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1st, 2011

這個世界上的「管理學」有兩種:一種,是真的帶過團隊、管過公司的領導人分享的實戰經驗;另一種,是學校老師、管理顧問在一旁觀察、然後自行「研發」出來的理論。我沒有說哪裡種比較好,只能說書店裡的管理叢書很多,但是來自真正有帶過兵、打過仗的人的卻非常少。更重要的是好的管理觀念大多是很精簡的,問題是一本書沒有個幾百頁出版社又不會讓你發行,所以即使是來自實戰者的大作,我認為往往只要抓住重點就可以。
今天要分享的就是年營業額 250 億美元,全球員工多達 72,000 人的美國軍用設備大廠 Raytheon 的董事長兼 CEO Bill Swanson (比爾‧史萬生) 所稱「書上沒寫」的管理守則。這些守則很多不是他發明的,事實上,他為了把這些守則寫成一本小冊子還陷入了一些麻煩。但無論如何 Bill 在過去 39 年來在 Raytheon 一路從基層爬到今天的位置,所以我認為這些觀念是不是原創一點都不重要,反而是它們經歷過 Bill 幾十年的實際測試,事實證明是真的有用的觀念和方法才是重點。
按照慣例,有空的人去讀讀原文,以下是我選出認為對創業者重要的,有些並加上自己的意見:
- 學會說「我不知道」 — 如果正確使用,你應該會經常說這句話
- 「出來」比「進去」難很多 — 看看伊拉克「反恐」戰爭就知道
- 如果沒有人批評你,那表示你沒做出什麼事
- 試著找出這個世界「缺少了什麼」,大多數的人只看到如何改進既有的東西 — 你沒忘記跑得比較快的馬吧?
- 找一個你可以把事實跟他說的夥伴 — 你不能選擇親人,但是可以選擇共同創辦人
- 常常檢視你們在做的事情,然後確定帶來的價值是你們想要的,千萬不要陷入「慣性作用」中 — 還記得 KCI 嗎?
- 無論是個多小的任務,你都要全力以赴
- 堅持到底常常是勝敗的關鍵,最差的就是開了很多專案,然後通通草草執行
- 要把一件事情做好,不要等其他人的進度,去追著他們,確定他們會如期完成他們的部分
- 你必須要重複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一直到成功說服其他人加入你,或是被說服為止
- 溝通必須要「言簡意賅」– 相信我,這是最重要的技能,需要不斷的練習
- 養成抓住最核心重點的習慣,任何事情都應該要能用 30 秒快速解釋
- 努力確定團隊裡的所有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或是應該如何預期,千萬避免突如其來的噩耗
- 千萬別隨意跟其他人的上司抱怨,一封 CC 他老闆的 email 是非常非常嚴重的事情
- 當與外界溝通的時候,記住,你代表著你公司的形象!!!
- 當碰到緊急情況時,冷靜才是最重要的技能
- 養成習慣作快速且乾脆的決策 — 你只需要 70% 的準確率
- 你只會留下 1/3 你讀過的,1/2 你聽過的,但是你會記得 100% 的感受 — 用感性、認同的方式引導團隊更有效果
- 一個對你很好,但是對服務生很兇的人,不是一個好人
- 千萬別忘了幽默
- 請一定要玩得很開心,你的夥伴、客戶,都會被你影響
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
(Image via cobalt, CC license)
Tags:Bill Swanson, KCI, Leadership, management
Posted in 創業須知, 管理學 | 22 Comments »
Thursday, May 26th, 2011

2011 果然是網路股 IPO 重生之年,年還沒過一半,我們就看到重量級公司紛紛成功掛牌。首先是商務社交網 LinkedIn 打頭陣,上市第一天市值就達到美金 90 億,當場擠身全美 500 大企業。下一棒上場打擊的俄羅斯搜尋引擎 Yandex 更厲害,直接衝破 110 億美金,成為全球第 9 大網路公司。接下來社群遊戲霸主 Zynga 也很快就會登板,依它估計一年 20-30 億美金的營收去算,市值肯定又要比前面兩棒還高出許多。
寫到這裡你在問,請問這些市值怎麼來的?很簡單,把一間公司的「總發行股票」X「股價」,就是它的市值。接著你又會問,請問為什麼有些人市值高,有些人市值低?這個問題就很複雜,首先,既然發行的股票數量是已知數,一個公司的價值,基本上就是看它股價的高低。
什麼樣公司的股票,投資人願意用更高的價錢去買?當然是一間「有價值」的公司。所謂「價值」,傳統上不少人會以「獲利能力」作為狹義的定義,於是有了用 EPS 去計算 P/E 值這樣的方式。但是身為一個網路公司,有沒有價值很多時候不是一個簡單的 EPS 可以解釋清楚的。
而怎樣是一個有價值的網路公司,剛被評為全球前四創投的 Benchmark Capital,其中的合夥人 Bill Gurley (比爾‧葛利) 昨天寫了一篇很棒的分析。他認為,一個「有價值」的網路公司必須具備 10 個特色,以下,是我用自己的方式解釋:
- 可維持的競爭優勢 — 台灣的奇摩最大的競爭優勢,就是有一群消費者把它設為首頁,這個使用習慣短時間內很難改變,所以成為奇摩最重要的價值來源。
- 網路效應 — 誰都可以複製 Facebook 的功能,但是你複製不了它的社交圖譜,這就是 FB 的價值。
- 可預測、預見的營收 — 你不知道要怎麼投資一部電影,因為它的票房誰也說不定。但是你比較容易投資一個已經演了半年的電視節目,因為它的營收比較容易推測。
- 高轉換成本 — 誰都討厭搬家,所以房子的轉換成本很高。Facebook 的轉換成本也很高,因為你離不開朋友。人力銀行為什麼要推出「履歷表匯入」功能,就是要讓對手的轉換成本大幅降低。
- 毛利 — 產品的進貨成本往往很接近,所以同樣賣類似的東西,能夠產生較高毛利的人,表示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況且有利潤空間,通路、行銷方式的選擇才能有彈性、多元,也更能應付市場的波動。
- 邊際利潤遞增 — 光有高毛利不夠,如果你生意越做越大,但是錢卻沒有越賺越多,那很危險,表示你很快就會到頂。邊際利潤遞增背後的含意,就是「可規模化」或是具有「規模經濟」的特色,那才讓未來有高度擴充的希望。
- 無「大客戶」— 很多人做生意都想要找一個大客戶,每個月跟你下 1,000 萬的訂單,專心服務他就一切搞定。但你可能沒想到這對你的公司本身是極大的風險,萬一這個客戶出了什麼問題,連你也會一起被拖垮。所以客戶不需要雜,但是一定的多元、平均性,很重要。
- 不過度依賴合作夥伴 — Zynga 的最大問題,就是超過 60% 的使用者都從 Facebook 來,FB 每次一改政策,Mark Pincus (Zynga CEO) 就得跳腳。 這是很大的風險,公司的前景也多了很多未知數。
- 病毒成長無需購買客戶 — 好的產品是病毒化的,自己行銷自己的。有些公司必須要花錢買客戶,或許已經達到 LTV > CPA,但是如果這個 LTV 需要很多年才會實現,那風險也很高。
- 有價值的成長 — 會員數就是沒價值的成長,一個帳號值幾個錢?註冊了之後不再回來的會員,一點價值也沒有。流量常常也是沒價值的成長,如果不能轉換成訂單的話。想清楚你的 KCI,把它養大,那才是有價值的東西。
以上,就一個有價值網路公司的特色。而說穿了,這 10 點也就是偉大網路企業的共同指標。希望你們能作為努力的參考方向,加油!
(Image via gdsdigital, CC lisense)
Tags:Benchmark Capital, Bill Gurley, cpa, Facebook, ipo, KCI, LinkedIn, LTV, Yandex, zynga
Posted in 創業須知, 管理學, 財務, 關於創投 | 14 Comments »
Thursday, April 7th, 2011

一般人大概很難想像創業 CEO 的工作有多難當,你的公司在燒錢,說不定只剩下 6 個月的戰備存糧,你怎麼可能不擔心?偏偏在團隊面前你又必須裝作若無其事,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每天起床都有數不盡的狀況,否則就是工程師不夠,否則就是有人要離職。否則就是需要再談下幾個重要的合作夥伴,否則就是有客戶不爽要解約。否則就是賣了廣告才發現沒有版位可以放,否則就是廣告賣不出去。什麼?今天公司要停電,天啊!這是世界末日嗎?

好,振作精神,既然你的生活註定是如此的混亂,抓住一些工作重點是必要的。剛好今天早上看到連續創辦 Fab.com、Socialmedian 和 Jobster 等多個成功網路公司的 Jason Goldberg 整理了一個列表:「13 Things You Must Do Every Week As A Startup CEO」 ,我認為非常精確到位,值得每一位創業 CEO 參考。按照慣例,鼓勵你們去讀讀原文,以下是我的版本:
- 記住你的一件事 — 不要懷疑,你的團隊只能做好一件事情。所以請你務必記住那件事是什麼,無論是提供消費者最精確的優惠資訊,還是幫他們解決錢包被會員卡塞爆的困擾,請把它清楚的寫在牆上,然後整個團隊上下一心往那個方向邁進。當然路途上會有很多其它的誘因,請好好檢視,如果是比較差的機會,請忽略。確定那是你要的 Pivot,那就換掉你的那件事。
- 記住你需要一流的團隊 — 花很多,我是說很多時間在團隊上面,找到好的人才,比你還厲害的人才,然後想辦法激勵他們跟你一起追求夢想。給他們很多自由,讓他們都有機會嘗試他們覺得可能的解決方案。創業不是一個工作,它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所以讓團隊裡的每一個人都愛上你們在做的事,是非常重要的。
- 注意你散發的價值觀 — 想清楚你要的組織文化是什麼?速度?藝術和科技的結合?數字導向?快樂優先?因為你做的每一件事情、說的每一句話,什麼行為被獎勵、什麼行為被檢討,這些,都會影響你們公司的價值觀,然後從員工、股東擴散到合作夥伴,所以請注意你每一個動作背後的涵義,而不只是動作本身。
- 請花 75% 的時間在產品上面 — 身為一個初創公司,你大概只有一個產品,所以它就是你公司的核心、命脈和品牌,你的全部,你說你怎麼能不好好的花時間在上面呢?請好好從一個客戶的角度去檢視你的產品,精細到每一個點的程度 (請愛用 Firebug 的即時預覽修改),跟每一個你可以碰到的顧客聊天,了解他們為什麼喜歡,為什麼不喜歡你的產品。
- 檢視數字 — 你大概沒什麼營收,所以這裡的數字指得是成長的數據,訂定你的 3-5 個 KCI (Key Customer Index),然後每周追蹤它們,了解它們為什麼成長,為什麼沒有成長。把你的分析寄給整個團隊,讓大家知道他們該追求什麼。
- 運動 — 創業是長期抗戰,少說要 2-5 年的時間 (好吧,其實你的下半輩子都會在創業),所以健康的身體是必要的,找一些你有興趣的運動,一個禮拜至少 2-4 次,況且運動後會分泌腦內啡,這常常是最容易有突破性想法的時候。
- 尋求回饋 — 相信我,你會犯錯,犯很多錯。最怕就是你不知道自己犯了錯。每個禮拜確定你跟大家要求回饋,你至少要有一個共同創辦人可以直白的跟你說你做錯了什麼,和一個董事可以隨時讓你諮詢。
- 離開辦公室 — 這個世界不是只有螢幕和電腦,去和真正的客戶、合作夥伴談談,不要什麼都用 email。
- 讀網誌、寫網誌、Twitter、參與討論 — 寫網誌的好處我已經講太多次了,你可以回顧你做對、做錯了什麼,而且成為一個網路上的意見領袖對你的公司有非常大的幫助。我有跟你說華文創業圈的精英,都在 Twitter 上嗎?還不趕快來參加討論。
- 管理現金 — 一個禮拜一次,確認你的庫存水位,有什麼進帳、花了什麼錢。你必須要清楚掌握你還有多少時間,並即時和投資人溝通增資的事宜。
- 計算投資效益 — 想像你是一個投資人,正在把時間投資到最有價值的地方。所以每個星期的最後,好好檢視你上一個禮拜所做的事情,有沒有創造出好的投資效益。哪些事情可以多投資一些時間,哪些可以不用,你必須要好好想清楚
- 一定要快樂 — 創業真的太辛苦了,如果這不是你樂在其中的事情,你真的不可能成功。你可以成熟,但是不必長大,請你記得一定要享受這個過程。
- 愛上這一切 — 除了享受,你甚至必須要愛上這一切,無論是你的公司、你的員工、你的投資人、你的合作夥伴,還有最重要的,你的家人。因為精神生活的飽滿,能夠讓你超越一切世俗的價值,才能創造最偉大的革命。
以上,希望能夠給每一個創業中的 CEO,一些不錯的引導,加油。
___
在 Facebook 上加入我們的創業討論吧!
(Images via collider.com, cheezburger.com)
Tags:Culture, KCI, Pivot, Social Media, startup
Posted in 創業須知 | 18 Comm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