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news’

你的 TA 到底在哪裡?

December 6th, 2012

搞清楚了你的 Target Audience 是誰,把他們的年齡、性別、收入、居住地區、有什麼興趣、處在什麼狀態、有什麼問題等等「輪廓」描繪出來後,你還必須要知道這些人都在哪裡逗留 — 你得先能夠找到你的 TA,然後才有機會把他們拉到你的新網站上。

網路上人們會主動去閒晃的地方,大略可以分為四個大類:

Search (搜尋)

當人們在找資料、找答案的時候,他們會主動的去 Google 等搜尋引擎,用關鍵字來檢索。這就是你必須了解 TA 有什麼興趣的原因,因為要從 Google 上拉 TA,你並沒有辦法用年齡或是性別來定義他們 — 很多時候,連 Google 自己也不清楚他的使用者是什麼年齡、什麼性別。所以在 Search 這個大項,你必須要透過 TA 有興趣的東西,也就是「關鍵字」,來分辨,並且抓住他們。這也是為什麼你要買 AdWords 這類「關鍵字廣告」,以及針對某些關鍵字做 SEO (搜尋引擎最佳化) 的原因,因為這樣的工作會幫助你抓到你針對的 TA。

News (新聞)

當人們想要知道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情時,他們會來到自己喜歡的新聞網站閱覽資訊 — 當然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是透過了朋友在 Facebook 等社群網站的分享,來到了新聞類的網站。但無論如何,人們花很多時間在新聞類型的網站上吸收新知,這是無庸置疑的。每個新聞類的網站,都有自己的 TA 族群 — 無論他們是用性別、年齡,還是興趣去區分,所以要在 News 裡面找到你的 TA,你必須要針對的是目標受眾與你相似的新聞媒體,而要做到更精準的推廣,你甚至要以一篇文章為單位去圈住 TA — 畢竟即使是在某個特定的新聞網站上,人們還是會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文章閱讀。在新聞類的網站找 TA,除了要知道他們會讀哪些新聞外,你還必須要動作非常快,因為絕大多數新聞的閱覽量都是在第一個 24 小時內發生,所以如果你沒有抓住黃金時間,即使出現了一篇完全符合你 TA 興趣的文章,你還是有可能錯過抓住他們的好機會。

Social (社群)

Social 又可以分為 1% 發言、99% 閱覽的「內容型網站」,10% 發言、90% 閱覽的「討論區型網站」,以及 50% 發言、50% 閱覽的「社交網站」– 舉例來說,我的網誌、YouTube 都算是內容型網站,巴哈姆特FashionGuide 則是討論區型,而 Facebook 就是典型的社交網站。這些網站自己的 TA,越「左邊」就越集中,越「右邊」就越發散,因此要拉你的 TA,你必須要先把與你「TA 關連度」高的每個 Social 類網站,通通表列出來,然後再依據各個網站的子類別,以及實際經營情況,找出鎖定 TA 的方法,例如當你找出與你 TA 關連度最高的 10 個部落客,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找他們合作撰寫開箱文或是體驗文。而在 Facebook,除了做精準廣告投放之外,你還可以經營自己的粉絲團,或是去找與你 TA 關連度高的粉絲團合作。

Mobile (行動)

最後,現代的消費者,除了睡覺與在「桌機」面前的時間之外,通常就是掛在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之上,所以 Mobile 也是另一個你必須要突破的 TA 逗留處。注意 Mobile 雖然是一個大類,但它基本上包含了上列全部,然後再加上一些額外的規則。而這些額外的規則至少包括了:A) 你需要知道與你 TA 關連度高的 Apps 有哪些,然後想辦法與他們合作;B) 像是 WeChat、Whatsapp、LINE、Cubie Messenger、Instagram 等這類的「Mobile Social」平台,又是另一個你要經營的通路;C) 別忘了智慧手機還是手機,所以傳統的簡訊、電話拉 TA 很多時候仍然管用;D) 如果你要在 Mobile 上拉 TA,那最好確保你的網站是有針對小螢幕最佳化過的,否則好不容易把 TA 拉到你的網站,卻讓他們發現你的網站在手機上很難使用,那是很丟臉的。

所以以上,就是當你確認了要針對的 TA 是誰之後,還必須要去弄清楚的「他們在哪裡」這個問題,希望對你們思考推廣策略,能夠有一些幫助。再次提醒,這些工作最好在你悶著頭開發產品之前,就已經完成初步的調查,而有些能夠先做的事情,例如粉絲團,也應該要先開始經營 — 沒錯,就是我所謂的「通路先行」。

___

更多關於設定 TA 與如何吸引他們的知識,也可以在「Jamie 流行銷」裡找到。

(Photo via thomashawk, CC License)

「新」聞

December 23rd, 2011

搬回到台灣之後,越來越不看電視新聞。因為說實話打開電視,根本沒有新聞。不是翻拍自 YouTube 的「Kuso」影片,就是「網友」、「鄉民」又幹了什麼好事,不然就是誰家的大阿姨昨天出國的時候買東西被貴了 3 塊錢。有時候你還真的搞不懂,這些人新聞系念了四年,就是為了有一天在電視上播報這些五四三東西嗎?當然我知道這是「收視率導向」的自然結果,結論是觀眾沒有水準,但因此我也就不想浪費時間在這上面。

前幾天讀到 Seth Godin 的「Lazy Journalism」一文,倒是幫這件事情做了很好的解釋,他說:

以前,報新聞是很地區性的,所以這件事情的公式很簡單:在其它媒體上找重要的趨勢、活動或是議題,然後就報導它。因為你就是你鎮民的聲音,所以跟全世界其它 1,000 家媒體同步是很重要的,這樣你的讀者才不會錯過重要的資訊,這也會讓挖掘到這個故事的記者知道她做了一件很棒的事情。

這不是懶惰,這是明智。你的工作是服務你城鎮的居民,讓他們知道重要的大事,這也是所有的媒體都在做的事情。

然後我們就有了這個:

到如今,早就已經沒有所謂的「地方性媒體」,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全世界的新聞,所以「追熱門話題」這個習慣,反而傷害了新聞的專業性。

我們不需要專業媒體幫我們「retweet」(轉推),這樣做只會更分散觀眾的注意力。他們給我們一堆智障的隔夜加熱新聞,只是希望能夠藉此抓到一些些注意力,因為這是一則「熱門」的話題。這種東西根本可以留給那些免費媒體去做。

接下來的專業新聞,重點在於報導那些還沒有被報導的,把鎂光燈轉向還沒有被照到的地方,和講一些新的故事。

Seth 解釋得很好,追逐熱門話題這個習慣,在以前新聞媒體的供給尚未過剩時,是必要的,因為這讓人們不會錯過重要的發展。但時至今日,媒體應該要開始回到源頭,專注在挖掘沒有人挖掘的故事。從這個觀點,你就能了解為什麼壹週刊、蘋果日報會那麼成功。雖然他們是把這個精神用在八卦新聞上,但至少他們做到了大多數傳統媒體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報真正的「新」聞。

PS. 2011 年最後一次歲末大團員 TechOrange + appWorks Startup Mixer 將在 12/29 (四) 6:30PM 舉行,先圈好行事曆,活動細節隨後就來。

(Photo via YouTubeErnst Moeksis)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