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Incubator’

如果你想了解 Y-Combinator 的幕後運作…

August 1st, 2013

Inside Y-Combinator

2004 到 2008 年,我在美國親眼目睹了 Amazon Web Services、Myspace、Flash、Facebook、iPhone、Android、Unity 等這些新平台的相繼興起,讓「軟體」──尤其是透過網路傳遞的軟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硬體的價值則越來越薄弱。2009 年,當我離開了在紐約與朋友一起創辦的 Muse Games,我決定要搬回台灣,回來推動網路產業在台灣的發展。

我生長在 80、90 年代,台灣最蓬勃發展的時代。長大的過程中,我受到這片土地非常非常多的照顧。後來才知道,我能夠如此幸運,生在這麼富饒的經濟環境,30 年前李國鼎、孫運璿先生們把晶片、資通訊等產業帶進台灣的努力居功厥偉。因此,當我看到硬體產業邁入高齡飽和,軟體逐漸取代成為主角,我想做些什麼來幫助台灣抓住這個巨大轉變,讓我的下一代還是能生長在一個寶島。

設定了這個目標之後,我開始遍尋方法。畢竟我人單力薄,需要找一個用很少資源就能創造很大影響的模式。最終 Paul Graham 與他的 Y-Combinator 給了我靈感,也因此我在 2010 年中正式回來台灣,與夥伴們創辦了 appWorks。時至今日,appWorks 已經「孵出」了 120 個網路創業團隊,其中不乏 EZTABLEPubGameGoodlife5945 呼叫師傅FandoraTagtooGameApeChocoLabsJumplife 等等頗有成績的小企業。

當然,台灣離矽谷還有不小的距離,appWorks 與 Y-Combinator 相比更是傑克與巨人的差異。所以當得知大寫決定要將 The Launch Pad 這本由作者 Randall Stross「嵌入」YC 長達半年所寫成的內幕報導翻成中文出版,讓大家更了解矽谷的文化,以及 YC 這類新品種創業學校的運作時,我非常的興奮,也立刻答應要協助他們寫序推廣。

所以有了以下的這篇文章,與各位分享:

Y-Combinator — 創業界的哈佛名校

經歷了 98、99 年的網路掏金熱,緊接著又發生了 2000 年的「達康泡沫」,從 2001 開始的幾年,Internet Startups 在矽谷人們眼中,一下子從泡沫前的寵兒地位墜落成了泡沫後的票房毒藥。尤其是剛被嚴重灼傷的投資人們,光講到「dotcom」這個字都還有些餘悸。

本書的主角 Y-Combinator,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誕生的。

創辦 YC 之前,Paul Graham 並不是一個創業投資人,相反的,他是一個網路創業者。1995 年,他與夥伴們一起創辦了 Viaweb — 全球最早的「網路商城」。3 年之後,積累了上千家虛擬店鋪的 Viaweb,以 4,900 萬美金的高價賣給了如日中天的 Yahoo。

又過了數年,併購時附帶的續任條款到期,Paul 也就離開了 Yahoo。一開始,看著銀行帳戶裡一輩子都花不完的現金,Paul 只想輕鬆的遊山玩水,享受人生。直到 2005 年 3 月,一次在母校 Harvard 的演講改變了他。

那是一場為哈佛 Computer Society 學生們所辦的講座,身為在業界歷練多年的前輩,Paul 本來該講講最新的程式開發方法或是令人興奮的平台技術什麼的,但那天,Paul 決定做些不一樣的事情,他與這些學生們分享了他的創業經驗。過程中關於「找投資人」這個對多數人而言非常神祕的題目,Paul 分享的內容尤其抓住了學生們的注意力。

「通常,你從有錢的個人那裡募得種子資金,這些人叫做『天使投資人』,常常自己也是靠著科技得到第一桶金的。」Paul 是這麼說的。演講完後,學生們纏著他,其中幾個人說:「我們有創業的好主意,你是曾經靠著科技賺得第一桶金的人,請你投資我們。」

在那之前,Paul 壓根沒想到要成為天使投資人,但那天晚上之後,他決定這個艱難的任務值得挑戰。但除了創辦 Viaweb 過程中的幾次募資經驗外,他對於天使投資幾乎一無所知,Paul 想了一想,最快的學習方式,就是開始投資,而且是大數量的投資。

因此,Paul 創辦了 Y-Combinator,每半年一次,YC 大規模的召募並且投資新創科技公司。記得嗎?這是 2005 年的美國,即使 Google 剛在 2004 上市,創投們對於網路新創公司,還是相當冷感的。

然而 Paul 知道網路股雖然在納斯達克泡沫化了,但網路這個產業卻沒有在那裡停下來。他在 Viaweb 親眼目睹了上千家中小企業透過網路成功販售他們的商品,網路書店起家的 Amazon 也在 2002 年後逐漸開始營利,Google 更是靠著 AdWords 關鍵字廣告每年產生數十億美金的收入。Paul 知道網路是值得美國創投持續投入的產業,而藉由 YC,他適時的扮演起了橋樑的角色。

在每期三個月的孵化過程中,YC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輔導新創團隊們做出受市場歡迎的產品,然後再透過 Demo Day 活動把因而產生出來的投資機會「賣給」矽谷創投們。事實證明這樣的模式非常成功,因為創業者們,尤其是那些工程師為主,第一次出來創業的年輕人,往往不太清楚如何跟資本市場互動,有 YC 在中間扮演潤滑劑,大大提昇了成功媒合的機率,也因此目前為止超過 500 家的 YC 新創企業,絕大多數都在「畢業」後接著向創投募得需要的資金。

而這本《給你10分鐘,證明世界都買單!》,就是在揭開 Y-Combinator 這家超級成功的創業學校,背後運作的種種祕辛。我從中獲得了非常多的收穫,希望你們也是。

___

歡迎在 Twitter 上追蹤我的碎碎唸

(Photo via Kevin Hale, CC License)

appWorks 的魔鬼合約

October 9th, 2012

從很多層面來說,appWorks 扮演的角色都非常複雜。我們在幫人家創業,但自己也在創業 — 兩年多前我, IC, Mike 和 Jackey 才湊了幾百萬成立「之初創投」,然後一路省吃儉用的把公司做到現在。我們要投資創業者,但自己也是被投資者 — 「本善基金」的股東有金控、上市公司、法人、個人等等,所以我們得按季召開董事會,非常謹慎的向大家報告經營績效。

我們想幫創業者爭取最大的利益,但也得幫股東爭取最好的投資報酬率 — 本善是 12 年來台灣唯一一支針對網路產業所募得的創投基金,我們肩上背負著非常重要的歷史責任,如果本善做出成績了,那將能帶動更多 VC 一起來投資網路業,但萬一失敗了,網路不知道又要多久沒辦法獲得資本的支持。

所以身為 appWorks 的經營者,我們的工作常常非常艱難,必須不斷的在創業者、投資人以及 appWorks 本身的永續經營間,想辦法做出三贏的局面。有時候我們能夠成功的找到好的解決方案,但有時候我們也會犯下錯誤。

加入 appWorks 育成計畫時,所有團隊必須要與 appWorks 簽訂的「育成合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開始我們的想法是既然 appWorks 已經在育成過程中投入了那麼多的資源,這樣的投入理當要為我們的股東換來好的投資機會。為了避免極少數「火速成功」的團隊日後規避這樣的責任,在第二屆與第三屆的育成合約裡面,我決定把這樣的投資權力用「Call Option」(買權) 落實。也就是說,將來如果團隊做得不錯,但卻規避給 appWorks 投資時,至少我們擁有一個 Call Option 可以當做談判的籌碼。

從法務與財務的角度去看,這聽起來很合理,但結果證明了根本是「自作聰明」,因為我太專注在照顧股東的權益,卻沒考慮清楚創業團隊的利益,和他們的感受。後來這份過於嚴格的合約被拿出來批判,也就成了坊間傳說的「appWorks 魔鬼合約」。

事實上,魔鬼的只有合約的文字,因為從 appWorks 設立的那天開始,我們沒有一刻想要占創業者的便宜,這個所謂的 Call Option,我們也從來沒有拿出來執行過,這些我想大家可以去跟我們投資、育成的創業者們聊聊,就可以知道。所以問題在這份「魔鬼」合約,也就是始作俑者我一個人的責任。但身為創業者,犯錯之後除了道歉之外,我想更重要的是想辦法改正這個錯誤。

所以從第三屆以後,我就不斷的在找更好的法律顧問,能夠跟我一起做出一份能夠完整抓住 appWorks 精神的新版育成合約。第四屆的合約我們把 Call Option 撤掉了,但我認為那個版本還不夠好。到了第五屆時,我找到了中銀法律顧問的馮昌國律師,跟他一起,我們改出了最新的「appWorks 育成計畫君子之約」。這份合約我們兩個都非常喜歡,但還缺乏實務的驗證。我們接著把它給了第五屆的 34 個團隊,簽約過程中大家並沒有提出任何疑問,而到現在 3 個月過去了,在育成過程中合約的條款也沒有造成任何困擾。

所以,我想這份文件算是達到我想要的境界了,也是時候可以公開給所有未來想要參與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人參考,因此以下,就是未來我們將持續採用的 appWorks 育成合約,一份君子之約。

appWorks育成合約

對合約內容如果有任何建議,歡迎你留言讓我知道。按照慣例,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招收團隊,我們非常誠意的想幫助你創業,歡迎加入我們

創業,你需要的是「密度」

October 6th, 2011

很久沒有寫文章的 Paul Graham 今天早上發了一篇「Why Startup Hubs Work」,嘗試著解釋為什麼在北美有少數城市成為「創業聚落」,但大多數的城市卻好像是「死亡沙漠」一樣。

PG 的理論是「環境」與「機率」,他認為矽谷的環境讓創業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相反的在其他地方,「創業者」被和「失業者」劃上等號,這往往會扼殺了許多剛萌芽的創業種子。他也認為在矽谷,你碰到其他關心創業,願意也能夠幫你的人的機率大很多,這讓創業成功的機率也大了很多。

我相當認同 PG 說的,甚至認為可以更簡化他的理論,因為結論就是一個「密度」– 關心創業和創過業的「人」的密度。由於很多人創過業、待過新創公司,所以「了解創業是件偉大事情的人」的密度高了許多,於是創業者遇到的藐視和挫折就少了許多。因為創過業的人多,「想要並且能夠幫助創業者的人」的密度就高了許多,所以創業者能夠碰到這些人的機率就大了多許。

不要懷疑,就像前幾天來台灣的人人/美團網創辦人王興在 30 雜誌辦的兩岸創新論壇上說得一樣,單次創業的失敗機率是遠高過於成功機率的,而投入創業的期望值也是小於去大公司上班的。因此在不了解創業本質的環境,大家不僅不會想要幫助創業者,甚至還會懷疑他們是不是笨蛋

但創業者之所以是創業者,正是因為他們明知道這是一個超高個人風險的舉動,還是願意去嘗試,因為他們想的是實踐理想、改變世界、改善人們的生活。光這個精神,就是值得我們鼓勵、幫助、和投資的。更重要的是,雖然一次創業失敗機率是遠大過成功機率的,但沒有人規定一個人一輩子只能創業一次。所以,如果我們能有一個不懲罰失敗環境和文化,那到最後,我們就會有更多成功的創業者。

而這,就是為什麼我當初會以 Paul Graham 的 Y-Combinator 為借鏡,在台灣推動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出發點 — 密度,我們需要一個高密度的創業聚落。已經累積了 50 個創業團隊,110 個創業者的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歡迎你加入我們。

(image via cless,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