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Marc Andreessen’

創業 CEO:募資的里程碑

June 24th, 2014

Detour to Lake Tso Kar (approx 45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歡迎來到「創業 CEO」系列,在這裡,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十天前 Marc Andreessen 在 Twitter 上連發了 12 則推文 (註),討論矽谷近來不少新創團隊種子輪募資金額過大,未來將會傷害 A 輪募資的現象。

Marc Andreessen big seed tweet storm 6/14/2014Marc Andreessen big seed tweet storm 6/14/2014

幾天後 Fred Wilson 也在他的網誌貼出一篇 What Seed Financing Is For 補充,闡述了他理想中各階段募資里程碑:

我用爬階梯來思考建造一家新創企業,以及募得資金去支持這件事。

你必須爬的第一階是蓋出一個產品、把它推入市場,並且找到 Product Market Fit。我認為種子資金應該被用在這件事情上面。

找到 PMF 並從中生出一門生意後,你要爬的第二階是雇用一個可以幫助你營運並成長這門生意小團隊。這就是 A 輪 (Series-A) 資金的用途。

你要爬的第三階是規模化這個團隊、大幅成長營收,並且拿下這個市場。這是 B 輪資金的用途。

你要爬的第四階是跨越營利的門檻,因此扣除所有費用後,你的現金流足以延續並且繼續成長這門生意。這是 C 輪資金的用途。

第五步則是創造 (股票的) 流動性給你、你的團隊,以及你的投資人。這就是 IPO 與次級市場的用途。

這是非常簡化的世界觀,只有極少數的公司能夠輕鬆爬上這組階梯,並且每一階都完美的命中。狀況總是會發生,我們都知道且可以面對處理。

但我會告訴你這些年來,在我曾參與過的投資組合裡面表現得最好的公司,多多少少都是這樣爬上階梯的。

我不認為跳過前三階然後直接降落在第四階是個好主意,即使你有一雙長腿 (很多資金) 可以這麼做。那是很危險的事情,如果你沒有踩穩,很有可能會滑倒而摔落階梯,從此一蹶不振。

4 年 AppWorks、貼身觀察 170 個新創團隊下來,我可以說我實務上驗證了兩位創投前輩對於新創公司募資與里程碑的論述。前陣子我把這個觀察心得做成了下面這張圖:

startup life cycle

Y 軸是這家公司的價值,而 X 軸是經過的時間。對於絕大多數新創公司而言,開始的那一天就是它價值最高的那一天。接著他們開始燒錢,主要是花在蓋產品上面,也因此價值逐漸下滑。絕大多數的情況,第一個產品都不會得到 PMF,於是他們開始 Iterate & Pivot,直到找到 PMF 為止。實務上,這中間大約會經歷 2-5 年的時間。

達到 PMF 之後,這個產品通常有能力從廣告或是銷售中產生些許營收,但背後的商業模式多半是無法有效規模化的。因此團隊接著要努力調整商業模式的各個環節,直到把它變成可規模化的模式。當這個工作成功之時,他們就得到了一個 Scalable Business Model (SBM),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蓋團隊、長營收,用力的把這個模式長大,直到變成一個大公司為止。

當然台灣的創投產業不如矽谷的發達,不過這些年下來的經驗,各階段募資的里程碑是很接近的。起點的時候用的通常是 50-500 萬台幣自有與 3F (Friends, Family & Fools) 提供的種子資金,找到 PMF 後通常可以募到 50-200 萬美金的 A 輪資金,找到 SBM 時幾乎都可以募得 100-500 萬美金的 B 輪,而巨大化後通常會再募 300-800 萬美金的 C 輪後,就開始進入券商的 IPO 輔導。

順著看當然都非常好,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一階一階達到里程碑、募得對應的資金,爬上這個新創階梯。但當我把這張圖加上數量之後,或許能協助你看得更清楚:

startup life cycle with numbers

根據我們的觀察,台灣市場每年大約有 1,000 個團隊創業,而 2-5 年後,這些團隊裡面可以成功找到長期、持久 PMF 的,大概只有 20-30 家,也就是 2-3% 的成功概率。而在這 20-30 家裡面,經過 1-3 年後,可以找到 SBM 的,大約只剩 5-10 家,也就是 30% 的概率。最後,這 5-10 家找到 SBM 後,可以成功執行規模化,化身為一家大企業 (年營業額 10 億以上,或年毛利值 2 億以上) 的,只剩下 2-3 家,也就是 33% 的成功機率。從一開始的 1,000 家算起,真正能夠達到第四階的機率,其實只有 0.25% 左右。(註二)

所以,這個創業階梯的每一階都極端的陡,光光專注把它跨越就很難了,更何況要跳級,這就是 Marc 與 Fred 想表達的。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團隊是無法達到 PMF、找到 SBM 的,因此創業的重點,是如何提昇自己在有限資源下,找到它們的機率,即使是 10% 也好,而這就是 Lean 的精神。

以上,希望這些宏觀的描述,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在整個資本市場的相對地位,並專注在該突破的里程碑之上。

___

註:Andreessen 的合夥人 Chris Dixon 把這個行為取名叫 Tweetstorm

註二:假設台灣一年 2-3 家成功規模化的企業,有 1-2 家可以成功 IPO,則從 20-30 家募得 A 輪資金的團隊算起,在台灣被創投投資到 IPO 的機率,大約有 6% 左右。相對的,在北美,創投每年投資 2,500 家新創公司左右,最後能夠達成 IPO 的,大約只有 20-40 家,也就是 1.2% 機率。這有兩個原因:1) 台灣的 IPO 門檻比北美低很多;2) 北美創投產業比台灣活躍很多。因此在台灣如果能突破 PMF 門檻而募得創投資金的團隊,事實上離 IPO 是近非常多的。

(Photo via henrikj, CC License)

第一億個 App 什麼時候會出現?

March 19th, 2013

Google Nexus 4

當 Apple 的 App Store 與 Google 的 Play Market (當初叫 Android Market) 陸續在 2008 降臨在這個世界,從此為我們帶來了這個名為 A-P-P 的狂潮。短短四年,在這兩個最主要市集上累積的 Apps 數量,儼然已經跨越了 100 萬的規模門檻。

如果說在「桌面上網」,最主要的使用情境是透過瀏覽器去連接到各個網站,那麼在「行動上網」,取而代之的就是透過 App 去使用各種服務 — 是的,在手機上,我們極少打開瀏覽器去連到 www.facebook.com,因為只要輕輕一碰 Facebook App,就能達到一樣的目的。也就是說,App 之於行動上網,就像是網站之於桌面上網一樣。

所以要預測行動上網的發展,那麼研究一下當年桌面的發展歷史,或許有些蛛絲馬跡可以追尋。

第一代的大眾化瀏覽器 Mosaic 在 1993 年推出,到了 1997 年,剛好也是四年的時間,這個世界就累積了 100 萬個網站。到了 2000 年,也就是再過三年,網站的數量來達了 1,000 萬個。接著到了 2010 年,人類社會突破了 1 億個網站的超級門檻。而時至 2013 年的今日,活躍網站的數量則來到 2 億之譜,並且已經開始出現成長停滯的現象。

Web Server Growth

(via Netcraft)

也就是說,網站的發展花了 17 年時間突破了「億級」的規模門檻,接著隨著下一代科技,也就是 Apps 的普及,開始走入高原時期。我想,類似的情況應該也會發生在 App 這個當代,即將成為主流的上網科技之上。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 2013 年的今日,一個 App 製作的時間與成本,大約與 1998 年時相當,都在台幣數萬到數十萬元之譜。這個成本相較於 2008 動輒百萬的價位,已經大幅的下降,這點也跟當年網站的成本下降非常相像。

更重要的是,到了 2000 年,已經沒有一個企業或是品牌會懷疑擁有一個網站的必要性。而時至今日,擁有一到多個服務客戶與員工的 Apps,也是多數企業都在規劃與開始執行的項目。從這些邏輯去看,這次 App 的發展比起當年的網站產業,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大約到了 2015 的時候,我們可以期待第 1,000 萬個 App 出現在這個世界,而到了 2025 年左右,第一億個 App 很有可能會來到。

或許你已經覺得 Apps 很多,不知道要從何選起,但相信我,我們在 1997 年時對於眼前的 100 萬個網站,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感想。

___

一天一錠,效果一定,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本文編輯後刊登於《APP 情報誌》; photo via anieto2k, CC License)

RockMelt — Web 3.0 社交瀏覽器

November 11th, 2010

今天下午要去演講,所以文章會簡短一點,不過這兩天來拼命試用 RockMelt,有一些感想覺得應該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點小歷史

RockMelt 背後的主要投資人,就是馬克‧安德森 (Marc Andreessen)。這個人亞洲的讀者或許不是很熟悉,不過他可以說是「現代瀏覽器之父」,也就是寫出當年超受歡迎的 Mosaic 瀏覽器,接著創辦了鼎鼎大名的「網景」(Netscape) 公司的那個人。

而離開網景之後,馬克也沒閒著。又接著創辦了網路軟體服務公司 LoudCloud,並且成功的把這家公司帶上市。之後又搞了社交網路平台 Ning,然後是之前提到的 3 億美元安德森‧賀維茲創投基金。而馬克這個人神奇的地方還不止於此,除了創投,他現在還同時兼任 HP、Facebook 和 Twitter 的董事。Facebook 和 Twitter 表面上是這麼的競爭,背後居然可以容忍同一個人當他們兩邊的董事,你就知道 安德森先生在矽谷的地位有多麼的舉足輕重。

登入 Google Facebook

講完了投資人,我們就來聊聊 RockMelt 不同的地方吧。第一眼看到這個瀏覽器,你大概會說:「哇!他長得跟 Chrome 真像啊!」沒錯,RockMelt 和 Chrome 其實是基於同一套 Chromium 開放原始碼基礎。但是 RM 跟 Chrome 最大的不同,是登入 Facebook 這件事情 — 在打開 RockMelt 的同時,你必須要先登入 FB,而不是 Google。

既然登入了 Facebook ,RockMelt 上預設的服務也大多是基於 FB 平台。要 IM 嗎?左手邊有 Facebook Chat。要看內容嗎?右手邊是你的 FB 首頁,以及你最愛的個人檔案、粉絲頁等連結。要分享嗎?上面有一個大大的 FB Share 按鈕。要寄信給朋友嗎?RockMelt 支援的是 Facebook Message。要邀請朋友加入嗎?RockMelt 幫你列出全部的 FB Friends。

也就是說,RockMelt 把 Google 千辛萬苦開發出來的瀏覽器,拿去改了之後直接餵給 Google 最大的競爭對手 — Facebook — 吃,我只能說這招真是高啊。

Web 3.0 病毒行銷

不過雖然說 RockMelt 在策略上是非常有意義的,目前整體來說感覺就只像是 Chrome 加了左右兩條 extensions (擴充功能),我想是無法吸引大家每天一直使用。但倒是 RockMelt 的 Web 3.0 病毒行銷方式,我覺得非常值得創業團隊們學習。

RockMelt 採的是封閉測試、邀請制。但是和大多封測不同的是,他會告訴你,你的朋友中有哪些人想要使用,但 RockMelt 卻不會讓你全部都邀請,相反的,他只給你少少幾個名額,所以你必須要從你眾多想要使用的朋友中,決定你要先「救」誰。而被「救」的朋友,就會收到一封信,告訴他們是你邀請了他,可以開始下載 RockMelt。

這流程聽起來沒什麼,但我認為他完全抓住了人們社交行為中,想要幫助朋友,但也想要讓朋友覺得欠我們一次人情那種心態。他的訣竅不只是要讓邀請變得稀有,還要讓使用者知道哪些朋友需要這些邀請。這和以往的病毒行銷完全不同,我認為是一個非常 Web 3.0 式的傳播,創業團隊們應該要好好參考,學著如何讓一樣的情境發生。

以上,就是 RockMelt 和這個軟體這次上市的過程,給我的一些感想,和你們分享。今天下午要去美麗的馬武督鄉村俱樂部連講四個小時「Web 3.0 在零售市場的應用」,會去的朋友,下午見,沒有去的人,明天我會投影片放上來讓大家參考。

Have a good day, everyon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