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AppWorks’

經驗與數據

February 14th, 2012

昨天 TechOrange 上的創投包心菜專欄,聊到「溝通能力」的重要。Yvette 的文章雖然看似輕鬆,但卻點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每個創業者都要學會「用對方的語言」說話。這件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根據我自己的經驗,第一次創業的四年業務歷練,是真正教會我這件事的關鍵。

也因此,順手把 Yvette 的文章分享到 Facebook 的同時,我說了:

我建議每個創業者,都至少要累積三、五年的業務經驗。做過業務,你才知道什麼叫做「說對方的語言」。

而這則分享也吸引來了 Gamelet 共同創辦人 Cjin 很棒的留言:

我較同意 Paul Graham 在 Why not not to start a startup 說的 too inexperienced 不是問題,反而是許多創投對新創事業或創業者預設成見,或太看重創業者之前的學歷和工作經驗。台灣創投若能像 fab.com 的投資人一樣關心 startups 的數據分析,而不是一些創業者的文字、態度,相信能對台灣創業者提供更正面的幫助。:)

首先,我完全同意 Paul Graham 的說法,也完全同意 Cjin 的說法。事實上,我的原意就是創業者要「想辦法」去累積三、五年的業務經驗,不管已經開始創業了沒。不過那不是重點,重點是「創業相關」的經驗,很難先「存」好再出來創業,因為首先你不知道要存什麼,再來很有可能人都老了你還沒存夠。

針對工程師,Paul Graham 的說法也很正確,他說:

如果你的創業經驗不夠,那你應該做的就是去創業。和去上班比起來,這是治療沒創業經驗最有效的方法。事實上,去上班會讓你更無法創業,因為你會被訓練成一隻溫馴的動物,然後依賴 PM (Product Manager) 來告訴你你該做什麼。

我甚至覺得除了「公司內政治」的技巧之外,在絕大多數的事情上面,創業都是更有效率的老師。事實上,如果你問大多數的創業者,他們都會跟你說創業的時間過得很「慢」,因為你一個月內做的事情就好像外面上班三個月、半年的進度一樣。所以如果你問我,我甚至會說年輕人應該要優先考慮創業或是加入創業團隊,因為這會讓你成長得更快。

至於網路業相關的數據分析,我完全同意 Cjin,是台灣創投最、最欠缺的知識。對我而言,財報是「被動落後指標」,因為它只是網路產品中各個轉換率組合後,所造成的結果。在創業團隊還在 Pivot 商業模式,以至於整個變動迅速網路世界,這樣的報表已經幾乎不能提供管理者和投資人任何有效的健康指標。也因此我已經不只一次寫到轉換率的重要,也不只一次解釋 CPA 與 LTV 等重要的觀念。

我希望 appWorks 在這方面的重視,能夠漸漸的影響我們的同業,也開始重視這些「領先指標」的意義。我甚至會說身為創業者,你們也有責任,你們也應該一起努力去教育整個市場。當這些數字越常被拿出來討論,越常被比較與檢討,那所有市場中的參與者就會對它們越了解,也越能夠體會它們的重要。

Together, let’s make Taiwan a better place for both Internet investors and Internet entrepreneurs.

套句另一位 J-Lin 最愛說的話:Let’s go!

(Photo via ableman, CC License)

衝吧 EZTABLE!

February 8th, 2012

上週四 (2/2),隨著 EZTABLE 完成新一輪增資的消息登上《商業周刊》,我在 Facebook 上寫下了這段話

恭喜 EZTABLE 終於完成本輪增資,除了以破壞式創新聞名的 Clay Christensen,他們還拿到了興奇科技創辦人何英圻大師的投資。能夠交棒給這兩個人接手,我對 EZTABLE 未來的發展非常非常放心。

這段話說得輕鬆,但事實上本次增資形成的過程,其實一點也不輕鬆。而我認為 EZTABLE 在做的事情,和他們走過的道路,將會為後面的團隊起很大的示範作用。所以在他們的同意之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裡面有什麼值得大家效法的地方。

Know Your Market, Inside Out

首先,EZTABLE 整個團隊對餐飲行業的掌握,遠遠超過你們的想像。我最喜歡講的故事是有一次,他們的創辦人 Alex Chen 請我引見一位五星級飯店的總經理,我安排好一個輕鬆的午餐會議,想說先讓雙方認識認識,想不到大家才剛坐下來,午餐都還沒有上桌,在 15 分鐘內 Alex 已經說服了人家加入 EZTABLE。

從頭到尾 Alex 沒有講一句「網路」的語言,或者說從頭到尾他講的都是「餐飲」的語言,而這就是他厲害的地方。重點是不只是 Alex 一個人,就我所知,整個 EZTABLE 上上下下,從業務到技術團隊,每個人都得定期去餐廳觀摩、實習,還要寫心得報告跟大家分享。所以當你看到他們今天能夠在全台灣五星級飯店,擁有高達 70% 的市佔率 (覆蓋率),那不是運氣,他們根本就把自己當作是「懂網路」的餐飲行業份子,而不是相反。

我相信這也是包括 Clay Christensen、Steven (何英圻) 和 appWorks 等所有投資人會決定入股 EZTABLE 最重要的原因,他們的團隊、他們的經驗和他們對深入自己行業的重視。事實上,這世界上鮮少「純」網路創業,大多數的網路公司,其實都是用網路在改革一個既有的產業。因此,光懂程式、設計是不夠的,面對你要破壞的行業,請深入的了解它。

Produce Accidents

EZTABLE 這次的增資,裡面其實有很多創舉,包括是 Rose Park (Clay Christensen 的創投) 和九易 (Steve 的創投) 兩支基金第一次投資台灣的團隊,Rose Park 甚至是在看過全亞洲超過 10 支所謂「Online-to-Offline」(簡稱 O2O,也就是透過網路把消費者帶到實體商店的服務) 團隊之後,才選擇了投資 EZTABLE。但說到這些人認識 EZTABLE 的過程,說真的完全都是意外

Rose Park 之所以會知道 EZTABLE,是因為有一次我的好友,英文科技網誌 Penn-Olson 的創辦人 Willis Wee 在尋找訪問的對向,所以我把他介紹給了 Alex,因此有了這篇文章。從那裡,EZTABLE 才被剛好在訪問新加坡,Rose Park 的基金經理人看到,開啟了雙方的對話。

Steven 的故事更有趣,他去年從 Yahoo 離開之後,突然透過 email 找上我。我從他創辦 uBid (後來賣給 eBay) 時代就一直很崇拜他的成績,兩個從「Web 1.0」時代就開始創業的人聊著聊著就變成朋友。Steven 接下來的計畫是在中國投資電子商務,所以本來也就只是偶爾約出來聊聊天、打打屁。不過當 Alex 開始募資的時候,雖然 EZTABLE 在台灣,表面上也不是電子商務團隊,但是我決定 “hack” Steven,還是把他「騙」出來跟 Alex 吃午飯,想不到雙方一拍即合,最後促成了這次的入股。

所以你說,這一切是不是都沒辦法預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無差別的去認識人,然後給意外有機會發生,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它下一步會帶你到哪裡去。

Hack Everything

最後,即使已經長大成一個有些規模的公司,EZTABLE 仍然非常用力的在保有它 Hacker 的精神 (這也是 Facebook 這次上市的一個大賣點)。老實說,雖然他們常常在媒體上放話,但其實私底下根本沒甚麼計畫,反而是隨時都觀察市場的變動,來決定下一步該做什麼。當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因為大多數的「員工」喜歡可以預料的事情,所以能夠做到的團隊,在這個變動快速的市場,就會佔有優勢。也因此,他們在去年底決定進駐上海市場,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就已經簽下超過十家餐廳,並且開始為他們帶來顧客。

所以,在這裡再次恭喜 EZTABLE 能夠達到這個了不起的里程碑。我希望他們的故事,能夠給所有創業者一些啟發,也希望在很快的將來,我們能夠看到更多的 EZTABLE 在台灣被創造出來。對了,我有跟你說,他們正在廣徵團隊嗎?有興趣的 hacker,趕快跟他們聯絡吧!

失敗與錯誤

December 20th, 2011

Seth Godin 在他的網誌上聊到「失敗與錯誤」,他說:

失敗是一個不成功的計劃,一個會教你一些事情的經驗,雖然結果並沒有把你往成功推進一步。

錯誤是重覆同一個的失敗,相同的事情做了第二次,但其實你早就應該知道。錯誤也是一個搞錯重點的嘗試,往往來自於疏忽、自私或是自大,事後你才發現將來應該避免。

我們需要很多失敗,我認為。那些沒把我們殺死的失敗,會讓我們更大膽,教導我們某個問題無法這樣解決,而且常常會開啟另一扇通往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學校把我們弄糊塗了,還有老師和家人。去吧!失敗吧!只要你懂得避免錯誤。

Seth 太厲害了,這段短短的話完全把「失敗」的精髓全部打中,我沒辦法再做任何增刪。創業 12 年了,我經歷過的失敗多到沒辦法一一細數。創辦 appWorks 的這 1 年半來,更是近身參與了近 80 個團隊的經歷。結論,我發現你根本不需要提「失敗」。因為每一個失敗,根本都是「意外」。有些意外讓你得到了一些體悟,但更多意外會帶你去從來沒有想到的地方。

所以,我說去吧,去試吧!沒有人可以製造成功,但你絕對可以製造意外。從今天開始,別再想「失敗」了,想想你怎麼製造更多的意外吧!

PS. 2011 年最後一次歲末大團員 TechOrange + appWorks Startup Mixer 將在 12/29 (四) 6:30PM 舉行,請先圈好行事曆,活動細節隨後附上。

(Photo via hanan_cohen,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