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這幾個月大家在瘋噗浪 (Plurk),美國則是一把 Twitter 火從去年初一直燒到現在還燒不完。這些”微網誌 (micro-blog)”功能其實再簡單不過,每篇限寫 140 字,發布之後自動傳送給追蹤你的人。但是他剛好適合忙碌的科技人拿來殺每天一些零零星星的 5-10 分鐘空檔,這種動作美國人叫做”吃零食 (snacking on it)”,所以一下子就流行起來,等到達到關鍵數量,CNN 等主流媒體也被迫加入,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Twitter 在美國有多紅? 除了短短兩年就已經累積了一個台灣 (2 千 3 百萬) 的每月流量,兩位共同創始人 Evan 與 Biz 最近更登上了時代雜誌的封面,標題是 “Twitter 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連 Twitter 這樣沒有技術可言的服務,都能在市場上有這樣的成績,它成功的秘辛,自然變成美國科技圈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其中 Jamie 覺得哈佛商業網 (Harvard Business) 的專欄作家烏梅‧哈克 (Umair Haque) 的評論最完整也最切中要點。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也希望台灣的創業同好們能夠從中學到一些心得。
1. 理想勝過策略 很多人批評 Twitter 沒有獲利策略,但是卻忘了一個產品在市場上成功的最大關鍵是為使用者帶來價值。Twitter 跳脫追求利潤的框架,透過追求他們理想 (民主,和平與平等),來創造出非凡的價值,才能因此掀起一場媒體大革命。(但是這點 Jamie 覺得要專注在價值創造,而不是在無獲利模式上面。也就是說一個 startup 暫時沒有獲利模式可以,但是沒有創造價值卻是不行的。)
2. 開放勝過封閉 Twitter 幾乎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發表的內容 (幾乎) 都是公開的,(幾乎) 任何人都可以追蹤,它的服務更 (透過 API) 開放給從友站,手機到 Windows 常駐程式等等各種不同介面的使用者使用,所以創造了一個有許多其他服務賴 Twitter 以生存的新生態體系 (eco-system),或說是一個全新的經濟體。
3. 串連勝過交易 透過串連使用者,資訊在 Twitter 上像病毒般快速的散播,等於是把人類既有的口耳相傳行為搬上網路,然後再加裝 turbo 引擎,於是資訊的消費者可以更快也更有效的滿足需求,而這就是價值。(這點 Jamie 覺得是噗浪所不足的地方,也就是為什麼無法像 Twitter 這樣成功的因素。)
4. 簡單勝過複雜 從 Apple,Google 到現在 Twitter 的成功,都告訴我們消費者需要的是簡而易用,快速上手,沒有痛苦的產品。
5. 追蹤勝過交友 Twitter 上的人際網路是單向的追蹤,而不是雙向互設好友。這大大降低了網路建立的進入成本,也因此創造出來一個奇特的”社區”網,社區跟社區間互相重疊,但是卻不完全吻合,剛好促進資訊的快速傳遞。
6. 互動勝過傳播 Twitter 帶來的媒體革命除了即時資訊傳遞外,還有即時的回饋。當資訊的消費者可以立即回覆的時候,資訊的生產者就會更有效率,也更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7. 守株待兔勝過汲汲營營 Twitter 並不是開張第一天就在宣傳他們的商業模式有多了不起,而是等待著對的模式隨著平台的拓展,價值得創造隨之而來。(這點 Jamie 也是覺得要注重在不汲汲營營上,重點還是要創造價值。)
8. 公開勝過封鎖 Twitter 上的內容多是公開,而當資訊公開時,就能大大減少資訊不對稱對交易雙方帶來的傷害,也就是能夠為消費者/投資人帶來好處。
9. 混亂勝過秩序 Twitter 上的許多功能,例如: # 號標籤 (hashtags),@ 號回覆 (@reply),和轉發 (Retweet ),都是使用者發明的。也就是說當你放手讓使用者自己去創造的時候,很多好的東西會從裡面跑出來。
10. 善良勝過邪惡 當你一心想要為使用者帶來價值,就必須要專注於讓你的服務越來越好。相反的,但是當你一心想要快速致富,就無法建立一個有用的服務。
Jamie 覺得這十點雖然有些許重複,但是說是當代網路媒體創業的聖經不為誇張,希望大家可以參考。如果有心得,也歡迎提出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