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本網誌: Facebook, Google+, 電子報, RSS

不,我們都在時尚產業!

September 17th, 2011

走進 Yahoo 的矽谷總部,你看到一隻紫牛。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 — 牛跟 Yahoo 是有什麼關係?沒有關係,但每個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行銷大師、成功的連續網路創業者、Yahoo 前任行銷總監 Seth Godin 的傑作。如果你用心看完他在 TED 的演講,你就知道紫牛的意思。

(點下方的 Languages 可以選中文字幕)

沒錯,我們都在時尚產業,重點是做出「Remarkable」的東西。錯,Remarkable 不是令人驚艷,Remarkable 不「只」是令人驚艷而已,Remarkable 是讓人驚艷之後,還想 Make a remark about it,也就是發表評論、跟朋友分享。聽起來很熟?沒錯,這就是病毒行銷社群媒體贏來的媒體,無論你喜歡用什麼名字叫它。

既然我們都在時尚產業,你怎麼能夠不向真正的時尚產業學習?不,其實你不需要到 Bellavita、也不需要去參加時尚派對。就在今天 (9/17) 晚上,Vogue 《Fashion’s Night Out 全球購物夜》將和 Richi 聯手,從 4pm 開始進行 3 個小時的 FNO 台北線上直播派對,在信義區 36 個熱點幫你現場直擊 100 位名模空中走秀。你只需要穿著睡衣,舒服的坐在家裡面,就可以享受這場時尚饗宴。

Steve Jobs 說蘋果是自由藝術和科技的結晶,這非常的 Remarkable,所以在後 PC 時代 Apple 把其他電腦公司打得落花流水。你說你想要創業,大家都會技術,那你要如果變得 Remarkable?

別錯過了今天晚上的活動,別錯過了每一次向藝術、時尚,向這個世界的其他角落學習的機會。記住,創業不只是做出來一個產品而已,創業是做出來一個人們想要的產品,而且喜歡到會向他們的朋友推薦的產品。

Be Remarkable.

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熱情徵求創業團隊中 (過期了)

(image via tanaka, cc license)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September 16th, 2011

2005 年,Steve Jobs 在 Stanford 畢業典禮上演講,最後送給了在場的年輕人一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這個演講後來被廣為流傳,各種中譯版也紛紛出現,有些人把這句話翻譯為「求知若飢,虛心若愚」,《Cheers 雜誌》則把這句話翻譯為「飢渴求知,虛懷若愚」。無論如何,我認為這些都是錯誤的解讀。

什麼叫 Hungry?

美國人不會用 hungry 來形容對於知識的追求。對知識,他們用的是「好奇」(curious) 這個字。一個求知若渴的人,叫做「intellectually curious」或是「eager to learn」,但絕對不會是「intellectually hungry」,也極少是「hungry to learn」。

用到 hungry 的時候,針對的「成功」,也就是「hungry for success」。所以 Steve Jobs 的「Stay Hungry」,根本不是叫你去求「知」的意思,他真正想說的,是要你去不停的尋找成功,永遠不知道滿足。為什麼?因為創業者最常犯的錯誤,除了做出沒人要的東西之外,就是太快滿足於初期的成功,接著開始以為自己是神,再也不會失敗。

楊致遠就是最好的例子,90 年代末期 Yahoo 叱吒網路圈後,他開始陶醉於成功之中,成天打高爾夫球、旅行,結果呢?快轉十年之後,Yahoo 現在的市值等於他們手中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也就是說這家母公司是一毛不值。為什麼?因為他失去了 hungry。

回頭看 Steve Jobs,過去 14 年來,他像一頭肌餓的猛獸,永遠不會滿足,Mac、iPod、iPhone、iPad 一招接一招,不停直搗對手的心臟,如果不是因為健康狀況,他大概永遠沒有停歇的一天,這,就是 hungry,這,就是 Fox 寫的「稀有的豬」。

什麼叫 Foolish?

美國人也不會用 foolish 來形容虛心,虛心叫做「humble」、叫做「be a good listener」、叫做「be open to new ideas」。而 fool,根本不是「虛心的人」,fool 是「笨蛋」的意思。

「You gotta be a fool to believe that will work.」(你一定是個白癡才會相信那東西會成功) 是所有的創業者最常聽到的,而 Steve Jobs 想告訴你的,就是別理他們,繼續當你的傻瓜。因為要革命,你就註定要在眾人的誤會中孤獨的前進

所以各位創業者,記住 Steve Jobs 的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然後一輩子都不要停止戰鬥。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People!

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歡迎你來跟我們一起當傻瓜。

(image via)

誰說一個人、一支筆,不能撼動這個世界?

September 15th, 2011

昨天受邀去電腦公會幫「Data.Taipei 台北市政府公開資料平台」說明會開場,和大家分享了一些拿 Open Data 來做出好 Apps 的心法。不過更重要的是市府資訊處的謝先生,也跟我分享了這個平台為什麼會被開出來,幕後的一些秘辛。

話說一年半前,我人還住在紐約,親眼目睹了 IT 行業出身的市長 Michael Bloomberg,為了讓大蘋果成為軟體重鎮,一連實施了好幾項很棒的政策。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熊抱 Open Data 觀念 (沒錯,不是輕輕一抱,是熊抱),大量開放政府資料庫,並且辦理 NYC BigApps 大賽,鼓勵大家利用公開資料庫開發有用的應用程式。這個獎金只有 2 萬美元的比賽,最後卻吸引來了 85 件作品參賽,其中不乏完成度相當高的 Apps。

看到紐約市政府可以這樣花小錢,創造大效果,我在網誌寫下了「紐約市 BigApps 大賽結果揭曉 台北市什麼時候跟上呢?」,文章的最後,我說:「讓我們祈禱 2011 年,我們也可以來辦一場有聲有色的 Taipei TaiApps 大賽吧!」沒想到,就這樣一篇小小的文章,居然掀起了大大的蝴蝶效應。

首先,當初我的網誌讀者沒有很多,但這篇文章被《動腦雜誌》的至靜發現,所以拿去轉載,因此多了很多人看到 (同時也開啟了我跟動腦間長期的合作關係)。聽謝先生說,這讓市府裡面開始討論這件事情的可能性,但也只是討論,並沒有定案。

到了去年底,NYC BigApps 辦了第二屆,雖然我人已經搬回台灣,但還是持續關心,所以又寫了「親愛的郝市長,紐約市 BigApps 2.0 開跑了,我們呢?」,而且這次我不只寫,在大家的建議之下,還把文章投到了「市長信箱」。據說這關鍵的一投,給了市府足夠的壓力,真的壓倒了駱駝,最後催生出了 Data.Taipei。

當然我絕對不是要說 Data.Taipei 都是一個小人物或是一篇小文章的功勞,剛好相反,我深信 ideas 不值錢、執行力才值錢,如果沒有市府資訊室、相關局處的努力,我寫 100 篇文章,今天也不會有任何東西生出來。

但我想說的是,如果有一件事情你覺得是對的,不管別人怎麼認為不可能、怎麼澆你冷水,你就去做吧!就去推動它吧!即使你什麼都沒有、即使你誰也不是,但至少你還有一個人、一支筆 (一個網誌),千萬不要以為這樣就不足以撼動這個世界。

Keep pushing.  Keep hacking, everyone.

除了推動更好的政府、更好的政策,我們還在推動一個屬於台灣的網路產業,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熱烈邀請你的加入。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