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Chrome’

品味 / 絕地武士們,Google 把手機變成光劍了,快來擊敗帝國軍

December 18th, 2015

Lightsaber Escape

歡迎來到週五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看到的種種美好

為了與星戰迷們一起慶祝第七集電影上映,Google 近期一連推出了幾個星戰小彩蛋。

首先,在 Google 搜尋「A long time ago in a galaxy far far away」,整個搜尋結果頁面會變成星戰開場的片頭樣式。

Google a long time ago in a galaxy far far away

接著前幾天,Google 又推出網頁小遊戲「Lightsaber Escape」,只要連上手機,就能用它來控制電腦螢幕上的光劍,與帝國軍的小兵們作戰。

Lightsaber Escape

我覺得這個遊戲玩起來的體驗,非常的精妙。首先它不需要下載任何軟體,直接用 Chrome 瀏覽器就可以執行,且手機透過 HTML 5 程式遠端連線控制的反應,居然一點也不輸給原生 App 的反應速度。另一方面,由於螢幕與手機都可以發出聲音,所以同時間你可以感受到電腦發出的整體場景音效,以及手機發出的光劍動作的音效,有非常高的身歷其境感。

無論你是不是星戰迷,都該去體驗一下

___

歡迎在 Instagram 上追蹤我在生活中抓取的美景

Google 與它的「廣告價值鏈」統治策略

January 22nd, 2013

Google Doodles

不久前,我們聊過 Vision > Strategies > Tactics 這樣的思考架構。當然,架構是形而上的東西,要更了解這樣的工具,讓它真的能夠在創業的過程中幫到你,透過實際的案例是常用的方法。

所以今天,我想以大家比較熟悉的 Google 作為例子,來討論這個架構實務上的應用。

當然,要先講在前面的是一間市值 2,300 億美金,員工人數上萬,業務橫跨多個垂直,世界各角落企業的核心,絕對不是我們一篇 1,000 字的文章就可以講清楚的。所以今天這篇文章的重點不是在分析 Google,而是讓你透過 Google 來了解 Vision > Strategies > Tactics 這樣的思考架構。因此,在案例的論述上勢必會有些簡化,就請各位見諒,儘量把重心放在思考結構的學習上,而不是對 Google 的分析上。

身為一個企業,Google 並沒有把它的 Vision 明白的講出來,只給了大家它的使命,也就是企業存在的原因: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
(匯整全球資訊,供大眾使用,使人人受惠)

換言之,Google 相信只要它能持續把這個任務做好,無論是短期、中期、長期,皆能夠為這個世界帶來價值,也能夠持續作為一個偉大的企業。

但身為一個搜尋引擎,Larry Page 的確有把 Google Search 的 Vision 明白的講出來

Understands exactly what you mean and gives you back exactly what you want
(確切的知道你想表達什麼,並且確切的給你你需要的)

當然這個 Vision 尚未達到,所以策略是長期投注在研發上,而戰術是透過各種方式收集回饋、調整演算法等等。

同時間,Google Search 要能夠維持運轉,並且有多餘的資金可以投注在 R&D 上,它必須要能夠長期的從廣告主手上賺得合理的利潤。所以除了身為搜尋引擎的 V>S>T,Google 還必須要有一個身為廣告媒體的 V>S>T。而這也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

身為廣告媒體,Google Ads 也非常精確的說出了它的 Vision :

Help businesses find customers
(幫助企業找到顧客)

說起來簡單,但實際要幫企業找到顧客,是一件極度困難也極度複雜的事情。如果做得好,Google Ads 可以賺很多錢,也就能夠支持 Google Search 的 Vision,進而推動 Google 這家企業的 Vision。如果做不好,那前面講再多都是白搭。

而 Google Ads 的實際策略,可以從客戶一直到企業這樣的價值鏈來進行理解。關於這點,兩年前,Chris Dixon (Andreessen Horowitz 創投合夥人,Hunch 創辦人) 寫了一篇相當好的分析,在這裡我試著用我的話來解釋給大家聽。

在 Google Ads 這門生意上,從顧客一直到企業,也就是從終端消費者一直到廣告主的這條價值鏈,大概是以下的結構:

消費者→裝置→作業系統→瀏覽器→頻寬→網站→廣告→廣告技術→廣告主關係→$ 廣告預算

所以對於 Google 來說,要幫助企業更有效率的找到顧客,也就代表他們必須主導這條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如果無法主導的,至少要想辦法讓它成為完全競爭市場 (commoditize),好讓別的企業無法主導。因此,我們可以推導出在各個環節 Google 的策略。

  • 裝置:在 PC 上已接近完全競爭;而在 Mobile 上需要推動競爭。
  • 作業系統:在 PC 上無法主導,但可以試著增加競爭;在 Mobile 上接近主導。
  • 瀏覽器:在 PC 逐漸成為主導;在 Mobile 接近主導。
  • 頻寬:被電信公司主導,必須推動競爭。
  • 網站:一般網站為接近完全競爭,搜尋由 Google 主導,社群被 Facebook 主導,因此需要推動競爭;在 Mobile 上,App 的世界接近完全競爭。
  • 廣告技術:逐步主導廣告技術的各個環節。
  • 廣告主關係: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廣告主關係多為 Google 主導,在地廣告與大品牌則需要逐漸成為主導。

了解了上述的種種策略,當你看到 Google 各種戰術應用,就能夠非常清楚的了解背後的動機,例如:推出免費的 Chrome OS 來增加 PC 端作業系統的競爭程度;維持 Android 的免費來提昇行動裝置上的競爭程度;推動 Chrome 來提昇瀏覽器的競爭,最終甚至達成主導的地位;以及推出 Google+ 來增加社群的競爭程度,減弱 Facebook 的主導力量… 等等。

而這,就是用 Vision > Strategies > Tactics 為例,去解釋 Google 這家企業由上到下的布局。

希望這樣的案例,對你們了解這樣的思考方式,能夠有些幫助。也希望最終你能夠把這樣的工具化為己用,真正用來提昇自己公司的長期價值。

___

歡迎在 Google+ 上加入我

(Photo via stuckincustoms, CC License)

RockMelt — Web 3.0 社交瀏覽器

November 11th, 2010

今天下午要去演講,所以文章會簡短一點,不過這兩天來拼命試用 RockMelt,有一些感想覺得應該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點小歷史

RockMelt 背後的主要投資人,就是馬克‧安德森 (Marc Andreessen)。這個人亞洲的讀者或許不是很熟悉,不過他可以說是「現代瀏覽器之父」,也就是寫出當年超受歡迎的 Mosaic 瀏覽器,接著創辦了鼎鼎大名的「網景」(Netscape) 公司的那個人。

而離開網景之後,馬克也沒閒著。又接著創辦了網路軟體服務公司 LoudCloud,並且成功的把這家公司帶上市。之後又搞了社交網路平台 Ning,然後是之前提到的 3 億美元安德森‧賀維茲創投基金。而馬克這個人神奇的地方還不止於此,除了創投,他現在還同時兼任 HP、Facebook 和 Twitter 的董事。Facebook 和 Twitter 表面上是這麼的競爭,背後居然可以容忍同一個人當他們兩邊的董事,你就知道 安德森先生在矽谷的地位有多麼的舉足輕重。

登入 Google Facebook

講完了投資人,我們就來聊聊 RockMelt 不同的地方吧。第一眼看到這個瀏覽器,你大概會說:「哇!他長得跟 Chrome 真像啊!」沒錯,RockMelt 和 Chrome 其實是基於同一套 Chromium 開放原始碼基礎。但是 RM 跟 Chrome 最大的不同,是登入 Facebook 這件事情 — 在打開 RockMelt 的同時,你必須要先登入 FB,而不是 Google。

既然登入了 Facebook ,RockMelt 上預設的服務也大多是基於 FB 平台。要 IM 嗎?左手邊有 Facebook Chat。要看內容嗎?右手邊是你的 FB 首頁,以及你最愛的個人檔案、粉絲頁等連結。要分享嗎?上面有一個大大的 FB Share 按鈕。要寄信給朋友嗎?RockMelt 支援的是 Facebook Message。要邀請朋友加入嗎?RockMelt 幫你列出全部的 FB Friends。

也就是說,RockMelt 把 Google 千辛萬苦開發出來的瀏覽器,拿去改了之後直接餵給 Google 最大的競爭對手 — Facebook — 吃,我只能說這招真是高啊。

Web 3.0 病毒行銷

不過雖然說 RockMelt 在策略上是非常有意義的,目前整體來說感覺就只像是 Chrome 加了左右兩條 extensions (擴充功能),我想是無法吸引大家每天一直使用。但倒是 RockMelt 的 Web 3.0 病毒行銷方式,我覺得非常值得創業團隊們學習。

RockMelt 採的是封閉測試、邀請制。但是和大多封測不同的是,他會告訴你,你的朋友中有哪些人想要使用,但 RockMelt 卻不會讓你全部都邀請,相反的,他只給你少少幾個名額,所以你必須要從你眾多想要使用的朋友中,決定你要先「救」誰。而被「救」的朋友,就會收到一封信,告訴他們是你邀請了他,可以開始下載 RockMelt。

這流程聽起來沒什麼,但我認為他完全抓住了人們社交行為中,想要幫助朋友,但也想要讓朋友覺得欠我們一次人情那種心態。他的訣竅不只是要讓邀請變得稀有,還要讓使用者知道哪些朋友需要這些邀請。這和以往的病毒行銷完全不同,我認為是一個非常 Web 3.0 式的傳播,創業團隊們應該要好好參考,學著如何讓一樣的情境發生。

以上,就是 RockMelt 和這個軟體這次上市的過程,給我的一些感想,和你們分享。今天下午要去美麗的馬武督鄉村俱樂部連講四個小時「Web 3.0 在零售市場的應用」,會去的朋友,下午見,沒有去的人,明天我會投影片放上來讓大家參考。

Have a good day, everyon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