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MVP’

Ask Jamie #1:關於網誌平台、結婚與創業、知情的悲觀、MVP 追蹤、拍照 App,以及 Jamie 的個性…

November 5th, 2013

Jamie Lin 林之晨

Ask Jamie: 你提出問題,我整理成文章,與所有讀者分享

歡迎來到第一次的 Ask Jamie 單元。上週宣布推出這個服務後反應相當熱烈,短短一週就收到了 41 個提問。如果照原計畫一週回答一個讀者,即使接下來都沒有新問題出現,也要九個月才能消化完畢。所以思考之後我決定改以一週 5-10 題的速度處理,看能不能讓新問題出現的頻率與我消化的速度得到一個平衡。也由於我的產能有限,勢必有漏網之魚。如果你很想看到問題趕快被回答,建議可以試著用更精準的方式再提出一次,或許下週就會在 Ask Jamie 的單元裡看到。

Jerry Asked: 網誌發佈平台的選擇

Jamie 您好, 我是 Jerry Tao , 我的工作主要是遊戲研發企劃

從你還沒回國就有看你寫的網誌的讀者, 也曾經在你草創app創投初期去參加過幾次聚會, 跟您有過幾次見面跟小聊過, 後來因為工作忙(也算是自己陪朋友出來創業)就比較少去參加

先要謝謝你所寫的許多專文, 對於英文不夠好也不常看國外資訊的我來說, 你寫的很多網誌協助讓人了解世界上(特別是internet)更多的新趨勢與市場走向脈動, 對於我個人在這方面的資訊篩選與吸收上, 幫助很大也省了很多的工, 只是最近似乎這方面的訊息也變少了不少? 主題比較多在創業相關的觀念與心得上了

剛好看到你寫的這篇就率先響應發個文問一下XD

問題一
如果要開始寫網誌, 請問您推薦的方式, 建議的做法還有使用的工具?發布的平台? 有那些特別建議的項目與該注意的地方?

以往的無名跟現在國內的痞客邦都有只限於國內使用者使用的缺點, 以及跟其它社群平台的整合性功能差了些, 還有會被中國封鎖的問題; 而FB的blog功能又爛到陽春到極點, 最近在試google的blog, 也有很多操作跟使用不親和上的問題, 所以這個想請教寫網誌多年的您的建議

問題二
您是否有發現FB這陣子以來, 個人發布塗鴉牆的回留言比例大幅降低(主因似乎是跟本就沒被看見了, 因為有時我也看不見朋友寫的動態), 想請問原因為何? 似乎跟之前FB的擴散機制判斷規則修改有關? 另外想問的是你覺得這樣會造成的可能影響?(對使用者來說)

而google在google+相關的整合上似乎也持續下了不少的功夫
關於這方面不知道您的關查跟看法是什麼?

問題三. 承上述問題我想請問, 有沒有推薦的網誌平台是適合使用的?
如果您能寫一篇網誌功能平台的比較表就太棒了 XD

我以前用的是無名, 後來FB出來後就少用了很多, 只是其實需求應該還是有的, 我個人在想如果是我會想去用的網誌平台, 希望是整合性高, 能滿足以下的需求
1. 與facebook的連結互動快速且方便
2. 能讓我在evernote 上寫的各個筆記可以簡單快速的放在網誌
3. 與google的相本或是本身提供簡易親和的相本功能
4. 使用者或族群適合用於亞洲中文用戶, 最好能方便台灣與中國使用者都能容易接軌

以上是我的問題, 謝謝

Jerry Tao

Dear Jerry,

謝謝你的長期支持。就像我在先前文章說過的一樣,國外的 Internet 產業資訊,現在已經有很多來源,所以除了討論重大的發展之外,我漸漸就花比較少時間在那上面。關於網誌平台,我對國內的比較沒有研究,國外的我較熟悉 WordPress 與 Tumblr。Wordpress 的優點是高度可客製化,適合重度、偏專業的網誌發佈者。Tumblr 則相對輕巧簡單,內建 Follow 功能,適合輕度、偏休閒的網誌發佈者。

其實網誌平台是工具,就像腳踏車一樣,跑車登山車越野車,各自有它的優缺點,但更重要的是你的目地在哪裡。例如如果真的很在意中國讀者,那就得去新浪或是騰訊開個博客,否則放在外面很難保證永遠不被和諧。選擇網誌平台的一個好方法是每個不錯的都用用看,發了 10 篇文章後再來決定哪一個最適合你。其實 Evernote 現在也有一個 Postach.io,可以把你的筆記直接發佈成網誌,說不定它才是你在找的東西。(抱歉我實在抽不出時間幫你整理一個完整的比較表,但 Google 一下你其實可以找到很多。)

Facebook 的自然曝光減少相當容易解釋,他們近來使用者成長趨緩,但品牌粉絲頁的成長並沒有,因此每個品牌分得的自然曝光當然會降低。另外,雖然 EdgeRank 演算法是黑箱作業,但 Facebook 現在是有財報壓力的上市公司,如果他們調整 EdgeRank 讓願意買廣告的品牌得到更多的自然曝光,我也不會覺得意外。

我猜你所謂 Facebook 與網誌整合指的是分享按鈕、討論串等這些功能,這些 Google+ 的確有在跟進,當然腳步會比 FB 慢上一些。Google 的 Social 策略偏防守,目的是不讓 Facebook 專美於前,並且用自家服務作為施力點,逼迫 Facebook 打開它的高牆。因此我不期待 Google+ 在與網誌整合上有任何大膽前衛的作為,當然近一年左右 Facebook 除了更新數據分析工具外,也沒有太多的進步。

以上,希望這些資訊對你有些幫助,期待閱讀你發表的文章。

Jamie

Johnny Asked: 結婚與創業

Hi, Jamie,

Good day!我是你blog的忠实读者,几年来你的文章给与我很多启发,所以先感谢你一路来的分享。

我今年29岁,目前的女友很大机会成为我妻子,但是我现在以及未来三五年都在边工作边创业,因此导致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比较紧张。而结婚在华人世界是一件费神费力也高开销的事情,因此我想请教你:如果你面对我这样的状况,你会选择何时结婚?你会如何处理婚姻、家庭生活和创业这三者的关系?

Many Thanks!Happy Hallowen!

广州读者
Johnny

Hey Johnny,

謝謝你的鼓勵。

我不知道在廣州的狀況,在台灣如果設計得當,結婚可以是一門「正現金流」的活動,也有創業者用辦婚禮來籌措創業資金的案例。當然這事也不能太過頭,婚姻畢竟是終身大事,為了創業太過犧牲也不健康。

家庭生活方面,除非老婆的個性非常獨立,否則與創業間的平衡是需要用心經營的。你需要設定家人的期望值,讓他們認同你的創業理想,並且常與他們分享碰到的種種挑戰。我的話週間認真創業,週末兩天基本上奉獻給家庭。小孩倒是教會我很多事情,愛人、耐心、理性、教育的方法,真是上天賜給我最棒的禮物。

早生貴子

Jamie

Tamio, Nova &  Mr. Phy Asked: 關於 Pivot

1.我們很有衝勁、樂觀的投入一個創業計劃,但隨著不斷的pivot我們的衝勁與樂觀也漸漸消失,我們應該轉到一個全新的方向找尋會讓我們興奮的點子,或者繼續在原先的路上嘗試呢?—(Tamio)

2.身邊的人大多看好我(們)的創業行動,但除了一開始,現在我已經失去了必勝的信心,請問一個創業者應該出現這樣的心態嗎?—(Tamio)

3.我們蒐集過很多跟我們服務相似的公司的資料,但是我們似乎沒有看到真正「成功」的例子。這代表我們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還是其實我們只是在胡同裡打轉呢?—(Nova)

4.在很多創業故事中,經常看到毅力扮演關鍵角色,但現實中有許多令人動搖的因素,例如業績沒有起色。這可能是產品本身就有問題,也可能是等得不夠久或做得還不夠多。想請教Jamie,應該如何設定 pivot 的時機呢(停損點)?—(Mr. Phy)

Tamio, Nova & Mr. Phy

Hey Tamio, Nova & Mr. Phy,

1. 這就是所謂從創業初期的無知樂觀,漸漸進入「第二年」知情悲觀的過程,幾乎所有創業者都會經歷。這時的確需要找到更好的題目,且這樣的題目往往是基於這段期間不斷嘗試所取得的新資訊,從中產生的啟發,也就是所謂的 Pivot。知情悲觀時最忌諱輕易換一個不甚了解,只是聽起來很讓人興奮的題目 (所謂的 Jump),因為你很有可能只是把自己帶回到另一個無知的樂觀。(參考文章:如何走出知情的悲觀)

2. 創業畢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所以沒有所謂「必勝」的。心態上好的創業者應該是樂觀且客觀的,用盡所有的努力與可能去提昇自己成功的機率,但也非常清楚有哪些事情是無法控制,必須仰賴環境的幫助的。

3. 這件事情很難說。我會建議去跟參與過那些不成功公司的人聊聊,深入了解他們不成功的原因,再回來思考有沒有新的 Paradigm Shifts 正在發生,讓你可以有效的解決那些以前無法解決的問題。

4. 這件事情更難說,什麼樣的案例我都看過。講到最後就是 Follow Your Heart,收集所有能力範圍內能夠得到的情報,然後做出真心相信的決定,無論那是堅持或是 Pivot,人生就是不要後悔。

加油,創業初期是 0 與 1 的世界,最壞的暴風夜,後面可能緊跟著晴天。

Jamie

Karl Asked: MVP 與追蹤

1 (在LEAN STARTUP一書) 我知道MVP 是用來驗證假設的,那如果是做一個APP 的情況下,是否有一些免費使用的工具來量度用戶的情況呢? (GOOGLE ANALYTICS? 如何有效使用? 會有比較實質的例子嗎? 常常說不是要「問」用戶的反應,因為用戶也不清楚他們要什麼,那應如何掌握呢?)

(PS:我在以前的網頁的GOOGLE ANALYTICS 只看到多少人回來,但不知道他們為何回來,只看到BOUNCE RATE多少,但不知道為何會走—–簡單說我不太懂使用及分析)

2 Dropbox 家傳戶曉的例子告訴我們他們因為要解決的問題太複雜而用了他們的INTRO VIDEO 作為MVP,你認為是否每個產品都可行呢? 如不,那些可以? 如果用VIDEO作為MVP,那要放一點點錢推人來看嗎?

Karl, TripChat

Hey Karl,

Google Analytics 的確可以用來量測 App 的使用者行為,但必須要對 Tagging 的使用相當熟悉,精心設計後才能產生可以輔助決策的資料,有些團隊還會加上 Flurry 或 Mixpanel 來輔助資料的收集。不過以早期的產品來說,我比較建議直接拿到街上去找使用者試用,近身觀察他們的使用情況,得到 Feedbacks 的投資報酬率會比用 Analytics 高上許多。

Dropbox 當初不只是拍了 Intro Video,更重要的是他們把 Intro Video 分享到像是 Hacker News、Reddit 這些它的 Target Audience 濃度很高的社群,因此取得了精準的 Feedbacks。

Jamie

劉海林 Asked: 關於拍照 App 創業

1.拍照類應用的發展前景和方向?
2.怎麼看待技術驅動和產品驅動的企業?
3.多少用戶數或者活躍度的時候融資是最佳的時機點?
4.對於攝影類APP,選擇走專一功能的路線還是集成多種功能的路線,你有什麼建議;

KeepCap Designer 劉海林

Hey 劉海林,

1. 拍照還是智慧手機用戶相當愛用的功能,智慧手機在全球的穿透率也還不到一半,因此理論上發展這類 Apps 還有機會。當然時至今日這個領域已經山頭林立,且許多有強大的網路效應,如何從中心思想挑戰他們,創造無法輕易複製的模式,的確有相當高的難度。

2. 技術必須要先能形成商業價值,然後還要能形成進入門檻,如果是這樣的技術所驅動的創業,當然非常有競爭力。講到產品還包括設計、使用經驗、製造成本、取得成本等等,如果這些元素與技術組合出來的產品能夠有市場價值與進入門檻,也是非常好的競爭力來源。

3.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除了自身的條件與資金需要,融資還有太多外在變因,競爭對手的狀況、市場氣氛、熱錢的供給等等。我建議提早與創投建立關係,在還沒有需要募資前就多與他們來往,除了更了解他們的偏好與想法,也可以藉由他們更了解大局,這會協助你決定適合的融資點。

4. 兩種都有成功案例,所以沒有絕對的好壞。我想端看你自己真心相信的路線,還有沿路上用戶的反饋。

Jamie

黃純沐 Asked: Jamie 的個性分析

在下正設計一個可以由使用者填一些自已外觀就知道自已的體質個性的網站,Jamie 的網址關注已久,所以也想知道一下我測的對不對。
以下會是我的網站對Jamie的認識
①Jamie對吃很在行,菜好不好吃,少了什麼要加什麼很敏銳。
②Jamie喜歡開快車,個性比較急燥,行動迅速,理解力亦強。
③Jamie喜歡紅色或鮮艷的色系,買車或衣服的話原則上不會買黑色的。
④Jamie對錢財不會看的很重,不拘小節,大而化之,也不會記仇
⑤Jamie對人寬大、待人親切,非常的有禮貌
⑥Jamie對任何事都有著旺盛的好奇心和衝勁,反應力又快。
⑦Jamie對產業的趨勢走向分析比常人精準
⑧Jamie沒心機,快人快語,有口無心,屬於「說做就做」型的人,不會拖泥帶水
⑨Jamie不喜歡和說話不清不楚,動作慢吞吞的人在一起。
⑩Jamie和人溝通時通常會很認真聽講,但頭殼易想其它事。公關能力強。不會對他人說推辭的話(不善於拒絕別人)。
如果上述的猜測不準的話,請忽略這筆資料,謝謝。

黃純沐

Hey 黃純沐,

③ 相反,⑥ 不夠精確 (我對許多事情有旺盛好奇心,但不是任何事情),⑦ 這很難說,⑩ 如果有 Insight 的內容我會認真,沒有的我很沒耐心。除此之外,其他 6 點相當準。以正確率來說,非常了不起!

Jamie

以上,就是今天的 Ask Jamie。希望有回答到這 6 組讀者的問題,也希望對大家都有些幫助,歡迎你也提出問題,下週見!

___

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8 正在接受申請,歡迎加入!

品味:ReviewerCard — 網路時代的公民記者證,或是某種數位霸凌?

February 1st, 2013

ReviewerCard

商家們常常請我在文章中提到他們的名字,或者幫他們撰寫評論,說會給我打折或是什麼的。如果他們可以這樣來向我兜售,為什麼我們不能反過來搞?–Brad Newman, Founder, ReviewerCard

歡迎來到每週一次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所看到的種種美好。

今天的品味專欄要討論的不是美好的物品,而是品味的生意,以及生意的品味。LA 創業者 Brad Newman 本來是一個活躍的旅行者,也常把他體驗過的旅館、商家寫成評論,分享在網路上 (不過我找不到這些評論就是了)。最近他靈機一動,推出了一個叫做 ReviewerCard 的產品。

How ReviewerCard Works

遊戲規則非常簡單,假設你是一個線上美食評論者,你可以向 ReviewerCard 申請成為會員,他們會先審核你在網路上的活躍程度,如果達到一定水準,就會核發這張黑色的 ReviewerCard 給你。接著當你去餐廳用餐,並且要把該次經驗寫成評論時,就把這張卡片秀給商家,這時商家可以自行決定要如何「討好」你,而你則依據得到的服務來分享你的經驗。

所以這個概念有點像網路時代的「記者證」,或是取代傳統美食評論家的名片,提前讓商家知道你計畫把所見所聞報導出去,提示他們可以更加注意當天的服務,免得讓一次低於平常水準的經驗,毀壞了他們在網路上的名譽。相對的如果商家能夠把當天的服務做好,則能享受到「免費」的宣傳效果 (當然不是真的免費,商家也是付出了努力)。

這是當一切都按計畫進行的時候,但實際的情況可能沒有那麼樂觀。首先,商家認不認識這張卡片?如何信任評論者審核的標準?評論者會不會因此對商家予取予求?偷吃步的商家會不會收買評論者?評論者會不會公報私仇?

這些都是很有可能出現的問題與弊端,但 ReviewerCard 在完全沒有配套解決方案時,就已然把服務大力推出。結果當然召來非常嚴厲的批評,洛杉磯時報大罵 ReviewerCard 是「一個用毀壞商家網路名聲作為威脅,以得到個人利益的無恥嘗試」,美國最大的本地商家評論網站 Yelp 也直接嗆明「向商家要求特殊待遇或是免費服務來換取評論不但違反了我們的服務條款,也有可能違反聯邦公平交易委員會的規定」。

Brad Newman 本人也因此被許多評論網站直接封鎖,禁止他再發表更多的本地商家評論。

MVP vs. Pre-mature Scaling

這帶我們回到今天想討論的主題,就是 Brad Newman 這次的嘗試到底做錯了什麼。我願意相信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一張實體卡片的確能降低資訊的不對稱性,讓商家有機會能贏得更好的評論,這點其實以往在記者、美食評論等行業,是早已經建立的遊戲規則。

但我想他錯在沒有把透明的審核標準、回饋機制、防弊等等機制都建立起來,就急著把產品大力的推出去。

「你不是說要『Just ship it!』,早點推出 MVP,得到回饋後再來修正?」你或許會問。

是,但 MVP 是 Minimum Viable Product,其中 Minimum Viable 是最小可行,也就是只包含核心價值訴求的意思。在 ReviewerCard 這個商業模式裡面,我認為確保每位 Reviewer 的信譽,以及基本的防止舞弊機制,應該是核心的價值訴求,需要被包含在 MVP 裡面。

另外,假如在第一版只有卡片,沒有配套措施的 MVP,Newman 只是想要測試實體使用 ReviewerCard 的過程,從中學習經驗,那他就不應該這麼早大力推出,還去接受 LA Times 的訪問。太早上主流媒體是一種「推廣」的過早規模化,他會讓你的品牌印象失去 Pivot 的機會,也會限制你繼續嘗試的能力。

當然這有點事後論諸葛,但我相信如果今天 Newman 是先小小的嘗試,逐步去建立一個非常嚴謹的遊戲規則,再加上細膩的公關操作, ReviewerCard 很有可能會得到市場完全不同的反應,甚至有機會成為類似美國運通黑卡那樣的地位。

而再更仔細去推敲 Newman 為什麼會這麼魯莽,我只能說那就是做生意的品味了。尤其在美食評論這樣亟需品味的產業,魯莽當然是行不通的。

與你們分享。

___

一天中的美好風景,我都分享在 Instagram 上,歡迎收看

(Images via DigitalTrends, ReviewerCard)

創業者,請不斷的問自己:我幫使用者解決了什麼問題?我到底幫使用者解決了什麼問題?

January 16th, 2013

Elephant on a stoll

你幫使用者解決什麼問題?

這是 500 Startups 創辦人 Dave McClure 上次來台灣,每個創業者跟他 Pitch 時,他劈頭就問的第一個問題 — 真的是劈頭,常常連你的第一句自我介紹都還沒講完,他已經丟下這顆炸彈。

見賢思齊,從此之後我也常常把這個問題第一個就丟出去。令人驚訝的是,幾個月的實驗下來,能夠精確回答的人,居然是少數。

當然每個人蓋網路服務、做 App、設計遊戲,都是希望給使用者,很多很多使用者來玩,來用。而創業者更常常以顛覆既有產業,改變人們生活為終極目標。但如果連這個最核心的問題都沒有好的答案,那或許你的希望與執行之間,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當然要能夠「精確」的回答這個問題,並不簡單。因為它不是「一個」問題,而是很多很多問題的集合。以下就是那些「子題」的列表,你可以試著檢查看看,如果你越能夠回答以下這些題目,那就表示你越清楚你到底在幫使用者解決什麼問題。

  1. 你的使用者是誰?
  2. 你的早期使用者是誰?中期使用者?長期使用者?
  3. 他們都有怎樣的特徵?(e.g. 性別、年齡、收入、居住地區、興趣、婚姻…)
  4. 你可以在哪裡抓到他們?
  5. 他們有哪些共通的問題?
  6. 你幫他們解決的又是其中哪些問題?
  7. 你如何確定這些問題實際存在?
  8. 這些問題有多麼困擾他們?
  9. 他們願意付錢解決這個痛苦嗎?
  10. 在沒有你的產品之前,他們都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11. 原本的解決方案的優點是什麼?缺點又是什麼?
  12. 人們都花多少錢在這些原本的解決方案上?
  13. 你知道什麼事情是原本那些解決方案提供者所不知道的?
  14. 為什麼原本的解決方案提供者不知道這些事情?
  15. 為什麼原本的解決方案提供者不修正他們的缺點?
  16. 這個問題是因為使用了某個產品/服務而造成的嗎?
  17. 這個產品/服務的生命週期如何?能夠等待/支撐你的解決方案嗎?

如果你能夠很有信心的回答上述問題,恭喜你,你正在解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其中有某些問題無法確定,那請你做更多實驗去找到答案,當然,除了跟使用者對談、問卷、Focus Group 等傳統方法之外,建造並推出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也是一個取得答案的方式。尤其是早期創業,你做產品的目的往往比較是在釐清問題的存在,而不是在創造一步登天的成功服務。

答案一直在那邊,所以重點是問對問題。只要你不斷的質問自己這些核心的問題,你的創業之路就會越來越清晰。

與大家共勉。

___

許多我看到的新奇資訊,都會分享在 Google+ 上,歡迎追蹤

(Photo via mobilestreetlife,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