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Education’

教育跟不上時代,但你必須跟上時代

November 17th, 2016

Writing on a black board

未來人才,不只要數位化,更必須像 iPhone 一樣,不斷「數位進化」。以國家為單位的教育改革烽火,早已在 19 國蔓延。無論是歐巴馬或梅克爾,都把數位力當成決勝未來的國力。未來 5 年,老師與家長如何教孩子自主學習、跨界創新?…

…「經濟行為數位化了,但變動太快,教育體系很難跟得上,尤其師資是最大困難,」教育部政務次長陳良基說,學生要懂得應用數位工具,就要引進業師。數位時代的速度飛快,資訊教育每兩、三年就要改一次,「教育系統也需要創新,甚至老師也會有虛擬的概念。」

台灣很大的問題在於學制僵化,大學科系沒有變動,人才被系所綁架,產生培育落差。「我們要跟上國外跨領域學習的腳步,對人才基本能力的要求也要改變,」陳良基說。

台大電機系副教授于天立也指出,國內大專院校課程改革困難,「甚至我們系上另一個老師說,回來發現跟他當學生時的課程都一樣。」 …

(節錄自《天下》數位╳教育 贏的起點)

Facebook 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近期出席 Techonomy 論壇,接受該媒體創辦人、同時也是 Facebook Effect 一書作者 David Kirkpatrick 的訪問,聊到與老婆捐贈 30 億美金創辦的 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 基金會,他說首先要投入的就是教育,因為幾乎所有的社會問題,只要投資在教育之上,長期而言都能得到解決。

CZI 投資教育的方式,是透過資訊科技。他們建立一支現代化的軟體工程團隊,接著與全美最成功的個人化學習機構 Summit Public Schools 合作,把 Summit 的體系平台化,然後擴散到全美國的數百、數千家學校,來改善美國教育的長期成果,以期解決許多社會問題。

反觀台灣,獲得大量資本的上一代成功創業者,沒有人像 Zuckerberg 這樣用心投入在教育之上。無論是馬政府,或是今日的新政府,對於徹底改革教育、讓它跟上時代,也幾乎可說是欲振乏力。

因此,我們的學校與業界的學用落差、數位落差日益擴大,結果社會上出現了蒸蒸日上、薪水不斷上升的 Internet 相關行業找不到人才,但每年畢業的眾多學生中,卻有大量找不到工作,這樣奇特的結構性供需失衡現象。

104 資訊科技的「2016 科技風雲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台灣國內資訊人才缺口達 5.4 萬人,其中,軟體工程師佔了一半職缺,較兩年前增加 49%…

…另一個矛盾的數字:青年失業率仍居高不下。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15 年,15 – 29 歲的失業率達 8.7%,是整體失業率的 2.3 倍。

(節錄自《天下》台灣 重新定義明日人才)

AppWorks 沒有像 CZI 這樣的資本,但為了逆轉台灣教育的惡性循環,減少這個脫節體系葬送的年輕人數量,我們硬著頭皮在年初成立了 AppWorks School,免費提供資訊科學教育與就業輔導,協助年輕人取得好的數位觀念與能力,加入 Internet 行業,以紓緩台灣的結構性失業。AppWorks School 目前兩梯次畢業 24 位青年,明年我們目標要幫助 150 人,2020 年時要擴大到每年 1,000 人。

這個成長計畫聽起來很積極,但事實上是杯水車薪,台灣每年有數以萬計的畢業生深陷結構性失業、低就業,還要有數十家企業出來成立類似 AppWorks School 的組織,才能夠真正改善這個社會問題。

所以如果你是仍在求學、剛畢業的青年,多半恐怕無法期望別人來幫助你,必須自力救濟,把自己變成未來需要的人才。當然,未來需要什麼人才,我也沒辦法準確的預測,但以下幾個我看到的線索,提供你參考:

1. 你恐怕要拒絕長輩的善意安排

多數的家長、老師、教授、校長、教育部長官,成長在非數位的世界、在沒有 Internet 的環境求學,甚至目前還服務於正被顛覆的傳統產業。因此從他們的人生經驗與觀察角度,這個世界正變化的速度與幅度,是超越他們理解的。所以他們覺得好的道路,恐怕反而是最危險的。舉例來說,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機械普及後,醫師、律師、會計師都是未來 10 年可能被大量取代的職業,就像高速公路收費員被 eTag 取代一樣,在這個時間點用傳統的觀念去念這些熱門科系,反而恐怕是買在最高點。因此,雖然長輩們的出發點是為你著想,但在這個大轉變的時代中,你恐怕需要學會婉拒。

2. 人工智能將在未來 20 年帶來巨大顛覆

就像 Internet、Apps 一樣,AI 現在方興未艾,但它的顛覆要 10 年、20 年後才能真正感受。溫水煮青蛙的過程讓人不知不覺,但一覺醒來發現你站在歷史洪流的錯誤邊,年紀已經 40 歲,那才是最糟糕的。所以在此時此刻,我會建議每個人趁還年輕,去研究資訊科學 (Computer Science)、運算思考 (Computational Thinking)、理解演算法、深度學習等 AI 相關知識,如果它會取代多數工作,那我們必須往更上游走去,成為能夠設計、控制 AI 的人類。

3. 數位經濟才剛開始

另一方面,也會有人說網路與電商不是 20 年的老產業了,還有機會嗎?事實上,翻開宏觀數據,你就知道這才是籃球賽的第一節而已。以零售為例,台灣的電商交易佔總零售的穿透率,現在差不多是 15 – 20%。但展望未來,出生在 70 年代以前、習慣在傳統百貨消費的族群會陸續退休,減少開銷,習慣在網路上購物的 75 年代後族群,則會進入 30-50 歲收入最好、消費力最高的黃金時段。所以我們幾乎可以預言,10 年後,電商佔總體零售的穿透率將會提高到 50%,甚至是 80%。一個行業在未來 10 年有 3-5 倍的成長空間,當然是一個值得搭乘的向上手扶梯。

4. 找到學習的原力最重要

最後,當世界變化越來越快,知識與技能的賞味期限也就越來越短。所以在這個新世界生存,重點是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能力。但極少人能長期逼迫自己學習,所以找到學習的原生動能最重要。要能讓自己主動,重點是了解自己,知道設下什麼目標、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內容、路徑,才能激發自身的動能。舉例來說,如果你是一個不服輸的人,那麼就找朋友打賭,看誰學的快。如果你是一個愛面子的人,那就在 Facebook 大聲宣告,在某月某日之前,你要做到這件事情。如果你是考試才會用功的人,那就幫自己報名比賽、測驗。總之想辦法 Hack 自己,推動終身學習的飛輪,你才能夠不斷進步,不被時代拋在後面。

以上。總而言之,短期內台灣的教育沒辦法跟上時代,所以提醒各位年輕人,你必須奪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才可能有未來。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收聽更多我的分享

(Photo via asiandevelopmentbank, CC License)

不改善義和團教育,台灣沒有未來

July 2nd, 2015

Classroom

台灣正面對一個恐怕是史上最嚴重的經濟結構,同時也是社會結構問題。再不改善,不僅無法恢復過去的高成長,連青年、甚至整個國家的未來,都將會被斷送。

GDP 成長積弱不振

2011 開始的過去五年,當世界從金融海嘯的震撼走出,東南各主要國家 GDP 以 5-8% 加速成長的同時:

GDP Growth, Southeast Asia Countries, 2008-2014

台灣的 GDP 成長卻連保三都有問題:

Taiwan GDP Growth, 2003-2015

與此同時,我們觀察到極度嚴重的青年失業問題。這恐怕是史上首次,在世界經濟大好時,台灣卻有這樣的問題。

Taiwan youth employment rates 1993-2015

把這些線索連在一起,我們就得到了我想表達的結構性問題。

GDP,也就是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仰賴的是提昇國內生產者的平均效率,或是提昇參與生產的人民數量。當我們有高達數十萬體力、腦力正值顛峰的青年無法加入生產,僅仰賴效率的提升,GDP 成長當然很難超前。

問題出在哪裡?

再細究更底層的原因,為什麼這些受到國家長達 16、20 年教育補助栽培的青年,到了該加入經濟活動,對社會總體生產做出貢獻的年紀,他們卻只能枯坐家中啃老?先排除少數根本不想就業的,對於其他多數失業青年而言,這現象有兩種可能的解釋:

  1. 業界沒有足夠的人才需求
  2. 他們沒有符合業界的需求

業界需求旺盛

第一個解釋,我認為有足夠證據證明它不成立。

業界對於人才的需求,其實非常旺盛。不僅電商業界正在經歷史上最大人才荒,估計未來 5 年將有 20 萬人才缺口

詹宏志:未來五年電商人力缺口達20萬人

金融業積極發展 Bank 3.0、電信業發展 OTT、新聞業發展新媒體、旅遊業加速發展 OTA 線上旅行社,零售業積極轉型 O2O,都亟需人才。

Ctrip Recruiting Drive

學用落差不斷惡化

因此第二個解釋,也就是這些失業年輕人受到的訓練,不符合時代需求,較為接近真實。

很多人說,廢除技職體系是問題,但更大的問題,其實是教育的內容根本沒跟上產業的變化。

當業界最大的成長動能來自網路,上面乘載的電子商務、遊戲、廣告等垂直,尤其是智慧手機普及後帶動的行動商務、行動支付、手機遊戲、行動廣告,多以每年 20 – 150% 在快速成長,亟需 App 開發、使用者體驗、大數據等軟體人才,電商商品企劃、社群、網路廣告等經營人才,來因應這個成長的同時,台灣的教育課程與科系,完全沒有跟著改變。

當現代化網路公司,平均有 50% 員工是軟體人才,台灣大學的系所學生人數分配,也完全沒有跟著調整。

當網路興起,價值產生的主要引擎從上個世紀的資本、勞力,轉換為本世紀的知識,以及以知識為基礎的創造、跨領域整合,台灣的教育基本邏輯,卻還停留在重複力的訓練。

我贊成教育「不完全」應該服務產業,但現今的教育,是「完全不」服務產業界。這樣的邏輯,是以偏概全,本末倒置的。

反觀美國,為了因應世界的巨大轉變,近年來積極改革教育,從小學開始學習軟體與創新,連總統都學會寫程式

Obama Codes

這讓我回想起工業革命時代,當外國已經在發展蒸汽機、洋槍洋砲,我們卻堅持金鐘罩、義和拳、鐵布衫才是王道。

後來發生什麼事?中國的 GDP 從佔世界三分之一,一路衰退到只剩 2-3%。直到 1978 年終於醒來,進行改革開放,至今花了 37 年,也只回到過去一半的水準。

World GDP Share

醒醒吧,教育部!

醒醒吧,台灣各大學、中學、小學的校長!

醒醒吧,台灣的師長!

醒醒吧,每一位同學!

時代已經變了,再不跟著改變,我們不會有未來!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追蹤 MR JAMIE,收聽更多我的觀察與想法

(Photo via pagedooley, CC License; Graphs via BOI, tsjh301, 天下KPCB)

Ask Jamie #7:美國為什麼能不斷突破自己?

January 9th, 2014

Jamie Lin 林之晨

Ask Jamie: 你提出問題,我整理成文章,與所有讀者分享

本週正如火如荼的與 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8 眾多申請團隊面談,每天都一路談到晚上 9 點才能下班,再加上感冒失聲,實在有點辛苦。但再辛苦也要陪大家一起動腦,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 Ask Jamie。

Kyle Asked: 美國持續突破自己的動能在哪裡?

哈囉~ Jamie,

拜讀你的文章不知不覺已經兩年了,感謝你一直以來孜孜不倦的分享科技與創業相關知識,讓我獲益良多。有兩個問題想請教 Jamie:

1. 從總體面來看,美國的產業轉型,似乎不太需要政府的推動與計劃(由上到下),便能夠進行有機的汰舊換新,像是從傳統重工業轉型成科技產業、或是近年從 PC 硬體轉型為行動通訊等。想請教箇中大概的原因。

2. 之前受 Jamie 的感召,跑去媒合會想親身參與新創產業實習,但因為我本身為財務金融背景的在學生,現場大部分的公司多需要工程師或業務人才,感覺無法將我的專業學以致用,不知道 Jamie 會有什麼建議?或是若我畢業從事會計師工作,對新創產業能有什麼幫助?謝謝。

Kyle

Hey Kyle,

謝謝你的長期支持,你提出的兩個問題都很有趣,以下是我的想法,跟你分享。

1. 當然美國不是沒有他們的問題,幾乎無法逆轉的政府赤字成長、醫療佔總體支出比例不斷攀升、保守勢力大反撲、移民政策開倒車、國會被大財團遊說勢力把持,以及經常造成系統風險金融產業,都是美國短、中、長期存在的隱憂。但如果把焦點放在科技產業近 10 年來的復甦,我首先會把它歸功於美國一流的高等教育體系。因為這些名校,每年成千上萬全球 (包含美國在內) 頂尖青年被吸引進美國的理工教育體系,在哪裡得到良好的訓練與校友網路,再成為創業者或是投身科技產業,也因此為矽谷帶來源源不絕的一流人才供給。這個得天獨厚的資源,是全世界其他科技聚落難以望其項背的。

此外,雖然先前次貸風暴與金融危機讓美國民眾展現了一些「仇富」情結,但其實美國仍是一個非常個人主義與英雄主義的社會,在多數美國人心中,追求功成名就與更富裕的生活是完全合理的人生目標。而當年輕人創業致富,得到的往往是更多的尊敬,更少的嫉妒。也因此資本主義在美國運行的相當順暢,創業者往往也很懂得與資本市場接軌,在適當的時候創造退場,為夥伴與股東實現獲利。而這樣資本的正向循環,緊接著帶動了人才與價值的正向循環,也因此讓美國的創業活動生生不息。

最後是「大美國」主義,也就是美國文化中普遍有的「用我們的價值觀去改變世界」的這種態度。當然這沒有好壞,但因為這樣的精神,美國人會不斷試著把產品推向全世界,去改變全世界人的生活。再加上好萊塢宣揚美國文化的威力,以及上述來自全世界的人才加入美國企業,再回頭協助美國企業去攻自家市場,最終就造就了越來越多的美國產品在世界上得到成功。

2. 我們應該先來想想什麼是「會計」,為什麼企業需要「會計」。

簡單來說,會計是一種用較科學的方式去顯示企業健康狀況的方法。如果沒有會計,我們只會知道這家企業每天銀行存款增減了多少,但卻無法知道這家企業經營的績效到底好不好,它的未來展望又是如何。尤其如果是一家上市公司 (或是未來有計畫上市的公司),為了方便股東們比較不同企業間的經營績效,更需要一個共通的格式。因此會計社群這些年來一起定義並且維護了許多共通格式 (GAAP、IFRS),讓所有企業依據它來回報,於是投資人就可以更容易的了解每家企業的健康狀況,也更容易決定要不要持有其中某些公司的股票。

但你會發現上市公司使用的財務報表格式,完全無法告訴你新創公司,尤其是網路新創公司的健康狀況。在多數網路公司的前期,往往持續支出許多人事費用與基本開銷,而換回的則是網站、App、下載數、流量、會員、內容,以及顧客粘性、病毒效應等等尚未能實現經濟價值的資產。所以如果以上市公司的報表去看他們,每家公司都在賠錢,都是一樣慘。但事實是每家新創網路公司的健康狀況與隱含的價值,有非常大的差距。

因此這時必須要用廣義的會計,也就是非 GAAP / IFRS 的模型去追蹤與解讀新創公司的經營績效。這件事情現在有些人叫它 Innovation Accounting (創新會計),主要的工作是去追蹤像是用戶取得成本 (CPA)、點擊率 (CTR)、各種轉換率 (Conversion Rates)、客單價 (AOV)、留下率 (Retention)、病毒效應參數 (Viral Coefficient)、以及顧客終身貢獻值 (LTV) 等等指標,然後用這些數字去分析並顯示出新創公司每段時間創造價值的效率,以及他們執行創業策略的成效。

所以的確傳統、狹義的會計對於早期 Startup 沒有太大的價值,但如果你能把會計的精神運用在 Innovation Accounting,那就有機會為新創公司帶來非常大的貢獻。

以上,希望有幫助到你。

Jamie

Someone Responded: 豁然開朗

Hi Jamie,

看到你在 Ask Jamie #6 的回覆,特此來表達我的感謝。你從一個新的高度來解釋了這個問題,讓我豁然開朗。第一次創業,之前對於其中的利害關係很迷茫,現在清晰多了。的確創業讓人學到太多東西了!

謝謝你,Jamie。

Someone

Dear Someone,

很高興能幫上一點小忙,祝福你們能順利解開這個結,再把注意力回頭放回產品之上,造福更多用戶。

Jamie

以上,謝謝收看今天的 Ask Jamie,我們下週見。

___

AppWorks Is Hiring!

歡迎在 Google+ 上追蹤我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