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本網誌: Facebook, Google+, 電子報, RSS

創業 CEO / 最好的員工福利,就是工作本身

November 18th, 2015

Zynga Cafeteria

在「創業 CEO」系列,我們探討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本週帶領 AppWorks Ecosystem 的創業者、投資人們在矽谷拜訪具代表性的網路公司 [1],兩天下來分別到了 Facebook、LinkedIn、Airbnb、Target Open House 以及 Houzz 與他們的同仁交流。

在裝潢社群電商 Houzz 的一段對話,給了我相當大的啟發。

同行的創業者問,你們公司雖然也是獨角獸 [2],但是畢竟知名度較低,是否要用更豐富的員工福利去跟 Google、Facebook 搶優秀工程師?

Houzz 的國際營運副總、曾創辦過 2 億用戶手機社交服務 Bubbly 的 Thomas Clayton 回答,讓大家非常驚訝。

他說,他們競爭的方式,就是工作本身。

他解釋,Houzz 是線上居家裝潢社群的龍頭,所以對這個領域有熱忱的工程師,最好的選擇就是加入 Houzz。也因此,Houzz 的工程師團隊有高達 65% 是女性,主要就是因為女性對居家裝潢通常較有熱忱。

另一方面,他們認為優秀的工程師只喜歡跟優秀的工程師一起工作,因此從五年前的第一天開始,他們對於工程師的雇用就非常嚴格、寧缺勿爛,不斷去要求團隊只招聘更優秀的工程師。

大家喜歡工作的內容,又喜歡一起工作的同事,邀請更多朋友來加入的意願自然很高。這時候公司只要問大家,他們認識的工程師中,誰是最優秀的,然後鼓勵他們邀請這些人來加入,自然就會有很好的成效。

況且,Thomas 解釋,正在找工作的好人才,在矽谷通常有非常多的工作可以選擇,因此競爭是很激烈的。但用這樣主動出擊的方式挖角,不但不會碰到太強烈的競爭,也會讓好人才有被肯定的感覺。

所以雖然 Houzz 只有相當標準的員工認股權、簡單的員工餐廳等,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員工福利,但工程團隊的招聘,並沒有碰到太多的問題。

他甚至提出,像是 Zynga 這類要用花花綠綠的福利去吸引員工的企業,從根本上就有問題。如果不是工作本身無趣、缺乏成就感,怎麼會需要那些花招?領導團隊沒辦法正視核心問題,從本質上去改善公司文化、工作內容,反而只是花錢包裝點綴、掩飾太平,時間拉長,人才引擎當然會出現問題。

他的這段話給了我一個當頭棒喝。

的確,當我們聊到矽谷企業的福利時,往往專注在他們的員工餐廳、健身房、巴士、洗衣、托嬰等等周邊服務,但卻忘記了,工作、團隊本身,才是好人才選擇要留在哪個企業的最重要根本。

所以,各位創業 CEO 們,當公司慢慢長大,你或許會想增加周邊福利,去讓員工享受更美好的工作環境。但千萬別忘了,工作的內容、成就感、互相啟發砥礪的同事,還是最重要的核心。

如果只是徒增物質,卻忽略了精神與靈魂,那就得不償失了。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追蹤我分享的每日精選國際新聞

[1] 我們通常用 AppWorks Ecosystem 統稱 AppWorks Accelerator 輔導的 250 家新創公司、 我們的 50 位 AppWorks Mentors,以及 AppWorks Funds 的投資人們

[2] Houzz 去年底完成 D 輪融資,估值達到 23 億美金

(Photo via Yusuke Kawasaki, CC License)

AppWorks Demo Day #11 重點總整理

November 13th, 2015

Digital Colonization 數位經濟殖民

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12 申請即將在 11/16 截止,有興趣加入的創業者,請把握時間

特地選在 11 月 11 日舉辦的第 11 次 AppWorks Demo Day,總算順利完成。

這次 Demo Day 按照慣例全場爆滿,舞台前方空地、走道也按照慣例開放為搖滾區。最後統計有上百位海內外天使、創投、企業投資人,以及數百位網路、電子科技、傳統產業公司代表出席。

AppWorks Demo Day #11

錯過的朋友,可以到 YouTube 欣賞全程實況,也可以參考 TOInside Part IPart II數位時代PunnodeKnowing經濟日報工商時報iTW 1iTW 2 等媒體上的報導。

以下則是我的 AppWorks Demo Day #11 亮點總整理。

AppWorks Ecosystem 近況更新

  • AppWorks 校友數增加至 256 支新創團隊,是亞洲最大的創業加速器生態系
  • 全體累積募資金額達新台幣 64.1 億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 19 億元)
  • 全體加總估值來到新台幣 236 億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 99%)
  • 全體過去 12 個月產生的營業額為新台幣 105.9 億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 134%)
  • 全體目前雇用的「i人才」數為 2,928 人 (較去年同期增加 1,026 人)
  • 近期有重大突破的 AppWorks 校友
    • EZTABLE (AW#1) 合作餐廳突破 8,000 家、累積訂位 807 萬人次
    • 香蕉人 (AW#1) 連續五組貼圖獲 LINE Store 冠軍、遭小 S 嗆聲
    • CHOCOLABS (AW#2) ITA 行動影音廣告連播網年成長 600%
    • urAD (AW#3) DSP 廣告服務持續熱銷,年營業額達 2 億
    • BRAVE KNIGHT (AW#3) 現象級遊戲知識王持續成長,下載數 500 萬
    • Fandora (AW#3) 插畫周邊、文創商城營業額年成長 64%
    • 早餐吃麥片 (AW#4) 受到年輕女性族群喜愛,約當年營業額 7,800 萬
    • justfont 就是字 (AW#4) 金萱體字型成功群眾募資 2,590 萬
    • Niceday (AW#5) 體驗活動商城年營業額成長至 1 億
    • 甘仔店 (AW#5) 異國零食行動購物年營業額成長至 7,400 萬
    • WageCan (AW#5) 跨境收款解決方案累積交易量 1,000 萬
    • DoggyWillie (AW#6) 營養健康寵物食品年營業額達 1,500 萬
    • WeddingDay (AW#6) 已是準新娘首選婚禮商城,有 200 家供應商
    • VoiceTube (AW#7) 看影片學英文月活躍用戶達 130 萬人
    • Goodnight (AW#7) 私密聊天 App 校園瘋傳,三個月用戶破萬
    • Sentri (AW#8) 全功能智慧家庭中樞,熱銷 3,000 台
    • Wuwow (AW#9) 線上真人英語學習,年營業額 1,600 萬
    • Mooredoll (AW#10) 與 7-11 合作 Open 將聊天娃娃,營業額 1,000 萬
    • Phone Doctor Plus (AW#10) 手機醫生 App 全球下載數破 140 萬

 AppWorks Demo Day #11 登場團隊簡介

  • EZCast ─ 跨 Android、iOS、Windows、Mac 的無線影音播放電視棒 + App
  • 潔客幫 ─ 清潔阿姨隨叫隨到
  • SkyREC ─ 用影像分析幫實體零售做客流量、櫃位的科學化統計
  • AutoInsight ─ 透過 OBD 硬體 + App 幫助二手車買主購買前全方位評估車子品質
  • U-Gym ─ 專業級電療設備的行動化,讓電療用戶無需再跑醫院
  • FLASHBACK by Xeroweight ─ 超快速 Windows 10 硬碟備份復原服務
  • TIXINN 易票亭 ─ 最專業的二手演唱會票券交易所
  • 塊掏 CrazyBuy ─ 專為淘寶團購愛用者打造揪團、跟團 App
  • PeePee Grass by UNLEASH ─ 為愛犬打早的天然草皮做成尿布
  • 閃電奇兵 (by 由玩) ─ 令人期待的首款經營策略 + 射擊遊戲
  • Coding Ape ─ 目標 5-12 歲小學生的程式教學課程
  • Hii Red 我那個來了! ─ 棉條教主、月亮杯創造者凡妮莎所推出的初經寶盒
  • Voltset ─ 把智慧手機變成三用電錶的擴充周邊
  • SEROSE ─ 可以量測各種戰鬥力指數的智慧沙袋
  • Tripalife ─ 給旅行者專用的相片分享、聊天、直播 App
  • OORTI ─ 幫你把各大媒體新聞依據話題、品質分類的新聞閱讀器
  • Nichi ─ 分析海量 Instagram 照片幫你找出附近的美食
  • 土女時代 ─ 華人最大的土耳其旅遊、電商網站
  • 眾達智慧工廠 ─ 傳產跳入工業 4.0 的超高 C/P 值解決方案
  • Lexicon ─ 協助研究人員儲存、整理、分析論文的好用工具
  • LinGoChat ─ 行動、即時、真人中文學習服務
  • 到咖手 885 ─ 幫你帶家中長輩去就醫
  • TaiwanNutrition ─ 專營健身愛好者營養補給的電商網站

在此恭喜以上 23 支 AW#11 團隊完成了 Demo Day 這個重要里程碑,預祝他們未來創業路上能夠不斷過關斬將,朝著偉大的路持續邁進。

AppWorks Demo Day #11

想挑戰下次 Demo Day 舞台,向上千來賓發表產品?

歡迎加入 AppWorks Accelerator

創業 CEO / 品牌比的不是創意,而是意義

November 10th, 2015

Best Brands of 2015

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12 申請,只到 11/16 (一) 為止,有興趣加入的創業 CEO 請把握時間

在「創業 CEO」系列,我們探討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在新創公司,產品與企業的命名通常落到 CEO 手上,但事實是多數 CEO 對這件事情也沒有太多研究,因此經常出現令人啼笑皆非的結果。

當然我也不是企業品牌命名的專家,但長年的觀察下來,對這件事情的基本原則,有一些領悟,就在這裡提供給所有創業 CEO 參考。

品牌是一組印象的統稱

品牌不是一個稱號,而是一個聯想的起點。

想到 Google,我會立刻聯想到搜尋、快速、科技、Android;想到 Apple,我的腦海裡會馬上出現設計、品味、科技產品、高檔;想到 Toyota,我會想到平價、相對有品質、保守;想到 BMW,我會想到帥氣、速度、性能、昂貴。

這些聯想都是主觀的,也是在我的生命經驗中與這些品牌互動,日積月累而連結起的印象。

印象造就消費偏好

當我心中長時間的積累、有意無意的對每個品牌形成了一組組的印象,那麼這些印象最後就會回過來影響我的消費偏好。舉例來說,當我沒有預算的限制,又想讓朋友覺得我很帥氣,那麼我可能就會偏好購買 BMW,而不是 Toyota。相反的,如果我要在有限預算下買台品質還不錯的車子,那麼 Toyota 就可能是我的首選。

因此,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偏好,並不是品牌名稱本身,也不是知名度,更重要的,是當消費者想到這個品牌,他們會產生怎麼樣的聯想。

形塑印象需要高昂的成本

問題是要去形塑這些印象,是非常昂貴的。

廣告是大家第一個會聯想到的工具,但要透過 30 秒、1 分鐘的影片,就讓人們對你想要的品牌聯想留下深刻的印象,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這點 Apple 在建構 iPod 這個品牌時做得非常好,他們透過一支支的形象廣告,讓人們對 iPod 留下了年輕、熱情、跳舞等深刻的印象,並隨著品牌的成熟,慢慢又加入了爵士、古典的元素。

Apple COMPLETE iPod “Silhouette” ad campaign compilation (2004-2008)

而廣告之外,更重要的品牌印象形塑,我認為,是發生在消費者與產品、店面、客服人員實際互動的過程。一個被廣告講得再神奇的品牌,如果它的產品沒辦法符合所標榜的印象,那麼消費者會記得的,也只是他們與產品實際互動的失望結果。一個外在形象包裝得再美好的企業,走進店內,如果銷售、客服給人的感覺不一樣,消費者會記得的,還是最終與服務人員互動的真實經驗。

因此,無論用耗費的時間精力,或是實際資金去計算,形塑消費者心中對於你品牌所產生的關聯印象,是非常複雜、非常困難,也非常非常昂貴的。你必須要精心設計宣傳、產品體驗、服務人員訓練、店內擺設,方方面面圍繞著同樣的中心思想,那麼才有可能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有效的關聯印象,最終提昇他們對你的偏好。

品牌比的是意義

因此,當你要命名一個品牌時,重點不是你取什麼名字,而是這個名字未來要讓消費者產生什麼樣的關聯印象。

由於產生這些聯想是昂貴的,因此在命名的時候,如果該名稱能夠讓用戶自然就產生你祈求的聯想,那你也就省去了許多未來的形塑成本。

舉例來說,當你的服務取名叫 iCook,那麼我會立刻聯想到自己煮飯、蘋果 i 系列產品的品質、以及網路,如果這正好是你要的印象,那麼你就省去了很多教育我的時間。

相對的,如果你的產品叫 Mozbii,由於我對這個名字沒有太多聯想,你就必須要花很多成本去形塑我應該產生的關聯印象。換言之,這將是一個昂貴且高難度的教育市場過程。

傳遞的轉換率

另一方面,在很多情況下,品牌是由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在傳遞的,無論是你與你的同仁向顧客的溝通,或是顧客之間的互相推薦。因此,如果命名導致溝通上的困難,或是難以在溝通時傳遞對的印象,那麼也是一個自討苦吃的狀況。

舉例來說,不少人會選擇非通用拼法的英文字,像是 Luv、Hii、Makr、Kool 等等,來顯示自己的獨特,或是較容易註冊網域。但它的缺點,就是很難跟別人溝通。

另外,也會有人使用中文的諧音、罕用字,來展現自己的創意,像是「創業不落」、「創心室界」、「矍驏遊戲」、「鑫心腸」等等,同樣道理,也會大幅打擊你的品牌傳遞、形塑的轉換率。

當然如果你是很有錢的公司,像是 HTC、ASUS,你可以透過重金去克服這個先天不足,但如果只是缺乏資源的新創團隊,那麼我建議還是不要找自己麻煩。

簡單直接更有效

所以在品牌命名時,有創意當然很好,但如果這個創意最終損害了關聯印象的產生、品牌價值的形塑,那就一點都不好。

因此身為創業 CEO,我更建議你效法 Facebook、LINE、KKBOX、WeChat 等新創品牌的精神,用簡單、直接、有效的邏輯,去命名的你品牌,盡量在人們對名稱產生的第一印象時,就贏到你想要的聯想。

創業已經夠辛苦了,沒必要在品牌命名上,還自己讓它更辛苦。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追蹤我分享的每日精選國際新聞

(Inspired by HBR; Graph via Interbrand)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