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關於創投’

“邪惡的創投”

October 7th, 2010

我得承認,在我不長不短的 11 年創業生命中,我是看過一些「惡質的創投」。這些人會用一些小伎倆,來佔創業團隊的便宜,例如:明明是要投資競爭對手,卻讓你來簡報幫他自己做功課;或是明明有興趣要投資,卻故意等你錢快花完的時候,再用比較好的價位進場。

姑且不論會發生類似的狀況,是這些創投太過份,還是創業者們多多少少也少做了些功課,讓自己陷入窘境。反正壞事傳千里,這些少數人的作為,的確為我們整個創投圈帶來不少的麻煩。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總是很容易被認為「此必有詐」、「另有陰謀」。而創投,也很常常很容易被拿來和「剝削創業者」、「邪惡的資本家」作聯想。

不過今天的這篇文章,我並不是要幫整個創投業辯護。就像任何行業一樣,VC 圈子裡也是什麼人都有,所以沒什麼好幫他們辯護的。今天要講的,是我親身的經歷,也是為什麼會促使我想要有朝一日成為一個偉大的「創投家」,最重要的原因。這個人就是掃描器的發明人,全友的核心團隊成員之一 — 謝志鴻博士。在我們的口中,他則是 Bob。

Bob 和我們 (碩網創業團隊) 是在 Web 1.0 時代著名的橋傳播 “The Kitchen” 認識的,時間是 99 年。雖然當時我們只是一群小毛頭,一半的人連大學都還沒有畢業,什麼都不懂就嚷嚷著要作台灣的戴爾電腦 (Dell),Bob 和他的兩位合夥人幾乎是二話不說的就把一大筆錢託附給我們。

而打從第一天起,Bob 就不只是一位投資人。當我們需要更多資金,Bob 很快幫我們拉來了台灣工業銀行、威盛等重量級的策略夥伴一起投資。當我們需要客戶,Bob 馬上幫我們引見重要的企業負責人。當我們的組織需要紀律,Bob 就細心的講解大企業的架構讓我們參考。當我們幾個創辦人覺得迷網,Bob 就找我們去他家烤肉,幫我們解惑。

走過 2000 年的網路泡沫化,2003 年的 SARS,碩網從賠錢到賺錢,賺錢到賠錢,許多投資人急著把我們 write down, write off (列為壞帳),Bob 從來沒有一天抱怨過。他也從來沒有一次讓我們覺得他是高高在上的投資人,最後甚至跟我們幾個創業團隊成員,都變成了好友。

2003 年我跟他說我想出國念 MBA,未來也想往 VC 發展,他二話不說讓我去他任職的創投上班。我也因此有幸參與了許多增資案評估,也有了我人生第一個成功上市的退場經驗。

說得誇張一點,如果沒有當年 Bob 的大力幫忙,就不會有今天的碩網,也不會有今天的我。而也就是在這樣的經驗下,我才會立定志願,要當一個創投。而且不是一個普通的創投,要是一個像 Bob 一樣,讓創業團隊可以依賴,碰到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好夥伴。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和四位夥伴創立了 appWorks 創投,然後接著又從創業人的角度出發,建構了 appWorks 育成計畫。我們為的只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 希望能夠給辛苦創業的團隊最棒、最有效的創業環境,和最多、最好的幫助。

所以,或許你可以一味的認定創投都是邪惡的。但也或許你可以多了解某些人在做的某些事情,然後再下判斷。無論如何,appWorks 育成計畫和我們五個人,都會在這裡張開雙手,歡迎有興趣的團隊加入。

第二屆收件只剩下幾天 (10/10 截止),還沒申請的人動作要快,期待看到你們的計畫。

(Picture via st3f4n@flickr under CC license)

每一個創意 都應該有機會被嘗試

September 1st, 2010

最近北美創投圈討論的話題,都圍繞在所謂的「種子投資潮 (seed fund boom)」。有些人說種子資金大幅增加,創投基金總額卻在衰減,這樣的不平衡,終究很有可能會導致泡沫化。但也有人主張,隨著創業環境變得更成熟、更有效率,團隊需要的資金大幅減少,因此創投圈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

如果你問我,我認為雙方的觀點都有其正確性,只是角度的差異。從整體產業來說,過多的種子資金,的確有可能創造出過量的早期創業團隊,卻苦無創投基金接手投資。另一方面,隨著像 appWorks 育成計畫等的「創業加速器」、以及 Facebook, iOS, Android 等各種平台、再加上眾多開放原始碼套件的出現,每個創業團隊從展開到獲利所需要的金錢、時間的確也大幅的降低,所以很有可能就像這一波的幾家成功案例一樣,他們最後根本也不需要創投的接手。

不過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不願承認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創投業者」預測團隊會不會成功的能力,其實往往沒有比其他人高。有一個說法是,創投產業的前頭 25% 基金,產生了 80% 的總體報酬。而創投產業的中間報酬,卻常常是低於整體市場的。這個現象,從去 (2009) 年底哈佛管理學院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研究創投產業的大師,喬許‧雷納 (Josh Lerner) 教授所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可以略窺一二。

既然如此,傳統的創投模式,也就是讓創投業者來決定一個產品是不是該被開發出來,就不是一個最有效率的解方,因為他會錯殺無辜,白白損失了許多本來會成功的創業機會。相對的,從這個角度去看,最近的這一波種子潮,卻是比較有效率的方案。

也就是說,同樣有 1 億元的基金,傳統的創投會拿來投資 3 個「精選出來的」新創團隊,但是新的種子投資法則是把他拿來分給 100 個團隊,讓大家的產品都有機會接受市場考驗,由市場來告訴我們誰才是真正的贏家。這個方式確保了每一個創意,都有機會被嘗試,都有機會讓消費者來投票。因為他們的喜好,是沒有人能夠真正預測的,唯有真的讓消費者掏出錢包來買單了,某個產品才算是真的成功。

更重要的是,我們都知道,創新是創造價值最重要的動力。如果你看美國兩百多年的歷史,他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冒險、不斷創造、不斷用新產業去推翻舊產業的過程。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價值創造,他們的生活水準持續的提升,國力也久居世界之冠。所以,如果有一個模式能夠讓更多創新出現,相信我,美國人就算不是第一個想到,也會是第一個採用。而這一波的種子投資潮再度從矽谷出發,然後才蔓延到世界各地,我想並沒有人會意外。

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故事下,我們創造了 appWorks 育成計畫。當然一開始我們的資源有限,無法真的讓每一個團隊都有機會嘗試,所以我們從每半年培育 10 個團隊的目標開始。今年 6/1 開始的第一屆,我們最後收了 11 個團隊,他們 11 月畢業之後,我們又會再收 11、12 個團隊,明年再收 20-25 個團隊,就這樣一直持續下去。到了三、四年以後,我們希望能夠累積到將近 100 個團隊,那背後代表的,就是有 100 個創新,真的被帶到了市場上,真的接受了市場的考驗。

這樣的模式會帶來幾個成功,我不敢保證,我希望至少是 5-10 個,但他也有可能是 3 個,或許是 20 個。不過更重要的是,做到同樣的成績,我將只會用掉傳統創投 10-20% 的資源。而就算是嘗試失敗的團隊,他們也等於在 6-12 個月的時間內,接受了最密集的創業洗禮,學到了所有的教訓,未來無論是繼續嘗試,或是加入工作市場,我認為他們都會是社會的更優秀的中堅。

也就是說,既然創新才能夠創造價值,那 appWorks 堅決相信,每一個創意都應該有機會被嘗試。有興趣創業嗎?歡迎你們九月時中報名加入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

(Pic via lawrence_evil@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創投的商業模式 (二)

November 24th, 2009

Bad Money

上一篇談到創投的基本商業模式,是低買高賣未上市公司的股票,然後與基金投資人拆帳。但是未上市公司有很多種,一個創投必須要專注在某個領域,來提升成功的機率,而他旗下管理的每一支基金,可能也會有不同的定位,這是”公司”和”基金”不一定畫上等號的其中一個原因。

基金管理公司的市場定位,大多跟合夥的經理人,他們的背景和專長有關,通常他們選擇投資的產業,多半也是他們先前工作的領域,或是在產業結構上有很大的共通性的。由於對產業的熟悉,他們對未來的發展也比較能夠掌握,所以可以因此定下一些投資的策略,例如: 現在網路的投資人會看好 Social App 但可能不會投資做 Webmail 網站。

個別基金的產業定位,通常是基金管理公司的專長中,再細分的某幾項。例如: 美國最富盛名的創投 Kliener Perkins 就設立了一個專門投資 iPhone App 的 iFund

除此之外,每支基金也會有規模,投資周期,標的物周期等屬性和設定,這也是基金和公司很大不同的地方。

基金規模 指的是基金的總管理資產 (Asset Under Management),也就是當初募得的金額 — 以 KP 的 iFund 為例,他的規模是一億美金 ($100mm)。一個基金的規模往往對基金可以投的案件有很大的影響,通常一支創投基金會希望分散在 20-30 家公司上,以每家 2-3 輪的增資估算,每一輪投資的金額需占基金的 1-3% 左右,再小的案件可能就不敷管理成本,無法考慮。再以 iFund 為例,如果一個公司只需募款美金 5 萬 (0.05%),那很有可能就會不對 KP 的盤,要等到下一輪需要更多資金的時候再談。(台灣的基金通常可以回收再利用,也就是已退場的資本,在到期前可以再拿去投資,這點和美國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台灣的基金的”有效規模”往往是資產的兩三倍以上。)

基金的投資周期 簡單的說就是基金的年紀。如同上一篇所說,台灣的創投基金多半是 7 年期,也就是說 7 年之後必須要退場,把現金還給股東。所以當一個基金已經到了 4-5 歲,剩下 2-3 年的時間,那大概就不會考慮投資尚未有產品的超早期 (super early stage) 新創公司,因為有可能會來不及出場。(台灣基金很多有延展 1-3 年的條款,不過在這邊為了單純起見,先假設這樣的條款不存在。)

基金的標的物周期 則是當初募款的時候設定的投資條件,要投資早期 (early-stage) 新創公司,或是後期 (later-stage) 新創公司。早期新創公司通常需要的資金較少,退場時取的得報酬率較高,但退場的時程也較久。相對的,後期公司需要的資金量大,退場的報酬率較低,但通常有比較明確的退場期望。所以在近年市場熱錢過剩,但退場機制不明確的大環境下,許多創投都轉移到後期去經營,例如: 普訊最近投資即將掛牌的興中,就是很好的例子。這樣的投資策略可以一次布署較多的資金,而退場機率也比較容易預估。但相對的,創投在早期新創公司的投資的活動相對就少了很多。(市場上還有一些基金是平衡式 (balanced stage),但是還是以簡化為由暫時略過。)

而綜合以上的設定,就變成了創投在做每個投資決策時,必須考慮到的條件,也就是英文說的 “book” (規則書),如果一個新創公司符合一個基金的需求,就叫做 “fit the book。”  所以創投在投資的時候,除了要看到新創公司的潛力,也必須考量自己本身的策略和定位。這就是創投的商業模式,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時候創投雖然喜歡一個團隊,但不一定可以投資他們的公司的原因。

___

AppWorks 是專注 Mobile Internet 與 Internet of Things 領域的創投,喜歡有決心、學習快、執行力強的早期團隊,每次投資金額是 20 萬到 500 萬美金,如果你「Fit Our Book」,歡迎跟我們聯絡

(Image via elycefeliz@flickr)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