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本網誌: Facebook, Google+, 電子報, RSS

當年的趨勢程式競賽,如何變成今天的廣告初體驗

July 11th, 2012

你沒辦法預見這些點滴如何聯繫,唯有將來回頭,才能看出彼此關聯。 –Steve Jobs

最近很多人虧我說 Jamie 要改行當 Model 了,一下幫 Moto 拍廣告,一下出現在吉甲地的手作鞋照片中,一下又代言 Eclipse 的涼糖。而我總是回答說:我沒有要改行,但絕對有要「加行」。

這是「知識」的問題,既然廣告是網路行業一個重要的獲利方式,那我就應該多去了解它是如何被企劃、被製作的,而了解最快的方法,當然是把自己放到那個過程中去。所以每當有這樣的邀請找上門,只要時間能夠配合,我就會抱著學習的心態去參與。

不過當然也不是來者不拒,這中間我還是有一些自己的堅持。首先,既然是學習,那就跟錢沒有關係,所以找我代言,我不收代言費,但是你一定要和 appWorks 投資的其中一家公司合作。我的工作就是服務這些公司,既然你跟他們合作,那就是我的工作範圍,又可以工作又可以學習,又讓合作雙方都有收穫,這是我最喜歡的多贏局面。

還有,既然是「代言」,那就一定要是我真的在用,而且真心喜歡的產品。我認為這是個人信用的問題,沒有真的用過,不是真心喜歡的產品,怎麼能拿出來推薦給別人使用?所以當我幫 Moto 拍 Razr Maxx 廣告之前,事先就先用了這支手機兩個禮拜,確定真的是一支好手機,才推薦給大家 (說真的,電池容量真的是智慧手機最最重要的功能)。而講到 Eclipse,這個故事又更有趣。

它得從《Jamie 流行銷》說起,當這本書上市後,某個媒體公司的朋友讀完頗喜歡,因此邀請了我去他們公司演講。當天來了不少人,我講得很開心,之後的 Q&A 時間也跟大家聊得非常愉快。而想不到就在演講過後不久,他們公司的同事就把我推薦給了客戶 Eclipse。有趣的是自從我一年前下顎骨開始習慣性脫臼,被牙醫宣判不能再吃太有「Q 勁」的東西之後,Eclipse 就成了我的最好的朋友,所以這個合作案一拍即合,才有了上面這張照片。

然後我還得讓你知道《Jamie 流行銷》這本書怎麼來的,那是因為智園出版的背後大股東,就是當年趨勢科技的技術長 Eva。自從我 12 年前參加了兩次「趨勢科技百萬程式競賽」,一直以來就受到趨勢的幾位創辦人們的照顧,所以這次搬回來之後,當 Eva 邀請我幫智園出一本書,當然是二話不說的答應。

這就是 Steve Jobs 所謂「點滴聯繫」的意思,這些創業和人生中的事件,你永遠不知道會帶你到哪裡去。所以我才說你該多給機會一些機會,最後才有可能製造出重大的意外

以上,就是我與 Eclipse 間發生的意外,希望這個小故事,能給你一些啟發。

___

一天一錠,效果一定,歡迎訂閱「MR JAMIE 電子報

第二次還會買,才是一門生意

July 10th, 2012

appWorks,我們的幾位顧問、合夥人都有提供「辦公室時間」給團隊們預約,好面對面討論,協助解決他們的各種創業的疑難雜症。我自己每個禮拜大約分配 5-8 小時在 Office Hours 上面,而當你每週一打一打的這樣談下來,其實很多 Pattern 就跑出來了。

例如很多創業者會來找我討論「行銷策略」,但他們提出的往往是辦活動、特價、上媒體、曝光、衝流量、衝會員等等的手法。這些東西充其量可以稱為「推廣戰術」,但離真正的「行銷策略」還有一段距離。還不明白「戰術」與「策略」間差異的人,戰術是短期的,用來在一次性的任務中提升成果。策略則是長期的,講的是企業要前往的目標。

而「推廣」與「行銷」也有很大的不同,推廣是把「新客人」拉進來的方法,「行銷」則是一個企業如何長期的提供給客人價值,用以換取合理利潤的整體體系。你不可能一輩子都靠辦活動、特價、上媒體來拉客人,所以這些只是短期的推廣戰術。長期來說,你的行銷策略必須要形成一個完整的正向循環,才能讓每個活動的時間、金錢成本,最終產生良好的投資報酬率 — 你沒看錯,真正的行銷是投資,不是費用。

或者說得更簡單一點,行銷的重點在於「第二次購買」。這個道理很簡單,無論你的推廣招式有多厲害,如果每個客人只買了一次之後就再也不回來,那你的生意終究有一天要關門大吉。相反的,如果你的客人通通一試成主顧,那無論你的推廣功力再差,這門生意做起來也只是時間的問題。因此,在行銷上,贏得第二次的購買,其意義遠大過吸引第一次的嘗試,也是你真正該專注的點。

再來,如果一個東西你買了之後還會買第二次,那它也往往就是你會向朋友推薦的產品。所以,專注在「第二次」,除了能夠讓你「留下」客人之外,還會讓你贏得「推薦」。「推薦」與「病毒」在這個社群媒體為主的平行行銷時代有多重要,我想我已經不用再多說。

至於如何才能贏得第二次,那不外乎是最棒的使用者體驗、物超所值、貼心的服務和不斷進步的產品。以創業者來說,這些,才是你真正應該花心思思考的地方。

___

我的生活筆記、隨拍照片,通通分享在我的 Twitter 上,歡迎追蹤

(Image via zooboing, CC License)

《鐵飯碗有什麼了不起?》會煮飯的人,才了不起!

July 9th, 2012

你可以選擇藍藥丸,那故事就到這裡結束,你會在你的床上醒來,繼續相信你想相信的。你也可以選擇紅藥丸,然後留在這個神奇世界,讓我帶你去看看那兔子洞,到底跑到多深的地方。You take the blue pill – the story ends, you wake up in your bed and believe whatever you want to believe. You take the red pill – you stay in Wonderland and I show you how deep the rabbit-hole goes. –Morpheus, “Matrix”

搬回台灣這兩年,一直在各種創業活動與 Jerry 和 Andy 碰到,寒暄過幾句,但一直沒機會深談。直到前陣子他們正式離開 Groupon,我邀請兩位到我在 News 98 的「科技 98」節目訪問,一個小時的 Q&A 下來,才算是真正認識了這兩位郭家兄弟。不知道 Jerry 與 Andy 的人,他們是「地圖日記」的創辦人,而後被 Groupon 收購成為台灣分公司,前陣子跳出來二度創業,成立了「Photo 123」與「敗衣網」等服務。

而在這二度創業的前夕,他們與 Kelly & Cindy 兩位夫人兼共同創辦人,也回顧了五年來的創業人生,在新書《鐵飯碗有什麼了不起?》裡面,大方的把燃燒青春所換來的種種教訓,與所有剛剛邁向社會和即將邁向社會的年輕人分享。這是一本讀起來相當輕鬆的創業書,但裡面卻是滿滿的「前人智慧」。

他們從「啟程」講起,聊到了當年是如何從早到晚泡在咖啡店,前前後後想了 50 個點子,最後才選擇了「地圖日記」作為第一個主題。接著,就是滿滿近 200 頁的「創業家經驗談」,一半是創業者應該有的態度,像是彈性、堅持、勇敢、認錯、如何面對威脅等等,另一半則是創業者應該懂得專業知識,像是行銷、媒體、獲利、平衡家庭、解決衝突等等。

而劇情的最高潮,就是他們如何從 100 次失敗中站起了,又一次嘗試了一個新的點子 –「團購」。但這次,事情變得很不一樣,因為他們找到了 Product-Market Fit — 每天上架的商品,開始被消費者搶購一空。突然間,他們進到了創業的下一個階段,要忘掉「彈性」、「堅持」,開始學會「規模化」、「管理」。接著地圖日記又被 Groupon 收購,成為跨國企業分公司裡面的專業經理人,這下子,連「鼓勵創新」都要放在一邊,換成「追求獲利」當最高原則,還得開始把「數字管理」、「業務至上」、「注重細節」和「分層授權」等等經理人的口頭禪掛在嘴邊。

但 Jerry, Andy, Kelly 與 Cindy 四個人畢竟是廚師,飯碗捧沒兩下,他們就膩了。所以,才被 Groupon 收購不到一年,他們就決定離開跨國企業,再次從零開始,還是創業最有趣。就像我常說的,創過業的人,大概一輩子都離不開創業的世界,就好像自由過的人,永遠不會想要回去監牢一樣。

而如果你想多了解這個神奇世界,《鐵飯碗有什麼了不起?》,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___

除了網誌,我每天還會在 Facebook 分享許多有用資訊,歡迎追蹤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