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的文章

創業 CEO:更多 CEO 的工作

November 26th, 2012

歡迎來到「創業 CEO」系列的第二篇文章,在這個系列中,我們討論一個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一位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業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上一篇聊到一個 CEO 的核心工作是設定、溝通公司的 Vision 與策略,吸引並留下人才以及確認現金水位。當然,CEO 的工作不會只有那樣而已。在讀了 Fred Wilson 的 What A CEO Does 之後,電子郵件行銷方案公司 Return Path 執行長 Matt Blumberg 寫了一篇很棒的後續,今天就讓我們先來看看他說了什麼 (參酌了一些我的經驗與觀點)。

首先,關於三個核心工作,Matt 提出了以下的注意事項:

  • 設定 Vision 與策略 — 身為一個 CEO,你一定要記得「NIHITO」(Nothing Interesting Happens in the Office),公司裡面沒有什麼新鮮事。深入了解所有競爭者 (不是敵人),花很多時間在顧客和通路夥伴上,在產業公協會扮演活躍的角色,在展覽的會場與大家交談,深入了解有哪些「替代性產品」(不只是競品) 等等,有了這些重要的資訊,才能幫助你設定遠大的 Vision 與務實的策略。
  • 吸引並留下人才 — 既然網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是人才,則 CEO 當然必須要花很多時間在人的事情上面,而不能只交給 HR 處理 — 近來越來越多公司不叫它 HR,而改叫 HC,也就是 Human Capital。Facebook 的 Mark Zuckerberg 每星期五都會帶頭開一次的「All-Hands 全員會議」就是 CEO 必須要帶頭做的 HC 業務之一。在這個會議中員工應該可以問任何問題,而 CEO 也必須盡力回答,讓大家都能夠與公司同步。除此之外,當公司還小的時候,把交給董事會的報告 (除去敏感的數字) 與員工分享,並且組織「CEO 議會」,讓公司裡的重要幹部參與決策,都是很好的留才策略。
  • 確認現金水位 — 當然不是指每天去銀行刷簿子,而是用科學的方法確認現金的流動情況。轉換率、付費率、LTV、ARPU、ARPPU、客單價、收款率、CPA、廣告投報率、支票票期、庫存成本、金流成本,這些都是 CEO 必須要長期追蹤,不斷想辦法調校、優化的種種攸關現金水位的數字。

再來,Matt 還提出上述三個核心業務之外,CEO 應該要做的三件重要事情:

  • 絕不成為瓶頸 — 當然一天 24 小時都在回 Emails 那就太超過,但 CEO 的職責是當團隊在等待你做出決定時,你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回覆,尤其當等待的團隊越大時,他們每等待一秒鐘的機會成本也就越高。
  • 主持最棒的會議 — 會議往往是公司最最貴的一種活動,當十個人在會議室裡坐一個小時,就等於花掉了一整個人一整天的時間,所以你務必讓每個會議成為有生產力的活動 — 這也會影響公司的開會文化。會議應該越短越好,如果只是要宣布事情,那很多時候不需要把大家叫來會議室  — 除了  Email 之外,拍支影片寄給大家也是一種方法 –,週會、月會、季會,這些會議都應該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開法。同時間,會議也是建立團隊默契與感情的時候,你該適時投資一點時間在公司的計畫、策略、Vision 等軟性的題目上。
  • 保持最佳狀態 — 加入一個 CEO 組織 — 像在 appWorks,我們就有每月聚會的 CEO School –,幫自己找一個 CEO 教練,大量閱讀,寫作網誌,把你所學的應用在公司,再根據哪些有效果、哪些沒效果來調整,每週固定運動 2-4 次,維持好家庭關係,把週末大部分的時間留給自己與家人,每年至少一次 2 周的旅行,完全切斷與工作的聯絡。一個 CEO 應該是一個完整的人格,而完整的人格當然必須從生活開始。

所以以上,就是關於一個創業 CEO 的工作,更詳細、更完整的描述。下週開始,我們會接著進入這中間的每一個細項,深入去討論在實際執行上,有什麼值得參考的觀念與該注意的細節,敬請期待。

___

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申請,最後一天。

(Image via dakiny, CC License)

創業者的通病:做得太多,想得不夠

November 23rd, 2012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孫子兵法

appWorks,每週五是我的 Office Hour 時間,從早上到下午,每半個小時一節,我們育成的創業團隊可以預約來跟我聊天,問我問題,任何問題。一開始,我都把自己當做他們的「共同創辦人」,所以任何他們的問題,我會絞盡腦汁提出自己的觀點與意見。但久而久之,我發現那是一個很不好的架構,因為有些團隊會開始依賴我,反正 Jamie 都說了,我們「做就對了」。

但如果只是那樣的話,他們不能算是在創業,頂多只是在「執業」。

所以我開始改變我的策略,凡是團隊問我任何「戰術」相關的問題,舉凡 Jamie 請問我如果辦這樣的行銷活動,消費者會買單嗎?我如果加入這樣的功能,轉換率會提昇嗎?這類的東西,我的回答一律是:不知道,你去試試看就知道了。如果他們問我跟「策略」相關的問題,例如:Jamie 請問我們要先跟產業的第一名談合作,還是從排名後面的切入?這種狀況,那我會提供一些案例讓他們參考,但不會給太多我的想法。而如果他們要聊跟「Vision」相關的事情,那我就會扮演「魔鬼代言人」,不斷去挑戰他們的觀點,確定他們是真的思考過,並且真心相信他們看到的未來。

會這麼大費周章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認為,真正的創業者,都是「思考家」。

你或許會說,不是也有瞎貓碰上死耗子的情況?沒錯,的確是有,但通常那樣的公司,往往怎麼上去的,就會怎麼下來,因為一個企業短期的成功或許可以靠運氣,但要長期成功,不斷的進步,領導者除了要有執行的能力,還要有思考的高度、深度、廣度,也就是系統思考的能力,缺一不可。

所以所有正在創業,想要創業的人,除了「做」以外,別忘了,多問,不斷的質疑我到底要去哪裡,為什麼我要去哪裡,我要如何才能一步步到達那裡,去到那裡之後,下一步又是哪裡,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情,為什麼我不做那件事情,為什麼消費者要買這個東西,為什麼他們不買那個東西。

1,000 個出來創業的團隊,最後「成功」的不到 5 個。如果你只是悶著頭往前衝,大概很難逃脫 1 / 995 的命運。最後真正能夠留下來的,往往都是做到了別人所做不到的。

如果你每天花 8 個小時在「做」,或許,你應該也同樣花 8 個小時在「想」,你該如何做得更好。

___

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申請,最後 3 天。

(Photo via bombeador, CC License)

學生們,一起跳進社會的勇氣區吧!

November 22nd, 2012

多半的情況,我們寧可抱怨大環境,卻不敢對眼前的事「全力以赴」,因為害怕被嘲笑,害怕錯誤,害怕失敗,所以寧可不全力以付,因為不盡全力的失敗還有話說,全力以赴的失敗,不就沒話可說了?

許多人會討論如何「離開舒適圈」,好比壯遊、去做一百件沒做過的事… 等等… 但離開舒適圈不是目標本身,最重要的是跳到「勇氣區」,開始一路闖關,完成你的目標。–Wondero

當然這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只有優點沒有缺點,但大體上來說,「實習」是一個優點遠大過缺點的事情,尤其當你選對公司的話。

我的第一次創業就是從實習開始的。那時候,幾位台大的學長剛開始創辦哈酷網,要複製戴爾電腦的成功模式,在網路上販售客製化的個人電腦。主要的創辦人 Louis 是我台大男籃的學長,他記得幾年前我去他家幫他修過電腦,知道我對 PC 組裝很在行,既然要賣客製化電腦,他就索性就找我來一起幫忙 — 當然是沒薪水的。

那是 1999 年,全世界最厲害的人都在創業,學長給我這麼好的機會,雖然我才大三,什麼都不懂,而且還有很久才會畢業 (那時候已經確定會延畢了),但我二話不說的答應了。進入哈酷之後我首先幫忙正在開發電子商務平台的技術團隊,優化使用流程、抓抓臭蟲。後來平台做好了,我就開始負責產品上架的工作。

我永遠都記得第一張訂單進來的那一刻,那大概是辛苦了半年多之後吧,你發現你這麼小的年紀,做的這麼多看似虛幻的事情,最後居然真的可以在這個世界上造成一些影響 — 別忘了那是 1999,絕大多數人從來沒有在網路上買過東西,甚至根本不知道在網路上可以買東西 — 那種感覺是非常非常奇妙的,而從此也讓我愛上了「網路」這個產業。

不久之後我們聽說世貿要辦一場電子商務大展,這麼好的活動我們當然不可以錯過,但一問之下沒有人有任何參展經驗,這下好了,趕緊分配任務,大家快去研究我們要怎麼好好善用這次的機會。我被分配到的是「行銷」,也就是當場要跟消費者如何的推廣、互動。

我想了一下自己去看展的經驗,走到每個攤位,廠商不是發給我一張 DM,就是夾帶一些贈品,回到家後贈品還可能會拿出來看一下,但 DM 往往只有被丟到垃圾桶的份。我們是小公司,大概沒辦法每個消費者送贈品,但發 DM 基本上只會把錢浪費掉。想了很久,突然在電視上看到廠商辦抽獎活動,靈機一動,我們可以假借抽獎的名義,叫消費者現場註冊會員,留下聯絡資料,這樣他們一定會留下正確的資料,而算一算買一個好獎品的錢,也遠遠小過發 DM 或送贈品的預算。

最後這個行銷活動相當成功,為我們帶來了好幾百個新會員,事後我們發會員電子報給他們,也產生出了不少的訂單。Louis 覺得我有行銷的天份,所以公司成立後,我就得到了「行銷副理」的這個職銜,進入了核心的團隊裡面。

不久之後,我們向威盛、台灣工銀等投資人募得了好幾億的資金,而我也被 Louis 拉進總經理室,成了他的特別助理。這是哈酷網轉型成為碩網的時候,我們發現電子商務雖然有營業額,但要成長到可以支撐一家公司的規模,還要很久很久的時間。所以在創投的建議之下,我們轉型成為一家賣軟體的科技公司。要賣軟體,需要業務,而且需要了解軟體的業務,所以 Louis 又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他的活棋,沒錯,又是我。

當然我也沒做過業務,所以接下來的兩年,我努力的學習這個很難的事情。過程中我們攻下了台積電、聯電、廣達等等大客戶,公司的營運也逐漸上了軌道。到了 2002 年,公司認為我們在台灣市場地位已經穩固,是時候嘗試「西進」,我們需要一組人馬去建立在中國的灘頭堡,沒錯,又是我,於是身掛「碩網資訊大中國區總經理」的職銜,我又去上海住了兩年。

如果你問我在答應 Louis 要幫忙他的那一刻,我有沒有想到後來會發生這麼多事情,當然沒有。但如果人生再來 100 次,我永遠都會選擇跟 Louis 一起走這一遭。在我身上,當初去哈酷「實習」,是目前為止發生過最美好的一件事情。

所以年輕的學生們,與其抱怨社會不給你機會,我鼓勵你不如大膽的跳進勇氣圈,去找到你的哈酷,你的 Louis。

12/1 (六) 在台大,將會有一場 2012 新創事業實習冬季媒合會,有 48 家一流的 Startups,包括 29 家 appWorks 育成的公司,會在那裡,去試試,或許,你就是他們在找的那個 Jamie。

___

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申請,最後 4 天。

(Photo via evenhuang,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