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execution’

創業,Idea 到底重不重要?

August 6th, 2013

raining cloud

Jamie 我有一個很棒的 Idea…

這樣開頭的 Emails 很常出現在我的信箱裡面,那之後接的往往是「我沒有團隊」、「我該如何用專利保護」或是「我只差錢」。當然這些 Emails 裡面偶爾會有真的很有 Insights 的創業題目,但更多的時候,往往是受到電影、電視裡誇張的創業劇情所誤導,認為創業就是

突然發現一個驚人的 Idea → 把它做出來 → 成功!

這樣一個線性的過程 (也因此認為要趕快申請專利把這個驚人的 Idea 保護起來)。

事實上對創業過程這樣簡化的想像,是社會上普遍的主流認知。從政府官員、學者到產業裡的高階經理人,我都聽過有人發表類似的論述。為了打破這樣的迷思,真的經歷過「創業之路」的我們因此常常把「Idea 不重要,Execution 才重要」等等話語掛在耳邊,但那樣又好像過分貶低了 Idea 的重要性。

事實上,一個「從 Insights 而生出的好 Idea」(其實也就是好策略),是創業成功非常非常重要的關鍵。為了討論這個議題,Chris Dixon 前幾天寫了一篇很棒的 The Idea Maze,我建議大家去好好拜讀。

Chris 沿用 Balaji Srinivasan 的說法,以「迷宮」來形容創業過程對於各種不同可能路徑的探索,並且說好創業者擁有一種預測哪幾條岔路有較高成功機會,哪幾條岔路會讓他全軍覆沒的能力。

同樣的道理,我則喜歡用「冰山」這個模型來形容。

當我們是「消費者」時,通常只看到市場上已經成功的「衛冕者」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卻不太了解要讓這些商業模式能夠運作,幕後所必須發生的事情,以及產業上下游的種種結構,也就是市場冰山裡埋藏在海底下,不為人知的「Insights」。

Iceberg Model

當我們開始做出第一、第二個產品向這個市場推出後,我們終於有機會潛入水下。因為與消費者互動,因為與上下游廠商談合作,我們漸漸了解了海裡面的景象。這時候有兩種可能的情況,第一,你發現這個冰山結構有一個明顯的縫隙,讓你有機會建立起一個更有效率的商業模式。不過這樣的狀況非常少發生,更常發生的是第二種情況 ── 這座冰山的結構非常密實,遍尋不著可以突破的點。

有些人會在這裡放棄,跑去找另一座更有興趣,或是更有機會的冰山。但有些人撐在那裡,撐著撐著,突然發生了一個像是 Flash 技術成熟讓 Web Games 變成可能、Facebook 猛暴崛起,或是智慧手機普及等這類的巨大 Paradigm Shifts,讓原來產業的底層版塊突然大幅移動,改變了冰山的平衡。這時候,抓住了這樣的顛覆機會,他們因此創出了大成功的新事業。

無論是第一種狀況或是第二種狀況,Ideas 都非常重要,但往往不是社會普遍認知那種「突然靈機一動」的 Idea,而是在某個產業深耕足夠時間,得到足夠的 Insights 後,才能出現的「好 Ideas」。

___

歡迎在 Facebook 追蹤我的創業相關分享

(Photo via 38126668@N02, guilleavalos, CC License)

管理回饋 ─ 避免越跟人聊,越不知所措

July 31st, 2013

Mentoring

前幾天一位剛從 appWorks 育成計畫畢業的創業者來找我聊天,坐下來第一句話就是:「Jamie 我好苦惱。」問他怎麼了,原來是 Demo Day 之後好多潛在合作夥伴、投資人、前輩找他去聊天,每個人都很喜歡他在做的事情。但聊到接下來要走的方向,每個人都給他不一樣的意見。A 說他該往東,B 又說往西才是最有潛力的,每個人的說法聽起來都很有道理,搞得他非常迷惘。

「這件事沒有正確答案。」我劈頭就說 ── 當然,他看起來又更迷惘了。

但事實上它真的沒有正確答案。路線的選擇,也就是市場策略的選擇,當然是無法事先知道結果的。如果給你這個建議的 Mentor 本身是業界很有經驗的前輩,那或許他的預測會準一些,但還是很難超過一半的機率  ── 穩賺不賠的生意人家自己做就好了,沒必要介紹給你。況且除了市場之外,還有「能力」與「熱忱」這兩個因子 (請參考創業金三角)。如果這是一個你沒有熱忱的方向,或是你的團隊 DNA 無法勝任的策略,那講再多也是白搭。

所以你必須要能夠判斷聽什麼,不聽什麼。

Fred Wilson 前幾天的 Mentor/Investor Whiplash 給了我靈感,簡單來說,就是用 Strategy-Execute-Think 循環去追蹤每個 Mentor 給你的意見。我把 Fred 的主意延伸成以下的 4 階段方法:

1) 開一個 Google Spreadsheet 然後開始追蹤每條 Mentor 給你的建議,把它們加上「產品」、「市場」、「業務」、「管理」、「財務」等等分類,寫下你覺得這個策略的優點與缺點在哪裡,並且幫它打上一個分數。

2) 放一個欄位記錄這些人是「業內」還是「業外人士」,是不是「創投」。再放一個欄位記錄「折扣」── 業外人士的意見要先打折,創投的意見往往要打更多折。

創投常常說你的東西市場太小、太 Local、不夠 Global,事實上是因為他們只能投有規模的東西,因此想盡辦法逼你去做大,這樣他們才有機會參與。大多創投也缺乏實際的創業經驗,因此沒有「時間」這樣的概念。他們不知道今天先在 Local 成功,明天才有機會變成 Regional,接著很久很久以後或許能成為 Global ── Facebook 從小小的哈佛校園開始,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也只是散佈到了全美國的大學而已。成為「全球性」平台,那是 08、09 年,創業近 5 年後的事情了。

3) 從 1 & 2 整理出「加權分數」高的策略,再從中選擇你真心相信、有能力做到的去執行。執行後當然還要聆聽市場的聲音,再不斷的修正 ── 如果發現市場與 Mentor 的意見相左,那通常應該以市場的意見為準。

4) 每隔半年或一年,回去看看那些你當初沒有採用的策略,讀讀你原先寫下的優缺點,與給他們的分數,想想自己當初的判斷是正確還是錯誤,如此重複可以校正你判斷的能力。

這似乎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工作循環,不過還要試試看才知道其中的優缺。我從今天開始會來實際使用,將來有什麼新的心得,再與大家分享。

___

歡迎追蹤我在 Google+ 分享的創業新知

(Photo via ptital, CC License)

眼高,手也要高

April 17th, 2013

Advice for Beginners by Zen Pencils

沒有人告訴那些新手 — 我真希望當年有人這樣跟我說,我們這些創作者,會入這行的原因往往是我們有很好的品味。

但當你剛開始創作的前幾年,你做出來的東西其實不怎麼樣。它「試著」想要很棒,它有「野心」想要很棒,但實際上並不怎麼樣。

但你的品味,那個帶你進到這遊戲的東西,還是很殺,它會告訴你你做出來的東西讓你失望,有些丟臉。很多人沒辦法撐過這個階段,他們往往在這裡就放棄了。

我可以告訴你的是,幾乎所有我認識、有些成就的創意工作者,他們都經歷過好多年這樣的歲月,當他們的品味遠遠高過他們做東西的能力。他們知道這些作品缺了些什麼,那個我們希望它擁有的「特別的東西」。每個人都經歷過這個過程,非常正常。

那時你能夠做的最重要工作,就是不斷的創作,大量的創作。給你自己截稿日,所以每週、每月,你都會創作出一個新的故事。因為唯有實際經歷過大量的創作,你才能夠慢慢追趕,縮短差距,讓你的作品有一天達到你的期望。

這將會花上好一些時間,花上好一些時間非常的正常,你就是必須要奮戰直到你突破這個關卡為止。

這是美國著名廣播主持人 Ira Glass 在 90 年代接受訪問時,說出的一段頗常被引用的灼見。Tristan Louis 曾經用它來感嘆自己因為 NeXT 的不足而誤判了 Steve Jobs 的決心,Zen Pencils 的 Gavin Aung Than 也根據他自己的漫畫家之路,為這這段話配上了非常棒的畫面

這其實也是創業過程必經道路,一開始我們總認為市面上的產品都很白痴,那些人不知道在想什麼,我一下就把他們幹掉了。但等到我們真的下去做了,才會發現自己當初只是看到冰山的一角,這件事情其實比想像中還要複雜好幾百倍,也還要難好幾百倍。

很多人在這裡就放棄了,但有少數的人沒有。他們不斷的嘗試,並且藉著每次嘗試持續精進自己的能力,就這樣過了三年、五年,有一天,他們的能力追趕上了眼光,能夠做出滿足自己品味,並且無論是理想還是現實層面都更好的作品,這時候往往才是他們找到突破,創造出一個事業的開始。

創業者當然要「眼高」,但光眼高是沒有用的。你必須想辦法讓「手」跟「眼」一樣高,才能真的「做」出一番大事。

與大家共勉。

___

如果你需要一個跟大家一起「練手」的環境,第七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接受申請

(Image via zenpencils)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