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本網誌: Facebook, Google+, 電子報, RSS

創業 MBA:為什麼要先成績,後募資?

May 24th, 2012 by Jamie

If it isn’t obvious by now, the new standard is traction before funding. — @venturehacks

知名的天使募資平台 AngelList 創辦人 Nivi & Naval,兩天前透過他們的官方 Twitter 發布了上面這則訊息。AngelList 幾乎是現在北美新創團隊必用的募資管道,光在 2011 年,上面新增的團隊數就有 500 家,新增的投資人數更高達 2,500 位,這中間更產生了 12,500 次的媒合。而稍早在 2011 年中,他們也公布了由 AngelList 所促成的投資案,在 1.5 年內就超過了 400 件。所以由他們的角度來詮釋新的「募資標準」,大概再適切也不過。

但是為什麼要先做出成績,再去募資?其實它是一個對創業者和投資人雙方都有好處的情況。

講到募資,大多數的初創業者最怕的就是「稀釋」。稀釋代表的不但是控制權的外流,更是未來利益分配的減損 (當然我其實認為多半是多慮,不過為了專注在今天的討論上,咱們就先假設這兩個問題確實是嚴重的)。因此同樣要募未來 18 個月需要的 1,000 萬元資金,創業者當然希望能用越小的稀釋比例募得,越好。

而越小的稀釋的另一面,就是越高的估值。意思是說投資人必須要給你的公司越好的 Pre-money 評價,才能夠用越低的稀釋去投資你這 1,000 萬元。當然創投案件的評價通常都是雙方 (或多方) 討論出來的,但這個評價也往往不能太不「合理」。以網路業來說,什麼產品都沒有的公司,大概要落在新台幣 100 萬到 1,000 萬 (除非有非常驚人的創辦人)。有初步產品的公司,300 萬到 2,000 萬。有產品有使用者的公司,500 萬到 3,000 萬。有產品有營收或是大量使用者的公司,1,000 萬到 1 億。有大量營收或是獲利的公司,3,000 萬到 10 億。

當然,上面只是非常粗略的範圍,每個創投案件還會因為需求供給、市場、創辦團隊,以及商業模式中的各個環節,再去調整。不過你看到了嗎?你越能夠在市場上的做出成績,你的估值就會越高,因此稀釋的比例也就越低。

當然是這雞蛋問題,沒有雞,哪有蛋。如果能不靠任何創投資金,就做到有大量營收、大量獲利,那誰還需要募資,創投也可以回家睡覺了。所以當然不是叫所有人都去挑戰這種人類極限,但是從什麼產品都沒有,到把產品做出來而且有人使用,在現在的「雲端」加「行動」時代,其實不會太難。

但光光是這樣的一個 Bootstrapping,你的估值可能就會上升 3-10 倍,稀釋當然也就降到 1/3 – 1/10。這其實是對新創業者而言,一種「報酬率」非常高的投資,不但可以證明你團隊的價值,也可以在募資後,讓投資人更有信心讓你放手去衝刺。

所以在這個創業成本極低的時代,先成績後募資,我覺得是理所當然的演進,也是所有新創者應該考慮的創業途徑。

【活動訊息】本周六 (5/26) 1:00-5:00PM 在台大闈場 (普通大樓地下室),appWorks 將與台大創創學程聯合舉辦「2012 夏季 新創公司 正職/實習媒合會」,當天將會有超過 30 家一流的網路公司在現場,釋出近 100 個工作機會,有興趣加入新創團隊的高手,歡迎來給自己一個機會。

(Photo via luciano_meirelles, CC License)

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讓新文章自動寄到你的信箱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