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14的文章

品味:全球各地對「美」的定義

June 27th, 2014

Esther Honig

歡迎來到每週五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看到的種種美好

Esther Honig 是一位居住在 Kansas City,白天在 .UNO 網域註冊公司擔任社群媒體經理的新世代 T 型人才。

她 2012 年才從 MILLS College 畢業,主修拉丁美洲研究、輔修新聞。畢業後先擔任 Kiva Fellow (非營利組織志工) 到智利服務六個月,回到 Kansas 後在公眾廣播電台 KCUR 負責內容企劃與剪輯,今年初才轉而加入 .UNO。雖然做的事情很多樣,但她給自己的志向是成為一位專門報導小人物故事 (Human Interest) 的記者。

Esther 近期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她把自己的照片寄給了全球 25 個國家、40 位相片後製接案者,付錢請他們把自己 Photoshop 得更美麗些。當這些 Photoshop 過的照片回來後,她把結果組成了 Before & After 這個作品,非常、非常啟發人心。我從中間選出了幾張,給大家欣賞一下。

Argentina 阿根廷

Before & After - Argentina

Bulgaria 保加利亞

Before & After - Bulgaria

Indonesia 印尼

Before & After - Indonesia

Philippines 菲律賓

Before & After - Philippines

Kenya 肯亞

Before & After - Kenya

India 印度

Before & After - India

Morocco 摩洛哥

Before & After - Morocco

Chile 智利

Before & After - Chile

Greece 希臘

Before & After - Greece

 United States 美國

Before & After - United States

United Kingdom 英國

Before & After - United Kingdom

心得

雖然網路、行動與社群帶來了日益扁平的世界,但全球各地對於美的觀點,仍各自有其獨特的品味。我猜想這些差異很難被弭平,因為求多樣是生物 DNA 天生就隱含的能量。既連結又多樣,應該才是未來世界比較精準的描述。

有人想要嘗試一下,用台灣的審美觀幫 Esther Honig Photoshop 一下嗎?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追蹤更多我的分享

三年服務 2,400 萬學生,Codecademy 創辦人 Zach Sims 的故事

June 25th, 2014

Zach Sims, Founder, Codecademy Codecademy 創辦人 Zach Sims 一週前登上 YC 的 Startup School New York 舞台 (註),分享了他 13 歲以來的創業經歷,是一個非常有啟發性的故事。完整的影片在這裡,我的心得則跟在後面。 Zach Sims at Startup School NY 2014

Internet 無遠弗屆,就看你如何運用

13 歲的 Zach 擁有了人生第一台 iPod,從此他去到哪裡都帶著這寶貝。他發現他經常不小心摔到它,因此想弄一個防水護套來裝,他發現周遭的商店裡找不到這樣的東西,所幸到處寫 Email 給保護套製造商,請他們生產這樣的東西。不久之後,他真的得到了一個給他的 iPod 使用的防水護套,也讓他了解到了 Internet 的威力。

付諸行動,不需要等任何人許可

Zach 是一個典型的行動派,當他在 Columbia 大學就讀政治系時,發現周遭同學都有所學與產業脫節的問題 (這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於是立刻和朋友一起蓋出了一個叫做 ComeRecruitUs (來雇用我們) 的網站。雖然這個相當鄉愿的服務最後沒有得到太多市場迴響,但卻在他心中埋下一棵種子,後來長出了 Codecademy。

抓住越級挑戰的機會

在 Columbia 讀書的時候,有次公布欄上貼出紐約當地相當出名的新創公司 Drop.io 創辦人 Sam Lessin 要來演講。為了怕擠不進去,Zach 提早兩個小時抵達教室。後來這個活動並沒有太多人來聽,但卻讓 Zach 認識了 Sam 這位相當厲害的創業者。為了能夠到 Drop.io 去越級挑戰,Zach 接著死纏爛打 Sam 半年,終於凹到了一個無薪實習的機會,也在那裡親眼看到了 Drop.io 快速成長的過程。 不久之後,Zach 聽說兩個朋友在做 GroupMe 群組簡訊服務,他認定這個主意有很大的潛力,便決定加入他們。在 GroupMe,Zach 又親身經歷了這家新創公司從 2 個人成長為 20 人,並且很快在一年後被 Skype 併購的過程。我想 Drop.io 與 GroupMe 的兩段經驗,對 Zach 日後發展 Codecademy 絕對有大的幫助。

做你真心認為有價值的事情

因緣際會下,Zach 進到了 YC,與卻被 Paul Graham 稱為是最聰明但 Idea 最爛的團隊。在 YC 的三個月中,他們不斷嘗試各種題目,無論大家覺得這些主意有多瘋狂,只要是真心認為有價值的,他們就去嘗試。但 Demo Day 很快就要來到,他們卻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秀,死到臨頭的他們終於又回到當初解決產學差距問題,Zach 再加上自己學習程式的經驗,因而催生出了 Codecademy。

創業者必經的死亡之谷

Codecademy Trends 2011-2012 雖然 Codecademy 與發表時一併推出的 Codeyear 一出發就受到很大的迴響,但不久之後他們還是掉入了死亡之谷。失去新鮮的媒體開始懶得報導,而其他 MOOC 線上學習平台碰到的困境也讓大家開始懷疑 Codecademy 的未來。這迫使 Zach 回到工作檯上,努力去精鍊 Codecademy 的互動學習機制,讓它離只是播放影音的 MOOC 們越遠越好。這些 Iterations 終於在 2013 年出開始開花結果,而 Codecademy 也回到了好的成長軌跡上。 Codecademy Trends 2012-2014 雖然算是達到了可以持久的 Product Market Fit,但往前走,Zach 還需要為 Codecademy 建立一個 Scalable Business Model。他目前認為 Codecademy 的未來在協助人才與企業找到對方,但這個方向是不是真的正確,我們得繼續看下去才知道了。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追蹤我 註:Codecademy 是 YC S11,也就是 YC 2011 年暑期班,的校友 (Photo via hubertburdamedia, CC License)

創業 CEO:募資的里程碑

June 24th, 2014

Detour to Lake Tso Kar (approx 45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歡迎來到「創業 CEO」系列,在這裡,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十天前 Marc Andreessen 在 Twitter 上連發了 12 則推文 (註),討論矽谷近來不少新創團隊種子輪募資金額過大,未來將會傷害 A 輪募資的現象。

Marc Andreessen big seed tweet storm 6/14/2014Marc Andreessen big seed tweet storm 6/14/2014

幾天後 Fred Wilson 也在他的網誌貼出一篇 What Seed Financing Is For 補充,闡述了他理想中各階段募資里程碑:

我用爬階梯來思考建造一家新創企業,以及募得資金去支持這件事。

你必須爬的第一階是蓋出一個產品、把它推入市場,並且找到 Product Market Fit。我認為種子資金應該被用在這件事情上面。

找到 PMF 並從中生出一門生意後,你要爬的第二階是雇用一個可以幫助你營運並成長這門生意小團隊。這就是 A 輪 (Series-A) 資金的用途。

你要爬的第三階是規模化這個團隊、大幅成長營收,並且拿下這個市場。這是 B 輪資金的用途。

你要爬的第四階是跨越營利的門檻,因此扣除所有費用後,你的現金流足以延續並且繼續成長這門生意。這是 C 輪資金的用途。

第五步則是創造 (股票的) 流動性給你、你的團隊,以及你的投資人。這就是 IPO 與次級市場的用途。

這是非常簡化的世界觀,只有極少數的公司能夠輕鬆爬上這組階梯,並且每一階都完美的命中。狀況總是會發生,我們都知道且可以面對處理。

但我會告訴你這些年來,在我曾參與過的投資組合裡面表現得最好的公司,多多少少都是這樣爬上階梯的。

我不認為跳過前三階然後直接降落在第四階是個好主意,即使你有一雙長腿 (很多資金) 可以這麼做。那是很危險的事情,如果你沒有踩穩,很有可能會滑倒而摔落階梯,從此一蹶不振。

4 年 AppWorks、貼身觀察 170 個新創團隊下來,我可以說我實務上驗證了兩位創投前輩對於新創公司募資與里程碑的論述。前陣子我把這個觀察心得做成了下面這張圖:

startup life cycle

Y 軸是這家公司的價值,而 X 軸是經過的時間。對於絕大多數新創公司而言,開始的那一天就是它價值最高的那一天。接著他們開始燒錢,主要是花在蓋產品上面,也因此價值逐漸下滑。絕大多數的情況,第一個產品都不會得到 PMF,於是他們開始 Iterate & Pivot,直到找到 PMF 為止。實務上,這中間大約會經歷 2-5 年的時間。

達到 PMF 之後,這個產品通常有能力從廣告或是銷售中產生些許營收,但背後的商業模式多半是無法有效規模化的。因此團隊接著要努力調整商業模式的各個環節,直到把它變成可規模化的模式。當這個工作成功之時,他們就得到了一個 Scalable Business Model (SBM),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蓋團隊、長營收,用力的把這個模式長大,直到變成一個大公司為止。

當然台灣的創投產業不如矽谷的發達,不過這些年下來的經驗,各階段募資的里程碑是很接近的。起點的時候用的通常是 50-500 萬台幣自有與 3F (Friends, Family & Fools) 提供的種子資金,找到 PMF 後通常可以募到 50-200 萬美金的 A 輪資金,找到 SBM 時幾乎都可以募得 100-500 萬美金的 B 輪,而巨大化後通常會再募 300-800 萬美金的 C 輪後,就開始進入券商的 IPO 輔導。

順著看當然都非常好,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一階一階達到里程碑、募得對應的資金,爬上這個新創階梯。但當我把這張圖加上數量之後,或許能協助你看得更清楚:

startup life cycle with numbers

根據我們的觀察,台灣市場每年大約有 1,000 個團隊創業,而 2-5 年後,這些團隊裡面可以成功找到長期、持久 PMF 的,大概只有 20-30 家,也就是 2-3% 的成功概率。而在這 20-30 家裡面,經過 1-3 年後,可以找到 SBM 的,大約只剩 5-10 家,也就是 30% 的概率。最後,這 5-10 家找到 SBM 後,可以成功執行規模化,化身為一家大企業 (年營業額 10 億以上,或年毛利值 2 億以上) 的,只剩下 2-3 家,也就是 33% 的成功機率。從一開始的 1,000 家算起,真正能夠達到第四階的機率,其實只有 0.25% 左右。(註二)

所以,這個創業階梯的每一階都極端的陡,光光專注把它跨越就很難了,更何況要跳級,這就是 Marc 與 Fred 想表達的。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團隊是無法達到 PMF、找到 SBM 的,因此創業的重點,是如何提昇自己在有限資源下,找到它們的機率,即使是 10% 也好,而這就是 Lean 的精神。

以上,希望這些宏觀的描述,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在整個資本市場的相對地位,並專注在該突破的里程碑之上。

___

註:Andreessen 的合夥人 Chris Dixon 把這個行為取名叫 Tweetstorm

註二:假設台灣一年 2-3 家成功規模化的企業,有 1-2 家可以成功 IPO,則從 20-30 家募得 A 輪資金的團隊算起,在台灣被創投投資到 IPO 的機率,大約有 6% 左右。相對的,在北美,創投每年投資 2,500 家新創公司左右,最後能夠達成 IPO 的,大約只有 20-40 家,也就是 1.2% 機率。這有兩個原因:1) 台灣的 IPO 門檻比北美低很多;2) 北美創投產業比台灣活躍很多。因此在台灣如果能突破 PMF 門檻而募得創投資金的團隊,事實上離 IPO 是近非常多的。

(Photo via henrikj,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