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好書」文章

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

March 13th, 2013

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

近期幫了不少創業書寫序,也從讀者反饋中得知不少人從這些書中獲得啟發,令人欣慰。

今天還要分享一篇幫天下雜誌出版的新書《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所寫的序文,雖然說書的作者是頂頂大名的連續創業家 Reid Hoffman,但它其實不是一本創業書。這是一本關於人生的書,我從中學到很多,希望你們也會喜歡。

人生,也是一場創業

Reid Hoffman 是我的偶像。

他是一個非常成功的連續創業者。早在 1997 年 — 沒錯,比 Facebook 還早 7 年 — Hoffman 就創辦了社群網站 SocialNet.com,緊接著,1998 年,他又參與創辦了北美最大線上金流服務 PayPal。

在 2000 年代初期那段北美網路付費大亂戰時期,他一肩扛起了 PayPal 的對外夥伴關係,多次在 PayPal 與 PayPal 依附生存的拍賣網站 eBay 間產生危機,隨時可能威脅到 PayPal 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Hoffman 靠著他巧妙的手腕化解了緊急狀況,最終有驚無險的帶著 PayPal 於 2002 年成功上市,成為達康股災後第一個掛牌的網路公司,同年並被 eBay 以 15 億美金的天價收購。

接著他創辦了商務社交網站 LinkedIn,一路帶領該平台成長至 1.8 億會員,於 2011 年又成功掛牌上市。時至今日,LinkedIn 的市值已突破美金 170 億,是北美最成功的求職服務提供者。

自從 PayPal 成功上市之後,Hoffman 就開始積極的幫助創業後進,前後投資了包括 Facebook、Zynga 等超過 80 家新創公司,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天使投資人。而在 LinkedIn 掛牌後,Hoffman 更直接轉戰創投,加入矽谷頂尖的 Greylock Partners,正式成為一位全職的新創投資人。

有這樣顯赫的創業資歷,由 Hoffman 來說該怎麼用創業者的態度去面對人生,我想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本書的核心是由 Hoffman 與他的共同作者,也是另一位連續創業家的 Ben Casnocha 所發展出來的 ABZ 模型 — A 是用更聰明的方法去執行現在在做的事情;B 是當發現 A 計畫無效時,從失敗裡面再找來的新轉機 (也就是俗稱的 Pivot);Z 則是你給自己留的終極救生艇,當一切都無效時,你必須要確定能夠生存下去,不會因此流落街頭。

身為商務社群 LinkedIn 的創辦人,Hoffman 也花了很多篇幅在分享他的「人脈學」。其中我尤其認同的,是他一句:當你認識新朋友時,別再問「這對我有什麼好處」,而該問「這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我常說創業是一種態度,而真正的創業者就是用這個態度去面對人生種種大小事情的人。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要創業,但你絕對可以把這本書裡的方法與精神,好好的運用在你的人生上。相信我,你會發現你的世界,從此變得非常不一樣。

PS. 習慣閱讀英文版的人:The Start-Up of You

___

一天一錠,效果一定,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3000 元開始的自主人生 — 一本滿滿的創業靈感

March 7th, 2013

3000元開始的自主人生

市面上的留學參考書很多,但沒有一本可以保證上哈佛 。因為上哈佛除了需要很多努力,也需要一些運氣──沒有人能控制 GRE / GMAT 測驗要怎麼出題,也沒有人能控制其他申請者會有多強的表現。

相同的道理,市面上的創業書也很多,當然也不會有任何一本可以保證成功。

因此創業書的重點不是「成功學」,創業書的重點是它可以給你哪些啟發,幫助你從創業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經驗與人生的道理。然後,從那邊,當你漸漸累積起自己的實力,或許創業成功的機率才會有些提昇。

天下文化近期推出的《3000 元開始的自主人生》,就是這樣一本滿是靈感的創業書。我有這個榮幸為它寫了序,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創業的靈感來源

創業是一個性感的字眼,因為它常常跟「自由」、「作主」與「賺大錢」連結在一起。當然也跟 NBA 球員、歌手、明星等等這些「外表光鮮」的生涯選擇一樣,創業背後充滿著不為人知的辛苦與挑戰──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所以這是一門需要「精進」的功夫,不只是看書學,也要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習。好處是在這個網路時代,創業的練習成本是大幅降低的。《3000 元開始的自主人生》一書,就是在為大家介紹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如何善用雲端工具、網路行銷、或是 Kickstarter 群眾募資管道,用更低的成本去「實驗」創業構想,並且在過程「體會」箇中的道理,試著成為一個成功的小事業主人。

當然創業成功一點也不簡單,一天 24 小時,你的公司隨時都有可能出狀況。員工可以有生病、手機不通、出國度假、回鄉探親等各種理由無法即時處理這個狀況,但身為老闆,你沒有選擇,這是你的公司,出了狀況,無論如何,你就是必須要扛起來,把事情擺平。

除此之外,大多事情不會在你的控制之中。供應商要不要給你貨,什麼時候會給你,讓多少利潤空間;通路要不要讓你的商品上架,抽多少上架費、通路費;銀行要不要貸款,收多少利息,要不要讓你收信用卡;甚至連員工要不要來面試,要不要來上班,上班後一點不如意就提辭呈,這些事情你都只能努力爭取,但也常會事與願違。

過程中有這麼多不確定性,當然創業的「成功」機率不會太高。根據統計,台灣的中小企業每年新設 8-10 萬家,到了第五年往往就耗損三分之一,十年時剩下一半不到,二十年後則只會留下兩成。

所以本書的小資創業精神不是在教你一次成功,而是在最小資本投入的前提下,超低風險的去嘗試你的創業計畫。既然絕大多數的嘗試都會失敗,那就先把每次實驗都當做一種學習。既然這是學習,那學費能夠壓多低就壓多低。

舉例來說,很多人在創業前,會花好幾個月的時間撰寫一本厚厚的「營運計畫書」。問題是當現實世界有這麼多不確定性,真正進入市場前寫的任何營運計畫,事實上都是很虛無飄渺,甚至浪費時間的。所以作者建議你計畫只需要「一頁」就夠,接著就開始執行,壓低成本,先打廣告,收到訂單再生產產品,用這些方法去壓低時間與學費的耗損,真正開始了解真實世界的「市況」。

如果你身上流著創業者的血液,我相信這本書的很多章節都會讓你躍躍欲試。如果你能夠抱著上述的態度去試,無論最後成功與否,我相信你都會在過程中學到很多。

如此,你買這本書的價值,也就得到了。

PS. 習慣讀英文的朋友:The $100 Startup

___

歡迎在 Twitter 上追蹤我的碎碎唸

(Image via 博客來)

南瓜計畫:當然,這不是一本農委會南瓜栽種手冊…

February 5th, 2013

南瓜計畫

假設有一個新手想學騎腳踏車,跑去買了一本《第一次騎腳踏車就上手》,裡面詳細說明了騎鐵馬應該有的平衡坐姿,左右腳輪流踩踏板時該注意的事項,轉彎前 20 公尺要用手勢通知後方來車,轉彎時身體該傾斜 15 度角,停車時右腳要適時伸出來支撐車輛。他把這些事情背得滾瓜爛熟,並且迫不及待的跟朋友借了一台腳踏車來試試,跨上去之後,你猜會發生什麼事?沒錯,就算沒有「犁田」摔車,大概也是相當險象環生的畫面。

因為騎車這種事情,當然沒辦法從書上學啊。

然而,再假設這個人就這樣搖搖晃晃的騎了幾天的車,這時候,當他再回來看這本《第一次騎腳踏車就上手》,他會發現書上的種種技巧與注意事項,突然間通通都變得合理了。為什麼?因為騎車的「能力」雖然沒辦法靠書上的知識取得,但騎車的「觀念」的確可以透過吸收他人的經驗來「精進」。並且由於新手先生的身體已經熟悉了騎車時動態平衡的感覺,現在他的四肢開始有餘力可以一邊運動,一邊接大腦受種種更進階的指令。

而學習創業或是學習經營生意,其實也跟學騎腳踏車一模一樣。

沒有真正創過業或經營過公司的人,或許會覺得 Mike Michalowicz 的這本《南瓜計畫》看起來頗有道理,裡面的許多自我分析工具似乎也很實用。但如果你是真正當了一陣子創業者的人,你會發現他的這些分析與執行計畫有多麼的切中要點。沒有從客戶真正的問題出發,沒有不斷的重新瞄準,沒有專注在好客戶之上,沒有花心思在現金流管理上,沒有與好客戶深入對談,沒有讓他們來引導你,盲目的跟隨著業界的常規,一個一個,Mike 點破了創業者,求其是一到五年經驗左右的前期者,經常犯的多個毛病,以及你又該如何改正。

所以《南瓜計畫》不是一本「第一次創業就上手」的入門書,相反的,它是一本新創事業健康管理手冊,透過它,你可以跟著 Mike Michalowicz 幽默風趣的文字,一步步去分析自己的事業,找出問題真正的根源。

我很享受這裡面的許多故事與方法,希望你也能從中找到很多啟發。

PS. 如果你偏好英文版:The Pumpkin Plan

___

在 Google+ 上加入我

(Photo via 博客來)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