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品味」文章

品味:品牌與知名度

December 28th, 2012

bruce lee in asus commercial

歡迎來到「品味」專欄,在這個每週一次的系列,我試著跟大家分享我所看到、聽到的種種美好。

好品牌常常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知名度高的並不一定就是好品牌。這點用藝人來舉例就非常清楚,林志玲是廠商爭相合作,公認的優質代言人,相對的,「憑什麼姐」雖然也有頗高的知名度,但卻不是每個廠商都適合合作的對象。

所以在經營一個品牌時,千萬別陷入了盲目追求知名度,卻偏離了品牌核心精神的迷思,甚或是廣告本身很多人觀賞,卻沒有做到傳達品牌精神的遺憾。近期有兩個值得探討的「本土」案例,拿出來與大家一起思考。

Say ASUS with Bruce Lee

自從一年前左右,ASUS 決定它的品牌唸法要從原本的 Ah-soose 改成 ey-SOO-se,然後就開始積極教育市場這個改變。這件事情在最近達到高峰,ASUS 動用了李小龍來製作病毒影片,上傳到 YouTube,並且再投放廣告進行宣傳。

這個影片在半個多月的時間內累積了 47 萬次的觀賞,不過觀察留言,大家看完之後的反應似乎不太妙,觀眾投票截至目前為止是 247 票喜歡,96 票討厭,約是也就是每 3.5 個人中有 1 個人不喜歡。

我自己的感想是影片中傳達的精神除了 Kuso (搞笑) 之外,與華碩堅持品質與創新的品牌精神似乎沒有太大的關聯性。另外,就像可口可樂行銷長說的一樣,在社群媒體時代,消費者才是品牌真正的主人,因此從出發點,我覺得堅持教育市場品牌的唸法就顯得多餘,消費者應該可以自己決定要怎麼唸你的品牌,只要他們能因此產生認同感,且這個唸法在談話中不會讓朋友產生壞的印象,我覺得身為品牌,你應該擁抱他們的選擇。

VoxFox with Megan Fox

第二支同樣有些爭議的影片來自雙 A 中的另一個 A — Acer。他們在 10 月的時候與好萊塢火辣女星 Megan Fox 合作拍攝了這個 VoxFox 系列影片,似乎想訴求 Megan 性感的外表下,背後也有一顆科學與關懷動物的心,而 Acer 的 Aspire Ultrabook 就是支持她的這個熱情的電腦。

影片的韻律與劇情還不錯,上線 2 個多月來也積累了 417 萬人次的欣賞。不過觀眾投票有點小小的不妙,2,317 vs. 618,每 5 個人中有一個討厭這支影片。觀察留言,許多是對著 Megan Fox 本人而來,而不是針對影片。這是選擇代言人的一個風險,如果這個明星本身的品牌就有爭議,那有時也會連代影響到委託代言的品牌。

但更重要的是,看完這支影片後,我對 Megan Fox 留下的印象,遠遠超過我對 Acer 留下的印象,我依稀記得她在使用一台筆記型電腦,但完全不記得那是一台什麼樣的 Notebook,當然更不可能知道 Megan 是鼓勵我去買 Acer 的 Aspire Ultrabook。

我覺得這點是這支影片設計的敗筆,當然事後 Acer 又做了平面廣告來補強,但其實照片中你仍舊很難看出來它是哪個品牌,可以是任何品牌的 Ultrabook,甚至是蘋果的 MacBook。更重要的是,我根本認不出來這是 Megan Fox 本人。

Acer Megan Fox

所以經營品牌與溝通品牌精神真的很難,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要顧及。我們看到雙 A 都正在嘗試,雖然沒有完美,但我想還是該給予鼓勵,希望有朝一日,我們真的能夠做出幾個公認世界一流的好牌子。

___

一天中的美好風景,我都分享在 Instagram 上,歡迎收看

(Image via SayASUSChannel, yes-movie)

品味:巧思,讓生活更有趣的

December 21st, 2012

歡迎來到「品味」系列的第四篇文章,在這個每週一次的系列,我試著跟大家分享我所看到、聽到的種種美好。

只要你用心觀察,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既有的物品,還可以被大幅的重新思考,重新發明。今天與各位分享三個本週我看到的巧思,能讓人們生活變得更美好的設計。

Quack by Oppo

如果你有養狗,或許有過這樣的經驗,帶牠去看完醫生後,領回來一個像擴音器一般形狀的巨型防護帽。那是為了怕狗狗去舔自己的傷口,但為何要搞這麼大一個帽子,讓牠在家裡行動不便,不斷撞上家具,就非常令人費解。我想大概是為了要 One-size-fits-all,也就是一個帽子能夠讓各種體型的狗狗都適用。

日本設計公司 Oppo 重新思考了這件事情,結論是一個只把嘴巴套住的「口罩」。不僅如此,他們還把它做成鴨嘴的形狀,所以如今狗狗雖然生病,牠看起來卻比平常還要可愛,大家更加疼愛牠,痊癒應該也會快一點吧。

The Clenoscope by Nishant Jethi

在都市的馬路邊,公共垃圾桶總是一個髒亂的角落。它不僅常常散發惡臭的味道,通常也是一個令人不忍目睹的景象。但它其實不需要是這樣,而印度孟買的設計師 Nishant Jethi 就巧妙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把公共垃圾桶與萬花筒結合在一起,用一個腳架將這個 The Cleanscope 斜掛,然後再拿折射鏡作為它的蓋子,當場讓丟垃圾變成一個愉悅的活動 — 你不僅可以欣賞前人留下來的作品,還可以看看自己的垃圾加入之後,這個萬花筒又會變成什麼模樣。每個人的童心,當場成為了都市清潔背後重要的驅動力。

FRXSH Blender System by Veronique Baer

果汁機這個東西已經存在了很久,但它的設計至今沒有什麼改變,總是一個附有刀片的大大開口壺,疊在一個馬達之上,上面在加上可以活動的蓋子。這種設計固然實用,但也不是沒有問題。首先,如果你是一個人生活,為了喝一杯果汁就要洗好多個東西。再來,活動式的蓋子有時候太過活動,但常常一不小心讓旋轉的液體飛濺滿地。最後,這樣的果汁機通常是家用式,攜帶相當的不方便。

瑞士新銳設計師 Veronique Baer 的 FRXSH 解決了上述所有的問題。她把整個概念顛倒過來,把裝有刀片,可以拆卸的蓋子裝在容器的開口,然後再倒過來與馬達結合,果汁打好後,只要把刀片卸下來,容器就成為了你的杯子。而這個果汁機所有的配件可以全部擠進一個小袋子裡,所以你連旅行的時候都可以喝到新鮮的纖維與維他命。

即使是在家裡辦 Party,也可以讓客人們自己調配他們想喝的果汁,是一個非常俐落又非常好玩的好設計。

___

一天中的美好風景,我都分享在 Instagram 上,歡迎收看

(Photos via designboom)

品味:重新發明解答

December 14th, 2012

歡迎來到「品味」系列的第三篇文章,在這個每週一次的系列,我試著跟大家分享我所看到、聽到的種種美好。

大多數創業者在「找問題」解決的時非常有創意,總是憑空幻想人們生活中可能 — 當然很多時候是不可能 — 存在的問題。然而他們在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時,卻又往往被「傳統」的框框套住,只從「既有」的基礎處上找答案,卻忽略了許多框框外的可能性。

要成為一個一流的創業者,你必須與他們相反。你要花很多時間觀察、研究人們的生活,從中找出真實存在、值得被解決的問題。然後,你需要學會「Re-invent (重新發明)」事物,用框框外面的方法,更漂亮的解決這些問題。「思想的舉重」是一個可以幫忙的日常訓練,而從別人的作品中找尋靈感,又是另一個很重要的功課。

今天,與大家分享過去這週裡面,我看到的兩個很棒的「Re-invention」。

Josh Zisson’s 100% Reflective Bike

在傍晚、夜間騎腳踏車,很多時候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情,尤其在與汽車爭道的大城市裡面。傳統的設計師,多是在「腳踏車是既有的」這樣的框框裡面思考,因此他們在腳踏車之上,再加上夜光燈、車燈、反射燈、反射踏板、反射輪圈等產品,試圖去解決這個問題。

一年多前,律師 Josh Zission 決定徹底重新思考這件事情,建造一台最安全的夜間腳踏車。他的結論:讓整台腳踏車都反射光源。但這樣還不夠,他發現傳統的反射材質,反射的效率往往不彰,浪費了許多射到材質上的光源,即使整台腳踏車都塗佈這樣的材質,也無法達到最好的反光、安全效果。因此,他又與 Halo Coating 公司合作,開發出來了新的反光覆蓋材質,讓他的反光腳踏車擁有了最棒的夜間反射能力。

所以有時候,非工業設計師出身的局外人,反而更能從框框外思考,重新解決一個問題。但身為律師的 Josh 為何要做這麼多?沒錯,因為他出了車禍,撞上了突然打開的車門,然而波士頓當地的警察卻認為這是他自己的錯,沒有跟車子保持安全距離。他一問之下,波士頓的腳踏車騎士中很多人都碰過類似的狀況,因此,他給了自己一個任務,重新檢視並且試著解決所有腳踏車相關的安全問題。

GravityLight by Martin Riddiford and Jim Reeves

另一個也是「發光」的問題,是多年來很多人嘗試解決的,在非洲等缺乏電力的落後地區,夜間照明的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試圖把太陽能、風力發電等裝置,與燈泡結合在一起。這些設計往往不是成本高昂,就是體積龐大、裝置困難。倫敦的兩位手持裝置設計師 Martin Riddiford 與 Jim Reeves,用他們 20 年來設計小東西的經驗,漂亮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答案是「重力」發電的 GravityLight,在一個發裝光裝置上加上沙包,使用者只需要把這個重物從地面舉起,產生的能量就足以讓燈泡發光 30 分鐘。實際是如何運作的,請看這支影片:

這個非常聰明又實用的 GravityLight 設計,現在正在 Indiegogo 上尋求贊助,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以行動支持他們的巧思,也可以提前拿到這個登山、露營時相當實用的產品。

最後希望今天的兩個分享,能夠給你們一些啟發,下次,也試著重新發明問題的解答,不過千萬別忘了,要針對的是真實存在的問題哦!

___

許多一天中的有趣見聞,也會分享在 Facebook 上,歡迎加入

(Images via Bike Safe Boston, Indiegogo)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