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Facebook’

創造「價值」,不是「市值」

July 19th, 2011

2004 當我剛搬去美國時,如日中天的社群網站不是 Facebook、不是 Twitter,而是 MySpace。打開收音機,DJ 和歌手固定上演的戲碼:誰的 MySpace 朋友比較多?

你以為現在 Facebook 很紅?甚至一直到 2008 年初,大家口中講得都還是 MySpace, MySpace, MySpace,沒有人認為一個校園網站有一天能打敗當時已經賣給新聞集團 (Newscorp),資源豐富,又開始賺錢的 MySpace — 你想想,那也不過是 4 年前的事情,這說明了網路業的板塊移動有多麼的快速。

我很喜歡講 MySpace vs Facebook 這個故事,因為它裡面有太多的創業教訓。不過我畢竟是旁觀者,怎麼講都沒有親身經歷那個過程的苦主來得有感受。而感謝 Google+ 的出現,它讓當初 MySpace 的創辦人、大家的第一個朋友 Tom Anderson,自己跳出來講了這個故事,他說:

當我們處在一個網路公司估值按分鐘在上升的世界,「什麼時候該賣?」這個問題開始越來越受重視。很多人跟我說我當初很聰明,搶在 2005 年 7 月用「高達」美金 5.8 億的價格把 MySpace 賣給了 Newscorp,因為他們聽到 MySpace 最近被該集團以僅僅 3,500 萬的價格拋售。我也很想說那是我的功勞,但實際的情況是我根本沒有權決定 — MySpace 被母公司 eUniverse 控制,他們自己做了那個決定。

個人來說,我也沒什麼好抱怨的 — 我賺了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還過了一段非常刺激的日子,真是有夠幸運的。但如果真的要我說的話,我認為 MySpace 當初要是多等一兩年再賣,身價可能還要再翻個好幾倍。更重要的是,當初如果我們沒有賣掉的話,我們就不會被 Newscorp 壓著趕快開始賺錢,而失去了長期的競爭力。

回過頭你可以看看 Mark Zuckerberg,他堅持掌舵 Facebook 這麼久,抗拒上市的誘惑,最後所創造出來的價值。我甚至覺得他根本一點也不在乎「市場」是如何「評價」他的作品的,他給自己唯一的任務就是去改善這個世界,而我非常高興他做到了。

沒錯,身為一個創業者,你其實沒辦法控制「市值」的創造,因為那要看資本家買不買單。但是你絕對有辦法控制「價值」的創造,因為那就是不斷的去做出人們想要的東西,不斷的優化公司的組織、流程,和不斷的 Hack everything。你千萬別搞錯了,這絕對不是一件兩、三天就完成的工作 — Facebook 從 2004 年創立,花了整整 5 年的時間才真正打敗 MySpace。

為什麼 Mark Zuckerberg 可以撐那麼久?你問。因為在找到 Product Market Fit 之前,他先找到了 Passion Market Fit。沒錯,唯有熱情,才能在一個又一個的深谷中,支撐你渡過這漫長的過程。而創業說穿了,也就只是這麼一回事而已。

歡迎在 Google+ 加入我

(Image via ZirtaMashable)

從差點死掉的「翡翠海計劃」到 Google+,背後的故事

July 13th, 2011

還記得一年多前我寫過一篇 Google Me 的文章,和裡面的 The Real Life Social Network 投影片嗎?從那裡到今天一出發就聲勢如此浩大的 Google+,發生了什麼事?昨天一名曾經參與「翡翠海計劃」(Emerald Sea),也就是 Google+ 前身的工程師,突然跑出來把背後整個故事補齊了,裡面有很多值得創業者參考的地方。

原來事情的開始是這樣的,Paul Adams (保羅‧亞當斯) 本來是一位 Google 的使用者經驗研究員,在對很多使用者進行深入訪談之後,他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人們在真實生活的社交網路 (Social Network), 是由很多的小網路 (或小圈圈) 組成的,而不是一個很大的「朋友」圈。

而當 Google 高層下定決心要追逐 Social 策略時,Paul 的投影片變成了他們一本很重要的兵法。從那邊,「翡翠海計劃」被創造了出來。200 多位工程師在 Google 內部被徵召,接著基於 Paul 的研究成果,他們開始實作一個基於「多個圈圈」的社群平台。

開發的過程是非常辛苦也非常令人沮喪的,畢竟 Social 並不在 Google 的文化裡面。工程師們、Paul 代表的產品行銷以及 Google 高層,經常的碰撞。這時也剛好適逢 Facebook 大量的向 Google 挖腳,「翡翠海計劃」的成員不少因此跳槽 — 反正我都已經在搞 Social 了,與其在 Google 做這個不知道會不會死掉的東西,還不如直接去快要上市的 Facebook。Paul 的投影片在這時候流出到市面上 (所以這大約就是我寫文章的時候),對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

而對「翡翠海計劃」最致命的一擊是 Paul Adams 本人,在投影片流出不久之後,居然被 Facebook 挖走了。這時候計劃外的 Google 工程師,紛紛開始預測這個產品什麼時候會胎死腹中。接著 Facebook 出招了,推出 Facebook Groups 產品,這讓「翡翠海計劃」的人全部都嚇了一大跳。

不,Facebook Groups 跟「翡翠海計劃」的社交圈核心概念一點關係也沒有,Mark Zuckerberg 原來並沒有搞懂,或是他沒辦法這麼大規模的改造 Facebook 的根本。「翡翠海計劃」的成員信心大增,因為事實證明他們追逐了一個策略,如果成功的話,是 Facebook 沒辦法仿效的。

事情快轉至今日,「翡翠海計劃」變成了 Google+,並且成功的推出。不,它在短期內沒辦法把 Facebook 從社交的王座拉下來。但是 Google 給 Google+ 的種種優勢,包括 SEO 等等,很有可能迫使 Facebook 轉變,更擁抱開放,就 Chrome 的威脅迫使 IE 更認真支援 HTML5 一樣。

從外面看,這好像只是大傢伙下三著棋的功夫。但是當你聽到裡面的內幕,你就知道任何一個公司,都有很多管理、動機、整合的問題。身為創業團隊,在這方面,其實你並沒有任何劣勢。大公司只有資源和通路的優勢,而你則有動作快、效率高的優點 — 你沒看 Google+ 花了一年多,好幾百個工程師才做出來。這樣,你了解要如何挑戰大傢伙了嗎?

歡迎在 Google+ 加入我

(Image via The Real Life Social Network)

LinkedIn IPO 跳漲 110%,網路泡沫來了嗎?

July 11th, 2011

緊接著「中國 Facebook — 人人網」之後,號稱「商務社交 Facebook」的 LinkedIn 也在日前風光上市 (NYSE: LNKD),且在掛牌第一天就以跳漲 110% 作收,市值突破 89 億美元,不僅成功取代新浪,成為全球第十一大網路公司,更當場擠身全美 500 大企業

這讓很多人開始擔心,畢竟 LinkedIn 在 2010 年的年度純益只有 1,500 萬美金,換算出來的 P/E (股價/純益比) 值將近 600 倍。這是相當誇張的一個數字,表示投資人預期 LinkedIn 在未來 3-5 年內至少要成長 20-30 倍,才足以支撐這樣高的評價。

於是「泡沫」這個字,當場又成為北美網路圈頭號關鍵字。上市後熊群們抓住 LinkedIn 這個案例窮追猛打,結果不僅讓 LNKD 較上市後高點下跌多達 17.3%,其他近期掛牌的網路股也跟著受害,人人網 (NYSE: RENN) 下滑了 7.7%,俄國搜尋引擎 Yandex (NASDAQ: YNDX) 也掉了 13.8%。

問題是 LinkedIn 上市後的高評價,背後代表的真的是網路的泡沫嗎?還是網路的到來?我覺得是值得我們好好探討的重點。

在創投業非常受到敬重的 Benchmark Capital 合夥人 Bill Gurley (比爾‧葛利) 曾經提出一個很不錯的網路公司價值評估方式。他認為,一個網路公司的長期價值,主要來自十個面向:一、可維持的競爭優勢;二、網路效應;三、可預測或可預見的營收;四、高置換成本;五、毛利;六、邊際利潤遞增;七、無「大客戶」;八、不過度依賴合作夥伴;九、病毒成長無需購買客戶;十、實際客戶的成長。

如果用 Bill 的這十個面向去檢視 LinkedIn 的商業模式,我們會發現:

一、LinkedIn 在全美甚至是全球 (除了中國以外) 商務社交的領先幅度非常大,短期之內難有挑戰者。

二、由於 LinkedIn 的主要功能是社交,使用者在它的平台上多已經擁有大量的「商務人脈」,這造成了非常強大的網路效應。

三、LinkedIn 的多種收費產品,包括 VIP 帳戶等等,皆是採「月租費制」,這讓他們的營收相對容易預期。

四、雖然 LinkedIn 目前沒有限制競爭對手推出「履歷表匯入」等類似工具,但是對使用者而言最大的置換成本,是這些已經建立的社交關係。

五、根據 LinkedIn 上市的財報顯示,他們的毛利高達 80%,並且逐年成長。

六、這是 LinkedIn 唯一較弱的地方,由於他們近年來開始提供求才服務給大型企業,因此必須要建立一個業務團隊,間接影響了邊際利潤的成長。

七、並沒有任何一個大企業占據 LinkedIn 的主要營收來源,事實上,LinkedIn 的業務來源非常多元,呈現求才 41%、求職 27%、廣告 32% 三足鼎立的情況。

八、LinkedIn 近年來積極效法 Facebook 的平台化,讓他們有了為數眾多的,也讓他們不至於過度依賴其中任何一個。

九、由於 LinkedIn 的社交本質,大多的新用戶都是透過朋友邀請而加入,不需要花太多行銷預算去購買。

十、從 LinkedIn 上市的資料可以看出,求職用戶方面過去兩年的複合成長率將近 100%,求才的企業客戶更成長高達 110%。

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LinkedIn 如此高的評價很有可能其來有自,而並非純屬吹抬。因此,或許 LNKD 的上市 PE 值稍嫌過高,但經過修正後應該不至於無法維持。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在 1999 的達康泡沫,或是 2007 的房地產泡沫,大多數人是沒有警覺的。但當網路甚至是主流媒體上有這麼多人在談論泡沫時,它幾乎保證了市場不會泡沫化

11 年之後,網路股 IPO 潮又來了,而這一次,我認為是比上一次健康非常多的。

歡迎在 Google+ 加入我

這篇文章編輯後的版本,刊登在 2011 年 7 月號的《創新發現誌》上。

(Images via LinkedIn S-1)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