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appWorks Incubator’

隆重介紹… 之初創投股份有限公司

May 15th, 2010

昨天從會計師那裡傳來的好消息,和政府登記的手續非常順利,appWorks Ventures 成功取得了“之初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名號,也合法登記了“創業投資”為我們最主要的營業項目。

會把 appWorks 取名為“之初”,有幾個重要的含意。首先,是孵育、醞釀的意思,也就是希望 appWorks 和育成計畫,能夠成為許多成功網路公司的起源。而之初也和“知出”同音,所以有“知識產出”的意思。網路和軟體業大概是全世界最知識密集的產業之一,所以我們期許 appWorks 能夠促進許多關鍵創新的產生。最後,是想取三字經的意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前面幾個工作,往往定義許多人的整個職業生涯。我們希望 appWorks 能夠起到引導的作用,幫社會孕育出傑出的創業人、管理人。

另外,appWorks 的辦公室也在昨天進入收尾階段,上面照片就是往後 11 個團隊將共用的主要辦公區 (更多照片在這裡這裡)。另外,許多演講和培訓,也都會在這裡發生。

把 Y-Combinator 搬回台灣的夢想,從開始到現在剛好也快一年。想不到居然真的有志者,事竟成。在這裡除了要宣布 appWorks 的這個重要里程碑,更要感謝一路上大家的幫忙。未來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大家照顧,就請大家不吝伺教了。加油!

Dropbox 和 Xobni 在兩年內突破百萬會員的七個關鍵

May 7th, 2010

前情提要:昨天的文章簡單的介紹了 Dropbox 和 Xobni 的背景,和他們的 Y-Combinator 同學關係,是如何的在創業的路上,讓他們能夠藉著不斷互相交換心得,更有效率的執行各自的計畫。文章的最後,則貼出了他們在 Web 2.0 Expo 上分享的 0-100 萬會員成長心得報告,並請大家自己讀過之後,今天再來看我的解說。

錯過昨天文章的人,下面是今天要分析的投影片:

而以下,就是從我的角度,抓出這份簡報的七個最關鍵重點,和個別的分析解釋:

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 市場的重要

其實在先前的文章中就有提過市場的重要,簡單的說,如果沒有市場,再好的產品也沒有任何意義,投影片裡面的 Segway 就是近年來最出名的一個例子。

Segway 是一個由眾多科學家、工程師聯手合作,前前後後花了一億美金的研發成本,所創造出來的劃時代產品。雖然只有兩輪,但他卻可以自動平衡,還可以依照駕駛身體傾斜的幅度,自動前進、後退、轉彎。從技術和創新的角度去看, Segway 絕對是一個非常酷、非常突破性的產品。但直立雙輪車這個概念最大的問題,是從來就沒有一個有潛力的市場。更慘的是,Segway 公司,是在花了這麼多時間、這麼多金錢,把產品創造出來之後,才了解到這件事情。

而關於市場這個問題,解決的方式是製作“最簡化可實行產品 (Minimum Viable Product 或稱 MVP)”來測試。MVP 這個概念聽起來複雜,不過你可以把他想像是一部電影的劇情大綱,或是一部漫畫的角色介紹。他的重點就是製作的成本要極低,但是卻能展示最終產品的最主要特色

以 Dropbox 的例子,他們的 MVP 是一個 3 分鐘的示意影片,拍完之後就丟到網路上,去看市場的反應。而測試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方式,是透過 Google 關鍵字廣告。從過程中,你可以知道有多少人會對這樣的產品有興趣 (搜尋量),有多少人會點選你的廣告,連過來之後又有多少人觀看你的介紹,多少人留下 email 希望得到更多資訊。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 善用“工人智慧”

初期 MVP 測試的另一個妙計,就是用“工人智慧”,也就是用手動的方法模擬,直到這個功能値得你開發,例如:告訴使用者你的網站會自動幫他們掃描名片,整理成通訊錄,其實私底下找人用手動的方式幫他們輸入。直到有足夠的使用者付費了,再找工程團隊來開發這個功能。

Niche First, World Later — 從小處開始

創業家常犯的錯誤,就是一開始就想要登陸月球。這個論點不是叫你不要有遠大的目標,而叫你體認到一個大型的計畫裡面有太多複雜的變數,失敗的機率極高。相對的,用一個個小計畫來累積,最後還是能達到目標。大如 Facebook,起初也只是想解決哈佛校園沒有學生名冊的問題。但當他們一步步成功,一步步累積,最後也是登上了月球。

Help Users Tell Their Friends — 讓分享和邀請越簡單越好

進入了 Web 3.0 社群時代,朋友間的分享和邀請,將是網站流量的非常重要來源,所以你要讓這件事情越簡單越好。最好的例子就是… 我的網誌!你看我每篇文章上都放著大大的分享按鈕,你就沒有藉口懶得把我介紹給你朋友啦!

Do a Few Things Really Well — 專注於你的核心價值

這個道理其實是從經濟學來的,並非網路業專用,最好的例子就是台積電和聯電的對比。台積就只作一件事情,晶圓代工,但是他做得是全世界最好的,所以最後吃掉了一半以上的市場。聯電每天在轉投資,集團化經營,最後當然顧不好本業 (不過倒是肥了許多上面的大老闆)。

Every 10% Easier, 50% Larger Audience — 簡單為上策

簡單這點也在之前的文章中提過,而 Dropbox 和 Xobni 則把它量化。這其實就是人口的常態分佈,當你把進入門檻降低了,對電腦和網路比較不熟悉的人因此可以上手,想當然耳市場就變大了。

The Way Your Users See The Product — 研究實際使用情形

請使用者來辦公室,放任他們使用你的產品,你會從中間學到很多。

結論

不過說穿了,以上的這些觀念,其實都是來自艾瑞克‧萊斯 (Eric Ries) 的“精實創業模式 (Lean Startup Model)”,因為 Dropbox 和 Xobni 都是這個模式的徹底實踐者,也是這個模式能如何幫助創業團隊的最佳範例。

另外,要跟大家預告的就是精實創業模式,也會是 appWorks 育成計畫裡面,除了營造 Y-Combinator 的互助風氣之外,另一個輔導的重點。我們會把這個目前在美國已經被新創公司奉為圭臬的創業架構,整套移植到我們的育成計畫,讓每個參與的團隊都能夠取得其中精隨,更有效率的創造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以上,如果大家對 Dropbox 和 Xobni 的成功故事,還有什麼想法和問題,歡迎留言和我討論。

(Pic via 1Happysnapper@flickr under CC license)


10 個關於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問題

March 2nd, 2010

再過 5 天,第一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就要截止收件了。目前為止,我們一共收到了 7 個團隊的申請書。雖然量比想像中的少一些,但是質卻非常得好,每個團隊幾乎都有很不錯的背景和相關經驗。大家想要創業的主題也剛好都有錯開,到時候應該很能發揮互相合作、分享,一起學習的效果。

我想有一些團隊的申請書應該還在最後的編修階段,為了幫助大家更了解這個計畫的細節,也更知道我們想找怎樣的團隊,我把目前為止的一些常見問題和答案公布在下面,給大家參考。

Q1. 加入的團隊有什麼義務?

A. 團隊的義務就是努力的創業,把想做的產品/服務做好。我們也鼓勵所有的團隊儘量參與安排的課程、講座以及活動,多與其他團隊交流互動。而當優秀的團隊從 appWorks 育成計畫畢業時,appWorks 將有優先投資的權力。

Q2. 選擇團隊的條件是?

A. 我們找的是有熱情有執行力有相關經驗的團隊。當然,目標的創業領域也必須是有潛力的。

Q3. 評審的過程和條件呢?

A. 在收件截止後,我們會進行初步的篩選,把一些明顯不符合要求的團隊去除。之後,我們會邀請其餘所有團隊進行面談,讓你們有機會進一步解釋你們的創業動機和目標,以及補充申請書上無法說明清楚的內容。面談的結果,會是我們決定最後入選團隊的最主要依據。

Q4. 創業計畫中還有很多細節不明確,可以申請嗎?

A. appWorks Incubator 的特色,就是我們會在半年的育成期間中,協助你們把商業計畫和市場策略,定義的更明確,更適合執行。所以不要擔心你的計畫中還有不清楚的細節,在申請的過程中,我們只要求你們有一個大略的方向。

Q5. 我們不是很會寫文章,生不出申請書,怎麼辦?

A. 就像上面說得一樣,申請書只是作初步篩選之用,所以不需要寫得天花亂墜。你們只需要提供重點資訊,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appWorks 會主動跟你們聯絡,或是在面談過程中跟你們要求解釋。

Q6. 育成中心的地點?大小?

A. 目前還有幾個可能的地點在作最後的評估,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會在台北市東區,靠近捷運忠孝新生或是忠孝敦化兩個車站附近。育成中心的大小目前規劃是 60-80 坪,將會有足夠的空間供十個團隊使用。

Q7. appWorks 會介入經營權嗎?

A. appWorks 存在的目的是投資繁體中文網路產業。育成計畫是我們提供給創業團隊的一個服務,因此我們並沒有計畫介入經營。

Q8. 入選後所從事的研發內容,一定要與當初提出的創意相同嗎?

A. 創業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會發現市場狀況與當初想像的不同,這時候適時調整方向,是必要的。所以只要是合理的變動,我們不但不會有問題,還會鼓勵。

Q9. appWorks 會如何幫助團隊間合作?

A. 除了協助大家了解彼此的專長,作為團隊間溝通的管道外,我們也會透過活動的方式,刺激大家的互動。另外,appWorks 也會建立一些合約範本,來提供團隊們外包或是共同開發時使用。

Q10. 育成期滿後,appWorks 又如何決定是否投資呢?

A. appWorks 是一個創投基金,所以投資決策的標準,還是取決於團隊和目標市場的潛力。但由於我們有長達半年的時間,去了解培育的團隊的經驗和能力,且經過 appWorks 顧問群調整過的商業計畫,也較有市場競爭力。所以經歷 appWorks 育成計畫磨練的團隊,有較高的成功機率,因此也有較高的機會獲得 appWorks 投資。

以上,希望能夠對你們的申請有幫助。如果還有問題,可以 email 至 incubator [at] appworks.tw 與我們聯絡。

期待看到你們的申請書

(photo via wwworks@flickr under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