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web 3.0’

Web 3.0 的客廳革命

September 20th, 2010

網路 15 年前從書房 (desktops) 開始進入家庭,10 年前左右來到了餐桌 (laptops),這 3 年來則前進到口袋 (smartphones)。而客廳,由於有一個大傢伙已經佔據了 80 年,人們的使用他的習慣已經建立,生命週期又長,於是似乎一直是網路最難攻入的淨土。

不過這樣的情況,近來隨著 Microsoft、AppleGoogle 等重量級廠商大動作的搶攻,眼看即將改變。而也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我被東森電視台的業務部門,邀請去給一個關於「新媒體來到客廳,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如何?」這樣的演講。

我把他定名為「Web 3.0 的客廳革命」,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投影片,請欣賞:

如果對內容有任何問題的人,歡迎你們留言,我會一一答覆,謝謝。

PS.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招募第二屆的創業團隊,期待看到你的申請。

PPS. 九月號的 appWorks Startup Mixer 將在 9/23 (四) 舉行,也期待在那邊看到你。

(Pic via lge@flickr under CC license)

Facebook > Google, Chrome > Firefox

September 2nd, 2010

幾次的網路創業經驗,教了我很多事情,其中一個就是重視統計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所以,我每天都會簡單的瀏覽 Google AnalyticsClickyFeedBurnerFacebook Insights 等服務所產生的數字,看看有沒有什麼值得特別注意的狀況。而到了每個月初,我更會花不少時間在這些數據中鑽研,試著挖掘出新的趨勢和特別的發展。

而這個剛過去的八月,就是非常非常獨特的一個月,至少以 Mr. Jamie 這個網誌來說。首先,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窮追猛趕,每個月都以兩位數在成長的 Facebook,終於在這個月份,首度超越了 Google 搜尋,成為幫 mrjamie.cc 介紹最多流量的一個網路服務。

另一方面,每個月都微幅成長,踮踮吃三碗公半的 Google Chrome 瀏覽器,也正式在這個月擺脫 Firefox 和 IE 的纏鬥,成為 Mr. Jamie 社群最愛用的網路瀏覽器。

社群媒體最佳化

當然,我幫 Mr. Jamie 所做的社群媒體最佳化 (Social Media Optimization) 是非常的充足的。從各種分享按鈕、社群動態、Facebook 登入,到經營 Mr. Jamie 在 FacebookTwitterPlurk 等平台上的分身,這些都會貢獻到 Facebook (在流量來源上) 的驚人成長。所以跟其他網站比起來,很有可能 FB 在 Mr. Jamie 是非常早篡位的。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社群行銷工具不但都是免費的,安裝、上手也都很簡單,效果更是非常的強 — 從 FB 來的朋友,無論是流覽頁數和停留時間,或是忠誠度,往往是比從 Google 搜尋來的散客高。所以大大小小的網站,開始學會使用 SMO 來提升社群的流量和黏度,我認為只是時間的問題。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我們可以預期的是社群媒體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取代搜尋 (SEO),成為網路上最重要的行銷工具。

這也就是我在「Web 3.0 有什麼不同」一文,點出的「社群化」和「內容取代廣告」兩個重要的趨勢。說穿了,大家都會好奇朋友推薦的文章,都想跟朋友一起討論,所以只要能把內容帶到社群,流量自然就會過來,連一分廣告預算也不用花。這件事情背後,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邏輯。

快、快、還要更快

另一方面,在瀏覽器的戰爭上,我則是很高興看到我自己最愛用,打著一個「快」字訣的 Chrome,終於在這個月稍稍擺脫群雄,成為大家的最愛。當然 Mr. Jamie 的社群大多是創業人和網路人,所以 Chrome 在這裡受歡迎,我並不意外。

不過對我而言,這更證明了另一件事情。理論上這些科技人應該比較能夠為了更強大的功能,忍受 Firefox 的龜速。但事實不然,無論是大哥小弟、老爸老媽,果然每個人都愛快、快、快。相反的,為了快,大家還寧可割捨掉ㄧ些功能 — 我現在只有需要用 Firebug 的時候才會打開 Firefox 了。這樣的結果跟我半年前寫的一篇「網路應用的 10 個黃金定律」的第一點,其實是完全呼應的。

所以,由於以上兩點,2010 年的 8 月對 Mr. Jamie 來說,是一個劃時代的月份,特地寫一篇文章來紀念。更重要的是,我相信這兩個趨勢絕對不會只在我的網誌上發生,他將會慢慢的散播到整個網路。各位觀眾,歡迎來到 Web 3.0 的時代。

(Pic via constantine-graphics@flickr under CC license)

Web 3.0 有什麼不同?

August 24th, 2010

最近越來越多人會問我一些關於 Web 3.0 較深入問題,似乎大家開始意識到我們正處在一個網路創新的世代交替,舊的方式將會逐漸被淘汰,而新的方式則會讓你的服務更好用、更有趣、更能受到使用者的青睞。第一次解釋 Web 3.0 已經是超過半年以前的事情了 — 在網路的世界,半年的變化是很大的,足以讓 Facebook 在台灣從默默無名,變成一個 500 萬會員的超級大站 — 既然如此,就讓我們再回頭看看 Web 3.0 的發展,有什麼新突破、有什麼新發現,Web 的第三代,到底有什麼不同?

真實社會的寫照

Facebook 以前,網路多半是一個匿名的場所,你在 Web 2.0 網站上的「朋友」,也多半是一些 abeilasai 這種奇奇怪怪的代號 (想想無名小站)。匿名的背後,藏著的是使用者對於網路的不信任感,所以帶起面具,不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到了 Web 3.0 的時代,隨著 Facebook 的興起,讓大家開始習慣把真實身分、真實內容、真實人際放上網路,伴隨著種種個人品牌運動,Web 3.0 的網路將越來越像真實社會,越來越沒有虛擬色彩。

忘掉註冊這件事吧

過去我們每到一個新網站,就要開一個新帳號,然後過一陣子不要說密碼,連帳號是什麼都忘記了。但到了 Web 3.0 時代,註冊這件事情將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直接用你的 Facebook 帳號登入。有些網站會再跟你要一些其他的資料,但基本上你看到那個惱人註冊表格的機率將會越來越小,說不定有一天,我們會開始想念那個東西呢。

忘掉加朋友這件事吧

既然都可以用 Facebook 登入了,Web 3.0 網站當然也可以幫你跟 Facebook 同步「交友圈 (social graph)」。也就是說,到了一個新地方,他們不但認識你,還知道你的朋友是誰。你不用再跟他解釋我和誰誰誰是朋友,請把他的相關內容跟我說,也不用在那邊匯入地址簿、寄送邀請函什麼的。在 Web 3.0 時代,你的朋友是可以打包帶著走的。

優質精選個人化的內容

Web 2.0 講求的是使用者產生的內容 (user generated content),隨之而來的,就是網路資訊的爆炸,更慘的是資訊品質的低落。所以 Web 3.0 講求的是篩選 (curation),並且把內容依據使用者的喜好和社交行為來呈現。Facebook 新版的首頁就是一個好例子,他把你的朋友動態中最重要的、不能錯過的幫你精選出來,讓你可以一目了然,又不用浪費時間過濾那些無用的遊戲、心理測驗資訊。

社群化的服務

既然知道了你的朋友是誰,有什麼喜好,接下來 Web 3.0 就可以提供社群化的服務,透過你的人際關係來加值,讓你得到更好用、更有趣的使用經驗。之前提到的 Amazon Kindle 的社群閱讀、Gap 的社群購物等等,都是這中間最好的例子,其他還有像是社群投資、社群新聞等等。而透過社群來提供更好的服務,也將會是我們看到 Web 3.0 創新的最重要來源。

雙向的分享

Web 2.0 的「分享」,是單方向的。從噗浪把內容轉貼到 Facebook 上後,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到了 Web 3.0 時代,內容是跨平台同步的。你的文章在各大網站的留言、讚等回饋,將會被匯集在一起,方便你觀看、回覆,在這方面 Yahoo 圈圈是一個好例子。

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裝置

隨著 Web 3.0 在 2009 年興起的,是上網經驗絕佳的超級智慧手機,也就是 iPhone 和 Android。而再過來我們還會看到的,是 iPad 和 Android Pad 等行動裝置的普及。所以 Web 3.0 時代的網路服務,將不再只是從電腦使用。他將會是無處不在的 (ubiquitous) — 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任何裝置,得到類似的使用經驗。不但如此,他還會運用裝置的特色,例如 iPhone 上的多點觸碰,來變得更方便好用。舉例來說,Facebook 和 Gmail,就是無所不在的最好代表。

回歸基本面的商業模式

網路在歷經了 15 年各種「窮則變」的商業模式後,終於將在 Web 3.0 回歸基本面。隨著電子商務的發達 (台灣即將達到每年 3,000 億的規模),消費者習慣的建立,交易機制的成熟,Web 3.0 的商業模式將會簡單化,就是做生意,或是幫人家介紹生意。已經累積了 100 萬會員嗎?何不開始賣東西給他們呢?

成交才算的廣告模式

既然有了發達的電子商務機制,那廣告就不用先買,可以用「成交後抽成」的方式計算,也就是所謂的「Cost per Action 模式」。這讓小網路服務可以擠身電子商務的供應練,不用再去和大網站搶永遠搶不到的網路廣告。這也讓廣告主可以安心,因為只有成交之後,才需要付出行銷費用,完全符合成本的效益。

以上,就是我幫大家整理出來的 Web 3.0 主要特色。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將在 9 月中開始收件,如果你有興趣和其他頂尖團隊一起試著創造更新、更有趣的 Web 3.0 網路應用,歡迎報名加入我們。

PS. 八月份的 Startup Mixer 將在 8/26 (四) 6:30 舉行,這次換到更大、更舒服的 Marquee,一定要讓大家玩得更開心,趕快去報名吧!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