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本網誌: Facebook, Google+, 電子報, RSS

是!「網路狂潮」真的來了。不!它花了整整 16 年…

May 20th, 2011

最近北美有兩則很重要的新聞:第一是 Netflix 影音串流服務開始大受歡迎,不僅每三個訂戶就有一個選擇「Streaming-Only」的選項,全美尖峰時刻的整體下載頻寬,更有高達 30% 都是用在 Netflix 上看電影。另外,Amazon 也在日前宣布,從今年 4 月份開始,Kindle 電子書的銷售正式超越所有實體書的總和,這代表著 300% 的年成長率。

我認為,這兩個發展有幾個非常重要的涵義:

  1. 整整 16 年 — 從有網路以來,乃至於 1995 年瀏覽器的發明,大家就一直在喊有一天我們都會透過網路來看影片、讀文章。沒錯,這件事情終於發生了,不過大概沒有人猜到它居然需要整整 16 年的時間。
  2. 3 倍的時間 — 我常常都在提醒自己,一句神來也創辦人 Mike Jiang 分享給我的話:「它會花你想像中三倍的時間,三倍的成本。」
  3. 消費者行為 — 或許很多人會把這個歸咎在客觀環境,例如:設備、頻寬,但是我認為最大的因素還是消費習慣的建立。我每次去演講都會順便做市調,結果幾乎 90% 的人都是在近 5 年才漸漸習慣在網路上消費,而到了現在每個月都上網買東西的有高達 30%。
  4. 台灣呢? — 北美還是比台灣快了 3-5 年,CatchPlay 目前還正在搶授權的階段,而電子書平台,雖然有 200 家在搞,但是通通不成氣候,缺乏一個主導性的廠商。
  5. 所以… — 我認為現在正是投入「消費者網路」產業的大好時機,經過了 16 年的醞釀,加上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的漸漸普及 — 我有沒有跟你說遠傳日前透露他們的新客戶已經有過半是買 Smartphone 了,消費者已經準備好要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因此,這也是為什麼兩年前,當我們在思考要設立 appWorks 來推動台灣網路創業時,決定了「Consumer Internet (消費者網路)」這個專注的目標。而今天,在半年一度的 appWorks Demo Day #2,你們將會看到我們過去這 6 個月來努力的成果,appWorks 最新輔導出的一批創業生力軍。

這裡面有包括 Mamibuy 嬰兒用品購物社群、Petnii 寵物社群、LuxJoy 精品購物、Justaple 雲端網頁保存工具、這兩天很紅獎金獵人競賽行銷平台、NeoSpeak 個人新聞播報台、GameApe 智慧手機遊戲社群、台灣氣象精準天氣預報等等超多樣化的軟體服務、產品,今天都會一一上台,分享他們產品的重要特色,推出後市場的反應等資訊,提供給現場 500 位投資者、媒體和業界來賓參考。

各位朋友,雖然這股「狂潮」爬得跟烏龜一樣慢,但是我在這裡宣布,16 年後,它終於、真的來了。前面的不算,從現在開始,我們正式進入網路為主的數位世界。而今天下午,歡迎你跟我們一起來見證這個台灣網路創業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

我們會場見!

(Image via TechCrunch)

如何辭掉你的工作,改變這個世界,還有人付錢給你

May 19th, 2011


(當然當總統也是另一個選項啦!)

昨天晚上看到這篇文章,讓我非常感動。很多人都恨自己的工作,甚至討厭自己的人生,但卻沒有幾個人敢做什麼去改變它,深怕一切只會變得更糟,我想你們應該要讀讀 Jon Morrow (強‧莫羅) 的故事…

2006 年,一場車禍奪走了 Jon 原本的人生…

一台不知道哪裡衝出來的車子,正面撞擊了 Jon 的休旅車,等到他醒過來時,醫護人員正把他從撞爛的車子裡拉出來,他的車裡裡外外全是汽油,衣服正在著火,兩條腿更是斷了 14 截。接下來的三個月,被迫整天躺在病床上的 Jon,身體很痛,但是心更痛,因為他的人生從此改變了。

出院後 Jon 毅然辭掉了他的工作,想想既然只剩下大腦和手還健康,他決定成為一個知識工作者,一個全職的部落客。在那之前,Jon 對於如何經營一個網誌一點概念也沒有,但他決定把這件事當作他新的人生。從那天開始,他每天 8 點開始工作 — 寫網誌、讀網誌、和其他部落客交流…,一直到晚上 11 點才休息,他沒有跟朋友出去,沒有打開電視,更沒有一刻鬆懈。

就這樣過了兩個月,他的 On Moneymaking 網誌很快的成長到每天 2,000 人次 — 相信我,那個年代這樣已經很厲害,請記住那時候還沒有社群媒體這種東西。接著他的網誌被提名為年度最佳財經網誌,然後再過兩個月,Copyblogger (北美知名的網路行銷專業部落格) 便開價一年 180 萬台幣的高薪挖角他去擔任編輯。於是 Jon 便把 On Moneymaking 賣了數萬美元,開心的加入 Copyblogger 團隊。

但故事還沒結束,由於美國奇怪的健保制度,Jon 出車禍後的所有醫藥費用雖然是由國家負擔,但是他被限制每個月只能有 700 美金的零用錢。任何多過那個的收入,Jon 必須要繳回國庫,分擔醫藥費。Jon 非常的不滿,因為車禍不是他的錯,但是他卻像是坐牢一樣被限制,無論他再努力,大多的收入還是被國家拿走。

於是他決定逃離山姆大叔,搬到墨西哥海邊一個天堂般的小鎮,然後他開始幫助別人。首先,他先把過去幾年來所累積的,關於網路行銷和社群媒體的所有經驗和內幕,在網誌上分享給全世界。接著新手部落客和企業開始找上他顧問,沒錢的他一個小時酌收 50 元美金,有錢的他就收個 300,不到兩個月,他的收入已經多到被 PayPal 以為是墨西哥詐騙集團。而時至今日,他不但已經可以養活自己,負擔醫療費用,甚至還買了一部車子給他老爸。

更重要的是,他做的不是日復一日,漫無目的的工作。每天,他都收到來自世界各地讀者、學生、企業的信,跟他說他分享的觀念,徹底的改變了他們對網路的看法,讓他們學會用對的方式去經營、行銷。沒錯,車禍改變了 Jon 的一生,但是他從中間找到了一條路,讓他不只可以自力更生,樂在他的工作,還可以影響、改變這個世界。

你說,這真的很難嗎?如果一個行動不自由,需要看護照顧的 Jon 都可以做到,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去追逐你的夢想?

明天 (5/20) 1:00PM,appWorks 將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appWorks Demo Day #2」,你將在那裡看到參與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勇敢的試著改變這個世界的 12 個團隊,和他們六個月來辛苦創業的成果。歡迎所有關心網路業,關心創業的朋友,一起來見證這個台灣網路創業史上的另一個里程碑

(Images via problogger, arimoore)

關於創業的 10 個不同點 — Paul Graham、Joel Spolsky 和 Jamie Lin

May 18th, 2011

36 氪的 @truant 昨天寫了一篇很棒的文章 — Paul Graham 與 Joel Spolsky 的 10 個不同點,詳細比較了關於「創業」,Paul Graham (保羅‧葛蘭) 和 Joel Spolsky (喬‧史波斯基) 這兩個目前北美最受推崇的「名家學派」,各自不同的看法。讀完了之後我也有很多想法,所以決定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知道把自己跟他們兩位神人比較完全是臉上貼金行為,不過重點是關於創業的經驗和心法,請大家就別拘泥於形式。更重要的是這裡面的每一個建議,其實都只是從我們自身微小的經驗和極少的採樣、觀察中萃取出來的,所以沒有一定的對錯,尤其是時空背景可能已經改變,所以你們要自己學會判斷,然後選擇合適的策略。

  1. 開始
    • PG:  找到可以支持3個月開銷的種子資金,啟動項目。
    • JS: 支持不了2年?先來我的公司吧,我這裡工作環境很酷。
    • JL: 自己先存一點錢,確定半年一年不會餓死,就開始做吧!
  2. 天使投資或風險投資
    • PG: 需要時從天使或創投那裡拿更多的資金。
    • JS: 創投?想都別想,他們都是低能兒。
    • JL: 錢反而是次要,你需要的是找能幫助你的人,然後用投資把他們綁進來。
  3. 神奇公式
    • PG: 開始一家創業公司,努力工作4年,然後賣給某個人,解決錢的問題。
    • JS: 一點一點建立偉大的公司。
    • JL: 重點是這家公司的價值、成長潛力,如果你建了一個好公司,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4. 微軟
    • PG: 微軟邪惡。
    • JS: 微軟很好。
    • JL: 微軟的伺服器軟體很爛,但是 Excel 還是很棒。我之前把 SharePoint + Excel 拿來 Hack 成 Issue Tracking System,其實還蠻好用的。
  5. 基本原則
    • PG: 與聯合創始人工作在租來的公寓裡是最有生產力的階段。
    • JS: 建立公司,公司是偉大的工作地點。
    • JL: 一開始的階段是最有開創力的,找到 PMF/Business Model (商業模式) 後,就必須建立制度,其實是一門更難的工作。
  6. 規範
    • PG: 儘早做出原型,然後不斷的完善,不需要規範。
    • JS: 實施之前製定規範。
    • JL: 找到 PMF 前,可以開始想規範的事情,但是不必急著實施。
  7. 步驟
    • PG: 不要提步驟,只要發布你的產品。
    • JS: 儘早確立步驟– 更好程式管理的12步。
    • JL: 過程中不斷的去優化開發、原始碼管理的流程。
  8. 計劃
    • PG: 當事情發生時,偉大的黑客計劃自己,沒有必要為事情做計劃。
    • JS: 為每件事做計劃– 你未來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時期,早期bug追踪等。
    • JL: 腦海中永遠都要有 B 方向和 C 方向,但是不用有想得很仔細,那就浪費了時間。
  9. 以微軟為核心
    • PG: 創業公司創始人用微軟的東西為核心建立公司注定會失敗(偉大的黑客自覺的不用微軟的東西)。
    • JS: 如果你支付的起錢給微軟的話,用一切跟微軟相關的東西。
    • JL: 微軟有很多東西是免費給創業團隊用的,請多多利用。至於伺服器,千萬別選 Windows Server。
  10. 歡迎大家補充。

以上,就是關於創業的一些想法,我和兩位大師的一些不同意見,希望能給你們一些想法和啟發。

PS. 本周五 (5/20) 1:00pm,appWorks 將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appWorks Demo Day #2」,參與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 12 個團隊,將在那裡向全世界展示他們六個月來辛苦創業的成果,歡迎關心我們的朋友,一起來見證這個台灣網路創業史上的另一個里程碑

(Image via scobleizer,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