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本網誌: Facebook, Google+, 電子報, RSS

LuxJoy 的平價奢華:誰說折扣就一定要受罪?

May 5th, 2011

 

luxjoy 華奢網 -- 時尚, 精品, 特賣

我是一個非常工程師性格的人,很少把時間浪費在逛街或是去購物網站閒晃。如果需要一個東西,我會先花一點時間做功課,讀讀產品資訊和別人的評價,一旦決定好了型號,接著就會是找一個最有效率的方式把它買回來 — 無論是殺去實體賣場,或是在網路上找一個價錢最合理,但又有信用的供應商。

唯一有一個例外,就是我偶爾會打開 iPad 上的 Gilt 逛逛。這是一家來自紐約布魯克林的新創公司,他們專門幫時尚精品做暢貨、行銷,無論是網站、還是 Apps 都做得非常精緻,所以逛 Gilt 是一個非常享受體驗。重點是還可以欣賞這些精品的設計、質感,如果真的看到很想擁有的,五折的價位偶爾也可以讓我真的買得起 — 從開始到現在我買過兩雙 Stars 的精品球鞋,一雙各美金 38 元。(Gilt 是會員制的,有需要邀請函可以 email 給我:mr.jamie.blog [at] gmail.com)

可惜去年搬回台灣後,Gilt 也變成了只有看爽的東西 — 因為我很摳捨不得花國際運費,直到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團隊 LuxJoy 出現。自從他們來申請後,我一直暗暗期待他們的網站趕快上線,可惜好事多磨,要談下這些難搞的精品供應商,就連以前是電子大廠 Top Sales 出身的創辦人 AJ Chen 也得花一番功夫。

不過經過了 5 個月的努力,這個把奢華帶給大眾,高貴但是不貴的網站 — LuxJoy 華奢網終於推出。當然事情才剛開始,以後他們還會經歷很多的改版,甚至 Pivot。不過我認為這樣的服務,很有潛力將把讓台灣的電子商務帶向另一個紀元,誰說折扣就一定要弄得整個版面亂七八糟,買了 Groupon 又訂不到位子,好不容易訂到了位子,又要看老闆的臉色。折扣不應該是一種折磨,平價的東西,也應該是一種享受。

所以,今天私心的向大家推薦 appWorks 育成的 LuxJoy,希望大家會喜歡他們為台灣 EC 帶來的一股清流,有空的時候,舒服的去享受這場 24 小時的時尚精品特賣會吧!

PS. LuxJoy 正在徵工程師和設計師

(Image via Gilt)

新創公司如何分配股權?

May 4th, 2011

Update (5/5): 我的合夥人 IC 好朋友 Bryan 黃大律師接著寫了一篇:「醒醒吧!網路創業者,別再成立有限公司了!」大家可以連著看。

好,你準備好要跟共同創辦人結婚,一起生個 Baby 了 — 不,這個 Baby 不是商業計畫書,而是一個人們想要的產品。如果運氣真的很好,會有些使用者開始愛上你的小孩,否則經過一些嘗試之後你們會不斷的 pivot,但無論如何到了一個點,你們會說:是時候成立公司了。

這時問題來了,其他的事情都很好解決,唯獨一個大東西卡在中間,請問:股權要怎麼分配?

最近很多團隊寄 email 問我這個問題,我的簡單版答案是:「大家攤開來談,如果最後每個人都覺得有點不公平,那就是最公平的結果。」當然我知道這樣的回答或許還是太籠統,剛好昨天看到《@36氪》翻譯了 Joel Spolsky (喬‧史波斯基) 的「How do I allocate ownership fairly?」,所以今天決定來寫一篇文章,好好的解釋一下。

台灣特有的遊戲規則

首先,很多國外的建議都很好,但除非你要成立境外公司,否則那些原則往往有些執行上的困難。首先,在國外基本上可以用 1 元股本成立一家公司,但是在台灣沒有個 10~20 萬資本額,會計師是不會幫你辦公司登記的。

除此之外,台灣的公司法還有一個大不同,那就是公司不能亂印股票,除非特殊情況,否則每一股都得在「面額十元」以上發行。翻成白話就是每印一張股票 (= 1,000 股),就得有人掏出新台幣 1 萬元和公司買。而如果是「溢價發行」,也就是超出面額發行,假設是 12 元,那就是有人得拿出 12,000 元放進公司的帳戶,來換得這張股票。

這些遊戲規則讓「調整股權」這件事情技術上比較難做到,因為如果要成立公司、發行股票,就得有金錢上的交換。不像國外,公司基本上可以用 0 元發行股票,所以可以直接把多發行的股票送給創辦人、員工,來達成想要的股權分配比率。但是這樣的限制,有壞也有好,它避免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例如大股東發行一堆股票給自己,把小股東的股權稀釋的強姦行為 — 還記得《社群網戰》嗎?

訂定種子期目標

好,所以既然一定有人要把錢放進公司,才能成立,才能發行股票,那在談股權分配之前,你必須要知道你們要放多少錢進公司。我的建議是大略估算一下 6 個月需要的資金,包含幾位創辦人要領的薪水 — 薪水最好是相當,必須是市價的 3-5 折,它應該比較接近 2 萬,沒道理超過 5 萬;再加上一些其它的費用,計算出一個數字來,假設是 100 萬好了,那也就是說你們幾個人,必須要能夠拿出這個數字來。

股權分配

接著談到該如何分配這 100 萬,誰該出多少錢,這也就是國外的「股權分配」 — 這是在假設大家都拿得出錢的情況,如果有人存款比較多,有人拿不出錢,那可以用私下借貸的方式 (搭配「可轉換債」 — 如果 B 還不出來錢就把股權交給 A)。但最少最少每個人都得拿出一些錢來,燒別人的錢不會痛,燒自己的錢才會珍惜。

假設錢的問題都搞定了,那決定誰要拿出多少,你們應該注意這些原則:

  • 絕對不能有 50-50 的情況 — 至少要是 49.9%-50.1%,無論你們是幾個人分配。你們絕對會吵架,意見不合,必須要有一個繼續前進的方式,卡死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創業決策「慢」比「不正確」還糟糕,所以這也要反應在股權結構上。
  • 不要比誰投入的工作時數高 — 創業團隊往往會陷入這個迷思,用工作時間來決定「公平」,記住,產出的價值才是重點,過去也不能預測未來。
  • 盡量傾向平均分配 — 除非有特殊的理由,否則股權應該盡量接近均分 (不要相差 10% 以上),每個人都一樣在全心全力付出,沒道理誰拿得比另一個人多那麼多。
  • 重點是未來 — 不要把卡在過去這段時間大家的付出和產生的價值,重點是未來六個月、一年、三年,你希望你的共同創辦人在這公司扮演多重要的角色,那就應該讓他擁有相對應的比例,來確認他會努力付出。
  • 全部都講出來 — 把你的所有的想法、顧慮、不滿、需求,通通在這個時間講出來。記住,你們要結婚了,從此之後必須不分你我,如果現在就沒辦法承受實話實說,那這個團隊注定要被溝通不良拖垮,還不如先早早結束吧!
  • 都不公平就是公平 —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比例,但最後的結果應該是每個人都拿到比他想的少一點。如果是這樣,那就是最公平的情況。
  • 寫下來,攤開來 — 最後一步,是大家把心目中的分配各自寫下來,之後再全部攤開來討論。每個人解釋各自的原因,最後再一起得到一個結論。

以上,就是我過去 12 年來看過 50+ 家台灣、美國、香港、大陸創業隊團如何處理股權後,對要在台灣創網路公司的團隊提出的建議,希望對你們有些幫助。

PS. 再差 4 個人,我的 Twitter 就要破 1,000 了,快來支持一下吧!

(Image via yodelanecdotal, CC license)

Leo Babauta 的 20 個創業家精神

May 3rd, 2011

8oinks MashUp_June Review

我相信你一定沒有聽過 Leo Babauta (里歐‧巴保塔) 這個人,沒關係,我也是今天第一次認識他。沒有,他並沒有什麼驚人的學歷或是事蹟,但他是一個正牌的「Hacker 型創業家」,一個不斷的找方法突破的現狀的人。出生於關島,而後移居舊金山,Leo 早先是 GigaOM 的寫手,到了 2009 年才開始經營自己的 Zen Habits 網誌,但在短短一年內就被時代雜誌封為全美百大部落格,接著很快就出版了兩本暢銷書「Zen to Done」和「The Power of Less」,後面這本也被翻成了中文版 –「少做一點不會死!」。

到了今天,Zen Habits 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超過 20 萬人訂閱的全球  Top 25 網誌, 同時 Leo 還開了 Write to Donemnmlist 等兩個飛速成長的部落格。重點是雖然 Zen Habits 如此成功,但 Leo 堅持他的網誌不但不接受任何廣告,而且還是「版權沒有翻印不究」(uncopyrighted)。

今天因緣際會在 Zen Habits 上看到 Leo 寫的「38 Life Lessons I’ve Learned in 38 Years」(這應該不用翻中文了吧?),覺得裡面有很多值得大家參考的「創業家精神」,因此特地節錄了 20 個我最喜歡的,並用我自己的話去解釋:

  1. 吞下你的高傲,勇於認錯。為了自尊而不肯道歉,只會傷了你跟夥伴們的感情。
  2. 物質不但不值錢,還會傷害你。這些東西往往對你的生活沒有加值,還讓你損失金錢、時間、管理成本、保險費用,甚至擔心受怕。(還記得嗎?財富不是錢!)
  3. 我一點都不酷,但那也沒關係,忠於自己才是王道。
  4. 你唯一需要的行銷就是一個好產品,如果它很棒,人們會幫你宣傳。(沒錯,請從對的行銷觀念開始!)
  5. 在網路化的時代,請你務必言行一致 — 你以為私下寄出的 email 永遠不會被公開嗎?再想一次吧!
  6. 你無法只用言語激勵人心,必須要做給他們看。
  7. 如果所有的魚兒都往東游,那你要往西 — 相信我,那些魚兒也不知道他們要往哪裡去。
  8. 你會錯過很多美好的事物,沒關係,你本來就不可能得到全部,好好享受你所擁有的,那才重要。
  9. 犯錯是學習最好的方法,千萬不要擔心失敗,不試試看你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記住下次別再犯同一個錯誤就好。
  10. 失敗是成功必經的道路 — 我沒有看過一個成功創業家沒有先失敗過好幾次的。
  11. 休息比你想像中的重要許多,你的身體需要復原,你的大腦也需要重新開機。
  12. 重點不是在終點,而是在過程,你必須要享受這一切。
  13. 卡住了嗎?去走一走吧!順便還能幫你維持健康。
  14. 把期望丟掉吧!還記得幸運的人嗎?
  15. 付出比收穫更讓人滿足,記得真正的付出是不求回報的。
  16. 合作往往比競爭有價值得多,要 PK 之前,先試著合作吧!
  17. 創造,你必須要創造才能改變這個世界。
  18. 別忘了大方向,常常我們卡在一個小東西,卻忘了大局。
  19. 學校教的、電視演的,是別人的價值觀,你應該要了解他們為什麼希望你遵循,然後發展出自己的世界觀。
  20. 你還有很多要學的,當你知道的越多,就發現自己越渺小,發現以前的思想有多幼稚。記得永遠懷著一顆好奇的心,努力的向生命學習。

以上,我覺得非常受用,也希望能夠給你們一些啟發。

PS. 5/12 (四) 我會在遠傳「2011 S Mart Day」跟大家聊聊「如何成為 VC 投資標的」,歡迎一起來同樂。

(Image via shirinwiniger,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