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本網誌: Facebook, Google+, 電子報, RSS

Web 3.0 到底是什麼?

December 11th, 2009 by Jamie

自從年初開始有了搬回亞洲的想法之後,一直在思考我回去可以做什麼,有什麼事情是我有興趣的,有挑戰性的,能夠把我這些年在美國累積的知識經驗學以致用的,也能為社會帶來點貢獻的。我有興趣的領域其實很多,從政治,經濟,財務,金融,到科技電子,資訊,一路到軟體,硬體,都是我常常花時間關心的。但是算算自從 99 年創立碩網資訊以來,這中間 10 年,我最主要的活動範圍,還是不出網路和創投兩個重點,所以做些和這兩者相關的事情,似乎是合理的。

有了這樣的概念,加上人暫時回不去,我想至少可以先找個管道開始和大家互動,分享我的學習,於是有了這個網誌。6 月底開始零零星星的寫,到了 7-8 月幾個台灣的網路創業團隊陸陸續續開始找上我,希望我能夠給他們一些方向上的建議。Facebook 在台灣突飛猛進,整個生態圈改變得很快,大家需要一些美國這邊的經驗。我突然領悟台灣的網路圈是比美國這邊慢上 2-3 年的,所以把我這幾年在這邊的學習拿回去,對大家而言,會是很好的資產。

再來我回台灣待了三個禮拜,實際見了許多網路,創投圈的朋友,對於我的行動主軸,又有了更明確的定義。台灣曾在 Web 1.0 是中文市場的領先者,到了 Web 2.0 卻幾乎繳了白卷。現在 Facebook 已經一統江山,網路要進入下一個階段,我可以做的,就是幫助台灣團隊們在 Web 3.0 時代,找回方向,放眼國際,逐鹿中原。

講了這麼多,到底 Web 3.0 是什麼? 你問。

其實 Web 3.0 本來就沒有一個官方定義的,更沒有明確的時程和範圍 — Web 本來就是一個不斷在演進的生態系。但是如果把 Facebook 定江山,Yahoo 和 Myspace 相繼伏首稱臣的 2009 年底當作一個分水嶺,那未來的網路會有什麼值得期待的呢?

Social (人際化)

Facebook 等社群網路的崛起,其中一個重要的意義,是電腦第一次可以這麼大規模,這麼詳細的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多了這樣一個層面的資料,中間可以衍伸出來的應用,可以說是千變萬化,數之不盡,且非常有意義的。舉例來說,在 Web 3.0 的世界裡面,email 收件夾將不再是以信件寄達的時間排列,而將是針對寄件人跟你的關係,自動調整重要性。而當你上傳了一些照片,你也只需要跟他說: 請分享給我的家人。然後電腦就會自動根據你的家族關係,去寄送通知給他們。或者當你要去某地出差,某個 Web 3.0 服務將能告訴你你的朋友中,誰有去過當地,讓你可以好好跟他請教。這些都是 Web 3.0 將透過人際關係來加值的例子,也就是說 Web 3.0將會把冰冷冷的網站變成人性化的小秘書,讓你我的生活,不僅更加輕鬆,而且更加有趣。

Ubiquitous (無所不在的)

Web 3.0 的另一個重點,是網路應用將不再只是從電腦去使用的。他會跑到你的手機上,你的電視上,飛機機艙內的螢幕上,等等各種你生活周遭可以觸及的媒介上。而加上 Web OS 的落實,在 3.0 時代,無論你使用哪個終端去使用這些網路應用,你都將能夠得到一樣的服務,存取一樣的資料,而不再受限於特定的電腦。所以好處是我們再也不需要擔心要帶著什麼東西到處走,網路應用會變成像電視節目一樣到哪裡都可以使用到哪裡可以得到一樣的結果

Content Replaces Ads (內容取代廣告)

Web 3.0 的最後一個重點,是相關的內容將取代無效的廣告。當電腦越來越了解你的偏好,他將能夠提供你最重要的訊息,而且這些訊息是個人化的。所以即使是商品資訊,也將是你會覺得有趣的,相關的。由於這些內容將會比廣告有效得多,我們會看到純廣告日漸式微。也就是說,身為消費者,你終於再也不用看到那些不停閃爍的惱人橫幅也不用等影片和影片間的廣告時間網路會變得很乾淨但你也不會錯過你需要的商品資訊

所以,不管是從使用者,還是從投資者的角度去看,Web 3.0 都是非常令人興奮的。而對於即將能夠透過 (正在籌備中的) appWorks,跟大家一起發想,一起開創出許多有意義,有價值的 Web 3.0 應用,更是令我非常的期待。我相信,Web 3.0 絕對是台灣團隊們在網際網路上再次發光發熱的好機會。各位創業同好,就讓我們一起上吧。

(上圖: 眾 Web 2.0 知名公司/產品的 Logo)

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讓新文章自動寄到你的信箱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