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hacker’

流言終結者 #30 ─「創業團隊人手多多益善…」

November 20th, 2013

Captain America & Iron Woman

大家都知道創業路上需要突破很多障礙,解決很多麻煩,因此會用上很多人力、物力、腦力。所以理論上一個創業團隊人手越多,就越有能力克服難關,成功機率也會越高。但實務上,事情並沒有那麼單純。

人手太多的風險

首先是決策速度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人越多就越難取得共識,越難取得共識,就越難做出決策。但一個 Startup 存在的目的是尋找「可重複且可規模化的商業模式」,需要的是快速嘗試,再不斷依據結果修正方向。這樣的工作最怕人多口雜,每個人都對走向有意見,最後勢必會拖累找商業模式的速度,降低成功的機率。

再來是人口過剩所衍生的困境。創業初期除了做產品、測試市場之外,通常沒有太多事情可以做,所以人手過多的團隊一定會有人閒著。閒著的人如果只是閒著,那會讓忙的人很不是滋味。如果不要他們閒著,又常會浪費在一些「多此一舉」的業務上面。如果不要他們沒事找事,大家都去做產品、做客戶開發,則會跑出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窘境。總之無論如何,在一個業務量少的 Startup,多出來的人手衍生的麻煩常常比帶來的好處還多。

最後是成本效益的問題。無論大家有沒有領薪水,越多人全職投入在這次創業,公司面對的隱性成本也就越大。但根據上述兩點在內的種種理由,這些額外支出事實上無法真的提昇公司尋找商業模式的效率。所以從財務的觀點而言,一個早期團隊擁有太多人手,也是不符合經濟效益的資源配置。

理想的規模

所以一個核心團隊要有一定的規模,但也不宜人手過剩。以網路創業而言,一般經驗法是 2 至 4 人為最理想的組成。其中 4 人團隊雖然較 2、3 人容易陷入決策變慢的陷阱,但如果主要創辦人領導有方,也是能在速度與能力之間取得最好平衡的規模。

四種能力

4 個人的核心團隊分別該負責什麼,這沒有一定的答案,但有一種組合在當今的矽谷得到相當的接受,我想可以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1. 產品遠景擘劃者 (Product Visionary)

以先前的 Apple 來說,就是 Steve Jobs 所扮演的角色。這個人能洞悉市場機會,體察用戶需求,並且清楚的把這個需求傳遞給其他三個人。他能夠與潛在顧客溝通,傾聽他們的聲音,並且翻譯這些意見,成為內部工作的指導原則。他還必須能觀察市場動態,了解上下游產業的變化,並且依據以上種種資訊決定產品未來的走向。

2. 設計者 (Designer)

以 Apple 而言,就是 Jonathan Ive 所扮演的角色。一個好的設計者必須綜合考慮用戶需求、科技演進、物理限制,以及成本考量等因素,從中取得最佳的平衡點,產出最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這也是所謂設計思考的核心精神。當然,今日的設計者必須做全方位的設計,從行銷素材文案、通路、產品包裝、使用者介面,乃至於售後服務等整個「用戶體驗」,都被視為設計的一環。

3. 有駭客精神的工程師 (Hacker)

以 Apple 而言,比較接近軟體工程資深總裁 Craig Federighi 所扮演的角色。一個新創團隊的工程師除了要有一定的軟體技能,更重要的是解決程式問題的效率。早期創業團隊兵貴神速,只要能夠讓軟體開始運轉,測試對於市場的種種假設,程式碼本身不夠完美,或是無法支撐巨量使用者同時上線,都是可以暫時擱在一旁,日後再來修正的缺陷。此外,早期新創團隊的工程師必須要有快速摸熟新系統、新工具的能力,才能夠因應商業模式與市場策略的快速調整,因此稱他是有駭客精神工程師,一點也不是誇張。

4. 萬能者 (Hustler)

最後是先前 Apple 裡營運長 Tim Cook 所扮演的角色,也就是讓公司一切其他事情,包括日常營運、財務、法務、人事等能夠順利運轉的萬能者。此人絕不接受「No」作為答案,無論如何就是會想盡辦法得到組織需要的東西。他學得很快,非常懂得運用槓桿,製造多贏,讓其他人可以專注在產品與市場上,完全不需要擔心糧草供給的問題。

創業最終是一群人一起工作,想辦法在市場上創造價值,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因此邁向這條道路之前,組織一個好的核心團隊當然是先決條件。老祖宗所謂家齊而後治國平天下,其實講得也是一樣的道理。

___

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8 正在接受申請

(Photo via greyloch, CC License)

Hack, Everything!

May 14th, 2011

昨天,一群參加青年創業暨交流計畫 — 一個由中華青年企業家協會發起、給學生參加、非常重視實作的創業培訓 — 的同學們來 appWorks 參訪。他們事前做了很多功課,不知到去哪裡人肉搜索挖掘出了我這輩子所有人生軌跡,然後根據不同的階段擬出了幾十個問題,請我一一幫他們回答。

大概聊了一個多小時吧,其實是蠻好的經驗,剛好也讓我回顧一下我這些年來闖蕩的歲月。最後我送他們一句話,也是我常常送給每一個創業人的:Hack, everything!

這句話我常常說,但是似乎一直沒有好好的解釋一下它的意思,我想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首先,我們得先定義一下「Hack」,Hack 這個字當名詞用時的意思,維基百科是這麼說的

A hack is a solution to a problem, doing a task, or fixing a system (whether hardware or software) that is inefficient, inelegant, or even unfathomable, but which nevertheless (more or less) works.

翻成中文就是:

Hack 是問題的解法、一個任務,或是修理系統的方法,當這個方法不太完整、有點醜、甚至有點莫名其妙,但卻是有用的時候,就叫做一個 Hack。

也就是說 Hack 是一個不求美觀、不求完整,只求把問題解決的方法。因此,Hack 講求的是速度、實用、達到目的,所以換成動詞使用,就是「快速把問題解決」的意思。但是難就難在這個「快」,因為快速不等於「橫衝直撞」,要快之前,你必須要非常了解事情的每一個環節是如何運作的。要了解這個概念,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維基百科對 Hacker 的定義

A person who enjoys exploring the details of programmable systems and stretching their capabilities, as opposed to most users, who prefer to learn only the minimum necessary.

翻成中文就是:

一個很喜歡探索系統的結構,然後「延展」它的「可能」的人 — 這和「一般使用者」恰恰相反,因為一般的使用者只想知道他們需要知道的,越少越好。

也就是說,身為一個 Hacker,你必須要對這世界每件事情背後的邏輯有極度的好奇心,因此有一天當你需要 Hack 時,你完全清楚要按哪幾個按鈕、拉哪幾條繩子,就能夠快速達到你的目的。所以 Hack 是一種人生態度,要 Hack 就要 Hack everything!

還是太虛幻?沒關係,讓我給你 10 條實作的心法:

  1. 問「為什麼不能」,而不是「可不可以」── 這世界上大多的規矩是在不同時空背景下設立的,所以你不應該被它們綁住,而是去了解環境條件是不是早已改變。
  2. 問別人「為什麼成功」,而不是「有多麼成功」── 一般人只會專注在誰有多少錢、哪個人又住在帝寶,這些只是結果,你想要知道的是過程。
  3. 「為什麼失敗」,而不是「他們太笨」── 我知道你很聰明,但是別人也不笨,重點是他們為什麼失敗,這是你很重要的功課。
  4. 「測試」界線,而不「接受」界線 ── 這篇文章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知道它可能會超出界線,但是我非得試試。
  5. 「人」也是一種系統 ── 人性也是一個系統,深入了解之後你才能 Hack。
  6. Hack 自己 ── 我發現早一點睡可以睡少一點,一天中的工作效率也比較高,所以開始 11pm 睡,5am 起床。
  7. 邀請別人來 Hack 你 ── 迫使自己進步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對手看你的漏洞。當你知道他們很快就會找方法來 Hack 你,你非得把它補起來不可。
  8. 永無止境的追求效率 ── 速度是效率的表現,所以你必須在每個環節都優化 — 回台灣之後,我試了至少 10 種開車上班的路徑,直到我試出最快速的一條。
  9. 對任何事情充滿關心、好奇 ── 身為一個宅男,我會陪我老婆去逛街 — 事實上,她的很多衣服都是我挑的。我可以跟她時尚圈的同事朋友聊天,即使去她的高中、大學同學聚會我也玩得非常開心。
  10. 影響你身邊的人 ── 你看,看完這篇文章你是不是也被我的 Hacker 精神感染了?

So happy hacking, everyone!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與我們一起聊創業

(Photo via)

Leo Babauta 的 20 個創業家精神

May 3rd, 2011

8oinks MashUp_June Review

我相信你一定沒有聽過 Leo Babauta (里歐‧巴保塔) 這個人,沒關係,我也是今天第一次認識他。沒有,他並沒有什麼驚人的學歷或是事蹟,但他是一個正牌的「Hacker 型創業家」,一個不斷的找方法突破的現狀的人。出生於關島,而後移居舊金山,Leo 早先是 GigaOM 的寫手,到了 2009 年才開始經營自己的 Zen Habits 網誌,但在短短一年內就被時代雜誌封為全美百大部落格,接著很快就出版了兩本暢銷書「Zen to Done」和「The Power of Less」,後面這本也被翻成了中文版 –「少做一點不會死!」。

到了今天,Zen Habits 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超過 20 萬人訂閱的全球  Top 25 網誌, 同時 Leo 還開了 Write to Donemnmlist 等兩個飛速成長的部落格。重點是雖然 Zen Habits 如此成功,但 Leo 堅持他的網誌不但不接受任何廣告,而且還是「版權沒有翻印不究」(uncopyrighted)。

今天因緣際會在 Zen Habits 上看到 Leo 寫的「38 Life Lessons I’ve Learned in 38 Years」(這應該不用翻中文了吧?),覺得裡面有很多值得大家參考的「創業家精神」,因此特地節錄了 20 個我最喜歡的,並用我自己的話去解釋:

  1. 吞下你的高傲,勇於認錯。為了自尊而不肯道歉,只會傷了你跟夥伴們的感情。
  2. 物質不但不值錢,還會傷害你。這些東西往往對你的生活沒有加值,還讓你損失金錢、時間、管理成本、保險費用,甚至擔心受怕。(還記得嗎?財富不是錢!)
  3. 我一點都不酷,但那也沒關係,忠於自己才是王道。
  4. 你唯一需要的行銷就是一個好產品,如果它很棒,人們會幫你宣傳。(沒錯,請從對的行銷觀念開始!)
  5. 在網路化的時代,請你務必言行一致 — 你以為私下寄出的 email 永遠不會被公開嗎?再想一次吧!
  6. 你無法只用言語激勵人心,必須要做給他們看。
  7. 如果所有的魚兒都往東游,那你要往西 — 相信我,那些魚兒也不知道他們要往哪裡去。
  8. 你會錯過很多美好的事物,沒關係,你本來就不可能得到全部,好好享受你所擁有的,那才重要。
  9. 犯錯是學習最好的方法,千萬不要擔心失敗,不試試看你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記住下次別再犯同一個錯誤就好。
  10. 失敗是成功必經的道路 — 我沒有看過一個成功創業家沒有先失敗過好幾次的。
  11. 休息比你想像中的重要許多,你的身體需要復原,你的大腦也需要重新開機。
  12. 重點不是在終點,而是在過程,你必須要享受這一切。
  13. 卡住了嗎?去走一走吧!順便還能幫你維持健康。
  14. 把期望丟掉吧!還記得幸運的人嗎?
  15. 付出比收穫更讓人滿足,記得真正的付出是不求回報的。
  16. 合作往往比競爭有價值得多,要 PK 之前,先試著合作吧!
  17. 創造,你必須要創造才能改變這個世界。
  18. 別忘了大方向,常常我們卡在一個小東西,卻忘了大局。
  19. 學校教的、電視演的,是別人的價值觀,你應該要了解他們為什麼希望你遵循,然後發展出自己的世界觀。
  20. 你還有很多要學的,當你知道的越多,就發現自己越渺小,發現以前的思想有多幼稚。記得永遠懷著一顆好奇的心,努力的向生命學習。

以上,我覺得非常受用,也希望能夠給你們一些啟發。

PS. 5/12 (四) 我會在遠傳「2011 S Mart Day」跟大家聊聊「如何成為 VC 投資標的」,歡迎一起來同樂。

(Image via shirinwiniger,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