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talent’

Jeremy Lin 老師還教了我們什麼?

February 13th, 2012

趁著這個週末,我好不容易抓到時間把 Jeremy Lin (林書豪) 的訪談都看了一次。從他的故事中,我發現有太多創業者可以學習、借鏡的觀念,而且更棒的是,不只我看到了,Inside 的 Fox 也看到了,還幫我們把其中的九堂課列了出來。

Fox 的那篇文章寫得很棒,我鼓勵大家都去讀讀,我也可以省下很多前因後果。不過除了 Fox 已經聊過的,今天我還想再補充三個我看到的重點,從一個籃球員的角度,也從一個「紐約客」的角度。

保持「比賽體格」,即使你沒在上場

其中一個訪談中,J-Lin 感謝他的助理教練。他說即使他沒在上場,教練們還是持續監督他做重量、心肺訓練,幫助他維持良好的「比賽體格」(stay in “game shape”)。因此一旦他有上場的機會,即使突然開始連打 4 場,每場 30、40 分鐘,他還是能夠維持高產出的表現──不要懷疑,NBA 球員也是人,也會累,昨天賽後 J-Lin 也透露身體已經麻痺,從來沒有這麼疲憊過。

創業中的團隊也是一樣,無論是身體和心理,你都必須要隨時維持備戰的狀態。千萬別以為找到 Product-Market Fit,一切就搞定了。真正的戰鬥,是從那一天才正式開始。在那之前,無論你做什麼,根本沒什麼人要理你。在那之後,轉頭往後一看,一大群追兵正在用最快的速度殺過來。你必須要更用力的向前推進、快速的做決策,而且還不能犯任何重大的錯誤,否則馬上就會把領先的差距通通吐回去。所以即使還沒找到 PMF,就像 J-Lin 一樣,你還是必須隨時保持戰鬥所需要的體力和效率。

Product-Market Fit,不是 Market-Product Fit

其實大家都搞錯了,J-Lin 之前在 Warriors 和 Rockets 不受重用,並不是因為他們眼光太差,而是因為 J-Lin 這個「產品」(後衛),與這些「市場」(球隊) 並不適合。一支籃球隊並不只是 12 個人,還有總教練、進攻教練、防守教練,各自有各自喜歡的球風,所以身為一個菜鳥球員,你怎麼可能寄望整個球團去適應你一個人的能力與喜好。

創業團隊常常夢想能夠「影響市場」、「創造市場」,那或許不是不可能,但發生的機率就跟一支 NBA 球隊為了坐在板凳第 15 人的林書豪先生改變戰術一樣的微小。與其賭在那上面,你還不如不斷的改變你的產品去適應市場的喜好。另外,NBA 球員換球隊不容易,但是你換市場卻非常簡單,這樣,懂了嗎?

用大腦打球

當媒體訪問 J-Lin 的教練 Mike D’Antoni,D’Antoni 不是稱讚 J 的球技、不是稱讚他的換手上籃技巧,D’Antoni 對 J 的評語是他很「敏銳」(sharp),跟他說一件事情,他馬上就能夠執行,甚至還會帶自己的 ideas 來討論。到了 NBA 那種程度,體格、速度、彈性、外線比 J-Lin 好的人太多了,真的要我說,我還覺得陳信安的條件都比林書豪好,但為什麼 J-Lin 可以儼然成為 Knicks 的新領袖,但易建聯卻只能跑跑龍套?因為 J-Lin 打球靠得是大腦。湖人隊那場比賽就是最好的例子,口頭上 Kobe 說不知道 J-Lin 是誰 (相信我,這也是戰術的一部分),但其實他們早就研究好如何對付 J 與 Chandler 的「S1 進攻」。但 J-Lin 更敏銳,他開場先用外線證明自己,接著下半場更放棄運球,改用空手切來出奇制勝,這,就是用頭腦打球。

創業團隊常常陷入「天才」的迷思,以為只要有「神人」在場,靠著無敵的技術,一定可以開發出致勝的產品。其實創業往往遠遠大過於天才、技術、產品,你必須要能夠深入戰場、掌握局勢,然後再針對它來改變進攻的策略。這就是林書豪在做的事情,也是為什麼他能夠獨當一面真正的原因。

以上,希望 J-Lin 故事中的這些 Lessons,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Keep fighting, keep hacking, everyone!

(Photo via NYKnicks)

Hiring Pie — 好圖勝千言

August 24th, 2011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為了找一個新團隊成員,面試了十幾個人。篩選到最後兩、三個選擇之後,大家開始坐下來在會議室裡討論應該邀請誰加入。但這個討論似乎永無止境,因為需要顧及的層面太多,這些個人的人品、能力、經驗、學習的速度、和我們相處的感覺、價值觀、要求的薪水、股票、什麼時候可以開始上班… 等到好不容易聊完了一輪之後,大家似乎又忘記了前面幾項的重點、結論。

有時候甚至還會吵架,因為現在才發現關於這個空缺,大家心中的重點不一樣,對於這些人才還可能有私心的喜好。這樣的過程,實在太沒效率!

今天剛好在 Steve Blank 的網誌看到一個超棒的解決方案,所以今天要跟各位隆重介紹…

Hiring Pie (求才派)

首先,先用這個職務需要的所有重點能力去分割一個派:

接著,根據這些能力的重要性去調整每個派的大小:

最後,把每個應徵者的能力分佈放到這個派上面:

現在,比較是不是容易了許多?

我很喜歡這個圖表,因為它不但讓「到底該找誰」這個討論變得很科學,而且設計得非常好。傳統的多角型圖,沒有考慮到 100 分的溝通能力比起 80 分,差距往往不只 20 分 (100 分的人非常稀有)。但在這個 Hiring Pie 上,當用佔據的面積和顏色去比較時,更能夠反映真實的差距。

當然,找夥伴不是買車,最後不可能完全照著這張圖去雇用。但至少光是上面說的那個會議,就可以省掉一半浪費的時間,完全符合 Hack Everything 的精神。

今天我會跟幾位合夥人聊聊,說不定這次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我們也可以用這個方式來徵團隊,應該會是很有趣的驗證。

(Image via spacelion, CC license)

人與才

June 10th, 2011

昨天的「最棒的程式碼」一文,下面出現了更棒的討論。其中 Arvin Huang 的留言,讓我想了一整天,他說:

能夠 document 清楚自已程式含義的人,代表著他胸有成竹,程式的可用性就很高。本人的經驗是在試用一個程式員的時候,有時候您不用去看程式,因為看別人的程式是很累人的事,看他的 document 則是很好的方式,能夠很好的注解自已程式的人,基本上都是 A 咖級的,也是可以裁培的人。

這段話讓我一直在想「人才」這個字的涵義,既然它是「人」和「才」兩個字的組合,那麼一個真正的「人才」,是不是也應該要是「人」和「才」兼具呢?如果「才」指得是能力,那這裡的「人」,我認為應該是個性、價值觀、潛力、工作/溝通的態度等等。

當我們在找夥伴、團隊成員時,往往放很多精力在「才」上面。懂不懂 LAMP、寫過幾年 RoR、什麼學歷、什麼經歷,但是常常花太少的時間在「人」上面。所以我看過不少團隊紙面上看起來非常不錯,但很奇怪就是一直搞不出什麼屁來,仔細研究之下,才發現原因出在成員的價值觀和溝通不良上面,白白浪費了每個人身上的好功夫。

所以在找夥伴時,除了能力,我覺得大家必須要同樣重視「人」這個原素。傳統的面試方式,其實很難讓你看清楚一個人,所以你必須要用一些新的方法。Mixer Labs 的 Elad Gil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他們公司如何徵才的文章,我在裡面發掘了一個是很重要的「看人」方法:

啤酒測試

每一個 Mixer Labs 有興趣邀請加入的人,他們都會帶他去吃個晚飯、喝點小酒,確認這個人和 Mixer Labs 團隊的文化是契合的。有一次,一個非常非常強的工程師,大概是他們面試過最強的,在幾杯黃湯下肚後,居然講出了一些種族歧視的話,這讓 Mixer 最後決定不要雇用他。

這個方法其實 appWorks 也用過,當我們在找 Associate 時,就請了幾個我們覺得不錯的應徵者去參加 Startup Mixer,看看他們跟創業者們的互動,是不是能夠融入我們所屬的社群。這個過程也幫助我們最後找到了 Joan,將近一年後,事實證明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所以,我想無論是 Arvin 的看 documents 方法或是 Mixer 的啤酒測試,我看到的是他們對「人」的重視,事實上,大多的時候,「人」是比「才」還重要的。這個問題,我覺得值得大家好好的去想想。而如果你有什麼其他的好方法,也歡迎你留言跟我們分享。

(Image via brandoncwarren,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