種美好。

今天沒有一個主角,而是要跟大家分享幾個我發現的好設計。

Tilt by jjoo design for NYTA

首先是由 jjoo design 設計的一展名為 Tilt 的吊燈,乍看下去,他跟平常的吊燈沒什麼兩樣,但是其實這展吊燈暗藏玄機,就在它的名字裡面,沒錯,它是一盞可以調整角度的吊燈。

當你把它巧妙的安排在室內,一個本來只能作為一般照明用的吊燈,當場就成了閱讀燈。

如果是在店內,則可以根據商品的陳列來調整照明的角度。

而仔細近看這盞燈,你會發現它的設計非常簡約而又優雅,但錐型的比例卻讓人聯想到阿波羅任務的太空艙,或是火箭尾巴的後燃器,現代中帶有一抹淡淡的未來感。

我喜歡這個設計的原因是它解決了一個實際的問題,就是吊燈往往只能有單一個方向,然而可以變換方向的立燈、抬燈卻往往與現代都市人爭奪珍貴的樓地板空間,因此可以變換方向的吊燈就成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而 jjoo design 的這盞吊燈,用一種專注而不囉嗦態度解決了這個大問題,是個令人激賞的設計。

Heart Ring by innopark

Heart Ring by innopark 是本週另一個我很喜歡的產品。情人們很喜歡用心型來表達對彼此的情意,但這個形狀往往很難優雅的變成一個商品 — 如果你有在珠寶店看過心型的鑽石戒指,你就知道我在講什麼。但 innopark 這對心型戒指卻讓人耳目一新,因為它巧妙的透過切割金屬戒環的設計,去達成心型的視覺效果,卻不是硬把一個心套到戒指上面。

大多數人在想設計時,往往是用「加法」的邏輯 — 因為要達到某個目的,所以要加上某個東西。但有些時候,減法反而能更漂亮的得到結果。Heart Ring 為我們做了完美的示範,與大家分享。

Global Rainbow, After the Storm

最後是一個不那麼實用,卻振奮了人心的設計。大家都知道紐約前陣子受到颶風珊蒂的嚴重打擊,很多我在大蘋果的朋友都因此受到了不小的災害。藝術家 Yvette Mattern 為了振奮紐約客的人心,與 Standard Hotel 聯手,暴風雨後的 11/27-29 三天,在曼哈頓下城區架起了一道雷射彩虹,直直打向受颶風傷害最慘烈的長島地區。

據說這道雨後天空的彩虹,給了人們一些希望與鼓勵。

___

TIEA 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協會的第一次高峰論壇將在下週四 (12/13) 下午舉行,詹宏志、張善政以及 Yahoo 台灣總經理陳建銘先生們將會輪番上台,而我則會有榮幸與 Google 台灣總經理簡立峰、FlyingV 創辦人小光以及前老闆碩網資訊執行長邱仁鈿同台,歡迎一起來關心台灣網路產業的未來。

(Images via designboom)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