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Culture’

創業 CEO:超凡領導者的中心思想

March 3rd, 2014

Walt Disney & Mickey Mouse

歡迎來到每週一刊出的「創業 CEO」系列,在這裡,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幾年前,我訪問了多位這世上最成功的 CEO,為了挖掘他們的管理秘方。我發現,這些「第一中的第一」,常常都懷抱著以下這八個中心思想。

因為朋友的轉貼,偶然看到了 Inc. 雜誌 Sales Source 專欄作者 Geoffrey James 兩年前分享的這篇 8 Core Beliefs of Extraordinary Bosses,我認為非常值得所有創業 CEO 細讀,以下補充我讀完之後的一些感想。

1. 商業是一個生態,不是一個戰場

我懷疑是教育的問題,讓新手管理者直覺的以為這是一場零和遊戲,而競爭的手段就是打擊對手。但真實的商業世界其實很少出現零和,創業者尤其經常在一個成長產業工作,比的是誰更能贏得新客戶芳心,而不用像政客一樣玩芭樂比爛的遊戲

我認識最優秀的 CEO,往往也是最樂於與業界交流,大家共同競爭市場的同時,也共同維護整體產業的長期健康的領導者。這樣的中心思想也會反應在組織內部,他們非常努力的維護企業文化,讓部門、同仁間維持良性的競爭。

2. 企業是個社群,不是個機器

我認識的平凡領導人往往迷信制度、SOP 與 KPI,而我認識的優秀領導者,則對人性有深刻的見解,並且很用心的建造他想要的企業文化,同時精心設計遊戲規則,讓每個人在其中得到最棒的發揮。

3. 管理是服務,不是控制

平凡管理者把人當做機器,有自主性的好人才因此被逼走,而留下來的人又無法達到他的要求,最後陷入惡性循環。優秀的領導人做 360 Marketing,把同仁當做他的其中一個 TA,用引導、影響來激發他們最棒的表現。

4. 員工是同儕,不是小孩

這點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平凡領導者無法吸引到優秀人才,也害怕有人功高震主,只好屈就他不欣賞,也不信任的員工。優秀領導人不僅能夠吸引到比他還強的人,也有辦法尊重、信任他們,因此不需要把他們當做小孩。

5. 激勵來自於 Vision,不是恐懼

中國自古傳下來的帝王術,也是很多台灣企業領導者愛用的,是表現得陰晴不定、玩弄偏愛,適時加上罰站等懲罰,好讓部屬懼怕你。過去這對於亞洲受傳統威權教育出來的員工可能有效,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年輕人越來越多受到的是愛的教育,加上網路與知識的普及,恐怕越來越容易被人家看穿。新的時代,用 Vision 讓同仁們有歸屬感、方向感,反而應該是優秀領導人最有 Leverage 的方法。

6. 改變等於成長,而非痛苦

我的觀察是當平凡的領導者想要建造一個永遠有效的系統,優異的領導者早已認知到這是一個動態的組織,需要透過不斷調整,並適時運用鐘擺效應,才能讓組織在現時現刻,呈現前進所需要的樣貌。

7. 科技帶來權力下放,而非自動化

至少在短期之內,科技只能自動化已知的商業模式,但無法探索未知的商業模式。當世界變動如此迅速,連 Google、Facebook 這麼成功的企業都需要不斷調整自己,那麼過分強調自動化,只會讓你卡在既有的世界裡面。優秀的領導人會透過科技把權力下放,讓同仁們都成為創業家,那麼當世界變化,這個組織才有能力不斷找到出路。

8. 工作應該是愉悅的,不是煎熬

平庸的管理者把員工當做機器、下屬,用恐懼去控制他們,好人才都被逼走,而留下的人只好忍受煎熬。優秀的管理者當然不會公司陷入這種惡性循環,用 Vision 去引導同仁,建立好的文化,工作環境當然是愉悅的,工作本身也是讓人有成就感的。

逼近超凡

當然,讀完這 8 個中心思想,我第一個反應是它們幾乎不可能全部同時實現,原因不只是領導人自己本身的信仰,還有在現實世界組織優質團隊,面對的是時間、成本等因素的無情限制。因此我認為 Extraordinary 這個字用得極好,因為如果能夠達到,那真的可謂超凡。但回頭想想,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建造一家偉大的企業,那麼用盡所有力氣,在領導與組織上去不斷逼近超凡,當然是必要的功課。

___

歡迎訂閱我的每日創業精選 Flipboard 雜誌

(Thanks, Hawk.  Photo via expressmonorail, CC License)

創業 CEO:小心這些企業文化亂源

February 10th, 2014

Kikuyu tribal man

歡迎來到每週一刊出的「創業 CEO」系列,在這裡,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我們都知道文化是組織重要的長期資產,也是 CEO 要花很多心思才能建立的,無論透過風行草偃,或是定下良好的 SMaC

一旦 CEO 開始用文化去拉動組織,除非試圖推行的是非常爭議的價值觀,否則不應該在企業內碰到明顯的反抗。但即使沒有反抗,你還是會感受到組織內有一種慣性,自然而然的想要變得混亂,無法完全依照由上而下的文化進行,也就是所謂的 Entropy

Entropy 是必然的,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本就與組織想要的文化不盡相同,而當「主流」文化沒有被貫徹,或是幾個人的「另類」價值產生了共鳴,則混亂的程度就會增加。(這裡用主流與另類相比是以企業為主觀的角度,不是指社會上的主流或另類文化。)

一般而言輕微的亂度是可以被接受的,畢竟建立文化就像推動飛輪,必須努力好一陣子才能達到慣性。但如果發現以下幾種不良份子,由於他們的行為會對其他同仁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很有可能是你必須考慮請走的。

混蛋高手

我們身邊都有這種朋友,他們實力超強,工作表現總是高人一等,做業務的業績年年爆表,寫程式的半天就能搞定人家一星期的東西。本來他們應該是企業最重用的人才,只可惜這些人個性超差,不僅為人傲慢,對同事也極端尖酸刻薄。他們沒有耐心且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把隊友罵到臭頭,好像他的人生只能與天才為伍,不值得浪費在其他麻瓜身上。

這些是讓 CEO 最頭痛的人物,因為他的工作表現真的很好,尤其亟需業績的成長期企業,實在很難說服自己把有生產力的人請走。即使真的體認到他的存在弊多於利,下定決心要與他分手,也得堤防他的大嘴巴,離開之後對公司名譽造成的傷害。這種人必須要用最謹慎的方式處理,真的沒辦法時可能得給一筆解約金,約法三章請他三緘其口,並且協助他找到更適合的公司,來把傷害降到最低。所以千萬記得下次請人時,無論是老手還是新人,還是先確認價值觀合不合最重要。

哀哀叫

另一種人是莫名的抱怨者,無論工作很多很少、放不放假、新規則舊規則,反正什麼事情他都可以哀哀叫。這些人其實不一定是真心反對,但口頭上總是改不了抱怨的習慣。這種行為很容易感染其他同仁,形成一種好像很酷的反對權威文化。有些哀哀叫甚至還把矛頭指向同事,無論大家完成了什麼,他總是不會鬆口,老要雞蛋裡面挑骨頭,講得好像沒什麼了不起。公司裡面當然忌諱盲目的樂觀,但過度的負面情緒對士氣也很傷害。CEO 應該要跟哀哀叫好好聊聊,請他們改掉壞嘴的毛病,如果屢勸不聽,那麼可能要果斷處理。

資訊販子

在傳統資訊不發達的時代,很多資訊販子靠著提供 CEO 重要情報在組織裡得到地位。但現在都什麼時代了,多數網路企業從根本就改成講求透明,公司的大多事情都攤在陽光下給全體同仁檢視,正在進行中不方便公布的,也會在成熟後儘快與大家分享。在這種時代還在那邊故弄玄虛的人,對文化帶來的傷害當然大過價值。一樣,你得好好跟他們談談,如果是慣犯的話,那還是請他另謀高就吧。

用人唯忠

這比較是針對中階經理人,那些過分注重鞏固勢力,造成本末倒置的管理者。當經理人把忠誠度放在工作表現前面,久而久之團隊當然會出現錯誤的文化。要偵測這樣的病灶,CEO 必須要養成與基層員工對話的習慣,偶爾找他們去吃飯、喝咖啡,或是一起運動,都能協助你聽到企業更真實的脈搏。

花花公子

另一種經理人還更糟糕,他們假公濟私,經常利用職務上的方便與異性同事搞曖昧。如果是正正當當的男歡女愛也罷,但這些人根本只是在拈花惹草,不但造成被玩弄感情同事的心理傷害,甚至還引來掏金者利用機會提昇自己的位階。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但傷害公司員工的向心力,那就不妙。

守門員

我們討論過守門員了,他們手中掌握了企業的某個關卡,像是預算、出貨,或資訊系統,這些人為了自己工作的方便輕鬆,常常把守護的關卡大門鎖得超緊,時間、空間上都不留給同仁彈性,不但造成所有人的負擔,久而久之還會引起部門間不必要的敵對、仇視,讓公司難有一致的文化。CEO 得好好注意這些關鍵的門檻,適時介入、調度,才能避免傷害公司的整體性。

當然每家企業想建立的文化都不一樣,因此上述這些份子,對你而言不一定就是亂源。但無論如何,從正面去建立企業文化已經夠難,如果還放任病毒肆虐,日子一久將很難回天。希望今天的文章有給你一些力量,下次在組織裡面發現對文化有害的行為,能更勇敢的去面對、處理。

___

2014 冬季 AppWorks Startups 聯合大徵才,27 家新創企業 64 個機會等你加入

歡迎訂閱我的每日創業精選 Flipboard 雜誌

(Inspired by Elad Gil; Photo via waltercallens, CC License)

創業 CEO:增資、財務該有多透明?

September 30th, 2013

See, Hear and Say Half

在每週一次的「創業 CEO」系列,我們討論一個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一位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業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企業普遍使用 Email 後,除了讓同仁間的訊息交換更方便之外,也等於給了每個人一個廣播電台,徹底改寫了以往「上對下」為主的溝通模式。近幾年 Facebook、WeChat、Whatsapp、Line 的興起,更是把這個「通訊下放」帶到了另一個高度。也因此,新一代的企業多講求「透明」,反正訊息是藏不住的,不如擁抱新的世界,讓每個人都知道公司的大小事,還可以增加參與度與向心力。

但任何事情過猶不及,極度的透明不一定是好事。近來有好幾家 AppWorks Startups 陸續成功完成募資,而完成後 CEO 們會跟我討論的其中一個題目,就是這中間的細節應該讓團隊知道多少。

首先,我會說在一個完美的世界,裡面每個同仁都非常理性、非常知道輕重、擁有高度的財務知識,且完全以公司未來為人生目標時,則創業 CEO 可以對公司全體完全透明,因為他知道所有人都會像他一樣,根據公司的體質調整努力的方向與節奏,並且不會因為財務壓力而心煩氣躁,影響工作的生產力。

但畢竟我們不在一個理想世界,現實生活中多數人並不是非常理性,也往往沒有必要的財務知識,更很難要求他們與你的公司共存亡。因此為了讓船能夠繼續用最快的時速前進,並且能在必要的時候靈活的轉彎,關於公司財務資訊的透明化,實務上必須要有一些權衡。以下是一些值得思考的點:

激勵機制

當然必須要有一些機制激勵同仁努力,但是不是一定要用營業額、利潤等財務數字就值得深入思考。財務往往是落後指標,且太過講求金錢會塑造短視的企業文化,這些都是用財務去激勵的缺陷。最厲害的企業應該把財務成長拆分成函數,例如:用戶取得成本 (CPA)、活躍用戶數、付費比、平均每戶貢獻額 (ARPU)、留存率等等,並且把每個指標交給一些人負責,則當大家的數字都在成長時,整體企業的營運績效也就會成長。(當然這裡也要小心單一指標短期最佳化造成公司長期損失的風險)

工作安全

雖然「穩定的工作」是一種迷思,但多數人還是在意的。太過在公司內部分享 Runway (跑道)、Leeway (餘地)、Burn Rate*,弄得人心惶惶反而不利於公司在時間內更上一層樓。無論如何,新創公司都必須要做出好產品、抓住好客人,才能夠存活並且長大。只要大家已經用最高的時速推進,剩下的現金壓力應該由 CEO 與核心團隊扛下就好。(*另外,我建議少用 Burn Rate 這個字)

股權

當公司開始分發技術股、Option 等股權工具,用來增加同仁的擁有感與向心力時,也必須平衡資訊的揭露。太過強調持股比例,可能會導致同仁與核心團隊、股東間的比較心理。過分溝通每一輪的估值,則會讓大家被虛無飄渺的紙上富貴所誘惑,反而遠離了現實。實務經驗是減少用比例,盡量用「股數」來溝通,並且把股權發放的時間拉長。畢竟公司如果沒有被併購、上市,這些股票並沒有任何實際的價值。設計好的結構,並且用正確、長期的價值觀溝通這個結構,才是讓全體一起朝著共同目標努力的方法。

結論

在這樣的新時代,我贊成一家企業大體上可以比過去透明許多,也應該比過去透明許多。但透明的目的畢竟不是透明,透明的目的應該是讓企業更有效率的運作,並且積累更強的長期競爭力。因此在財務、股權等敏感且容易弄巧成拙的範圍內,CEO 還是需要用心選擇好的透明度,才能讓企業與員工間有一致的長期目標。

___

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Inspired by Mark Suster; Photo via jiuck,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