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本網誌: Facebook, Google+, 電子報, RSS

天殺的,為什麼已讀訊息不回?

July 17th, 2013

TechOrange Read Message

與上一代的 Email、MSN、Skype 一樣,這一代的 Whatsapp、Line、Facebook Messenger 與 Google Hangout 都是人跟人之間的溝通工具。但與上一代的 Email、MSN、Skype 不一樣的,除了 Whatsapp、Line、FB Messenger  與 Hangout 都更關注「Mobile」之外,就是這些溝通軟體都提供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新功能:

已讀訊息

說真的,技術上,已讀訊息是一個非常小的功能,你問任何一個工程師,他都會跟你這說不過就是資料庫的一個 0 變成 1,然後把它推播給「寄件者」而已。

但如果你觀察消費者,這個功能顯然對他們非常非常的重要。TO 的 Chloe 昨天寫了一篇「我們在社群媒體上的戀人絮語:天殺的,為什麼已讀訊息不回!」側寫包括「已讀」在內的種種新科技社交現象,一夜之間馬上得到超過 3,600 次分享。

關於已讀,她精闢的說:

…曠男怨女在 Line、Whatsapp、FB Messenger 傳達一句句隱晦的愛意和邀約:「你在幹嘛?」、「聽說《環太平洋》很好看耶」,然後,隨時翻出手機看訊息已讀了沒、對方回傳了沒、對方上線了沒;曖昧男女被通訊軟體制約地一塌糊塗,然後在已讀不回的等待煎熬裡,咒罵已讀真是天殺的發明…

但與其說這樣的現象是「制約」,不如說它其實是挖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某種「渴望」,一種想要趕快得到回應,趕快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的人性趨向。

「渴望」與「必須」

這讓我連想 Nir Eyal 的這篇「Why Behavior Change Apps Fail to Change Behavior」,他提到人們的需要其實分為「Wanna」與「Hafta」。Wanna 也就是 Want to 的縮寫,是你內心渴望要做的事情 ─ 偷懶、愛現、見到心愛的人、吃一頓大餐、看五月天演唱會,這些是很情緒性的、感性的、衝動的事情。相對的,Hafta 是 Have to 的縮寫,是你大腦認知到必須要做的事情 ─ 工作、課業、運動、少吃一點,這些是很理智的、受壓迫的、邏輯上知道這樣做比較好的任務,但也往往是我們情緒上最想要逃避的事情。

失敗的網路服務與 App,往往就是針對了 Hafta,卻沒有滿足到 Wanna。最好的例子就是自從有網路以來,無數勇者戰死的「旅遊行程安排」沙場。照理來說,消費者去旅遊前,當然「需要」也「應該」安排行程,因此做一個好用的 Trip Planner,理當會有市場。但事實證明,二十年的網路下來,沒有任何一個這樣的網路服務得到應該有的巨大成功。為什麼?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們,「想要」懶惰、「想要」逃避、「想要」到時候再說。

觀察實體的旅遊業就會知道,人們都了解「自由行」比較能夠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而「跟團」則常會因為旅行社想多賺錢而被安插怪異的購物行程。但事實是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跟團,也就是把行程安排「外包」給旅行社。歸咎原因,大家雖然「知道」自己安排行程是有最棒旅遊體驗的 Hafta,但「不要去想它」卻是每天已經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的人們的 Wanna。對絕大多數人而言,Wanna 通常會戰勝 Hafta,因此 Trip Planner 是一個很難有巨大成功的產品。

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絕大多數的卡路里管理、運動規劃、婚禮計畫等類型的 Apps,都犯了類似的毛病。相對的,少數抓住了人們的 Wanna 的產品,則能夠在市場上取得好成績。RunKeeper 就是最好的例子,它完全抓住了人們「愛現」的心理,我認為那是它獲得運動者愛用最重要的關鍵。

所以,我從這裡面得到的啟發是,在設計產品時,重點不是功能在技術上的複雜度,而是它們對於使用者的意義,尤其是能不能打中他們的 Wanna。已讀訊息是這麼樣一個簡單的東西,但卻完全命中了曠男怨女的心態,難怪這東西被如此被廣泛的複製,也被如此廣泛的討論著。

___

關於行銷的觀察,我常分享在 Facebook,歡迎追蹤

(Photo via TechOrange)

新硬硬整合時代

July 16th, 2013

Pebble Music Control

前陣子在一個晚餐聚會上,認識了矽谷創業者 Eric Migicovsky,也就是「Pebble」的發明人。Pebble 是什麼?它是一個用「電子紙」做成的智慧手錶,但這個產品厲害的不是它的規格,而是它在還沒有量產前,就已經在群眾募資網站上破紀錄預售出近十萬套,募得了上千萬美元的創業資金。

Pebble Kickstarter

(Pebble 募得金額高到弄破了 Kickstarter 的 Template)

我問 Eric 人們為什麼瘋狂的想要一支電子紙做成的智慧手錶?難道只是酷炫?他說當然不是,一邊把手伸出來演示,Eric 一邊回答我:「Pebble 這麼吸引人們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可以連結上你的手機,成為一個『延伸的顯示器』。在晚餐這樣社交的場合,當一個 Whatsapp 訊息傳來,你眼睛瞄一下手腕,就可以決定這個訊息重不重要,省去很多『拿出手機 → 解鎖 → 看訊息 → 發現不重要』這樣的做白工,讓你更專注在與朋友的交談之上。」

的確,如果只是 E-Ink 手錶的獨立 Pebble,大概很難有這麼大的吸引力。但變成了智慧手機配件的 Pebble,就有能力協助人們做到很多之前做不到的事情,也難怪未演先轟動,得到這麼多消費者的實際「金援」。但 Pebble 其實不是特例,近兩年的矽谷,出現了好多這樣的新硬體。

擁有了智慧手機、平板這些「行動電腦」的人們,除了下載 Apps 去客製化軟體體驗外,合理的下一步當然就是購買各種周邊,去得到更個人化的硬體體驗。

舉例來說,小朋友們喜歡買 Beats 耳機去搭配手機,除了更棒的音質外,同時也向朋友們宣告他的品牌偏好。相對的,很多業務人員則戴著藍牙耳機來方便隨時接聽電話,各種琳琅滿目的手機套更是人們保護外殼順便表達個性的重要管道。

而自從 iOS 與 Android 陸續支援了低功率藍牙,並且開放許多與周邊溝通的 API 後,又激發了更多周邊的可能性。蘋果前任執行長 John Sculley 就帶領團隊製作了銅板大小的 Misfit Shine 計步器,所有計步的結果則用手機來呈現。智慧燈泡、健康手環、腳踏車輪 LED 燈智慧電視機上盒等各種以智慧手機為中心,省去傳統繁瑣的螢幕、按鈕的電子裝置在過去兩年,更是像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這是一個「新硬硬整合」時代,而 Apps 則扮演了硬體與硬體中間的橋樑角色,以及硬體與消費者中間重要的體驗提供者角色。身在硬體設計、製造能力很強的台灣,在這波新運動中,創業者們其實有非常好的機會。

鼓勵大家多去想像什麼樣的智慧延伸,能夠幫人們解決痛苦的問題,帶來更美好的生活,然後,把它真正重新發明出來。

___

一些新奇有趣的發現,我常分享在 Google+,歡迎追蹤

(本文編輯後刊登於《APP 情報誌》; Photo via Pebble)

創業 CEO:從實驗中得到好策略 ─ 星巴克的創業故事

July 15th, 2013

Howard Schultz, Founder, Starbucks

在每週一次的「創業 CEO」系列,我們討論一個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一位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業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歡迎來到 Good Strategy Bad Strategy 線上讀書會 #11,本週開始,我們進到這本書的最後一大部「策略思考」。今天討論的是第十六章 The Science of Strategy (策略的科學面)。

策略與科學

終究,一個好策略是一個關於「如何做會成功」的假設。它不是一個憑空幻想的理論,而應該是一個根據現有資訊所形成的判斷 (educated judgement)。

身為一個工程師,一個所謂「科學的信徒」,從小,我信仰凡事都該有絕對的因果,每個事物的背後都該有牛頓、愛因斯坦般的模型,可以準確的去預測輸入與輸出之間的關係。1999 年,當我第一次創業時,那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因為我發現這個世界上,尤其是現實的商業社會裡面,充斥著我不了解的因果邏輯。

漸漸的,我從實作中開始抓住了一些訣竅 ─ 原來行銷的重點不是特價與優惠,原來賣軟體不是跟客戶解釋它的功能,而是它的效果,原來帶人要帶心,給它們越多薪水他們不一定會越勤奮。我開始自己在腦海中建立了一些非常粗糙的因果模型來參考,但其背後的道理還是非常模糊,因此,2004 年,我決定去美國讀一個 MBA ─ 如果理工學院理教的是物理世界的模型,那商學院教的應該就是商業世界裡的邏輯吧!

懷抱著這樣的想法,我花了兩年的時間在 NYU Stern 學習。而的確,在 Stern,我學到了商業世界的數學,也就是會計與統計,也學到了像是終身價值行銷、病毒行銷、財務報表分析、組織概論等等非常基礎的模型。至於更進階、實務的模型,抱歉,學校裡沒有,它們只存在業界。

想想也很合理,就像半導體的各種基礎理論,或許可以在某一流電機所裡學到,但半導體的最新技術與製程,那可只有 Intel、台積電、三星這些公司裡面才會有。

好策略是基於實務上「可行」與「不可行」的知識所建構的。廣泛公開的實務知識非常重要,但也因為它是公開的,極少因此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最珍貴的實務知識是私有的,只有你的組織可以取用。

也就是說,一個組織的價值,除了它的人才與活動之外,就是它私有的實務知識。這樣的知識哪裡來,必定是從實作的過程中取的。在科學的世界裡面,當我們要取得這些新知識,我們透過假設與實驗來不斷演進我們的論證:

hypothesis experiment revise

而在商業的世界裡面,我們同樣可以透過類似的循環,去取得我們需要的實務知識:

Think - Strategy - Execute

也就是說,我們所熟悉的種種「科學」,或更明確的說是「經過科學驗證的種種因果關係」,在預測物理世界的運行上是大體適用的。但來到商業世界,由於其複雜程度遠遠高過物理世界,且人們的決策方式並非完全理性,當然很難有確切、廣泛公開的科學因果可以參考。即使有廣泛公開的科學因果,它也很難成為一個企業的好策略核心。

但在那之上,假設、實驗、修正的「科學的方法」在這個世界依然實用,並且一個企業的成功與否,幾乎取決於它能不能有效的運用這樣的方法,去取得可以分出勝負的「實務知識」,並基於這些知識形成更有效的策略。沒錯,到此為止,好策略與 Lean Startup 的 Build-Measure-Learn 循環,也連成一線,再次驗證天下的道理,實在是殊途同歸。

星巴克的創業策略

假如 Schultz 堅持他當初的概念,則 Il Giornale 大概至今仍是一家獨立的小義式濃縮咖啡吧。但,就像一個細心研究實驗結果的優秀科學家一樣,Schultz 與他的團隊對於客戶的反應非常警覺,Il Giornale 被創辦之後,成為了一個活生生的實驗場所…

… Schultz 想像了一家在西雅圖的義式濃縮咖啡吧,他測試了這個假設,並且發現它有缺陷。但這個測試同時產生出了新的資訊,因此 Schultz 更正了他的假設並且再次測試,經歷了上百次的修正,原始的假設早就消失了,被眾多新的假設所取代,每個新假設都覆蓋了這個成長且變形中的生意其中的某些象限。這個學習的過程 ─ 假設、數據、異常、新假設、新數據… 如此如此 ─ 稱作「科學歸納法」,是每一個成功生意中關鍵的元素。

Schultz 的第一版 Il Giornale 咖啡吧是一個大失敗,但從那邊,他取得了關鍵的實務知識,讓他可以不斷 Iterate,最終演化為成功的商業模式,甚至回頭買下了他的老公司 Starbucks,一步步建造了一個偉大的咖啡企業。這是一個非常 Lean Startup 的創業故事,我相信讀過的人都會很有體會。

星巴克不只把咖啡與餐廳結合,也把它與美國文化的連鎖與資本市場結合。星巴克比歐洲公司擴張得還快上許多,當我們開始了解星巴克時,它早就已經是龐然大物了。

最後,你所產生的私有知識,終將有成為公開知識的一天。因此,對許多創業者來說,當找到一個厲害的商業模式時,他們的主要挑戰就從「找知識」變成了「快速擴大」,必須讓這個知識所能創造的策略資源最大化,建立規模來讓未來取得這知識的競爭對手難以效法。這也是資本市場與創投資金最能夠幫助創業者的地方,讓你用大量的金錢,去快速的取得規模。

以上,就是讀完本書第十六章我的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也歡迎你留言提出你喜歡的段落與得到的想法。

前往 Good Strategy Bad Strategy 線上讀書會 #12

___

一天一錠,效果一定,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Photo via sillygwailo,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