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Ask Jamie」文章

Introducing: Ask Jamie

October 30th, 2013

Jamie Lin 林之晨

2009 年 6 月 24 日,我用 MR JAMIE 這個筆名在網路上發表了第一篇文章

當初會提筆寫作的動機很簡單,那時我人還住在紐約,親身經歷了美國網路產業從 06 到 09 年的飛速發展,Facebook Platform、iOS、Android 、社群媒體等巨大 Paradigm Shifts 相繼發生,但反觀家鄉台灣,大家對這些劇變的關注似乎相當不足。所以雖然從小是個國文不及格的學生,為了把這些新知帶給台灣的大家,硬著頭皮我就開始寫了。

後來的事情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歷史了,不久後我決定光寫不夠,毅然回台灣創辦 AppWorks,開始透過 AppWorks Accelerator (育成計畫) 推動網路產業在這裡的發展。過程中我還是持續寫作,每天五點爬起來閱讀資訊,整理值得分享的新知給台灣的大家。

四年多來,這個網站累積了 913 篇文章,每個月服務近 50 萬人次讀者。不過時至今日,當初「供應新知」的寫作動機,已經顯得沒有那麼重要。這幾年本土的 TechOrangeInsideWIRED 與對岸的 36 氪虎嗅等科技媒體相繼出現,Facebook、LinkedIn 等的相繼 IPO 也讓本土媒體對網路產業的動態更加關注,讓大家逐漸擁有了非常完整、豐富的資訊來源。

也因此我在近期推出了 創業 CEO品味 兩個新專欄,開始提供除了網路產業以外,與創業相關的其他重要資訊與觀念。

而在徵詢一些讀者的意見後,我決定還要再增加一個新的服務。今天,請讓我隆重介紹:

Ask Jamie

這個服務的內容很簡單,你可以透過這個表格問我任何問題,我會把問答寫成一篇網誌,與所有讀者分享。

會推出這個服務其實是有原因的。在我的信箱裡面,每天都會收到不少讀者的提問。所以週末、下班有空時,我常常會慢慢的回覆這些信件。久而久之,我發現很多問題都是類似的,如果能夠把這些問答貼在網誌上,應該會幫助更多的讀者,所以我決定把它提昇成一個常態性的活動。

所以從今天開始,如果你有任何題目希望聽聽我的觀點,了解我的建議,歡迎你隨時:

Ask Jamie

因為你的問題,說不定也是很多讀者的問題。為你解答,我也能服務到千千萬萬的讀者。所以,千萬別客氣,歡迎你多多 Ask Jamie

___

或者你也可以申請 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8,天天 Ask Jamie

Ask Jamie: 如何維持網路客戶的忠誠度與高期待?

January 5th, 2011

我發現好久沒有新的「答客問」了,昨天晚上剛好收到一封很適合的 email,今天就把問題和答案在這邊和大家分享:

Jamie 你好:

我是你粉絲專頁的粉絲,想請教你對以下問題的看法。

有一家我常去的髮廊,老闆有經營一個私人網誌,但關於髮廊的官方資訊並不醒目,客人不容易找到相關資訊,於是我建議他可以成立一個粉絲專頁,放一些官方訊息與最新消息,增加網路曝光量與多個管道行銷,老闆他給了我兩個觀點,讓我從不同角度看待網路行銷與社群經營的利與弊,想請問一下 Jamie 對以下兩個觀點的看法:

1.老闆說他不喜歡網路來的客人,因為會透過網路搜尋的客人,他也很容易可以找到下一個髮廊,因此他認為網路客戶的忠誠度不高,以目前網路時代,網路行銷是擋不住的潮流,對此企業如何維持網路客戶的忠誠度?另外,跟維持非透過網路來的客戶(過去傳統的客戶)其忠誠度有甚麼相同及相異點?

2.老闆說網路來的客戶都有過高的期待,常常因為一些小缺失就上網抱怨,造成網上負面的觀感以及損害髮廊形象,對於在網路上的客戶,他們抱著過高的期待,企業該如何因應?再者,你如何看待「服務愈讓客戶滿意,客戶的期待就愈高,這種普遍存在的“黑洞理論"現象」?

最後,感謝 Jamie 撥冗看完這封信,並期待你的看法,謝謝。

C.C.

這是兩個非常有趣的問題,還讓我思考了一下。後來我給 C.C. 的回答,是這樣的:

C.C. 你好,

1. 透過 SEO / 搜尋引擎來的客人,的確就像路過的散客,來得容易,去得也容易。但粉絲頁則完全相反,上面的客人比較像忠實聽眾,要每天努力經營,和他們互動,但久了就會變成長期的主顧客。對很多人而言,要認同一個店家、品牌到願意按下讚的程度,其實是有一定門檻的。所以光是這樣的進入障礙,就已經篩選到很多沒有興趣長期關注這個品牌的散客了。

我認為你的建議很對,只是老闆對於「網路」的認知稍嫌片面,還停留在 Web 2.0 時代。相對的,懂得善用「社群媒體」等 Web 3.0 式行銷管道的店家,就會在這新的世界,取得無比的競爭優勢。

2. 這是「期望管理」的藝術,其實在還沒有網路的時代就已經存在 — 多少次我們看了美美的型錄、雜誌上漂亮的照片,結果收到商品或是到了店裡後,才發現大失所望。所以,與其用 Photoshop 過的精美影像把客人騙來,然後再讓他們失望,還不如用真實一點的東西,把最後的驚喜保留給來的人。另一方面,一個好的店家、商品、品牌,絕對是有多個面向的,其實你不用全部都宣傳,反而把其中的一些 — 後院、廁所、角落、沙發區,留給客人自己去體會箇中奧妙,換來他們會心的一笑,就會成為品牌體驗、印象上的大加分。

其實,不管是經營小生意,還是創大事業,許多行銷學中的基本概念,是放諸四海皆準的。以上,希望能對 C.C. 和大家都有幫助。

(Pic via karola@flickr under CC license)

Ask Jamie: 新公司什麼時候該找創投

October 19th, 2009

Jack 問到:

對於個人或是新創團隊,你會建議她們去找創投還是去參展,或是兩者同時進行,或者自籌資金,或者貸款。

我給 Jack 的回答:

在創業初期,idea 還沒有完全確定時,找創投或是參展,多跟別人談談,聽聽 feedback,然後修正路線,都是很好的。

至於創業資金來源,我的建議是 能延後找創投資金就延後。原因在於自籌資金的機會成本很低,銀行存款利息大約是 1-2%。貸款大約是 2-5%,信用卡大約是 10-20%。相對的,創投要求的報酬 (required return) 則高達 20-30%。所以能夠用其他”便宜的”資金來源,先幫公司建立更多的價值,到時候再跟創投募資,會更順利,得到的 投資前估價 (pre-money valuation) 也會更高,也就是說同樣要募款 1,000 萬,這時你需要賣的公司比例,會比剛創立的時候低很多。(關於 Pre-money Valuation 的解釋可以在 Wikipedia 找到。)

至於一個新創公司的價值,主要來自四個方面,我簡單介紹如下:

團隊 一個新創公司要成功,有執行力,有經驗,懂得變通的團隊是很重要的。所以創投在投資一個早期創業 (early-stage startup) 的案子時,團隊的素質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產品 在產品週期裡面進度越後面的,價值就越高。如果能夠 demo 一個產品原型 (prototype),那就比 PowerPoint 簡報來得有說服力的多。一個經過市場考驗的產品,則又比才剛開發好的有價值。

顧客群 當你已經有一群忠實的顧客,那公司的價值就會比還沒對外營業的高很多。而顧客的付費意願,有沒有重複消費的習慣,也都會影響公司的估價。

營收與利潤 如果一個新創公司已經有營收,表示顧客願意花錢買你的產品/服務,那公司的價值相對也就會上漲。如果已經有利潤,那很有可能是創投抱著現金來爭取投資你的公司。至於什麼都還沒有的團隊,那至少對於想使用的商業模式必須要很清楚。

除此之外,網路上有很多關於創投 (與被投) 的資料,例如: 知名天使投資人黃紹麟昨天寫的 投資人不是你想的那樣 一文,我鼓勵創業家多做功課,也會讓你與創投溝通的時候更有效率,也更容易達成雙方都滿足的結果。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