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Influence’

創業者,你給世界的 Impact 是什麼?

April 21st, 2017

我們輔導學生做學期專題時,會去鼓勵他們思考,他們的專題,能為他們的社區、城市,乃至於世界帶來什麼樣的 Impact。

Caitlyn Herman, Summit Shasta 中學校長

本週我的艾森豪獎學金之旅來到了第四站 ─ 矽谷。雖然已經參訪過無數次,但矽谷從不曾停止給我驚喜。

這次讓我印象最深的,除了 F8 第二天 Keynote 的眾多未來科技,就是去參觀 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 支持的 Summit Shasta 中學時,他們校長 Caitlyn Herman 在簡報中所講的這句話 [1]。

Impact 的巧妙

Impact 這個字大約是 2013 起,漸漸在矽谷流行起來。記得當時我們拜訪 Facebook,他們的同仁就分享,在 Facebook 的績效考核中,不是問你為公司寫了多少行程式、帶入多少業績,而是問你過去這段時間,創造了多少 Impact,未來又計劃如何增加你的 Impact。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精妙的字,因為 Impact 並沒有明確的定義,所以它迫使每個人去思考,到底想要把世界推向哪個方向。與之前流行的 Change 相比,Impact 多出了程度上的門檻。Change 可大可小,但 Impact 勢必是大的,換言之,Impact = Big Change。
 
因此,鼓勵同仁思考創造出什麼 Impact,等於鼓勵大家理解公司的大目標,找到它與自己個人目標的交集,再朝著這個交集推動最大的正向改變。

想不到事隔幾年,Impact 這個字已經下放到中學教育。我覺得這是意義重大的,因為它會培養中學生去思考社會如何更好,而他又如何帶頭推動,久而久之,會教出更多的改革者,而不是盲從者。

這,我認為是台灣亟需的。

所以,除了把 AppWorks 的年度活動命名為 IMPACT,我想我應該要更積極去推動大家多去思考自己創造的 Impact。

AppWorks 創業者的 Impact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我昨天立刻問了 AppWorks 創業者們,他們創業想造成的 Impact 是什麼?他們給我的答案相當多元,但都表達了他們的價值觀,許多也提到了目標的範圍與改變幅度。

型男保養品牌 UNICORN (AW#9) 創辦人施凱鈞

我創辦 UNICORN,想把台灣的保養文化透過網路銷售到世界各地。台灣有著很好的生產製造技術,透過網路將品牌形象塑造到每個人的螢幕前,讓每一個消費者可以透過網路選購、快速的物流服務與精緻的包裝,享受到尊貴的體驗。

電子報發送服務 電子豹 (AW#4) 創辦人張國基

我創立電子豹是希望能證明台灣的軟體公司也能在世界的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成為知名的成功案例,讓「程式寫的好,要飯要到老」這句話從台灣消失。

社群行銷服務商 ComHere (AW#5) 創辦人邱永龍

我創造 ComHere , 目的在減少中小企業投入社群行銷的門檻,讓台灣的中小企業可以在無痛的情況下,使用較少預算就開始使用 Facebook 這個平台進行行銷宣傳。

婚禮入口網 WeddingDay (AW#6) 創辦人鍾尚志

我們創辦 WeddingDay 是希望所有新娘準備婚禮時不再慌張,都能夠更優雅的結婚。

場地租用入口 Pickone (AW#9) 創辦人張雲淞

我創辦 Pickone 是想要深化人事物與空間的連結,讓每個「人」在做不同的「事」都可以有個最好的「地方」,讓空間成為這些人事物進行時,穩定且厚實的基礎。另外一個希望,是在都市化所帶來的高房價高租金的現況下,大眾可以有不同的租賃選項,讓更多人可以用較便宜且簡單的短租來做不同的嘗試。

看劇平台 CHOCO TV (AW#2) 創辦人劉于遜

我創辦 CHOCO TV,希望台灣影視新媒體有本土強大的戰隊,讓台灣的觀眾有來自全世界和在地更多元的收視選擇,讓新世代的影視創作者仍可以持續懷抱創作動能和夢想!

180 度倒車相機 MasVidia (AW#8) 創辦人秦祖敬

我創辦 MasVidia,希望增加行車安全,減少更多倒車時所造成的傷亡,減少鈑金費用的支出!希望未來可以在行車與居家安全上做出更多更多元保護生命安全的產品,降低許多不小心與不經意所造成的遺憾!

麥片電商 早餐吃麥片 (AW#4) 創辦人巫宗融

我創辦早餐吃麥片,希望針對新一代的消費族群,提供適合他們消費習慣的通路及產品,好的品質、平實的價格,打通過去通路、產品、消費者三者之間的界線,同時打造一個可走向國際的台灣公司。

文創市集 Fandora 與寵物電商 毛孩市集 (AW#3) 創辦人蘇晏良

我創辦 Fandora Shop 讓要躲在棉被裡畫插畫的故事消失,讓畫插畫也可以是是一份體面的工作。創辦毛孩市集要使整個行業供應到消費者都更資訊化。

經營零食電商 甘仔店 的 JumpLife (AW#5) 創辦人潘鎮帆

我創辦 JumpLife 希望透過技術去改善自己和周遭人的生活,為大家帶來快樂的生活體驗。 最終想證明台灣團隊絕對可以做出有世界競爭力的網路服務。

看影片學英文服務 VoiceTube (AW#7) 創辦人詹益維

我創辦 VoiceTube 想要讓語言學習有更多的可能性, 讓語言與知識的學習是能同時並進的,進而讓人與人有更多的連結。

Impact 的 Impact

我想,為了回答我這個問題,他們一定好好思考了正在創造的 Impact,因此又把自己在追求的大目標,想得更清楚。更重要的,這個練習一定影響了他們中的某些人,稍稍調整了工作內容,把注意力更集中可以達到大目標的事情上。

換言之,如果我們一直問自己、問身邊的人這個問題,那麼大家就會更趨向去創造對社會最大、最好的轉變,而社會也就真的會因此進步更快些。[2]

想想,光是多用一個字,就會產生力量,這的確是很有 Impact 的事情,也難怪它在矽谷這麼快蔓延開來。

你呢?你創業想給世界的 Impact 又是什麼?

___

創業者,歡迎加入 AppWorks,跟我們一起創造更大的 Impact

[1] Summit 是一家連鎖的特許學校 (Charter School),美國一種公費支持、私辦私營的學校,雖然是私營,但由於主要經費來自政府,而不是跟家長收取的學費,對於學區內的學生也必須公平錄取不能有歧視,所以還是被歸類為公學校 (Public School)

[2] 我自己我創辦 AppWorks,則是希望推動台灣成為網路強國,與東南亞串連成為數位經濟共榮圈,讓這個區域的生活水準因科技而大幅提昇,讓這裡的人才因為加入數位領域而有更好職業生涯。

(Photo via tuquetu, CC License)

大聲說出願望,它就會實現

December 31st, 2014

Wish....

2014 對我來說,是非常神奇的一年。許多在年初希望達到的事情,都陸續在這 365 天中幸運實現。

無論透過 AppWorks Accelerator 去啟發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出來創業,透過 AppWorks Funds 去資助他們的成長,AppWorks 本身空間、團隊與管理基金的擴張,與台大等一流學府合辦媒合會引導優秀青年加入網路新創,發起的 Paramount CEO Club (峰會)、Smart Things Club 等連結性社團開始顯現效益,帶隊前往矽谷參訪學習,推動 AppWorks Startups 往東南亞尋找市場機會,甚至是困擾我們數十年的十元面額制度的取消等等,數不清的願望都在今年中一一成真。

回顧這一年,除了覺得非常幸運、衷心感謝所有伸出援手的貴人外。關於心想事成,我也有了新的領悟。

解決眾人的問題

首先,它不能是自己的問題。缺資金、缺流量、缺會員、缺供應商,這是自己的問題,這個世界沒有理由要幫你解決,也因此只能靠自己默默努力。但當目標放大成眾人、社會、地球的問題時,你會發現,你可以找到一群認同它的貴人。

大聲說出願望

要讓世界幫助你實現願望,你必須先讓世界知道這個願望。因此,當你發現了某個大問題的解法,你該做的就是不斷的跟周遭的人,大聲的說出這個願望。

耐心、聆聽

訊息的傳播需要時間,關鍵決策者的領悟也需要醞釀。因此,當你向世界許了一個願望,別期望它立刻實現。反之,你該給它足夠的時間發酵,並且在過程中用心聆聽四周的回音,等待前進的契機自己顯現。

修正

當然,也有些時候,回來的是負面訊號。沒關係,這會給你珍貴的資訊,協助你修正你的願望,讓它更符合這個世界的需要。

無我

由於這是為了眾人而做,如果一個願望暫時無法實現,那就代表這世界不需要這東西。雖然你是許願的人,但沒有必要因此自怨自艾。

一鼓作氣

另一方面,某些時候,你會發現經過你的大力鼓吹,一個願望累積了強大的正向能量,很可能只差最後的臨門一腳,就能讓它實現。這時你必須主動出擊,勇敢的灌注全部氣力,一口氣把這個願望推過門檻。

我知道這些論點聽起來很玄,但回顧今年實現的大大小小願望,幾乎都是循著這樣的軌跡發生。不知道你 2015 的心願是什麼,但或許你可以試試我的方法,看看世界會不會也給你正面的回應。

新年快樂,各位。

___

願你能在 Facebook 上追蹤我,並且得到很大的價值

(Photo via J. Tag, CC License)

品味 / 藍色代表信賴與力量,綠色代表和平與成長,你的選擇是?

November 28th, 2014

Color Emotion Guide

歡迎來到每週五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看到的種種美好

顏色與形狀,是我們每天收入眼簾的世界,也是影響我們感受,觸動我們思想的關鍵元素。因此,當創業者想建立一個擁有鮮明性格的長期品牌,通常第一個要精挑細選的,就是用來什麼顏色、什麼形狀來表達這個性格。

關於顏色與性格,今早在 Entrepreneur 上挖到了一篇相當精采的 The Psychology of Color in Marketing and Branding,非常值得與大家一讀,以下是我的心得筆記。

基礎性格

由上圖大家可以看到,黃色代表樂觀、清楚、溫暖,橘色代表友善、愉悅、信心,紅色讓人感覺興奮、年輕、大膽,紫色給你有創意、想像、聰慧的感覺,藍色是信任、可依賴,以及堅強,綠色是和平寧靜、成長與健康,而灰色則是中性、冷靜的感覺。

這些是這幾個顏色最基礎的性格。但文章中也點出,每個顏色給每個人的感受,受到這個人本身生活體驗的影響也很深 ─ 舉例來說,在中國與在美國,紅色給人的印象就有相當大的不同。(紅色在美國是共和黨的顏色)

也因此,沒有放諸四海為準的顏色挑選規則,所有這些資料只能提供大略的方向,而每個品牌主必須要再針對自己的 TA (Target Audience) 去調整、測試、優化。

性別與偏好

舉例來說,如果你的 TA 是男性,那麼根據現任微軟資深設計經理 Joe Hallock 當年的一個研究顯示,我們偏好藍色、綠色,不喜歡咖啡色、紫色與橘色。相對的,女性喜歡的是藍色、紫色,討厭的則是橘色與棕色。(當然這個研究的參與者也很有可能非常受美國文化影響)

men women favorite colors

媒體與產業的影響

另一方面,當媒體與產業齊力,也有可能扭轉社會對於顏色的印象。文章中舉例在 20 世紀初期,當時的主流印象是男娃娃穿著粉紅色的衣著,因為粉紅色比較果決、強壯,而女娃娃穿著粉藍色衣服,因為粉藍色比較細緻、纖巧,適合美美的女孩。但到了 20 世紀中期,因為生產商與零售商齊心去建立新的標準,接著碰上了性別平等等運動的影響,最終造就了今天男娃穿藍色,女娃穿粉紅色的社會主流印象。

所以結論就是,顏色本身雖然是單純的存在,但它能對人們造成的印象卻是複雜而又不斷變動的函式。我自己的體會是在生活中,有意識的去體會、分析各個品牌對於調色盤的選擇,在過程中鍛鍊自己的視覺味蕾,則久而久之,就更能在對的時間點,選出最適合的代表性顏色。

___

去 Instagram 收看我分享的美好風景

(Graph via Entrepreneur)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