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本網誌: Facebook, Google+, 電子報, RSS

品味 / Durex 推出史上最簡單優雅,大幅增進愛侶感情的手機應用

April 10th, 2015

Durex Connect

歡迎來到每週五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看到的種種美好。

睡前滑手機,已經成了許多現代人家居生活的重要核心。某種程度上,這樣的行為或許也正一點一滴的疏離著夫妻、情侶間的感情。為了逆轉這個趨勢 (增加產品銷售),Durex 近期推出了一個非常簡單、非常優雅的手機應用,並且為它拍攝了非常精采的介紹影片。影片上架 YouTube 不到 1 個月,已經獲得 3,684 萬人次的傳閱,可說是近期最成功的病毒影片,讓我們趕快來欣賞一下:

Durex – #Connect – Official

沒錯,這個應用不是一個 App,而是每個手機都早已內建的功能 ─ 關機鍵。當然,這支影片拍得略嫌做作,因此最終的喜歡率差強人意 (84.4%)。但它的大受傳閱背後代表的意涵,值得所有創業者玩味。

首先,在社群媒體時代,我認為,人們喜歡赤裸裸的事實。即使這代表點出他們的缺點、盲點、弱點,大家還是願意擁抱,願意分享。(柯 P 現象某種程度也是一個印證)

另一方面,要解決一個問題,並不一定就要開發出一個功能。有的時候,減少一個功能,更能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賣保險套,不一定就要賣性感賣搞笑,如果能夠訴諸人們之間的情感,那是更棒的角度。

與大家分享。

延伸閱讀:瘋潮行銷與 STEPPS 病毒效應引擎

___

AppWorks 正在禮聘一位 Design Master,幫助 190+ 家 AppWorks Startups 善用設計的力量,歡迎加入

更多生活中的美景,我收錄在 Instagram

別讓後座司機開車,更別讓加油站老闆導航

April 8th, 2015

Backseat Driver

後座司機 (Back-seat Driver) 是一個沒有實際控制方向盤,卻過分地評論司機的行為與決策,企圖控制該車輛的乘客 —Wikipedia

幾天前與一位來 AppWorks 應徵的優秀年輕人面試,他說他之前與朋友在矽谷創業一年,可惜最終失敗了,因此決定來 AppWorks 磨練,累積實力,未來再挑戰一次。

問他為什麼失敗,他說創業不久,他們就積極開始與創投接觸。因為做的是正夯的物聯網題目,創投都非常有意願見他們。但談到投資,投資人就開始退縮 ─ 畢竟目前為止,物聯網的成功退場案例很有限。

他們進一步請教創投,那到了什麼樣的進度,投資人會願意入股。創投說等到他們把真的可以運作的樣品做出來,就會進一步支持。

於是他們回去花了三個月把這個 Working Prototype 做出來,心想這下可以拿到錢了,興奮的回去找創投。可惜,創投非但沒有把支票本拿出來,居然又說他認為生產風險很高 (註一),叫他們去把量產的可行性與成本結構搞清楚,才要投資。

幾個年輕人想想也對,搞清楚成本才知道要募多少錢,於是趕快開始與中國硬體製造商聯絡、探討。又搞了三個月,他們終於把量產的時程、技術、成本通通都弄清楚了,想說這下終於要拿到一筆錢,把這產品真的做出來了。他們滿懷期待的回去見創投,結果創投居然還是沒在支票上簽名。相反的,VC 又說擔心這產品的市場風險,叫幾個小伙子先去跟通路談談,確認有人願意下單,他就會拿錢出來投資。

幾個年輕人想想也對,先確認市場需求非常重要。雖然銀行存款快花完了,但最後這一步也做到,創投就沒有風險了,一定會把錢打進來的。勝利在望,兄弟們衝吧!

小伙子們開始四處找人介紹零售商、經銷商,努力說服通路上架他們這個創新產品。可惜這事沒有很順利,稍具規模的通路都說這產品競爭者太多、特殊性缺乏市場驗證,品牌又沒有知名度,不敢合作。東奔西跑三個月,終於從獨立通路拿到幾張小訂單。他們想這也還算是個機會,只要先把產品做出來,透過這幾個通路銷售,成績一定會很好,到時候再反攻大通路。

更重要的,這下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幾乎沒有風險,創投總該拿錢出來了吧。結果他們又回去找這些 VC,想不到創投非但沒把錢拿出來,居然還勸他們趕快改題目,說這個產品看來太利基,缺乏規模化的潛力,終究只會是一個小確幸的「休閒事業」。(註二)

幾個人當場傻眼,經過了近一年的努力,居然又回到原點。這時他們銀行帳戶幾乎見底,但還是想把產品生產出來滿足那幾張訂單。他們試著去跟親友、天使募資,但還是湊不到第一批小量生產所需要的費用。最終,彈盡援絕的幾個小伙子,只好決定放棄。

Lessons Learned

我問他這段經驗他學到了什麼,他說千萬別讓後座司機開你的車。我說這創投根本還沒上車 (註三),頂多只是加油站老闆,他笑說那更不該迷信他的導航。

更重要的,他說,是他們搞錯了創業的重點。在早期,最重要的是確認產品的市場性,而不是確認這題目有沒有人要投資。即便得到創投的認可,90% 以上的新創公司還是會失敗。因此,從一開始就不該把 VC 的認同當做一個目標。

還有,他補充,沒有達到 Product-Market Fit,就急著去確認成本、通路,也是本末倒置。下次如果再創業,他一定什麼都不管,先利用社群媒體、Kickstarter 等平台,充分驗證產品後,才會去找生產、零售、資本的夥伴。

我回說這些寶貴的觀念,許多創業者要花三、五年碰壁,才會真的領悟,你能夠在 24 歲的年紀就成功解開,算是進度很快了。

他苦笑謝謝我的安慰。

但我其實是非常認真的。

___

更多我的創業相關分享,可以在 Facebook 上追蹤

註一:別懷疑,無論是台灣或是矽谷,多數的創投都不是很敢冒險的投資人

註二:在美國,創投用 Lifestyle Business 來形容只能賺小錢、長不大的生意

註三:通常後座司機指的是已經成為股東,但管很多的投資人

(Photo via janeyhenning, CC License)

創業 CEO / 摧枯拉朽就靠大數據

April 7th, 2015

Big data is like teenage sex

過去兩年,在 Netflix 以行為分析為基礎打造的 House of Cards 影集爆紅的同時,大數據也成了現代企業經營的顯學。無論是消費、金融、電信、交通,甚至是政治、慈善,所有的研討會上,一定可以看到大數據的身影。似乎人類組織有史以來的行銷、管理等問題,有了 Data,全部都可以解決。

事情當然沒有那麼簡單。就像任何新科技一樣,大數據並不是萬靈丹。要善用它,必須要從對的觀念出發。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關於 Big Data,我最常聽到的 6 個迷思。

1. 大數據是新時代的新玩意

事實上,數據分析一點也不新。早從數百年前的啟蒙時代,學者們便已開始遵循科學方法,一步步拆解事物形成背後的原因。科學家先觀察,取得並分析數據,歸納出假說,然後再經過不斷實證,逐漸形成定律。因此我們說的大數據,充其量只是科學方法的應用。跟過去的科學家相比,現代大數據更多仰賴機器去做觀察與取得數據的工作,以求更全面、更即時的資料收集。但後續的推論、歸納工作,還是需要人為的判斷。(註)

2. 100TB 以上才叫大數據

數據的大小,事實上沒有明確的界線。更重要的,數據的大小,不一定有意義。數據大,也不代表一定能做出準確的預測 ─ 假設你擁有地球 70 億人口的姓名、性別、生日、身高、體重、膚色、視力,以及他們的上網行為等種種數據,如果題目是要預測他們明年的收入分布,這個龐大的資料庫,恐怕還是無法幫上你什麼。所以數據在精不在多,重點是要達成的任務,不是儲存的數量。

3. 數據非常客觀

採集數據的軟硬體,是人為設計的,因此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客觀。手機停留在某個畫面,就代表你在欣賞這個內容嗎?很難說,或許你只是在跟旁邊的朋友聊天。對某個發文按讚,就代表你真心喜歡這則資訊嗎?也很難說,說不定只是喜歡發文的人,或是手滑不小心按到。真實世界,永遠有測不準的環節,因此設計數據採集軟體的人,很難絕對客觀的去記錄使用者行為,所以產生出來的數據,也很難是完全客觀的。對於大數據,你該有的認知是它有相當、相對的客觀性,但不可能絕對準確。

4. 數據可以告訴你不知道的內幕

就像字面顯現的,數據只能告訴你不知道的數據。但它究竟代表什麼樣的內幕,必須要靠歸納者自行去解讀。舉例來說,分析你的 App 使用者資料後,發現 21-30 歲女性族群佔比最大,這可能代表著你的 App 對這種人最有吸引力,但也可能代表當初推廣團隊在下廣告時,比較針對這樣的族群。究竟事實是什麼?往往需要更進一步的綜合比較、實驗分析,才能逼近。

5. 大數據是資訊部門的問題

大數據的收集與儲存,的確可以歸類為資訊部門的業務。但定義該收集什麼,如何收集,收集後該如何應用,絕對是業務主導部門該負責的。要求 IT 部門把大數據做好,就好像要求財務部門提昇公司獲利一樣,是本末倒置的。

6. 大數據會改變一切,不懂數據的人將會被淘汰

數據的重點不是數據,而是解讀與預測,也就是用數據驗證人類的行為模式,用以提昇產品與服務的設計,與潛在、現有客戶溝通的方法與內容。因此,懂數據不是重點,懂人才是。在全面連網的世界,數據將會越來越氾濫,懂數據收集管理的人也將會越來越普遍。但無論科技如何發展,懂人的人,恐怕永遠是少數。人感性、容易受到環境影響,因此難以預期。

所以,大數據是社會科學重要的進展,但企業要精準抓住未來,經理人要擁有更好的決斷力,還是要基於對不同人、不同性的理解,而不僅是科技工具的使用而已。大數據不是萬靈丹,它只是渦輪加速器,至於方向盤,仍舊掌握在你的手上。

延伸閱讀:Nate Silver 的《精準預測》

___

訂閱我的每日創業精選 Flipboard 雜誌

註:因此他們被稱為「資料科學家」

(本文編輯後刊登於 30 雜誌;Picture via @adamwarn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