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016的文章

品味 / GeoOrbital 一分鐘把鐵馬變電動,成功集資 3,000 萬

May 27th, 2016

GeoOrbital Wheel

歡迎來到週五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看到的種種美好

雖然電動腳踏車省力、加速快,但缺點就是要重新買一台鐵馬,不但造型不一定是用戶喜歡的,已經有車的人也變成要重複投資,還要多準備一個車位。

位於 Boston 的 GeoOrbital 設計看到這一點,推出快裝 GeoOrbital Wheel 電動前輪,讓車主可以方便的把腳踏車一分鐘變電馬,加速到每小時 32 公里只要 6 秒,最高可以巡航 80 公里,還可以換電池、幫手機充電,非常聰明實用。近期登上 Kickstarter 募資,獲得非常正面的迴響,目前為止有 1,191 人贊助,募得近 3,000 萬台幣資金,超標高達 12 倍。

請欣賞 GeoOrbital Wheel 的介紹影片:

GeoOrbital Wheel | Make your bike electric in 60 seconds

我非常喜歡 GeoOrbital Wheel 這類「向下相容」設計,讓用戶不會為了享受一個新功能,要放棄原有的投資,購買一整組新產品。GO 團隊把整組電動裝置設計在一個單輪內,讓用戶可以方便攜帶,也讓產品的包裝、運送變得容易,讓輪子直接支援腳踏車常見的快拆機構,也讓一般人都可以輕易安裝,是考慮非常周到的設計。

___

新產品想要登上群眾募資?歡迎加入 AppWorks Accelerator,讓我們眾多已在 Kickstarter、Indiegogo 起飛的校友幫助你

親愛的蔡總統,全力發展數位經濟,才能從根本解決年輕人問題

May 26th, 2016

你聽到了嗎?我們不害怕!

文 / TiEA 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 理事長 林之晨

首先,恭喜您正式接任,成為我們的第一位女總統。

客觀來說,這是台灣民主非常值得慶祝的歷史時刻,但主觀來說,我想您此刻的心情應該是如履薄冰。無論前朝是視而不見還是無能為力,國內經濟與社會結構病入膏肓已是事實,亟需新政府徹底變革。然而我們劣根的政治與媒體環境,卻讓您連蜜月期都不敢奢望,更別說改革所需的實驗與犯錯餘地。

在這個時間點,新政府需先求上壘,讓您最關心的年輕人開始鼓舞,啟動正向飛輪,未來才有足夠能量挑戰滿貫全壘打。

我大膽提議,若想在短時間內拯救經濟、有效推動產業再次發展,並創造年輕人的就業機會與薪資成長,已經嶄露頭角的網路與電子商務,是總教練您現在最該換上場的高上壘率球員。

過去 15 年,在政府不重視、甚至傾向打壓的不友善環境下,台灣的網路與電子商務卻一直在逆風前進。舉例來說,近幾年,相對於實體零售的幾不成長,電商仍以每年 15-20% 的相對高速增長,並可望在今年達到 6,000 億總產值。更有甚者,過去幾季,當總體經濟出現衰退,電商還是持續逆勢走高。換言之,幾番驗證下,數位經濟已是台灣隊旗下最能抗壓的傑出新秀打者。

同一時間,網路與電商又是現下最能提供年輕人優質職涯機會的行業。台灣網路公司的員工平均年齡,絕大多數低於 30 歲,而薪資則多半高於全國平均。換言之,今天發展數位經濟,明天就能創造年輕人的就業機會、薪資成長,讓您儘快找到第一個正向循環。

當然,發展網路不只是求上壘而已,也符合您的長遠策略考量。我國「電商佔零售穿透率」(衡量一國數位經濟發展進程最重要指標) 今年可望超過 15%,領先中國的 12% 與美國的 10%,也遠高過東南亞各國的 1-4%。在新南向政策上,我們可以利用領先發展的高度相關經驗,與東協夥伴們合作,共同經營未來 10 億人口的「大東南亞數位經濟共榮圈」 。

而在產業轉型上,隨著國內人口即將進入零成長,我們的製造、品牌、文創、教育,乃至於金融、醫療,未來都需要利用強勢數位通路往外走,才能有下一波的升級與增長。

基於上述種種理由,我們大膽建議您,在這個時間點,勇敢許下「智慧台灣,數位經濟大國」的宏願,並且要求您堅強的行政團隊,儘快施行以下政策,讓網路與電商成為台灣下一波成長的主引擎。

  1. 全面檢討法規,廢除所有偏袒實體經濟、打壓數位經濟的過時規定
  2. 以培養 21 世紀數位人才為目標,大力升級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3. 在行政院增設數位經濟政委,或在經濟部設立數位經濟署,負責讓發展台灣為數位經濟強國
  4. 要求政府各單位、官員,盡全力網路化、電商化,用 21 世紀的方式工作、生活

最後,我們希望 50 年後,您的歷史定位不是台灣的第一位女總統,而是那位奠定我們成為 21 世紀數位經濟大國的英明領導人。您是年輕人的燈塔,網路與電商則是他們的船舶,在這數位大航海盛世,我們真心懇請您,照亮他們前進的方向,也照亮台灣的下一個希望。

___

(本文編輯後刊登於中國時報; Photo via charlie_world, CC License)

創業 CEO / 打通流量與粉絲經濟,才能建造生生不息的成長引擎

May 18th, 2016

A fan

在「創業 CEO」系列,我們探討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網路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過去的桌面電商是流量經濟掛帥,行銷預算除以 CPC (每點擊成本),就知道可以買到多少點擊。點擊乘以轉換率,就知道可以拿到多少訂單。再乘以客單價、毛利率,就知道今天是賺錢還是賠錢。

為了讓前線行銷人員更容易決定預算分配,甚至發明了用營業額來計算廣告投資報酬的方法,如果花 1 塊錢可以買回 10 塊以上的營業額,那就是很好的媒體,如果只能買回 2 塊,那就是很糟糕的廣告通路。

但電商的競爭畢竟是越來越激烈,長期而言,流量成本總是逐漸墊高,而商品價格與毛利率總是難以維持,電商經營者如果只有流量經濟一顆引擎,會發現生意越來越難做。所以,真正要長期經營電商的通路、品牌,會更重視另一顆引擎的建立,亦即所謂的粉絲經濟。

流量經濟與粉絲經濟有什麼不同?我們可以從以下面向來討論。

Traffic vs Fan Economy by Jamie Lin

主要訂單來源

流量經濟追求的訂單來源,絕大多數是首購的新客,就算裡面參雜少數回購會員,也不會特別去區分,因為那不是流量經營的主要目的。

相對的,粉絲經濟要追求的訂單來源,則完全以老客人為主,希望會員能更常回購、分配更多預算,成為他們生活中更重要的消費管道。

業績引擎

在流量經濟體系裡,轉換率與客單價的優化是有屋頂的,要讓業績有 5 倍、10 倍成長 (在庫存足夠的前提下),只有採買更多流量一途。

相對的,在粉絲經濟裡,回購週期與單價的優化也是有屋頂的,要讓業績大幅成長,必須積累更多會員。

刺激方法

在流量經濟世界,折扣是最立即見效的短期業績刺激方法,大平台 85 折、84 折是家常便飯,小品牌推新品與換季時甚至會殺到 1 折,各種現折 100、多送一組等變相折扣方式,也都是店家用來提昇轉換率、客單價手法。

換到粉絲經濟邏輯,刺激方法不再是一視同仁的折扣,而是根據會員的忠誠程度去給獎勵,無論是積點、里程、VIP 分級等等,都是刺激會員更常回購的方法。

強商品

在流量經濟體系裡,強商品就是跑得快,換言之,賣相好、轉換率高的商品。有強商品,才能夠把購買來的流量更有效的轉換成營業額。

換到粉絲經濟的世界,強商品變成能讓客戶一試成主顧、經常主動回來購買、自然回購率高的產品。

主要數據源

由於商品與平台的調整需要時間,因此流量經濟首重點擊採買的精準與成本,行銷部門人員每天黏在 Facebook 上,根據廣告系統提供的數據,不斷優化流量採買的效率。

相對的,粉絲經濟專注在分析會員行為,因此資料科學家們每天透過 Google Analytics 與自家的會員系統,不斷針對會員行為建立模型,藉以找到長期經營他們、增加回購的線索。

主要通路

要吸引新客人來買東西,流量經濟電商主要透過 Facebook、Google AdWords、LINE 等大入口去採買廣告,各種垂直型媒體、論壇、DSP 自動化廣告等,也都是優質流量的潛在來源。

要吸引會員回購,粉絲經濟電商則往往透過電子報與推播,尤其是個人化訊息,來達到效果。

適合平台

最後,在行動成為主流的世界,流量經濟更適合在行動網站施行,相對的,粉絲經濟則更適合品牌 App。

從流量到粉絲

在過去,由於電子報成效不彰,電商往往更專注在流量經濟。但點擊成本長期持續增加,讓純流量電商越來越難有利潤空間。相對的,近年來 App、再行銷 (Remarketing)、程式自動產生個人電子報等會員工具陸續成熟,讓粉絲經濟的能量漸漸加大。在這個重新平衡的世界,電商必須打通流量與粉絲這任督二脈,才能建造出生生不息的長期引擎。

___

電商創業者,歡迎加入 AppWorks Accelerator,讓我與 580 位校友協助你建立更強商業模式

(Photo via clappstar,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