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012的文章

appWorks 的魔鬼合約

October 9th, 2012

從很多層面來說,appWorks 扮演的角色都非常複雜。我們在幫人家創業,但自己也在創業 — 兩年多前我, IC, Mike 和 Jackey 才湊了幾百萬成立「之初創投」,然後一路省吃儉用的把公司做到現在。我們要投資創業者,但自己也是被投資者 — 「本善基金」的股東有金控、上市公司、法人、個人等等,所以我們得按季召開董事會,非常謹慎的向大家報告經營績效。

我們想幫創業者爭取最大的利益,但也得幫股東爭取最好的投資報酬率 — 本善是 12 年來台灣唯一一支針對網路產業所募得的創投基金,我們肩上背負著非常重要的歷史責任,如果本善做出成績了,那將能帶動更多 VC 一起來投資網路業,但萬一失敗了,網路不知道又要多久沒辦法獲得資本的支持。

所以身為 appWorks 的經營者,我們的工作常常非常艱難,必須不斷的在創業者、投資人以及 appWorks 本身的永續經營間,想辦法做出三贏的局面。有時候我們能夠成功的找到好的解決方案,但有時候我們也會犯下錯誤。

加入 appWorks 育成計畫時,所有團隊必須要與 appWorks 簽訂的「育成合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開始我們的想法是既然 appWorks 已經在育成過程中投入了那麼多的資源,這樣的投入理當要為我們的股東換來好的投資機會。為了避免極少數「火速成功」的團隊日後規避這樣的責任,在第二屆與第三屆的育成合約裡面,我決定把這樣的投資權力用「Call Option」(買權) 落實。也就是說,將來如果團隊做得不錯,但卻規避給 appWorks 投資時,至少我們擁有一個 Call Option 可以當做談判的籌碼。

從法務與財務的角度去看,這聽起來很合理,但結果證明了根本是「自作聰明」,因為我太專注在照顧股東的權益,卻沒考慮清楚創業團隊的利益,和他們的感受。後來這份過於嚴格的合約被拿出來批判,也就成了坊間傳說的「appWorks 魔鬼合約」。

事實上,魔鬼的只有合約的文字,因為從 appWorks 設立的那天開始,我們沒有一刻想要占創業者的便宜,這個所謂的 Call Option,我們也從來沒有拿出來執行過,這些我想大家可以去跟我們投資、育成的創業者們聊聊,就可以知道。所以問題在這份「魔鬼」合約,也就是始作俑者我一個人的責任。但身為創業者,犯錯之後除了道歉之外,我想更重要的是想辦法改正這個錯誤。

所以從第三屆以後,我就不斷的在找更好的法律顧問,能夠跟我一起做出一份能夠完整抓住 appWorks 精神的新版育成合約。第四屆的合約我們把 Call Option 撤掉了,但我認為那個版本還不夠好。到了第五屆時,我找到了中銀法律顧問的馮昌國律師,跟他一起,我們改出了最新的「appWorks 育成計畫君子之約」。這份合約我們兩個都非常喜歡,但還缺乏實務的驗證。我們接著把它給了第五屆的 34 個團隊,簽約過程中大家並沒有提出任何疑問,而到現在 3 個月過去了,在育成過程中合約的條款也沒有造成任何困擾。

所以,我想這份文件算是達到我想要的境界了,也是時候可以公開給所有未來想要參與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人參考,因此以下,就是未來我們將持續採用的 appWorks 育成合約,一份君子之約。

appWorks育成合約

對合約內容如果有任何建議,歡迎你留言讓我知道。按照慣例,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招收團隊,我們非常誠意的想幫助你創業,歡迎加入我們

微電影、微創業、微創投…

October 8th, 2012

如果你有注意到,最近開始流行起「微」這個字,除了「微網誌」、「微博」、「微信」,還出現了「微電影」、「微創業」,甚至是「微創投」等等字眼 (可惜,「微軟」始終沒有再次流行)。

產品名稱不論,如果你仔細思考這裡面許多字的含意,你會發現是很偏差的形容。例如:微電影,它其實不是電影,反而往往是一個 5-10 分鐘講商品或品牌故事的短片,所謂「內容行銷」,所以你不但不需要買門票,也不會約女孩子說:「來我家看微電影吧!」這樣的東西不應該用「電影」形容,因為它的使用體驗跟電影一點相似度也沒有,比較好的名稱應該是「巨廣告」,因為對消費者而言,它其實比較像是新世代的廣告。

「微創業」也是一個非常偏頗的詞彙,它的意思是說由於雲端、自由軟體、社群行銷、App Stores 等「基礎建設」日趨成熟,現代網路創業者所需要的創始資金非常小,相較於「四大慘業」,他們嘗試創業的成本簡直就像零頭,所以用「微」字來形容這樣的創業活動。這樣的說法的確沒有錯,但可惜的是它往往讓人誤以為現代網路創業的創業成果也很「微小」,那就大錯特錯。無論從神來也、東京著衣、Lativ 到育駿,這些公司證明的都是網路可以讓創業者用很少的資本,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創造出數百萬客戶,年營收,甚至年毛利值數十億規模的企業。這樣的成果不但一點也不微小,反而是有巨大資本效率的創業活動,換成「高效創業」,我覺得是更好的形容。

而神來也、東京著衣、Lativ、育駿這些公司能夠用很小的資本,創造巨大的創業成果,正是因為「資本密集」的工業革命時代正在落日,取而代之的是「知識密集」的軟體革命時代。既然新創公司不需要太大的資本,那提供新創公司資本的「創投」也得縮水。所以近來,美國出現了越來越多 US$ 10-50M 規模的小基金,在台灣,appWorks 管理的 3.2 億「本善基金」也比傳統創投動輒 30-50 億的基金規模來得少了許多。當然,你可以稱呼我們為「微創投」,但光那樣說,就太小看了新一代的創業投資者。

既然新時代的網路創業者,需要的不是大量「資本」,而是大量「知識」,那新時代的創業投資者,最主要提供的資源,當然也要從 $$ 變成 Know-how。所以你看到從 Paul Graham, Dave McClure 到 Mike Maples,這些新 VC 的背景都不是金融行業,反而都是在網路創過業,然後回過頭來教年輕人如何提昇成功的機率 — 沒錯,我所謂的「球員轉教練」。而這樣的新創投,根本不該叫做「微創投」,他們真正的名稱應該是「超級天使」。

所以說穿了,微電影、微創業、微創投,根本都是站在舊產業的觀點,用舊的思維,去解讀新世界發展,因此所產生的詞彙。當然名字不重要,重點是身為創業者,你必須要抓住到底是什麼正在改變,而在這個改變中你又能夠抓住什麼機會。

共勉之。

___

給你資金,又給你 Know-how 的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接受申請,歡迎加入我們

(Photo via da100fotos, CC License)

你在行銷什麼?

October 5th, 2012

行銷是一種商業行為,從挖掘未被滿足的需求與渴望開始,接著定義並且量測這些需求與渴望的強度,決定哪個目標市場我們可以服務的最好,發展適合的產品、價格、推廣策略與通路策略,來服務這個市場並且取得成功。– Wikipedia

無論我們講了多久,很多初創業者還是繼續把「行銷」與「推廣」搞混。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當我們還是消費者時,由於無法接觸到行銷工作的核心,也就是「挖掘需求與渴望」、「量測強度」、「決定目標市場」、「發展產品」、「決定價格與通路」等等工作,所以很自然的以為「行銷」就是我們看到的「廣告」、「參展」、「正妹」、「活動」等等這些「推廣工具」。久而久之有些人甚至誤以為任何商品只要運用了好的推廣策略,都可以在市場上取得很棒的成績。

行銷 >> 推廣

但當你真正領悟了行銷的真諦,就會明白它其實遠遠大過推廣。一個商品在市場上能夠有多成功,往往在你找到「滿足渴望的商品」那一瞬間,就已經定了調。剩下的工作,其實只是放大這個成功而已 — 沒錯,又是一個 0-1-100 邏輯。如果沒有一個「滿足渴望的商品」,那無論你的價格定得再低、通路灑得再廣、推廣做得再勤奮,其實也只是事倍功半而已。

所以行銷必須要從了解消費者的渴望,並且滿足他們的渴望開始。

很可惜的是,消費者往往也不知道自己的渴望。所以你不能請他們來,然後讓他們告訴你他們想要什麼。

如果我問客戶的話,他們會說給我一匹跑得更快的馬。–Henry Ford (福特汽車創辦人)

這有點像是在搞清楚女友今天晚上要吃什麼一樣,你必須要從義大利麵開始、壽司、火鍋、牛排,一個一個問,直到你猜到她最想吃的那個東西為止。所以你不是在告訴她她該喜歡吃什麼,你是在挖掘他心中偷偷存在的那個渴望,然後再用力的放大、滿足它。

如果她心裡本來就沒有留給牛排一個位置,那無論你再怎麼說,牛排都不可能成為她最渴望的東西。如果你強力的說服,她或許願意陪著你去試一次,因為你保證牛排很好吃,但如果這次的體驗很差,那下次她幾乎不可能再給牛排一次機會。相反的,如果她的心裡本來就偷偷渴望壽司,只是自己還不明白,那往往當你壽司兩個字剛講完,這筆交易就已經完成。

注意這裡她對某種商品既有的感覺與印象非常重要,如果她本來就偷偷喜歡某個東西,無論她自己知不知道,你剩下的工作是事半功倍的。如果她本來就偷偷厭惡某個東西,那要扭轉這個印象就要花很大的力氣。其實不只女人是這樣,所有的消費者都是感性的。

行銷是一場心理戰 —蔣美蘭 (上海費睿網路創辦人)

所以你在行銷什麼?你不是在告訴她她該喜歡什麼,你是在找到她偷偷渴望的那個東西,然後再用她覺得「占到便宜」的價格賣給她,因為這個東西能夠滿足她渴望的 iPhone,價值遠遠超過她付出的 700 塊美金。這個商品不需要是完美的,但它一定要讓消費者「覺得」她的渴望會被滿足,「體會」她的渴望真的被滿足,然後下次「還要」這樣的滿足感。

所以你在行銷什麼?不是一個商品,也不是一個品牌。你在行銷的是一個「意念」,一個我的生活會因此更棒的意念。

___

在 appWorks,我們教你用 Lean Startup 的方法找到渴望、確認渴望、滿足渴望,獲得在市場上的成功。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歡迎來跟我們一起學行銷

(Photo via aftab,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