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品味 / 帥氣又實用的穿戴式… 滑板車!

November 14th, 2014

adam torok's collapsible belt-scooter

歡迎來到每週五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看到的種種美好

車子給了個人方便與自由,大眾運輸則為社會帶來平價、環保的移動選擇。當氣候變遷,友善環境越顯重要,我們需要設計更多工具,讓人們可以在享受自由的同時,減少對地球帶來的傷害。

這是西匈牙利大學應用美術系學生設計師 Adam Torok 畢業作品 Belt Scooter 背後的理念。Belt Scooter 雖然還尚未量產的雛形,但它集合酷炫與實用的企圖心,已經相當接近實現。

adam torok's collapsible belt-scooter adam torok's collapsible belt-scooter adam torok's collapsible belt-scooter adam torok's collapsible belt-scooter

穿戴式科技,不一定要是電子裝置。有時最傳統的機械,反而更能帶來實際、堅強,而又長期的價值。希望今天的案例,有帶你突破盒子,來到外面的世界。

同場加映

近期登上 Kickstarter,重量不到五公斤的超摺疊電動車 Impossible

___

正在重新發明世界?歡迎加入 AppWorks Accelerator

AppWorks 改變了我

November 12th, 2014

Jamie Lin (林之晨), Founder of AppWorks

五年前,我人在美國,親身參與了 Web 2.0 的發展,也目睹了軟體正緩緩吃掉全世界的事實。回頭關心家鄉台灣,卻發現這裡的網路產業從 1995-2000 年的積極、與全球同步,竟落到了 2008、09 年的消極、幾乎是原地踏步。最終我決定搬回來,創辦 AppWorks,靠著自己與夥伴的力量,試圖改變些什麼。

快轉五年,AppWorks Accelerator 已經進入了第九屆,畢業的新創企業校友數量超過 190 家,創造的年產值有 64.1 億元,雇用的人才數達到 1,420 人。AppWorks Funds 也已經募集至第二期,管理的資金規模超過 10 億,注資的新創企業有 23 家,帶動民間投入網路產業的資金超過 22 億。

當然,我們離徹底改變台灣還有一大段距離,但客觀的說,五年來大家的努力,已經稍稍挪動了歷史的軌跡。

但被改變的不只是台灣,事實上,回頭看這五年,我自己也有了極大的轉變。

停止埋怨

五年前,我跟多數人一樣,喜歡抱怨,把一切怪罪在政府、媒體、成功企業身上,怪他們沒有遠見,害台灣落入今天的窘境。動手創辦 AppWorks 以來,我漸漸領悟,埋怨根本無法帶來改變。找到可行的解決之道,並且捲起袖子去實踐它,才是改變真正發生的原因。

主動

創辦 AppWorks 之前,我的 30 年人生相當隨緣。順著排名填寫志願,因此去了台大化工。學長吆喝,因此加入了籃球校隊。而後校隊學長邀請,因此加入了他領導的碩網資訊創辦團隊。出國留學時隨意申請了五間偏金融的 MBA,最後只有 NYU Stern 收我,我也就去念了 NYU Stern。

創辦 AppWorks 之後,由於背後有一個任務需要達成,那就是在台灣建設世界一流的網路產業聚落,因此很多事情我必須要主動去爭取。主動其實是很困難的事情,因為你必須要在事前有清楚的策略,並且預留每一步的變形。如果人生一切都是靠緣份、被動,那運氣好日子或許可以過得不錯,但恐怕很難實踐心中的理想。因此,在關鍵的事情上,適時主動去爭取,是完成大業重要的方法。而感謝創辦 AppWorks 的過程,逼我跨過了這重要的門檻。

用功

為了要提供給各位讀者更多啟發、學習把 AppWorks 做得更好,並且幫創業者們收集情報,這些目的推著我五年來每天五點起床,用功的去消化吸收全世界關於網路、創業、創投、行銷、設計、管理、財務、心理學、哲學等各種相關的知識。每天一點一滴持續五年,你真的可以感覺到自己的成長。

影響別人

長大過程,我是一個宅男。可以選擇的話,我寧可跟電腦鬼混,也不願意多花時間與人類來往。我不喜歡別人來干擾我的人生,因此也認為自己不該去干擾他人的人生。創辦 AppWorks 後,因為這個工作需要太多人的共同努力,因此我被迫要學會去影響別人,用我的理念,讓更多人願意一起追求這個遠大的目標。

有肩膀

在 AppWorks 之前,我幾乎從沒當過任何組織的領導者,因為我更樂於當出出主意的二把手,而逃避當需要負責的一把手。創辦 AppWorks 後,我必須扛起這個組織的興衰,也必須作為整個 AppWorks Network 的榜樣,因此,我只好強迫自己用功學習,當一個更好的領導者。這件事情經常很違背直覺,但為了達到改變台灣的目標,我只能不斷用意志力去訓練自己。

不再是一個人

最後,創辦 AppWorks 帶給我最大的改變,其實是讓我擁有了 400 多位新的家人,也就是 AppWorks 幫助的所有創業者。當我的工作遭受到挫折,我知道為了這群人,我必須要堅持下去。當他們與我分享新的發現,我經常也會獲得啟發。當他們達到了新的里程碑,我更像是每位父親一樣驕傲。

當然,AppWorks 改變我的,還有太多太多。但終歸一句,感謝上天,讓我在過去五年能夠做有意義的工作,同時在過程中,變成一個我自己更尊敬的人。

___

歡迎加入 AppWorks Accelerator,讓 AppWorks 也改變你

(照片感謝陳信一提供)

創業 CEO / 如何摧毀早期成功?

November 10th, 2014

Scream

歡迎來到「創業 CEO」系列,在這裡,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募資的里程碑一文中,我分享過這樣的觀察:

台灣市場每年約有 1,000 個團隊創業,而 2-5 年後,這些團隊裡面可以成功找到長期、持久 Product-Market Fit 的,大概只有 20-30 家,也就是 2-3% 的成功概率。而在這 20-30 家裡面,經過 1-3 年後,可以找到 Scalable Business Model (SBM) 的,大約只剩 5-10 家,也就是 30% 的概率。最後,這 5-10 家找到 SBM 後,可以成功執行規模化,化身為一家大企業 (年營業額 10 億以上,或年毛利值 2 億以上) 的,只剩下 2-3 家,也就是 33% 的成功機率。

換句話說,好不容易找到 Scalable Business Model 的新創企業,有 60-70% 最終無法成功的規模化,成為一家擁有成本、效率、網路效應、通路、技術,或是品牌優勢的大企業。

造成這樣悲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大類,是創業 CEO 本身的心態與抉擇,以下分享幾個最常見的。

投資太少時間吸收優秀高階經理人

一個組織要成功的規模化,需要一組堅強的領導團隊,而非老是 CEO 唱獨角戲。理想上,這些副總、處長可以由共同創辦人擔任。但實務上,多數共同創辦人缺乏足夠的管理經驗,甚至對扮演一個好的稱職經理人缺乏興趣。因此,更多時候 CEO 必須轉而從成功企業中,吸引擁有對的資歷、態度與企圖心的優秀高階經理人加入。

這是一個困難的工作,因為資訊稀缺、切入點難找,任何進度如果最終沒有 Close Deal,對組織帶來的價值幾乎是零。但如果 CEO 沒有投資足夠時間在上面,真的找到幾個優秀的 One-Down,最終公司還是會在規模化上碰到嚴重的問題。

太快充分授權

無論是內部培養,或是外部吸收的高階經理人,要能充分了解組織、適應文化,掌握商業模式發展的計畫,成為獨當一面,又能配合全體作戰的副總,事實上需要 CEO 非常多的幫助。尤其在網路這樣瞬息萬變得產業,太快充分授權更是容易讓快速成長組織陷入五馬分屍的危險。

試圖超越成長的物理極限

訂單成長太快,往往辦隨著產品品質、客服風險。營收成長太快,往往隱含著現金流風險。組織人數成長太快,則會帶來管理風險。成長事實上有物理極限,超過一定的速度,所有不應得的增加,這世界都會以客訴、財務、公關、士氣等等危機的方式,通通要求你還回去,甚至落得得不償失。

頭痛醫頭

快速成長中企業,每天都會出現各種問題,而其中很多是 CEO 必須要參與才能解決的。但如果 CEO 成天都在解決眼前的問題,卻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在計劃、思考策略,久而久之,還是會把公司推到死胡同裡面。

無頭蒼蠅

另外,也有 CEO 會把行程安排得很滿,讓自己活在忙碌當中,因此感覺上勢必有為組織創造些貢獻。只可惜戰術上的勤奮畢竟無法取代戰略上的精準,與其瞎忙,真正優秀的 CEO 更重視花時間思考到底再忙什麼。

不運動

最後,我觀察到很多創業 CEO 因為忙碌,犧牲了運動的時間。運動不只讓人健康,運動過程會協助你用不同角度看事情,運動後的腦內啡分泌也有助於維持愉悅的情緒,因此適當的運動是成長企業 CEO 非常重要,必須維持的長期投資。

___

歡迎來 AppWorks Accelerator 一起學習,當個更全面的創業 CEO

呼叫有興趣申請 AppWorks 的創業者,我們將在本週五 (11/14) 為你舉辦「Open House II + 物聯網、穿戴裝置創業案例分享」活動,歡迎來參觀空間、了解 Accelerator 計畫細節、認識未來的學長姐

(Picture via torres21,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