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聖誕節,對科技圈而言格外的熱鬧。先是 Amazon 在 12/26 這天,節才剛過,馬上就等不及宣布重大消息,說耶誕當天,他們賣出的電子書量,比紙本書還多。到了 12/28,Apple 陣營也不甘示弱,由 Flurry 出來公布 iPhone App Store 下載量在聖誕節當天,也暴增 10 倍。聖誕奇蹟還沒完,不久後 Facebook 也宣布根據 Hitwise 統計出來的數據,FB 在耶誕當天超越 Google,第一次成為全美流量最大的網站。
這時候當然就會有人跳出來解讀,推稱是所謂「拆禮物效應」,一天不代表長期,數位革命言之過早。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情況 2009 年之前並沒有發生過。更可以確定的是,2010 年開始,我們將會越來越常聽到。
也就是說在 Amazon Kindle 推出才兩年之後,電子書眼看就即將取代實體書了。
「好快!」你說。
其實,一點都不快。
數位內容革命,足足已經進行了 65 年了,說起來比辛亥革命還要辛苦。
這件事應該要從電腦的普及化算起,也就是 1945 年二戰結束的時候。原先以戰略為目的發展的眾多資訊技術,在和平時期開始逐漸轉給民間,化身成大型主機,作為輔助科學研究和金融交易的工具使用。
到了 80 年代,經過了 35 年的改良和量產,電腦終於從企業開始走進了家庭,進入了所謂的 PC 時代。這時的個人電腦,主要的用途還是定位在「個人出版」。因為大家用 PC 產生的檔案,最終還是要轉到印表機,去產生出一張張的報表和文件。雖然有磁片的發明,但多半也是用來儲存軟體程式,和交換「半成品 (work-in-progress)」文件檔案的使用。
就這樣又過了 10 年左右,90 年代,出現了幾個重大的技術突破:高階彩色螢幕,音效卡和網際網路。於是,在忙了半個世紀之後,數位內容終於開始發出小芽了。「網路多媒體電腦」開始成為人們消費文字,圖片,音樂等內容的「最終介面」,而不再只是用來產生文件的排版機。不過,這些電腦還是太大,沒辦法隨身攜帶。
又過了 10 年,2000 年,工程師們終於成功把電腦的尺寸縮小到口袋大小,也就是 Palm Pilot 一般的 PDA,或是 iPod 這類的 MP3 隨身聽。於是,數位內容從此可以帶著走了。但可惜的是,你還是必須要跟電腦同步,才能更新這些手持裝置裡的內容。
直到 2007,隨著無線網路的進步,終於我們有了可以透過 3G 網路,隨時隨地下載數位內容的 iPhone 智慧手機和 Kindle 電子書閱讀器。
最後,再經過 3-5 年的推廣和進步,消費者終於在 2010-12,可以真正的享受到內容無所不在,唾手可得的數位世界。
這改變並非一夜之間,革命也尚未成功,但是,數位內容,真的要到來了。
(Image via cusquenian@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