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microblogging’

Google+ 做對了什麼?

July 1st, 2011

自從 Google+ 前天開始開放加入以來,掀起了網路圈一陣旋風,ReadWriteWeb 第一時間宣布 This is Very Cool,隔天 Inside 的 Mona 給了89 分,說這是一個潛力無窮的服務,Deduce 提出了愛上 Google+ 的 5+1 個理由,TechOrange 的 Carrie 甚至幫大家把從 Facebook 搬家到 Google+ 的方法都找好了。

在歷經 Jaiku、Dodgeball、Orkut、Wave、Buzz 等種種大大小小的社群災難後,第一次,Google 似乎找到了一點點 Product/Market Fit,好,現在問題來了,Google+ 到底做對了什麼?

單向連結

單向連結是 Google+ 和 Facebook 的第一個大不同,當我把某個朋友加入一個 Circle 時,我並不需要對方的認可。也就是說,我可以認定你是朋友,但是你可以不需要回應。這大大降低了「網路效應」的早期進入門檻,也是為什麼 Google+ 一開始就不無聊的原因。

反向連結

和 Twitter 的單向 Follow 不同的,是當我在 Google+ 把一個朋友加入一個 Circle,我是在給他「接收」我分享的內容的權利,而不只是在追蹤他的內容。也就是說,如果我把 Allen 加到我的 Friends Circle,那從此以後我分享給 Friends 的照片,他都可以看到。但是如果 Allen 沒有也把我加到他的任何一個 Circle,那我是不會看到他的 (非公開) 內容的。這點需要花一點時間解釋,因為它和 Facebook 或是 Twitter 的邏輯很不一樣,但對消費者似乎是比較直覺的架構,我們可以持續觀察下去。

病毒 Email

也因為反向連結的設計,這讓病毒 Email 非常容易傳播,我想這幾天大家都收了不少 XXX 把你加入 Circle 的通知,它並不強迫你回應,但是卻讓你很想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我覺得是相當優雅的處理方式。

與 Android 手機串連

建好了 Circles,也就是分享通路,那總得要有內容。從這裡開始,Google+ 進行的是組合戰 (這很有可能也是命名的其中一個原因),首先是 Google + Android — 一個設計得非常好的 Android 手機用戶端,除了相當好用的介面,它還利用了 Android 開放的特性,提供了「立即上傳」(Instant Upload) 的功能,讓你拍完照片不用做任何事,在背景就幫你上傳一份到 Google + Picasa (會暫存在私人相簿)。Google 還因此間接開放了 Picasa 的無限容量,左打 Facebook,右打 iOS + iCloud。畢竟 Android 現在已經瘋狂成長到一天 50 萬支的量,Google+ 去利用這個武器,是非常聰明的。(更多關於 Google+ Android App,可以看電腦玩物的介紹)

與 Picasa 串連

就像上面提到的,Google+ 除了 +Android,還有 +Picasa。除了新上傳的照片會進入 Picasa 的相簿外,Google+ 也讓你很輕鬆的就可以把已經放在 Picasa 的照片分享到 Google+ 上面。這大大提升了 Google+ 上的初期內容量和質 — 我在用 Picasa 的朋友很多都是 DSLR 的使用者,這也是非常聰明的一步。

所以,Google+ 上路了,我認為這一次 Google 有好好的從過去種種錯誤中學習,試著推出更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至於這些糖果夠不夠把使用者吸來、黏住,我們再觀察個一兩個月吧!

歡迎在 Google+ 追蹤我

(Image via xkcd, CC license)

你不知道的噗浪隱私權問題,你又該如何保護自己?

May 11th, 2010

自從開始寫網誌以來,噗浪 (Plurk) 便是和大家互動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這個網站訪客的重要來源。以過去 30 天為例,噗浪所帶來的流量佔 Mr. Jamie 的 5.5%,在所有社群媒體中僅次於 Facebook 的 6%。如果把兩邊使用者的量接近 10 倍的差距考慮進去,噗浪的表現算是非常非常不錯的。

不過今天的重點,不是噗浪導流量的能力,也不是他和 Facebook、Twitter 之間的比較。今天的要講的,是很少人注意到的 — 其實,噗浪背後有非常嚴重的隱私權問題。且這個問題,來自他系統架構的設計,所以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一方面要提醒使用者注意,一方面也要提醒網路創業團隊們,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噗浪的隱私權問題

如果你的網站有安裝 Google Analytics (流量分析工具) 的人,下面的這個畫面應該有見過。這就是 GA 幫你整理出來,從噗浪來的流量,是從 http://plurk.com/ 之下的哪一個子目錄來的。這些資料乍看之下似乎沒什麼,不過就是噗浪的每個使用者,幫你介紹的流量多寡。

但是現在我再請你把你的噗浪檔案打開,然後我再跟你說這中間有什麼問題。

開了你的噗浪檔案之後,請注意你瀏覽器顯示的網址,有沒有發現什麼?沒錯,他顯示的是 http://plurk.com/你的使用者名稱 (例如我的噗浪,顯示的就是 http://plurk.com/MrJamie)。

好,現在問題來了。如果你從你的噗浪首頁,點了一個連往我的網誌的連結,你知道 Google Analytics 會如何紀錄你嗎?對!一個從 http://plurk.com/你的使用者名稱 來的訪客。也就是說,我從 GA 的資料裡面,不但可以知道你瀏覽了我網站的哪些頁面,有什麼興趣,還可以從噗浪透露的使用者名稱,直接連回到你的個人檔案。

假設今天我不是寫網誌的,而是一個網路行銷蟑螂,那你就糟糕了。你的噗浪檔案面有你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態,甚至還有 Facebook 帳號等重要資料,再加上你的喜好,這些加起來,就變成了一個完整的潛在客戶側寫,不但可以拿來賣不少錢,更會讓你變成推銷員騷擾的對象,給你帶來不少困擾。

或許你會說,可能是別人從你的檔案頁面,點選那個連結的。這其實也很好分辨,只要看看你的噗裡面,有沒有分享該連結,就知道了。如果你有,那是誰點的就比較難說。但是如果你沒有,那就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是你,因為只有你能在 http://plurk.com/你的使用者名稱 這個網頁上,看到不是你自己分享的噗

而當你把噗浪的這些系統缺陷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容易利用的大漏洞,只要你有心,什麼人肉搜索、揭發隱私,都只是幾下滑鼠,就可以發生的事情,一點技術能力也不需要。而這情況,也比 Facebook Open Graph、Google Buzz 等社群平台所造成的隱私權問題,都還要來得糟糕 100 倍,因為第三方的網站,根本不需要做任何設定,噗浪就自己把你的帳號資料雙手奉上。

你如何保護自己

不過幸好,你也不是沒有補救的辦法。當然,最終的解決方案,還是要靠噗浪自己去修改系統上的缺失。但在那發生之前,你可以用以下的方式保護你自己:

  1. 處理噗浪上的隱私資料:不要使用真實姓名,性別、年齡也都謊報,也不要加上 Facebook 檔案等連結,讓別人就算連到了你的頁面,也看不出來你是誰,更沒辦法做正確的側寫。
  2. 改從“噗頁”點選連結:當你想要拜訪朋友推薦的連結時,養成習慣先進到該噗的專屬頁面,再點選。因為噗頁的網址不會洩漏你的使用者名稱,如此就可以防止第三方網站追溯上游而取得你的個人資料。
  3. 善用私噗:由於一般噗是全世界都可以看到的,如果你不小心在裡面洩漏了蛛絲馬跡,即使個人檔案已經處理過,人家還是可以找得到你。所以,當要談論私人的話題時,記得善用私噗,這樣訊息就只有噗友能看到,至少有一些保障。

創業團隊的注意事項

而如果你是創業團隊,那從本次噗浪的案例,你們應該要學到的是:

  1. 網路流量、上下游關係的重要:流量就是網路經濟的貨幣 ,所以你們必須要對他瞭若指掌。
  2. 網址的重要:URL 就是網路上的門牌,也是每個頁面的獨特識別 (Unique ID),你必須要對他的用法、語法有深入的了解。
  3. 用戶的隱私可能在你沒注意的情況下洩漏:我相信噗浪當初有這樣的設計,絕不是想要洩漏使用者的資料,但是確造成了如此的後果。所以,大家只能小心,再小心。

而假如你處在噗浪的情況,又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1. 把每個使用者的首頁都換成 http://plurk.com/,也就是 Twitter 的設計。
  2. 改用轉址 (Forward) 的方式處理連結,也就是 Facebook 的方法。

最後,希望噗浪能夠趕快改正這個漏洞,好保護他們的使用者免於受到網路蟑螂的騷擾。也提醒大家,在噗浪更新以前,開始採用上述的方法把保護自己。

在這全新的網路世界,你的名聲將被個人品牌取代

April 29th, 2010

蓋瑞‧范納洽 (Gary Vaynerchuk),大家都管他叫 Gary V,是美國 Web 2.0 的傳奇人物。他是 Twitter 早期採用者之一 (@garyvee),在上面已經累積多達 85 多萬的粉絲。他也是網路上有名的“V 落客” (V-logger),別人用文字來寫網誌,他則是靠著每天拍攝影片來創造內容。

而就靠著經營線上社群和他的品酒影片誌 WineLibrary TV,在短短幾年內,他把自家的葡萄酒經銷生意,從 4 百萬美金狂增至 6 千萬美金。也就是說,他不但是一個成功的社群媒體專家,更是一個成功的藉由網路來提升銷售的“創業家” (這裡指的是他的創新能力)。

所以,當去 (2009) 年底 Gary V 把他這幾年來經營社群和個人品牌的心得寫成了 Crush It 一書,馬上就獲得熱烈的迴響。不但登上了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也在亞馬遜上獲得 4.5 顆星的高評價。而這本書在北美市場如此受歡迎的表現,也引起了台灣的天下文化把他帶進繁體中文市場的興趣。

所以,兩個月前天下接洽我幫這本書寫推薦文,剛好我很喜歡這本書,又跟 Gary V 有一點點淵源 (在 Twitter 剛開始上線,使用者還非常少時,我們就已經成為“推友”,不時會互相討論社群媒體的進展),也相當希望 Crush It 的中文版能夠讓台灣的網路人對經營社群有更多的了解,於是便答應了他們。

於是,就有了以下的這篇幫「衝了!:熱血玩出大生意」寫的推薦文:

在這全新的網路世界,你的名聲將被個人品牌取代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網路已經逐漸成為你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大多人卻尚未體會,這場革命背後真正的意義。其實,網路普及所帶來的,並不只是人們溝通方式的改變,也不只是商業交易模式的改變。它所真正代表的,是一個全新的、更接近大同的世界;一個資訊唾手可得,不再被少數人壟斷的世界;一個出版和輿論公器下放,不再受到統治階級控制的世界

在這樣的一個新時代,你的名聲,也就是大眾對你的了解,是可以不被少數媒體所把持的──只要你知道如何奪回主控權。而蓋瑞這本書,正是你最好的入門指引。尤其在針對「為什麼你需要個人品牌?」以及「如何建立個人品牌?」這兩個核心問題的闡述上,我相當贊同他的許多看法。

蓋瑞指出,打造個人品牌,並不只是開一個網誌,然後貼上有趣的內容而已,你更要積極經營品牌的能見度。的確,就像任何產品一樣,如果不花力氣去宣傳,誰會知道你在茫茫網海的一角,蓋起了一個部落格?所以,你必須主動出擊,活躍在潛在客戶出沒的場所,像是網路討論區等等。當然,這件事情除了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更需要調整你的心態。以我個人的經驗為例,剛開始寫網誌的時候,我並不特別熱衷於宣傳,深怕被人當作是到處推銷的網路蟑螂。直到後來我才慢慢體會,如果你很有誠意的參與討論,提供有用的想法和資訊,任何網站上的社群,都會張開雙手來歡迎你的加入,然後慢慢變成你的聽眾。另一方面,就像蓋瑞說的,宣傳這件事也有很科學的一面,你必須學會利用流量分析工具,來了解經營那些社群,可以有效的帶來流量,而且是品質好的流量。

另外,我特別想指出蓋瑞在第三章裡寫到的透明法則,是非常重要的。你千萬不可以使用分身術、盜用他人品牌、剽竊內容或是任何其他不入流的手段。網路帶來資訊的開放,所以它藏不住秘密,近來就有好幾個網友踢爆的案例,不可不慎。另一方面,同一章內蓋瑞提到的各種號召行動按鈕,則是你最好的朋友。這些小東西不但可以協助讀者分享你的文章,帶來流量,按鈕上顯示的累積數目,更是內容品質最好的指標,也是日後寫作方向的重要參考,是投資報酬率超高的小玩意兒。

而第八章提到認清你的 DNA,找到有熱情的主題這件事情,也相當重要。在中文繁體市場,我們已經看到不少部落客朝自己有興趣的主題發展,而逐漸累積成高知名品牌的成功案例,例如:酪梨壽司貴婦奈奈等。另一方面,就算你沒有興趣靠著個人品牌來創業,自己當老闆,也不能忽視這一個趨勢。在北美,應試人員在社交媒體上活躍的程度,早已開始受雇主的重視。最有名的是Google,他們會依據一個工程師在 LinkedIn (專業社交網路)上的聲望,來決定是否挖角。

所以,蓋瑞說的沒錯,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未來。而你必須要做的,就是把個人品牌的主控權拿回自己手上。那你,就等於擁有了未來。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